小孩痢疾怎么治 及时补液
小孩痢疾怎么治 及时补液
小孩痢疾引起腹泻,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排出体外,如果不立刻补充水分,严重的话会导致身体脱水。应当及时补液,可选择低渗透,好吸收的溶液,如淡盐水、米汤、果汁等。严重脱水者应考虑静脉补液。
小孩痢疾怎么办 注意观察病情
小孩痢疾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要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没精神、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时,可能是转为中毒性痢疾,应立即找医生治疗。
小孩拉肚子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小孩拉肚子有血丝怎么办
小孩拉肚子有血丝时,最好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有肠炎、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或肛裂,可化验粪便,找到病因后,才能对症用药治疗。
小孩拉肚子容易刺激肛周皮肤,建议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上护臀霜,防止红臀发生,还应把小内裤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小孩拉肚子带血丝时,要及时补水,多给孩子喂些淡盐水或果汁,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预防脱水。
痢疾治疗方法 及时补液
腹泻时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排出体外,如果不立刻补充水分,严重的话会导致身体脱水。发生这种情况不能盲目补液,如白开水、糖水、运动饮料,不仅不能起到及时补充水分跟电解质的目的,还会加重肠胃负担。这时候我们应当选择低渗透,好吸收的溶液,如淡盐水、米汤、果汁等。严重脱水者应考虑静脉补液。
小孩痢疾是怎么引起的 饮水不洁
小孩痢疾也可能是饮水不洁所致,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注重水的消毒,那么容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
孩子痢疾的症状 小孩痢疾的分型
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小孩痢疾什么症状
腹泻
腹泻为痢疾的主要表现,轻者每天2~5次,严重时,一天数十次不等。因为其症状与单纯性腹泻相似,最好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断。
发热
痢疾是细菌引起的肠胃传染性疾病,当细菌和病毒进入人身体后,刺激神经,引起发烧。痢疾多数有发热表现,发热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是一致的。
里急后重
因为受到炎症刺激使得患者很想解大便就是算肚子拉空,患儿还一直有迫不及待解大便的感觉就叫做里急后重。是痢疾的一个典型症状。
腹痛
由于细菌和病毒侵犯肠胃,常造成腹部疼痛。痢疾引起的腹痛一般不太严重,多在下腹及肚脐周围,呈阵发性,大便后减轻。
大便脓血
初发病时,痢疾腹泻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由于肠道内膜感染,病人可排出脓血便和粘液便。发生痢疾后,应尽快就医,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
小儿痢疾防治
1.宝宝必须隔离,将宝宝的床单被褥在阳光下曝晒,宝宝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
2.每次大便后妈妈要用温水给宝宝洗净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的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3.呕吐频繁时,可短期禁食,或给予静脉补液。等病情好转,可给宝宝喂食些米粥、菜末粥、龙须面、小薄面片及面包、蛋糕、饼干、新鲜果汁、菜汁等低脂肪、少渣、半流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