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家有小宝宝别忘防“奶癣”

家有小宝宝别忘防“奶癣”

奶癣”是什么?很多初为父母的夫妻们可能还真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奶癣”对于婴幼儿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怎样预防宝宝患“奶癣”,得了“奶癣”又应该如何及时科学医治?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一下。

什么是“奶癣”

我们通常所说的“奶癣”,即小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病或者因其他外在因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疾病。

宝宝患湿疹有啥反应

宝宝不像成年人,皮肤痒或者疼能表达出来,但宝宝如果患病,一些症状还是很容易被大人所察觉的,注意这些症状,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知道宝宝是否患了湿疹,从而进行及时治疗。

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

宝宝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是由于患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也会诱发患儿得湿疹。

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有一阵阵奇痒,婴儿往往倚着妈妈的身体摩擦止痒,直到小水疱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才肯罢休。这时候渗液很多,可湿透衣被,干燥后结成痂皮,也可继发成化脓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通常皮疹经过适当治疗,会很快痊愈,但常常复发,到断奶后大多会自行消失,但也有迟迟不愈的,发热时皮疹减轻,出牙时皮疹加剧,冬春季重,夏季较轻。

宝宝湿疹要早预防

通常情况下,如果患儿父母常有过敏史,如对某种食物、药物或外用药膏等过敏,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皮炎湿疹等,所生的孩子也较之其他宝宝有更大患病风险。但除去遗传因素,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患病,了解这些因素,同时在事前加以防范,就可以对宝宝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起居方面注意啥

一些家庭受传统育儿经验的影响,给孩子穿衣过多,密不透气。尤其在夏季气候闷热潮湿,儿童最易发生痱子,诱发湿疹;也有的家长使用一次性的“尿不湿”纸巾,夜间孩子尿湿以后,没有及时更换,而导致尿布皮炎,诱发湿疹。

因此照管孩子不要捂得太热,应该稍稍凉爽一些为好,俗话说“两分饥一分寒,能保小儿安”;房间宜经常通风换气,孩子的尿布、毛巾、枕巾、衣服等尽量不用洗衣粉洗涤,可以用热水洗涤之后放在室外晒干。

易患湿疹的宝宝通常也会对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羽绒、油漆、涂料、甲醛气味等过敏。所以宝宝房间尽量不要使用毛毯、地毯、羽绒服、毛绒玩具等物品,也尽量不养猫、狗等宠物。

饮食合理很重要

患儿父母需掌握并严格遵守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食物,观察3至5天待宝宝完全接受后,再添加新品种,一旦发生过敏,也容易区别引起过敏的食物,且添加每种食品都要从少量(一勺左右)开始,逐渐加量,这样可以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在饮食方面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宜要适当“忌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海鱼、虾、蟹、贝、辣椒、油炸、油煎、烧烤等食物;对于牛奶喂养的婴儿,应将牛奶充分煮沸,同时给孩子适当多喝水,以减少致敏原的摄入。

患病后该咋护理

如果在爸妈的精心护理下,宝宝还是不小心患了湿疹,该怎么办呢?

即使这种情况发生了,父母也不要过于紧张,湿疹的治疗手段有很多,其中有一些作为父母就可以做到,在做好前期家庭护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就医,宝宝的湿疹就不难痊愈。为此,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宝宝患病后的护理及治疗办法,爸爸妈妈们可以作为参考。

患湿疹的宝宝碰水频率不要过高,游泳等长时间接触水的活动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洗澡时水温不要太热,时间不宜过长,频率不要太勤,不要用化学洗涤剂(如洗发精、沐浴露、香皂等)。湿疹严重或有渗出时,尽量不洗澡,尤其是患处不要接触水(治疗药水除外)。

避免太阳晒,衣服不可过厚,避免汗液刺激。衣服应宽松,吸湿性好,棉织品最合适,不要让毛衣、毛毯、化纤等接触皮肤。宝宝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换,洗涤剂必须彻底冲洗干净。

婴儿所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加重。同时应该减少环境中的过敏源,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地毯、宠物)、甲醛、苯类挥发气体等。

婴儿的生活要有规律,保障充足睡眠,由于瘙痒,孩子有时自己会把小脸和枕头或被头摩擦,或用小手摩擦,所以宝宝的指甲应剪短,戴上手套,睡前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

为避免各种枕头内填充物给皮肤带来刺激,可将毛巾被折叠后替代枕头,上面再铺2条毛巾当作枕巾,每天更换枕巾,当作枕头的毛巾被要每周清洗。接触患处的被子可缝上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勤换。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开。

饮食方面,妈妈们注意喂哺宝宝不要过量,保持消化正常。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尽量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母亲暂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葱、蒜、辣椒、韭菜、鱼、虾、蟹、牛羊肉等。要多吃些含植物油丰富的食物。喝配方奶粉的婴儿吃东西也要适当限制,如怀疑奶产品过敏,可选择低过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添加辅食时,要避免选择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和含添加剂的速成品,家长尽量给孩子手工制作。

如果婴儿过度哭闹,可分散婴儿的注意力,陪宝宝玩耍,这样产生的适度疲劳会使婴儿夜间睡得好。

不要乱用药。婴儿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容易加重病情。湿疹期间接种疫苗需谨慎,以免引起全身性反应。

这里推荐一个中医小药方,对宝宝皮肤刺激小,家长朋友可以试试: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白藓皮30g,百部20g。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如湿疹比较严重,在涂抹药膏前,可先用3%硼酸溶液做冷湿敷,1次20~30分钟,1日2次。湿敷可以消炎,止痒,制止渗出,之后外用氧化锌油或糊膏。

“奶癣”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宝宝成长过程中来说,一旦患病,会增加不少痛苦,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到及早预防及护理。如果发现宝宝患病,也不要慌张,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拖延,同时在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奶癣怎么消除 家庭护理

1、要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宝宝用手去抓挠,以免恶化。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3、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虾、蟹、鸡蛋,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奶癣。

4、定时合理喂养,避免宝宝过饥或者过饱,以免引起便秘或消化不良而诱发奶癣。

5、正常的辅食添加是从4月开始,而患有奶癣的婴儿建议最好晚1~2个月再添加。特别是鱼、蛋、虾类食物。

6、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奶癣痒感加重。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

奶癣可以用奶水擦吗

奶癣不可以擦奶水。

小宝宝皮肤娇嫩,血管丰富,同时抵抗能力也较成年人弱,而母乳里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宝宝已经生了奶癣,再涂抹乳汁,细菌很容易从毛孔侵入,导致宝宝皮肤发炎,只会使皮疹愈发严重。

宝宝湿疹和奶藓的区别

宝宝湿疹和奶癣实际是同一种病,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是叫法不同,一般来说中医称之为小儿奶癣,而西医名称为湿疹。

宝宝湿疹(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宝宝身体的内外因素共同

家有小宝宝这些东西速速收起

1.各种小物件

家中有一些物件虽然不起眼,但很容易造成宝宝发生危险,比如针头线脑、纽扣、牙签等等。假如宝宝把这些小物件吞入口中,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危及生命。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妈妈要放在宝宝看不见也够不着的地方。妈妈如果要使用这些物品一定要记得“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千万不能随意放置。如果宝宝误吞小物件,那就是当妈妈的失职!

2.开水瓶

相比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开水瓶对宝宝来说就是一个大家伙了。网上经常有报道:某地的小孩在家中够开水瓶时,不慎被开水烫伤,照片看上去触目惊心。小编认为,宝宝被烫伤,父母的责任最大!

为了避免宝宝被烫伤,妈妈不要把开水瓶放在桌子上,也不要让宝宝去厨房玩耍。总之,让宝宝接触不到开水瓶就对了!

3.药品

宝宝还小,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是用手触摸和用嘴品尝。在宝宝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放在嘴里吃的。

如果宝宝在家中玩耍时,接触到了药品并把它吞到肚里,那就相当危险了。因此,妈妈要把药品放在抽屉里锁起来,让宝宝看不到。

4.塑料袋和保鲜膜

塑料袋和保鲜膜是化学材料制成的,如果宝宝误吞了塑料袋或保鲜膜就有可能引起中毒。另外,宝宝把塑料袋罩在头上就有可能引发窒息,威胁生命安全,这一点妈妈不得不防!

5.温度计

温度计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是水银温度计。如果在给宝宝量体温时使用了水银温度计,妈妈就要小心了,万一宝宝把温度计咬碎了,让水银进入体内,那事情就大条了!

因此,妈妈在给宝宝量体温时最好不要使用水银温度计,在宝宝量体温时不要走开,要在一旁陪护。以上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家中还有一些物品也要让宝宝远离,比如:放满水的浴缸、各种化学洗涤剂、电源插座等等。

宝宝湿疹和奶藓的区别

宝宝湿疹和奶癣实际是同一种病,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是叫法不同,一般来说中医称之为小儿奶癣,而西医名称为湿疹。

宝宝湿疹(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宝宝身体的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

奶癣可以打预防针吗

长奶癣不能打预防针。

因为奶癣常常是过敏引起的,如果此时接种疫苗,更容易加重奶癣的症状或者引起疫苗的过敏反应。所以宝宝长奶癣期间最好不要接种疫苗。等宝宝奶癣好转了,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再接种疫苗。

长奶癣打预防针有什么影响

宝宝接种的疫苗,大部分都是减毒疫苗,宝宝在长奶癣时,身体不适,而且免疫力减低,这个时候去打减毒疫苗,对宝宝不利,可能诱发疫苗的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影响到疫苗的预防效果,得不偿失,可以等宝宝奶癣好转后再去补打。

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预防针

第一,宝宝在发热时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第二,宝宝患有急性传染病时或慢性病正在发作时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宝宝有严重过敏史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第四,宝宝有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的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第五,宝宝有局部皮肤感染或有湿疹时,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预防接种。

奶癣可以打预防针吗

长奶癣不能打预防针。

因为奶癣常常是过敏引起的,如果此时接种疫苗,更容易加重奶癣的症状或者引起疫苗的过敏反应。所以宝宝长奶癣期间最好不要接种疫苗。等宝宝奶癣好转了,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再接种疫苗。

吃奶不一定引起奶癣

一夜醒来,妈妈发现3个月大的威威脸上长出一些小红点,起初还不太在意,谁知这红点很快蔓延。不久宝宝的小脸蛋已经全被红斑“占领”,这两天更厉害了,还开始流水,有的结痂了。威威又哭又闹的,东西也不好好吃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威威得了婴儿湿疹,人们俗称奶癣。威威的妈妈感到很迷惑,莫非我的奶有问题啊?奶癣是吃奶引起的吗?

奶癣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在婴儿中比较常见。有的妈妈会顾名思义,以为奶癣就是吃奶引起的,其实不然。奶癣是宝宝对某些物质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食物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肠道黏膜保护功能尚不健全,婴儿食品中,如牛奶、鸡蛋、橘子、西红柿、鱼肉等均可能引起过敏。婴儿呼吸道黏膜保护功能也还不健全,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气雾、霉菌孢子、花粉、植物挥发物、尘螨、动物皮毛碎屑等也可能引起过敏。婴儿的衣物、日用品等也是引起湿疹的原因,如婴儿穿的毛织品、絮有羊毛绒的被子、装有动物毛绒的枕头、婴儿衣物上的染料和母亲的有色衣服等。此外,有些婴儿湿疹则与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病人。当婴儿出现消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时,也可能诱发本病。

宝宝长了奶癣如何办?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很严重,没有明显红肿,宝宝没有明显的骚痒、烦躁,就可以暂时不用药,涂些有润滑作用的宝宝护肤品,保持皮肤滋润就可以了。如果宝宝骚痒症状很明显,小手又抓又挠,就该看医生及时用药了。

宝宝用什么护肤品好

要尿布,不要皮炎

过去的母亲在哺养孩子时,光是洗晒尿片就累得直不起腰来。现在可好,有“一次性纸尿片”,妈妈们再不用那么辛苦地洗尿片了。但在皮肤科医生眼里,这看似方便的纸尿片,有时会惹来不少麻烦。

前几天有位妈妈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到医院看病,说每次给宝宝换尿片时都发现宝宝的屁股红红的,她以为是尿片的质量不好,于是换了另外一种更“高档”的尿布,却解决不了问题。当医生告诉她,宝宝是得了尿布皮炎时,这位妈妈一脸的不解:“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我的宝宝用的可是高档纸尿片啊!”——持这种看法的年轻妈妈在临床上还真不少呢。

专家支招:尿布皮炎的病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粪便在湿尿布上分解产生氨,且皮肤长期受到尿液、汗液、粪便的刺激,再加上湿尿片或不透气的尿布包裹,局部的湿、热,以及反复摩擦,就导致了尿布皮炎的发生。有些妈妈认为用一次性纸尿布,特别是高档的,便可解决问题。其实,无论使用多“高档”的纸尿布,勤换勤清洁才是最重要的。

对已发生尿布皮炎的宝宝,可选用氧化锌油、湿疹膏,或含低浓度激素的软膏涂在患处,一般短期内即可消退。

要滋润,不要奶癣

年轻的妈妈有时会忽然发现宝宝脸上长出一些小红点,起初还不太在意,谁知这红点很快蔓延,有时一夜醒来,发现宝宝的小脸蛋已经全被红斑“占领”,同时小宝宝也烦躁不安,哇哇大哭,喂奶也不肯吃,让新妈妈们好不着急。这种情况叫做婴儿湿疹,人们俗称奶癣。

奶癣在一岁以内的宝宝非常多见,有的妈妈会顾名思义,以为奶癣就是吃奶引起的,其实不然。奶癣是宝宝对某些物质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致敏原可能是某些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虾等,也可以是一些接触物,如清洁剂、化纤、毛料衣物等。奶癣在冬季更多见,可能跟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皮肤容易过敏有关。

专家支招:发现宝宝长了奶癣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很严重,没有明显红肿,宝宝没有明显的瘙痒、烦躁,就可以暂时不用药,涂些有润滑作用的宝宝护肤品,保持皮肤滋润就可以了。如果宝宝瘙痒症状很明显,小手又抓又挠,就该询问医生及时用药了。

由于奶癣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一些见效快的药膏又大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难免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奶癣应重在预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保持皮肤滋润,防止干燥。这是因为到了冬天,天气干燥,宝宝的皮肤水分丧失,抵抗力也变差,更容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敏,因此年轻的妈妈应注意,每次清洗之后要注意给宝宝涂上一层保湿的润肤露,例如强生婴儿牛奶润肤露等。外出时,面部等暴露部位最好能涂些润肤霜,如强生婴儿牛奶润肤霜。

另外,穿衣也要注意,不要穿得太多,以免过热出汗引起刺激。衣服最好选用棉质、柔软的面料,衣着宽松,避免使用丝绸、羊毛或人造纤维等面料,因为这些面料一来摩擦大,二来也是一种潜在刺激原。当然,室内空气也要注意防止干燥,室温不宜过高,尽量减少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既然是过敏,那宝宝要不要忌口呢?一般来说,不要刻意让宝宝忌口。除非明确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否则随意忌口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

娇嫩肌肤,精心呵护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脆弱,抵抗有害物质侵袭的能力也很差,很容易被损伤和感染,遇上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更是“雪上加霜”。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该如何在冬天护理宝宝的肌肤呢?

首先,保持皮肤滋润。宝宝皮肤厚度薄,含脂质少,极易流失水分,发生干燥爆裂,应注意防护。每次洗完澡后应搽上一层婴儿专用不含皂质的润肤露。在北方地区,冬天室内可能会一天到晚开着暖气,这对宝宝的皮肤也是一种损伤。因为开暖气的房间空气难免干燥,有条件的话可使用加湿器,保持房间一定湿度,或者在宝宝床边放一盆水,也可起到保湿作用。

其次,保持皮肤褶皱部位的干爽。婴儿时期宝宝关节部位的皮肤褶皱多,易摩擦损伤,因此妈妈们应注意这些褶皱部位的清洗,尤其是脖子、腋窝、肘窝、大腿根等处。洗浴后,使用婴儿专用爽身粉涂于皮肤褶皱处,这样既可保持局部皮肤干爽,又可减少衣物和尿布对嫩薄皮肤的摩擦或损伤。

再次,不要过度清洗。宝宝皮肤娇嫩,容易受刺激,因此洗澡时动作应轻柔,水不要太烫,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质,加剧皮肤干燥程度,38~40摄氏度的温水就可以了。

宝宝头顶起皮怎么办

头癣是根据致病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本病在我国流行较广,主要是在农村和边远山区。建国后,由于在全国范 围内开展了大量的防治工作,使本病在许多省市已趋于消灭或得到控制,目前发病已明显减少。

头癣单靠外用治疗难以成功,因为外用难以达到毛囊的深度。在长期的防治工作中,我国皮肤科学的老前辈总结出了剃、洗、搽、服、煮5个字的综合防治办法。剃:剃去病发 ,每个星期剃1次。洗:每天洗头1次。搽: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如5%的硫磺软膏、味唑类或丙烯胺类的外用制剂外搽,每天2—3次。服:口服抗真菌药物,儿童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给药。煮: 将病人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巾等及时煮沸消毒。此外,还勿要忘了同时处理病畜等传染源。

头癣病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主要是通过与病人与患病的动物(猫、狗、羊)的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头巾等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染。

头癣是特别容易被传染的,所以家长朋友一定要教导孩子,不要让他乱戴其它人帽子,要经常洗头,保持好个人卫生才能做好预防出现头癣。而且宝宝比较小的时候,带出去理发尽量使用自己的理发工具。不要让宝宝接触一些生病的宠物,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的工作。

相关推荐

奶癣宝宝食疗小方案

饮食清规 清规1避免让宝宝过量进食 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清规2寻找可疑的食物过敏原 如果发现明显地诱发宝宝奶癣的食物,立即停用,即使是妈咪也应避免吃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怀疑是某种食物引起宝宝过敏时,应该高潮避免再给宝宝吃,如对蛋清过敏可以暂且只给吃蛋黄,停掉喂蛋清,也可从少量蛋清开始喂,然后根据宝宝的反应一点一点地增加。煮熟的蛋清和蛋黄之间的薄膜是卵类粘蛋白,极易引起过敏,不要给宝宝吃。

新妈妈怎么在户外哺乳

新手妈妈在户外除了准备万全的装备,一些小小的技巧也能让你户外哺乳更顺利。注意宝宝饥饿的暗示,别等宝宝大哭大闹了才喂奶,如此比较不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新妈妈当众哺乳露点招数: 1、解开衣服,将宝宝放置到正确位置,手托住宝宝的臀部。 2、一手轻轻托起宝宝的头,另一手捏起乳房,将乳头放到宝宝口中。 3、也可以坐着,把仰卧的宝宝轻轻夹在腋下进行哺乳。 4、注意不要让乳房堵住宝宝的鼻子,应用手隔开。 宝宝含住乳房的那一剎那可能会短暂的露出乳房,此时可以将身体背对他人,或是走进另一个房间等含乳妥当衣着整齐再出

宝宝奶癣怎么办

1、婴儿湿疹(奶癣)总的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

过敏体质最好不吃鱼虾

婴儿湿疹一般都是由过敏因素引起的,宝宝特别对羊奶、鱼、虾、蛋等食物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蟹、鸡等,也可能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宝宝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关,应改变喂养方法;与此同时,宝宝过量饮食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吃糖太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也能造成“奶癣”;另外,婴儿的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如果他接受了肥皂、花粉、油漆、强光照射等的刺激,也容易导致“奶癣”。 事实上,湿疹本身不是可怕的疾病,但很多长自做主张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反而加重。不少

婴儿湿疹与过敏体质

婴儿湿疹即我们俗称的奶癣,这是一种常见的婴儿过敏性疾病。奶癣好发生于面颊、额、颈、胸等部位,急性期患处奇痒,呈红血疹,很快变成小水疱,破后流水结痂。由于患奶癣后又痒又痛,宝宝常会哭闹不安,甚至影响喂养和睡眠,尤其是喂牛奶的宝宝多见此病。这种疾病还跟宝宝本身皮肤特点和过敏体质关,与某些食物及外界因素关。随着辅食的添加和宝宝的长大,湿疹会逐渐减轻,1岁时大部分消失。 处理方法:这种病在护理时要注意,平常在宝宝的饮食上避免喂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消化正常。如果怀疑是牛奶过敏,可将奶煮的时间长一些,使蛋白变性,减

长要吃什么

一、奶癣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菜泥汤 分别取适量新鲜的白菜、胡萝卜、卷心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儿,放进锅里加水煮一刻钟左右,然后取出捣成泥状后加盐服用;菜汤可调些儿童蜂蜜,随时喝。此小妙方祛湿止痒功效。 2、丝瓜汤 取新鲜丝瓜30克左右,切成小块儿放在装水的锅里熬汤,待熟后加盐调味,让宝宝喝汤,并将丝瓜也吃下去,对于奶癣渗出的宝宝较为适用。 3、绿豆百合汤 取绿豆、百合各30克左右,按照平时常用的方法煮汤,待豆子熟后,连渣带汤一同饮用,可以减轻奶癣宝宝痛痒感。 4、泥鳅汤

郁美净儿童霜怎么样

郁美净儿童霜怎么样?郁美净儿童霜对轻微的婴儿湿疹还是很效果,许多妈妈用郁美净给宝宝。 1,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我自己亲身用过的,又是国产老牌子是值得信赖的。宝宝3个月时起的奶癣,那时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看到孩子下意识的挠来挠去很心急。到儿研所一问,原来是奶癣医生给开了些药,但是我看了说明,上面含激素成分,没给孩子用。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好多妈妈都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孩子的这个奶癣治愈了。那就是用了郁美净,我当时恍然大悟,原来身边的就是最神奇的,自己怎么没发现呢。郁美净味道清淡,对付奶癣非常管用。关

宝宝的“奶癣”是因为吃奶引起的吗

不少人认为“奶癣”是吃奶引起的皮肤病,所以很多长发现宝宝奶癣”的时候就立马给孩子决定放弃母乳喂养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奶癣”在医学上又称之为婴儿湿疹,在《外科正宗》里面将奶癣的病因归结为:“儿在胎中,母食五辛,遗热与儿”,大意是母亲怀胎儿的时候,吃多了辛辣的东西引起的。

春季给小宝宝断奶的技巧

1、延长哺乳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讲,2-3个小时给宝宝哺乳一次最好,如果是决定要给宝宝断奶后,那么就要延长喝奶的时间,可以延长到四五个小时,而中间试着用其他食物代替母乳给宝宝吃,这样可以让宝宝慢慢熟悉其他食物,而减少每次喝奶的次数,宝宝哺乳得少了,妈妈的母乳自然就会退去。这样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断奶技巧,也是可行性比较高的方法。 2、改变哺乳宝宝的习惯 宝宝一般睡觉前都喝奶的习惯,些也睡醒了喝的习惯,每个宝宝不同,所以这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妈妈们不能让宝宝自己改掉这些习惯,但是可以改变客观因素从而间

宝宝脸上长奶癣怎么办呢

1、如果不红肿、宝宝明显的瘙痒、烦躁,就不要用药。建议可以涂抹润滑作用的婴儿护肤品。如果奶癣严重的,及时就医。 2、给宝宝修剪指甲,以止过痒而抓破。 3、建议在平时,尤其冬天,记得在给宝宝洗完澡的时候,涂保湿的润肤露。 4、给宝宝穿衣也要注意。应选择棉质、柔软的面料,衣服要尽量宽松,也不要穿太多,要适宜,以止因出汗导致的皮肤刺激。避免用丝绸、羊毛、人造纤维等面料。 5、里多注意通风,太阳的时候,被子多拿出去晒一晒。室温不要过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6、保持宝宝脸部的清洁、不能用很热的水给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