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心胆气虚的症状是什么

心胆气虚证症状——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触事易惊—心胆虚怯,心神失养则不安,胆气不足则志不宁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心胆气虚,神魂不安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心胆气虚之征。

证机概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前方重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烦不宁,气短自汗,倦怠乏力之证后方偏于养血清热除烦,用于虚烦不寐,终日惕惕,触事易惊之症。

常用药——人参—益心胆之气——甘草;安神 茯神、远志—化痰宁心——茯苓 酸;定志 龙齿、石菖蒲—镇惊开窍宁神 枣;丸 养肝、安神、宁心——酸枣仁;仁泻热除烦——知母汤调血安神——川芎。

现代药理——小鼠抖笼法实验证明,酸枣仁汤水煎剂灌胃给药,具有显着的镇静催眠作用。其对人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抑制过度亢进和兴奋的神经细胞,使长期处在紧张或紊乱状态下的皮质细胞获得充分的休息和调节,从而使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

加减——①心肝血虚,惊悸汗出—重用人参,加白芍、当归、黄芪。

②肝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柴胡、陈皮、山药、白术。

③心悸甚,惊悸不安—生龙牡、朱砂、珍珠母。

备用方——高枕无忧散(《辨证录》):用于心虚胆怯而兼虚火躁扰:心烦不眠,心悸气短,梦多纷纭,口苦苔黄者。温胆汤—复少阳胆经温和生发之气人参、麦冬—益心经耗伤之阴;龙眼肉、炒枣仁—养心安神;石膏—清肺以制虚火。

临证参考——本症为心胆气虚,益气常须健脾,故非气阴两虚者,滋阴之药应慎用,以免腻脾。知母镇静作用琐谈(胡建华):知母不仅清热,还有非常好的镇静作用,这是我从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得出的体会。试举张仲景的方剂为例:酸枣仁汤用酸枣仁合知母治疗虚烦不眠,取其滋阴养心安神;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如有神灵”,用以养阴清热镇静。我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狂躁不宁、毁物伤人,头痛不寐,常用甘麦大枣汤加生铁落、石菖蒲、远志、生南星等,并重用知母、大黄以养心开窍,泻火宁神,可获一定的疗效。此外,在治疗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痛等并病时,见失眠、恐惧、头痛,烦躁之症,均可结合辨证施治,采用知母治之。

桂圆能治疗失眠吗

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失眠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中医将失眠分为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症型。

而桂圆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养血健脾、养心安神等功效,它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食少腹胀、倦怠乏力等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所以桂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症状。

中药治疗焦虑症的配方

1、心胆气虚

症状:心悸胆怯,善惊易恐,多疑善虑,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数或虚弦。治法益气养心,镇惊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夜苓、夜神、远志、党参、石富蒲、龙齿、灵磁石、跪泊、炙甘草、炙黄蔑。

2、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善‘原多恐,失眠多梦,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宁心。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党参、自术、炙黄瓦、当归、炙甘草、夜神、炙远志、酸枣仁、广木香、红枣、生姜。

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胆气虚失眠治疗

症状:由心胆气虚证所导致的失眠症状主要表现有:失眠,多噩梦,易于经常于睡梦中惊醒,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并可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

穴位:神阙穴(肚脐中),膻中穴(两乳之间连线的中点处),气海穴(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敷贴方法:用珍珠层粉,紫丹参,硫磺各准备10克,研磨成细粉后,储藏备用。在每晚临睡前,取细粉1克,撒如肚脐中按紧,外面用胶布固定,在用适量的药粉用醋调敷于膻中穴、气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一次。

经常失眠怎么调理 心胆气虚

证侯:不寐多梦, 易于惊醒; 胆怯恐惧, 遇事易惊, 或虚烦不寐, 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心悸神疲;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或弦弱。   治法: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

配方: 远志肉 20g, 炒枣仁 20g, 石莲肉 20g, 粳米 200g。   制法:

1.将远志、 枣仁入锅内, 加水适量, 煎煮去渣取汁, 备用。

2.将洗净的莲肉与粳米加水适量煮粥, 粥熟后再加入远志、 枣仁之煮汁, 搅匀, 煮二沸即成。

3.分次服食, 每日早、晚各 1 次。

怎么治失眠 针灸

功效: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心胆气虚者补心壮胆,均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法;肝郁化火者平肝降火,痰热内扰者清热化痰,均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太冲、涌泉;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者加中脘、丰隆、内庭。

操作:按个穴位针灸常规操作。以唾前2小时、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效果最好。

睡觉总醒是怎么回事呢

睡觉总醒这是失眠的一种表现,失眠有些人是入睡很困难,睡不着,可能躺三四个小时,甚至一宿都睡不着,这是一种。有的做梦,一宿都是梦,有的是早醒,或者说反复醒,这也是一种失眠的一种状态,从中医说就是易醒,易醒的病人往往有时候跟好多因素有关系,也不是说一个因素造成的,可能是不同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有肾虚的人就反复醒,反复醒的原因是肾虚的朋友夜里小便比较频繁,一个小时尿一次,肾虚就需要通过饮食方面进行补肾来缓解。有些是心胆气虚的,稍微有点动静很害怕,惊醒,还不是一般的惊醒,这种情况是属于心胆气虚的,温胆养虚能够治好,还有一些阳气不能入阴,或者说入阴不能入的太深,则需要补血。

睡眠不好喝什么茶好 龙须菖蒲茶

用龙须,石菖蒲一起煮茶饮,可以起到镇静,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心胆气虚所导致的心神不安,心悸胆怯,睡眠质量差的现象。《重度堂随笔》评价此茶:“可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智,妙药也。”

龙须菖蒲茶的做法:龙须10克先加水煎沸10分钟,再加入5克石菖蒲煮沸15分钟即可。每日1-2剂,不拘时,代茶饮。

中医怎么治焦虑症

1、心胆气虚。症状:心悸胆怯,善惊易恐,多疑善虑,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数或虚弦。治法益气养心,镇惊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夜苓、夜神、远志、党参、石富蒲、龙齿、灵磁石、跪泊、炙甘草、炙黄蔑。

2、心脾两虚。症状:心悸,善"原多恐,失眠多梦,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便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健脾宁心。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党参、自术、炙黄瓦、当归、炙甘草、夜神、炙远志、酸枣仁、广木香、红枣、生姜。

3、阴虚内热。症状:多疑惊悸,少寐多梦,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口苦尿黄;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安神。方药: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合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百合、生地、知母、山药、夜苓、炒枣仁、炙甘草、丹皮、赤苟、黄柏。盗汗加五味子、锻牡蜘;闻声易惊者加朱砂冲服。

经过小编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都对焦虑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编虽然将每一种方药都讲述的非常清楚,患者仍然不能简单的以此作为治疗依据,一定要及时查找自身疾病类型,以达到针对性的效果。

心包经堵塞会引起什么症状 心包经拍打出现痧点怎么回事

心包经在拍打的过程中出现痧点,通常说明心包经内有瘀血阻滞或者有寒邪凝滞于心包,也有可能是受到惊吓或者心胆气虚,而出痧是一种毒邪外泄的表现,可以帮助减轻这些情况,所以不需过于担心。

失眠最好的食疗方法

一、肝郁化火

症状: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涨、目赤、口苦、胁痛、小便黄、大便秘结。

治疗:龙胆竹叶粥——龙胆草10克,竹叶15克,白米100克。先水煎龙胆草、竹叶,过滤取汁,备用。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药汁,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

功效:方中龙胆草主泻肝经实火,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使不上炎。竹叶清心除烦。服用龙胆竹叶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二、痰热内扰

症状:不寐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

治疗:竹沥粥——淡竹沥汁30克,粟米(即小米)100克。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

功效: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

三、阴虚火旺

症状: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腰酸梦遗、五心烦热。

治疗:玄参百合粥——玄参15克,百合30克,合欢皮15克,粳米100克。先水煎上3味药,取汁,加米煮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功效:玄参为滋阴降火要药。百合滋阴兼清心安神。合欢皮为治虚烦不寐之妙品。诸药合之,使阴虚除,心火降,志得宁,眠亦酣。

四、心胆气虚

症状:不寐兼有心悸、多梦、易惊醒。

治疗:酸枣仁粥治——炒酸枣仁2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粳米100克。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

功效: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为治疗心胆气虚、惊悸不眠之良药。牡蛎、龙骨用于心悸不安、胆怯惊恐、烦躁不寐,功效卓著。合而为方,有镇心、定志、安魂之功,故对心胆气虚之不寐,功效颇捷。

五、心脾两虚

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治疗:莲子桂圆粥——莲子肉50克,桂圆肉30克,糯米60克。加水同煮成粥,做早餐食之。

功效:莲子功专养心、益肾、补脾。桂圆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而安神,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不寐。此粥适用于劳伤心脾、气血不足之不寐,颇有效验。

失眠拔火罐哪个位置图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心经穴为主,随证配穴。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

配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者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5天为一疗程。

相关推荐

失眠的五大类型

失眠的五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二:痰热内扰: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四:心脾两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

失眠吃什么药好

吃药都会有副作用,安定之类的会形成依赖性,可以尝试中医治疗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基本为五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 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二:痰热内扰: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 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四:心脾两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

一个月睡不着,怎么了?求解

问题分析: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中不和、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内伤心脾、心胆气虚、心肾不交等,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br/>意见建议: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和爱人倾诉倾诉,同亲人散散步,找朋友聊聊天,烦恼没了睡眠自然就好了。适量的运动可以调动身体的机能,让自己充满活力,每天坚持锻炼会让身体倍感轻松,夜里有一个更好的睡眠。偶尔可以爬爬山,看看风景,让自己找到生活的美好。夜间睡眠少会增加身体的消耗,失眠期间一定要补充营养。清晨吃一个有营养的早餐,喝一杯热牛奶,良好的饮食同样有助于睡眠。

怎样治失眠 中医失眠分型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无华。 心胆气虚:心悸胆怯,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 阴虚火旺: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 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 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心烦懊侬,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

一般神经衰弱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中医在治疗神经衰弱时,注重辨证分型,补充气血、调理阴阳、养心安神。 那么,一般神经衰弱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1.阿胶。阿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和滋阴润燥之功效。因此,中医常用阿胶来治疗神经衰弱证属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的患者,能迅速改善头晕乏力、心烦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状。阿胶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一般每次5克~15克,入汤剂烊化对服,胃弱便溏者慎用。 2.熟地黄。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作为补血

睡不着的原因

1.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表现为疲劳乏力,腰酸腿软,睡觉之前手脚心发热,心中烦躁,还伴有面色萎黄或者苍白无华,记忆力下降等状况。这因为心神不能够得到正常的滋养,尤其心阴血不足,不足以让心神在晚上安静下来,心中的阳气相对过亢,而导致失眠。 2.内火旺盛 一般表现为平时情绪急躁易怒,在床上辗转反侧,浑身燥热,伴有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精神亢奋等。这由于火热邪气的干扰,扰动心神,而使人无法安睡。 3.心胆气虚 由于受到惊吓,再加上平时胆小,从而心神被惊扰,浮动而无法安定,惊恐难以入睡,主要表现为不能听到一点声音

失眠的五大中医类型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二、痰热内扰型失眠 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三、阴虚火旺型失眠 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四、心脾两虚型失眠 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

失眠的五大类型

一: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二:痰热内扰: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四:心脾两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 五

气虚症状诊断

气虚的诊断可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等判断,肾气虚的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动易滑。 肾气虚的鉴别诊断: 1、肾气虚 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2、肾阳虚 症状:面色咣白、眩晕、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软弱无力、阳萎、男女不育。大便泄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

焦虑症吃什么中药好

1、痰热内扰:半夏、陈皮、枳实、黄连、山栀、竹茹各12g,茯苓、龙齿、珍珠母各20g,百合、焦山楂、莱菔子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2、心脾两虚:人参、远志、龙眼肉、木香、当归各12g,白术、茯神、酸枣仁各15g,白芍、阿胶(烊化)、熟地各10g,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 3、心胆气虚:人参、远志、川芎各12g,茯苓、茯神、石菖蒲各15g,龙齿20g,柴胡、酸枣仁、知母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