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肾虚怎么调理 鸣天鼓耳
老人肾虚怎么调理 鸣天鼓耳
先将两手掌心轻压两耳,再以中指和示指交替弹击后脑,早、晚各1次,每次30下。可健脑聪耳,防治因肾虚引起的耳鸣。
神经性耳鸣自我改善
缓解神经性耳鸣的症状。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续2~3个月。治疗要保持心情清静。
屏气法:安心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作数次。
摩耳门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按摩耳门12下,每日按摩数次。
鸣天鼓耳功法: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再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
声音掩蔽法: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耳鸣的音量,每次听10~15分钟,每天听5至8次,连续数日。
聪耳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名目之功效。
八种适合老年人肾虚的运动
1、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腰部为枢纽的一项缓慢运动,非常适合体质虚弱,尤其是肾虚、腰膝酸软乏力的老年人。
2、搓揉头皮
用左、右手交替轻揉头皮,早、晚各1次,每次30下。有助于疏通经络、强肾壮腰,防治头晕、脱发。
3、叩牙固齿
肾气与牙齿关系密切,肾气足则牙齿坚固,每日不拘时叩齿,每次30下。有利于齿根气血通畅,延缓牙齿脱落。
4、鸣天鼓耳
先将两手掌心轻压两耳,再以中指和示指交替弹击后脑,早、晚各1次,每次30下。可健脑聪耳,防治因肾虚引起的耳鸣。
5、按摩腰部
先将两手掌对搓至掌心发热,再分别轻压腰部上、下按摩,早、晚各1次,直到腰部有热感为止。此法可益精补肾,防治腰部乏力、夜尿多等症。
6、按摩足心
临睡前先用热水泡足,再按摩足心(涌泉穴),每次60下。有滋阴、强肾、降火之功,可防治心烦、失眠等肾虚热症。
7、缩肛
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方法是在吸气时缩肛,呼气时放松,每晚1次,每次反复30下。有利于促进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对肾气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有疗效。
8、多动下肢
老年人经常活动下肢,如步行、蹬楼梯等,能够使浑身血液通畅,防治肾气衰弱。中医学认为足主要为肾所主,多加锻炼有助于延年益寿。
缓解耳鸣的方法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做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
屏气法: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
摩耳门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每日数次。鸣天鼓耳功法: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
声音掩蔽法: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自己耳鸣的音调,每次听10至15分钟,每天听5至8次,连续数日。
补肾的方法晨起叩齿强肾固精
晨起叩天钟,牙齿强健身体好
所谓“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说的就是“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它器官也有很好的锻炼。
中医认为,肾生骨髓,肾气实则齿更发长。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睡前鸣天鼓,耳好肾好睡眠好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睡前鸣天鼓还有助改善睡眠状况
肾虚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睡眠不好,每天睡前鸣天鼓不仅能养神安神,还能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叩天钟”和“鸣天鼓”都是非常简单的养生之法,值得大家一试。只需利用早晨或睡前的一点时间,不管你是在上班途中,还是躺在床上都可以做,每天坚持下来,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延缓衰老。
耳鸣切除术是怎样进行的
1、搓掌法
屏息凝神,双腿盘坐,反复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连续作6次,坚持2~3个月,可见奇效。不过治疗时,要注意保持心情清静。
2、屏气法
双膝盘坐,保持心情平静,逼近嘴巴,用食指和拇指捏紧鼻孔,此时做呼气动作,使气冲击耳窍,直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即可。
3、鸣天鼓耳法
分别用两手按摩外侧耳轮18次两侧,两侧同时进行,然后用两手鱼际处,即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位,用食指压住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每日数次,持续几周就可见效。
4、聪耳枕
用荷叶、夏枯草、苦丁茶、菊花、石菖蒲、蔓荆子各等份,制成枕芯,睡眠枕之,有增强听力、消除耳鸣、明目之功效。
5、蘸鲤鱼胆汁
可以用药棉蘸取鲤鱼胆汁,然后塞在耳朵里,二十分钟后拿出,同时注意要把残存的胆汁清理干净,每日几次,连续数周可见功效。
温馨提示:无论是饮食还是保健运动都是治疗耳鸣疾病的方法,但是治疗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耳鸣疾病出现恶化的现象,一旦恶化起来的并发症是患者难以承受的,因此对于耳鸣这样的疾病我们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生活中治疗耳鸣都有哪些小妙招
治疗耳鸣鸣天鼓耳功法用两只手分别地在两侧的耳轮进行按摩,每次按摩大概在十八次左右,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在中指上面轻轻地弹后脑部大概二十次,这样我们就可以听到咚咚咚的声音,这样的方法其实就是鸣天鼓耳功法,也可以让患者的耳鸣症状得到一定的控制。
治疗耳鸣的聪耳枕将荷叶,菊花,夏枯草,苦丁茶全部放在一起做成枕芯,经常睡在这样的枕头上,那么就可以让耳鸣的症状逐渐的消除,也可以让患者的听力得到增强,同时还具备明目的效果。
治疗耳鸣蘸鲤鱼胆汁用药棉将鲤鱼胆汁稍微蘸一点放在耳朵里面,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拿出来,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将残留在耳朵里面的胆汁清理干净,如果我们可以按照疗程来使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的耳鸣症状也可以得到缓解。
治疗耳鸣搓掌法,我们保持坐位,搓掌芯大概五十次,趁着掌心还比较热的时候按着双侧的耳门,这样的动作保持六十左右,连续做2到3个月,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耳鸣的症状逐渐的好转,但是在治疗的时候患者一定要保证自己心情是比较清静的。
治疗耳鸣屏气法静坐在凳子上,紧紧的闭着自己的嘴巴,用两个手指将鼻孔捏起来鼓气将耳窍进行冲击,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耳朵内的轰轰声,每天也可以做好多次。长期以往就可以看到耳鸣的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老人每天做两个动作能增寿
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
“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敲枕骨32次,健耳练脑睡眠好。
“鸣天鼓”是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畅通。
常常耳鸣警惕六种疾病
1.耳部疾病
如中耳炎、耳硬化症、外耳道有异物、耳聋等。中耳疾病中,有少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有耳鸣,但程度较轻。耳硬化症的耳鸣比较明显,开始时间歇性低音调,逐渐加重转变为持续性耳鸣。而由内耳疾病所引起的耳鸣多为高音调,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还是耳聋的先兆,约有70%的突聋患者在耳聋前后伴有耳鸣的发生。
2.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所引起的耳鸣,一般为双侧性。动脉硬化、心瓣膜病变等,也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3.鼻咽癌
在鼻咽癌患者中,约有半数的病人有耳鸣现象。人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相通的咽鼓管可以调节中耳腔内的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部鼓管开口的附近,癌肿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阻塞,从而引起耳鸣。
4.肝肾病
一些上班族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耳鸣、耳聋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是肝肾不好。不少职场人士日常作息、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容易伤害到肝肾。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故两目干涩。虚火上扰,津不上润故咽干口燥。肝肾阴虚,心火易亢,就会导致耳鸣耳聋。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病人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耳内中枢神经进入亢奋状态,可以听到外界并不存在而由自己耳内发出的响声,间接导致耳鸣,
6.颈椎病
当脊柱内外平衡遭到破坏,发生颈椎解剖位置的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使内耳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产生耳鸣。颈椎病可引起血管受压的那一侧耳鸣。
总是出现耳鸣的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以免贻误病情。
老人每天简单两动作 能延年益寿
老人每天简单两动作 能延年益寿。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下降让他们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为了在老年的时候避免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对一些养生知识要引起重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能保健养生的两个动作,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老人每天简单两动作 能延年益寿
敲枕骨32次,健耳练脑睡眠好。“鸣天鼓”是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畅通。
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
民间治疗耳鸣偏方
1、呜天鼓耳功法,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然后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掩住耳遒的地方,手指放在后脑处,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数次,这种方法就是呜天鼓耳功法。这也是神经性耳鸣的偏方治疗。
2、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常常耳鸣警惕六种疾病
一般来说,老人耳鸣有几个原因:精神紧张、疲劳;生活节奏紊乱;居住环境噪音污染;吸烟、喝酒;心血管病史、服用耳毒性药物等。
耳鸣或是全身疾病的信号
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耳鸣的症状,如果是偶尔出现倒也不必过于担忧,但若是频繁出现,则要提高警惕了,总耳鸣可能是耳部和某些全身疾病的表现。
1.耳部疾病
如中耳炎、耳硬化症、外耳道有异物、耳聋等。中耳疾病中,有少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有耳鸣,但程度较轻。耳硬化症的耳鸣比较明显,开始时间歇性低音调,逐渐加重转变为持续性耳鸣。而由内耳疾病所引起的耳鸣多为高音调,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还是耳聋的先兆,约有70%的突聋患者在耳聋前后伴有耳鸣的发生。
2.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所引起的耳鸣,一般为双侧性。动脉硬化、心瓣膜病变等,也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3.鼻咽癌
在鼻咽癌患者中,约有半数的病人有耳鸣现象。人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相通的咽鼓管可以调节中耳腔内的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部鼓管开口的附近,癌肿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阻塞,从而引起耳鸣。
4.肝肾病
一些上班族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发现自己已经出现了耳鸣、耳聋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是肝肾不好。不少职场人士日常作息、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容易伤害到肝肾。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故两目干涩。虚火上扰,津不上润故咽干口燥。肝肾阴虚,心火易亢,就会导致耳鸣耳聋。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病人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耳内中枢神经进入亢奋状态,可以听到外界并不存在而由自己耳内发出的响声,间接导致耳鸣。
6.颈椎病
当脊柱内外平衡遭到破坏,发生颈椎解剖位置的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颈交感神经,使内耳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而产生耳鸣。颈椎病可引起血管受压的那一侧耳鸣。
总是出现耳鸣的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以免贻误病情。
怎样快速消除耳鸣呢
搓掌法
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作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
屏气法
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
摩耳门法
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每日数次。
鸣天鼓耳功法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
声音掩蔽法
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自己耳鸣的音调,每次听10~15分钟,每天听5~8次,连续数日。
女人肾虚调理小妙招
1、常打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树下、水边进行。
2、每天自我按摩腰部: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
3、每天搓脚心: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4、每天做缩肛运动: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
5、每天做一套简易体操(如果有时间,也可连续做多次):
(1)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目视正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足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
(2)足跟落地,吸气,慢慢曲膝下蹲,两手背逐渐转前,虎口对脚踝;手接近地面时,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气。
(3)憋气,身体逐渐起立,两手下垂,逐渐握紧拳头。
耳鸣是什么病的前兆
1.全身性疾病:
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的症状,此外,有资料表明,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因为耳蜗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为敏感,耳鸣可作为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原来没有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内突然出现耳鸣,应及时检查血压、血脂及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病,有些人原有耳鸣症状,但近期突然耳鸣加重,也应该及时检查心脏。
2.身体虚弱:
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3 神经衰弱:
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 耳部疾患: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夜晚加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音性耳鸣和感音神经性耳鸣,当外耳有 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鼓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鼓室硬化症等均可发生传音性耳鸣。耳的感音部位是内耳耳蜗,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多为感音神经性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