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当天应该怎么吃
分娩当天应该怎么吃
◎待产期间:
这个时候的饮食主要以有营养、易消化、清淡为主。如粥、馄饨、面条、奶类等,进入产房可以带一块巧克力,随时补充能量。一定要吃好吃饱,为自己攒足能量,因为分娩时可能会身体疲劳,出现宫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危险的情况。
◎第一产程:
吃半流质食物由于第一产程的时间长,为了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可以吃一些半流质或较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挂面、蛋糕等。
◎第二产程:
流质食物第二产程宫缩频繁,疼痛加剧,能量消耗增加。这时候可以吃一些含糖的流质食物,如果汁、藕粉、红糖水、蜂蜜水、功能性饮料等,补充体力,顺利把宝宝生下来。二、剖腹产剖腹产手术前一天晚餐要清淡,剖宫产前6~8小时要禁食禁水,保证肠道清洁,以免麻醉后呕吐。这些注意事项在剖腹产前,医生会提前告知。
坐月子每周身体变化
第1周
1、阵痛从第3天开始得到缓解。
2、恶露量在分娩当天和第2天较多,然后逐渐减少,1周后与平时的月经量差不多。
、分娩后第1天开始分泌乳汁。
4、分娩1周过后,子宫缩小。
第2周
1、恶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黄色,量也逐渐减少。
2、母乳分泌更加顺畅。
3、子宫继续缩小,恢复到分娩前的状态。
第3周
1、黄色的恶露几乎消失。
2、分娩时的伤口基本痊愈。
第4周
1、恶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耻骨恢复正常,阴道恢复正常,会阴部消肿。3
、腹部变得较为紧绷。
4、妊娠纹的颜色变浅。
第5周
1、腹部下垂不明显,身材恢复原状。
2、身体大多已调整至原来的状态。
第6周
1、子宫完全恢复。
2、摆脱产后抑郁症。
怀孕见红多久会生 见红不意味着立刻分娩
一般“见红”就意味着即将分娩,当然也要因人而异。不是见红了马上就分娩了。每个人的生理情况不同,见红只是阵痛将要开始的征兆,见红之后要1-2天后才会生产。有的人要4-5天。
产前见红还没有来的人,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尿不湿。特别是第一次分娩的产妇,见红后不会马上就分娩的,所以要耐心地等待。
产后一个月饮食要点介绍
分娩当天
新妈妈产后身体变化: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阵痛与分娩后,体力和精力都已严重透支,因此,在分娩当天,新妈妈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尽量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新妈妈在产后当天除了感觉筋疲力尽外,宫缩疼痛会阵阵袭来,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感觉会更明显。剖宫产的妈妈由于麻醉的影响,需要至少平卧6小时,而顺产的妈妈则可以尽早在床边轻微活动,并尽早排尿以防发生尿潴留。
只有部分妈妈会感到乳房肿胀有硬块,而大部分新妈妈在头一两天里,乳房都是软软的,没有明显的乳汁流出来,但无论是否感觉到“下奶”,都要让宝宝“早开奶、早吸吮”。在最初的两三天里,宝宝仅需要很少量的乳汁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让宝宝频繁吸吮乳房,以促使乳汁分泌顺畅。
产后饮食要点:
哺乳妈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营养均衡,在分娩当天,应以清淡、温热、易消化的稀软食物为宜。
剖宫产的妈妈需要禁食,等排气后再从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复到日常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前,不要食用牛奶、豆浆、蔗糖等易胀气食物。
顺产妈妈的产后第一餐应以温热、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宜,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复正常,但由于产后疲劳、胃肠功能差,仍应以清淡、稀软、易消化食物为宜,如:挂面、馄饨、小米粥、面片、蒸/煮鸡蛋、煮烂的肉菜、糕点等。
产后第2-7天
新妈妈产后身体变化:
产后宫缩痛一般会持续2-3天。红色恶露一般持续3~4天后,出血逐渐减少,转为浆液恶露。
乳房可出现胀痛感觉,分泌初乳,应尽量让婴儿多吸吮,促使乳房排空与泌乳。如果乳胀明显,可在哺乳前湿敷、按摩,帮助疏通阻塞的腺管,避免发生乳腺炎。新妈妈在产后一周内皮肤的排泄功能都很旺盛,可排出大量汗液,属正常现象,但应避免出汗后受风感冒。
产后饮食要点:
新妈妈在产后前两三天内,不要急于喝催奶汤,因为这时候大多数妈妈的乳腺管还未完全畅通,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反而会加重乳腺管的堵塞。建议新妈妈可以喝一些蛋花汤、鱼汤、蔬菜汤等较为清淡的汤。
剖宫产的妈妈在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些稀、软、烂的半流质食物,如蛋羹、烂面条等,每天吃4~5餐,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一般到产后第3天,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这时大多数妈妈的乳汁分泌已经顺畅,可以多补充一些营养丰富的汤水,但一定要少油、少盐。还应注意不能让产妇只喝汤,应当连汤带肉一起吃下,才能补充蛋白质等更多营养。
另外,我国民间还有让产妇多吃鸡蛋的做法,产后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哺乳的需要,但每天最多吃2-3个鸡蛋就足够了,还应均衡摄入谷类主食、鱼、禽、瘦肉、海产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产妇对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的特殊需求。
产后第2周
新妈妈产后身体变化:
绝大多数新妈妈都已经出院回家了。产妇的子宫继续回缩,红色的血性恶露变成了黄色的浆液恶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较稳定,孩子能够正常吸吮,按需哺乳。有些妈妈因卧床休息过多、食物缺少膳食纤维、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
怀孕几个月长妊娠纹
怀孕几个月长妊娠纹——令人防不胜防
要了解怀孕几个月长妊娠纹,先要从妊娠纹的起因开始说起。从医学角度来说,普通女性腹部的腹直肌和皮肤弹力纤维具有一定的弹力,且能在一定限度内伸缩,同时胶原纤维协同维持皮肤的弹性。然而当女性孕期超过3个月时,膨大的子宫突出盆腔并向腹腔发展,导致腹部逐渐膨隆,腹直肌和皮肤弹力纤维也随之拉伸,但拉伸超过一定限度,腹直肌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分离,弹力纤维也会损伤或断裂,甚至殃及胶原纤维,从而在腹部皮肤表面出现条索状或波浪状花纹。
专家表示,腹部膨隆明显时多在怀孕5-6个月,妊娠纹最早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但也有许多孕妇接近预产期或者分娩当天才出现妊娠纹,令人防不胜防。所以说,在妊娠纹出现之前就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妊娠纹的产生时间
孕育新生命让很多女性朋友欣喜不已,但是妊娠纹的不断出现是一件让妈妈们十分头疼的事情。那么妊娠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最容易出现妊娠纹的时间是在产前一个月,因为在这阶段里胎儿的体重会增加 1公斤左右,肚子会急速增大,皮肤张力达到一定限度而产生妊娠纹。短时间内体重突然增加的情况在怀孕中期也会出现,但大多数是在接近预产期的时候。即使前一天还没有看到,也许第二天就看到了,甚至有的可能到分娩当天的早晨才出现。
不过妊娠纹出现的时间一般因人而异,大多数孕妇是在怀孕后期,体重增长较多、较快的时候开始长妊娠纹的,所以要看具体情况。
女性备孕要警惕子宫内膜息肉
专家介绍:对于需要生育的女性来讲,患了子宫内膜息肉后最关心的莫过于它是否会影响怀孕和分娩的问题。子宫内膜息肉对怀孕自然会有影响。因为位于宫颈口的息肉,会阻碍部分精液入宫。精液少了,精子量必然减少,那就会降低受孕率。
再说,子宫内膜息肉的本质是慢性子宫颈炎症。既然是炎症,势必会有许多炎性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白细胞和致病菌。这些分泌物破坏了阴道的生理环境,使精子活力降低,生存时间缩短,而且,宫颈口的黏液形成黏液栓,阻碍精子进入宫腔。精、卵不遇,受孕从何谈起?当然,息肉摘除,宫颈炎症程度较轻,治疗既及时又彻底,又不留任何后遗症的话,那么,怀孕的可能性也并非是绝对没有的。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怀孕以后是否会影响分娩?当然,这分娩指的是经阴道的自然分娩,并非是剖宫产分娩。一般来讲,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以后,医生总会施行摘除术的,既然息肉摘除了,对分娩当然也就不会有影响了。不过,若摘除不久便怀孕分娩,初愈的伤口会因宫颈口扩张而发生轻微的出血。若摘除时间较大,伤口愈合好,则不会出血。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们要“防患于未然”,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应做好局部清洁卫生,还要定期做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分娩当天怎么吃有利恢复体力
分娩当天多吃清淡汤食
正常分娩后需休息一下,新妈妈第一餐,可进食适量、比较热、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汤、卧鸡蛋等。第二餐,可以用正常膳食。有些母亲在分娩的一天内感到疲劳无力或肠胃功能较差,可用比较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糕点、面片、挂面、馄饨、粥、蒸、煮或卧鸡蛋及煮烂的肉菜,然后再用正常膳食。
做剖宫手术的新妈妈,手术后约24小时胃肠功能恢复,应再用术后流食1天,忌用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情况好转后改用半流食1~2天,再转为普通膳食。个别新妈妈术后有排气较慢或身体不适,又无食欲者,可多吃1或2天半流食,再给普通食物。
我国北方有产后喝红糖水、喝小米粥、吃芝麻盐煮鸡蛋的习俗,这是很合理的,因为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蛋白质与铁。鸡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而红糖则含铁量很高,但每日食鸡蛋量不可多于6个,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小米中胡萝卜素、铁、锌、核黄素含量比一般的米、面要高,是产褥期的好食物。但小米粥不可太稀。我国的习惯往往只重视产后第一个月(坐月子),乳母的营养,并只强调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例如:鸡、肉、鱼、蛋,而忽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容易造成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的不足。
另外,以西医的观点来说,坐月子并不需要禁止喝水,但是在营养的补充上要多注意造血元素的补充,例如铁、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C。
吃巧克力有助于生产吗
吃巧克力有助于生产。产妇在临产前要多补充热量,以保证有足够的力量使子宫口尽快开大,得以顺利分娩。当前很多营养学家和医生都推崇巧克力,并将它誉为“分娩佳食”。
坐月子期间怎样吃新妈妈恢复快
分娩当天
新妈妈的身体变化: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阵痛与分娩后,体力和精力都已严重透支,因此,在分娩当天,新妈妈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尽量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新妈妈在产后当天除了感觉筋疲力尽外,宫缩疼痛会阵阵袭来,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感觉会更明显。剖宫产的妈妈由于麻醉的影响,需要至少平卧6小时,而顺产的妈妈则可以尽早在床边轻微活动,并尽早排尿以防发生尿潴留。
只有部分妈妈会感到乳房肿胀有硬块,而大部分新妈妈在头一两天里,乳房都是软软的,没有明显的乳汁流出来,但无论是否感觉到“下奶”,都要让宝宝“早开奶、早吸吮”。在最初的两三天里,宝宝仅需要很少量的乳汁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让宝宝频繁吸吮乳房,以促使乳汁分泌顺畅。
饮食建议:
哺乳妈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营养均衡,在分娩当天,应以清淡、温热、易消化的稀软食物为宜。
剖宫产的妈妈需要禁食,等排气后再从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复到日常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前,不要食用牛奶、豆浆、蔗糖等易胀气食物。
顺产妈妈由于体力消耗更大,出汗多,需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包括牛奶、白水等,但在乳汁分泌顺畅之前,暂不要大量补汤,以免乳汁分泌过多堵塞乳腺管。有会阴伤口的妈妈,需要在自解大便后,才能恢复日常饮食,同时要每天保证大便的通畅;如有会阴Ⅲ度裂伤,需要无渣饮食一周后再吃普通食物。软质的食物一方面易消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后妈妈的牙齿健康,因此适合于所有的新妈妈。
建议顺产妈妈的产后第一餐应以温热、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宜,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复正常,但由于产后疲劳、胃肠功能差,仍应以清淡、稀软、易消化食物为宜,如:挂面、馄饨、小米粥、面片、蒸/煮鸡蛋、煮烂的肉菜、糕点等。
产后第2-7天
新妈妈的身体变化:
产后宫缩痛一般会持续2-3天。红色恶露一般持续3~4天后,出血逐渐减少,转为浆液恶露。
乳房可出现胀痛感觉,分泌初乳,应尽量让婴儿多吸吮,促使乳房排空与泌乳。如果乳胀明显,可在哺乳前湿敷、按摩,帮助疏通阻塞的腺管,避免发生乳腺炎。新妈妈在产后一周内皮肤的排泄功能都很旺盛,可排出大量汗液,属正常现象,但应避免出汗后受风感冒。
饮食建议:
新妈妈在产后前两三天内,不要急于喝催奶汤,因为这时候大多数妈妈的乳腺管还未完全畅通,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反而会加重乳腺管的堵塞。建议新妈妈可以喝一些蛋花汤、鱼汤、蔬菜汤等较为清淡的汤。
剖宫产的妈妈在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些稀、软、烂的半流质食物,如蛋羹、烂面条等,每天吃4~5餐,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一般到产后第3天,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这时大多数妈妈的乳汁分泌已经顺畅,可以多补充一些营养丰富的汤水,但一定要少油、少盐。还应注意不能让产妇只喝汤,应当连汤带肉一起吃下,才能补充蛋白质等更多营养。
另外,我国民间还有让产妇多吃鸡蛋的做法,产后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哺乳的需要,但每天最多吃2-3个鸡蛋就足够了,还应均衡摄入谷类主食、鱼、禽、瘦肉、海产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产妇对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的特殊需求。
产后第2周
新妈妈的身体变化:
绝大多数新妈妈都已经出院回家了。产妇的子宫继续回缩,红色的血性恶露变成了黄色的浆液恶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较稳定,孩子能够正常吸吮,按需哺乳。有些妈妈因卧床休息过多、食物缺少膳食纤维、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
饮食建议:
根据最新的《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哺乳期妇女应在普通人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增加5条。据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1.每天增加热量500千卡,其中1/5要来自优质蛋白质。
2.每天增加蛋白质20克,相当于鸡蛋150克或瘦猪肉/牛肉100克或鱼/虾110克或牛乳667克或豆腐250克。
3.摄入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4.吃海产品,增加DHA、锌、碘的摄入,促进婴儿脑和神经发育。
5.膳食钙适宜摄入量为1200毫克,推荐每日富钙食谱为:牛奶500毫升豆腐150克,虾皮5克,蛋类75克,绿叶菜250克,鲫鱼等其他食物100克。
6.每日摄入充足的汤水,满足乳汁分泌及汗液消耗。
7.避免在月子里集中摄入大量动物性食物,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量,产后肥胖,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
8.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水果500克以上,可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促进乳汁分泌。除过于生冷和寒性水果不宜多吃外,室温下的凉拌菜和各种水果都可以食用。
9.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10.科学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建议新妈妈根据自身情况,在一段时间,比如几天或一周内,能参照膳食宝塔,均衡摄入各大类食物的平均推荐量即可,并且同类食物间可以调配互换,以保证丰富的品种和良好的食欲,重要的是在产后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长期坚持。
分娩当天应如何科学进食
准妈妈的产程约需要12小时左右。可以吃一些易消化吸收、少渣、可口味鲜的食物,如排骨面条、牛奶、酸奶、巧克力等,要吃好、吃饱,为自己积攒足够能量。否则就可能会身体疲劳,引起宫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危险的情况。
然而当小宝宝在出生之后,也有很多的新妈妈会体力透支,麻药药力消失消失后身体还会疼痛,胃肠功能也趋于紊乱,从而造成食欲不振,食而无味,这些现在也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妈妈们的身体突然由重而轻,体内激素也会突然发生变化,自然会产生种种不适症状。妈妈只要放松心情,注意饮食,很快就会恢复体力,去照看小宝宝了。
在分娩后的3-4天内,妈妈们不要急于进食炖汤类。此时排乳不异常流通,过早喝汤会使乳汁大量分泌,乳房胀痛。随着身材和消化手腕的逐步克复,宝宝饭量的增大,排乳流通后就可以多喝汤了。饮食要清淡、稀软分娩后当天的饮食应稀、软、清淡,以补充水分,易消化为主。可以先喝一些热牛奶、粥等。牛奶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新妈妈特别需要的钙。粥类甜香可口,有益于脾胃,新妈妈这天不妨可以多喝一些。
小米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较高。一般粮食中不含有胡萝卜素,而每100克小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也很高。此外,小米含糖也很高,产生的热量比大米高许多。对于产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的年轻妈妈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以上,也就是为怀孕的妈妈们介绍的,准妈妈们在临产前要怎样饮食,通过看上面的具体介绍后,相信应该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产后7大注意事项 应喝蔬菜汤不宜吃鸡蛋
1、分娩后数小时不要吃整个的鸡蛋
虽然我国一直有吃鸡蛋下奶的习惯,但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产妇最好不要吃整个的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较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会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很难消化,这会增加胃肠负担。因此在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食物。
2、产后应喝蔬菜汤
很多妈妈产后马上喝全汤催奶,导致乳腺导管堵塞,乳房胀痛加剧,不利于下奶。产后进补要根据身体状况,多数妈妈并不缺乏营养,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汤,5天以后再喝全汤。
推荐:原味蔬菜汤。将各类蔬菜主要是根茎花果不加任何调料煮汤,味道清香,可以当茶喝,在产后当天(剖腹产次日)即喝有极佳发奶作用。
原料:黄豆芽、西兰花、菜椒(青椒、黄椒、红椒均可)、紫甘蓝、丝瓜、毛豆、西葫芦,每次选择4种以上即可。
制作:把各种蔬菜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烂后取汤水饮用。
注意:喝原味蔬菜汤的同时喝猪蹄汤、鲫鱼汤、鸡汤等会影响发奶效果。
另外,产后最初几天,产妇几乎都有便秘的困扰。这是由于肠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缘故。所以,顺产的产妇从分娩当天就可多补充液体和吃些青菜水果来加以改善。
3、产后三天内可以喝清淡鱼粥
产妇在生产完的三天内最好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古代医家的建议是吃小鱼粥,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盘清爽可口的炒青菜;另外,小米粥、大米粥、鸡蛋汤、挂面也是好的选择。二三天后,胃口渐增,才开始进食其他滋补品。但胃口差时不要吃得太油腻,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早晚可喝热牛奶,每天吃1—2个蛋,然后慢慢再酌加鸡、鱼、虾、肉等,蔬菜与肉类要平均分配,均衡补充铁质、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和纤维,除了恢复体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注意!产后的一周内忌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
4、什么时候能活动
产后8小时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如分娩顺利,产后12小时可以下床、上厕所。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
5、记得及早给婴儿吮吸乳头
分娩后半小时内让婴儿吸吮乳头,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有利于子宫收缩。第一次哺乳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产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时哺乳一次,哺乳的时间和频率自由掌握。产后第一天,产妇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可选用侧卧位学习喂奶。多数产妇分娩后头两天都还没下奶,此时不用担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体健康,每个妈妈都有足够的奶水。即使奶没下来,妈妈也要坚持让婴儿多吮吸,因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6、4-6小时产妇要排尿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4小时即可排尿。少数产妇排尿困难,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与膀胱长期受压及会阴部疼痛反射有关,应鼓励产妇尽量起床解小便,实在有困难也可请医生想办法,如仍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
7、除了家人,亲戚朋友不要过早探望产妇和婴儿
由于刚分娩后的产妇需要静养以恢复体力,亲友最好不要在此时来探望。若来探望,时间也不宜超过半小时,要给产妇尽量多的时间休息。有慢性病或感冒的亲友更是最好不要来探视产妇及新生儿,以免引起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