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有哪些作用 菌群的分布
肠道菌群有哪些作用 菌群的分布
我们的口腔、鼻腔、胃肠道也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其中以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种群最丰富,大约80%的人体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这里,它们的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个数字大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以细菌为主,种类有四五百种,绝大部分是不需要氧气的厌氧细菌,总重量超过一公斤。
肠道菌群有哪些作用 肠道菌群保健
抗生素的使用可对肠道菌群产生严重影响,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调。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需要按照医嘱使用,切勿滥用和过量使用;
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共生菌比例下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膳食纤维可作为我们很多肠道细菌的食物。摄入膳食纤维过少会使某些细菌挨饿,挨饿后他们会开始吃大肠粘液外膜上的粘蛋白。
总而言之补充一些益生菌和均衡饮食可能有帮助,但目前这些研究才刚起步,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维持健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人体肠道里有爱吃肉的细菌
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使人得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特别提防肠道里那些爱吃肉的坏细菌。
爱吃肉的细菌 为啥是坏细菌
肠道是一个比肝脏还要活跃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其中有1.5公斤左右的肠道菌群。所以,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讲,我们吃饭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维持机体生存,另一个是养活1.5公斤的肠道菌群,特别是好细菌。
因为肠道里菌群有好有坏,有益菌是保持肠道健康的,有害菌是让人得病的。爱吃肉的人肠道里的有害菌数量比饮食搭配合理的人明显要多。
长期吃肉多的人,在肠道里也就培养出了爱吃肉的细菌。一旦少吃肉、不吃肉了,这些细菌就会反击,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自卫反击。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会让人感到全身乏力。爱吃肉的人肉为啥会越吃越多?就是肠道坏细菌在作怪。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领导的微生物学科研团队曾对123名肥胖志愿者进行饮食干预,制订了一套减肥计划,其中包括含有益生元的食品,让他们定期回来复查,以监测肠道菌群和代谢参数的变化。在完成9周饮食治疗之后,又对患者做了为期14周的跟踪调查。共有93名志愿者完成了试验,结果参加试验的志愿者体重呈中等水平下降,平均减轻了大约7公斤,且肠道中产生毒素的坏细菌减少,有益菌数量增加。
肠道菌群出现问题,不仅是腹泻或便秘,还有可能出现口腔溃疡,以及各种所谓的“上火”症状,如发痘痘、嘴角溃疡等。
此外,有害菌释放的毒素引发全身性炎症,有时炎症水平升的太高,就在局部暴发,释放一下。过一段时间,肠道菌群平衡没有得到改善,还会引起下一轮暴发。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有益肠道健康
无花果是自然界的泻药,具有促进废物排泄的作用,对便秘患者来说再好不过。高纤维的无花果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菌群,有益肠道健康。
红薯粥的功效与作用 润肠通便
红薯粥的主要成分是米和红薯,煮成的粥富含胶质和水分,饮用可以滋润肠道,在肠道中形成一层胶质膜,方便粪便的排除;同时红薯和米中都含有一定的纤维素,适量食用既可以增强肠道动力,又可以平衡肠道菌群,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母乳喂养
增加母乳喂养,及时建立起宝宝的肠道菌群,分解宝宝肠内的胆红素为尿胆原,尽快排出胎粪,可以减少肠内胆红素,防止其再吸收,从而减轻黄疸的程度。
吃了坏的羊肉会怎么样
羊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脂肪,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肉类食物,容易滋生细菌,被微生物污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后,会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使肠道菌群失衡,进而使人体出现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羊肉变质后,携带的有害物质还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影响,刺激胃部,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的症状。
剖腹产儿童更易发生变态反应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孩子选择剖腹产。但多项研究表明,相比顺产生下的孩子,剖腹产明显影响后代的机体健康。近日,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和苏格兰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更容易经常发生机体变态反应,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儿童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较低而导致的。
机体变态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种异常反应,也叫超敏反应。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全身性的,如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等;有局部性的,如发生在呼吸道的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过敏性鼻炎;发生在皮肤的荨麻疹、湿疹;发生在消化道的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年龄段从0-2岁的24名儿童的肠道菌群的发育进行研究,其中9名儿童通过剖腹产出生,而其它15名顺产出生;研究者使用DNA测序及计算机分析方法,对这些儿童肠道中存在的多样性细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发现,那些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儿童在其出生两年的时间里,其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较低,尤其是拟杆菌类细菌比较低,而且这些儿童发生变态反应的风险较高。
研究者表示,有时候进行剖腹产手术非常有必要,但是这明显会影响到出生后代的机体健康。肠道细菌菌群或许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成年人的大肠和小肠中的细菌数量至少是机体其它部位的十倍以上。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健康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
说到肠道菌群,我们很容易将它与消化、营养作用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肠道菌群不只在消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它和我们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首先,肠道菌群能通过自身屏蔽和影响机体免疫系统,阻止病原菌入侵人体。肠道菌群附着在肠道内壁表面的粘膜层之上,构成了一层由细菌构成的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阻止致病菌透过这层屏障进入人体。同时,肠道菌群可以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以此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则可造成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产生自体免疫疾病。
其次,肠道菌群对肠道自身具有调节和营养作用。肠道菌群的存在,尤其是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营养作用,可以使得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更为活跃。相比于无菌肠道,具有正常肠道菌群的肠粘膜绒毛下侧会产生更多的可分泌粘液和酶的组织 ——隐窝,同时肠粘膜细胞更替更为迅速。此外,肠道菌群还可调控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分化。这意味着,具有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使得肠粘膜更快的修复其破损。
再次,肠道菌群和人体的代谢疾病具有重要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多种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失衡的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等内毒素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使得机体进入低度炎症状态,从而产生代谢异常。此外,低度炎症还能促使机体对胰岛素相应程度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最后,肠道菌群与健康还有其他更多元的关系。比如,肠道菌群产生的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的风险。正常肠道菌群可通过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调节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从而影响过敏疾病的产生。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证据显示,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甚至可以影响机体的行为模式。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肠道菌群的功能更像是一个影响到机体各个方面的“器官”,这个器官的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程度有着重要影响,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为什么剖腹产儿童肠道菌群“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中心张红波等专家做了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和粪便性状的影响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2010年03期),研究结果显示:剖腹产出生的婴儿组肠道乳酸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数量低于自然分娩组。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们实际上是身体的“外来户”。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所处的是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因此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当胎儿出生之后的几天内,细菌通过分娩时阴道物质摄入、哺乳时的口腔摄入以及空气吸入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肠道内定植,形成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随着婴儿的成长,肠道菌群的种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形成成熟的肠道菌群。这些微小的生物的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定居到人体之内,悄无声息的与主人相随一生。
经研究分析,自然分娩的婴儿最初的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亲的产道和外周的细菌,对于剖腹产婴儿而言,没有接触到母体消化道和产道内的微生物,并且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因此较自然分娩的婴儿,其肠道菌群建设与发育明显滞后。有研究显示,消化道早期定植的肠道菌群在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然分娩可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剖腹产可以改变或延迟新生儿肠道菌群早期定植并增加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率。慕尼黑Ludwigh-Maximilians大学的研究者们也发现,肠道菌群是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
因此,剖腹产不但有可能影响婴儿免疫系统成熟、降低抗病能力,还可能是剖腹产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即前文所述的更易导致机体变态反应。
目前中国的剖腹产率异常偏高,有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剖腹产率达到50%,远超过WHO推荐的15%的上限,这里面原因很多,一方面剖腹产需要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高,医院可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女性普遍怕疼,想找个方便的方式解脱,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多半是一些陋习,比如有人希望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或者赶在9月1日入学分界线之前把孩子生下来。
剖腹产儿童怎么“补救”?
已经经过剖腹产手术生下的婴儿,怎样“补救”增加其免疫力呢?答案是尽量选择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研究人员通过DNA测序发现,母乳含有超过700种细菌,其中包括益生菌,这些对婴儿肠道益生菌的尽早定植有明显的优势,能尽早建立婴儿肠道正常菌群,调节婴儿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的成熟,完善婴儿正常免疫功能,使孩子对食物逐渐产生耐受的状态,对今后能够接受更多、更丰富的食物奠定基础。
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肠道菌群中80% ~ 90% 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而且以双歧杆菌占绝对的优势。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虽然他们的肠道菌群中同样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但是比例仅占到40% ~ 5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研究人员发现,原来母乳中有一种叫做低聚糖的物质。它是一种溶解性的食物纤维,属于糖类。就是在它的帮助下,双歧杆菌才得以大量繁殖。但是,母乳中的低聚糖很难模拟,因此,母乳的优势也很难模拟。
另外,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营养方面的好处。当婴儿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吸吮着乳汁的时候,小家伙与妈妈之间皮肤的接触、眼神的交流,或者听着妈妈对自己温柔地说着话,这些对于婴儿的心理发育、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可以对剖腹产的缺陷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只吃零食不吃饭也会长胖
因为你吃进去的食物热量≠你身体吸收的热量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肠道菌群,我们的肠道住着庞大的益生菌,它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的繁殖生长,帮助我们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可以吸收的成分(比如葡萄糖)、或者是形成便便。
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你的饮食模式会改变你的肠道菌群,而你的肠道菌群会影响你的体重。
首先来说说肠道菌群和体重君的关系:
早在2006 年的时候,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人类(以及小白鼠)的肠道菌群有约90%属于两种菌群,厚壁菌和拟杆菌。胖纸肠道里的厚壁菌更多,瘦子的拟杆菌更多。如果一个胖纸体重下降,那么他体内的菌群比例就会发生改变,厚壁菌会减少,拟杆菌会增加。科学家们用小白鼠的实验证明,厚壁菌可以帮助人体更高效的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里吸收热量(所以以下我将简称它为胖菌群)。
吃了胡萝卜会放屁吗 怎样吃胡萝卜不会放屁
肠道菌群健康的话吃胡萝卜就不会放屁,因此可以食用一些对肠道菌群有益的食物,如酸奶等,调节一下肠道菌群的健康,一旦肠道菌群健康,食用食物就不容易导致胀气,出现放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