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补碘的注意事项
孕期补碘的注意事项
1.食用海带要谨慎
海带成为了不少准妈妈的首选之品,建议各位每星期食用2顿左右即可满足身体所需。需要注意的是,该物中含有砷,直接食用会造成身体中毒,因此应在烹饪前用水浸泡一天晒干,以便去除砷,此外还要不断地换水。
2.补碘也不宜过量
其实,碘在人体中的首要职责,就是帮助促成甲状腺激素,因此需求量往往只用微克来计算。所以补充时不宜过猛,否则同样会中毒,导致母体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对孩子造成伤害。
3.随时监测尿碘
如果准妈妈因身体需求开始补碘,那么就要定期去做好尿碘检查,做到随时监测。一旦发现检测数据大于800ug/L,就停止补充,适当调养,否则会造成补碘过度,伤害到自身和胎儿。
孕妇要如何补碘
碘是人体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甲状腺素是促进大脑与长骨发育的重要原料。孕妇缺碘,最严重的危害是使胎儿先天智力低下甚至白痴。即使后天补碘,其智力也终生难以得到改善。 缺碘的胎儿出生后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个矮、下身短于上身、面部表情淡漠、呈傻笑痴呆面容、步态摇摆似鸭子步,并伴有听力及语言障碍。上述症状医学上称为克汀病。 孕妇是补碘的重点对象,但要注意补碘适量,尤其在孕早期,补过量也可造成不良后果。一般每天200毫克(150-300毫克)比较合适。现在我国政府已在食盐中加碘,这就给孕妇补碘提供了方便,但碘盐中的碘易挥发、怕高温,装碘的容器应加盖密闭,炒完菜后再加盐。 有水肿、高血压的孕妇,应该减少盐的摄人,这一部分人可多食海带、虾皮等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果额外补充碘制剂,最好先到医院化验尿碘水平,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充。
孕前饮食应注重哪些营养
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应当从孕前就开始调整营养。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注重多种益智营养素的摄入,一旦受孕即可充分满足胚胎大脑发育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1、孕前补碘
孕前补碘比怀孕期补碘对下一代脑发育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碘堪称智力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原料。而甲状腺素参与脑发育期大脑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是不可缺少的决定性的营养成分。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能检测一下尿碘水平,以判明身体是否缺碘。缺碘者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含碘酸钾的营养药,食用含碘盐及经常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裙带菜、海参、蚶、蛤、蛭子、干贝、海蜇等,以满足体内碘需求,从而促使胎儿大脑得到充分发育,使孩子的智能和体能发育不输在竞争的起跑线上。
2、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叶酸是胎儿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若不注意孕前与孕期补充叶酸,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管的发育,有可能造成神经管畸形,严重者可致脊柱裂或无脑畸形儿。所以孕前及孕早期尤应注意适量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龙须菜、油菜、小白菜、豆类、酵母、动物肝、香蕉、橙汁等。
3、注意补锌
锌是人体一百多种酶或者激活剂的组成成分,对胎儿尤其胎儿脑的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孕前及孕期妇女宜多摄入富锌食物,如牡蛎、贝、海带、黄豆、扁豆、麦芽、黑芝麻、南瓜子、瘦肉等。
孕期补这种元素宝宝智商高
孕期缺碘影响宝宝智商
据报道,大学教授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报告及专家意见进行了分析梳理,通过数学建模,将孕期补碘对大脑发育作用转化为智商得分,计算结果为,母亲孕期补碘,相当于孩子儿童期智商增加1.22。研究还发现,在32个缺碘国家,居住着大约19亿人和2.41亿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朱莉博士表示,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孕期每天需要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准妈妈孕期如何补碘?
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由此可以看出,准妈妈需要重视碘的摄入,有缺乏风险的就要补充碘补充剂。如果有甲状腺异常,则需要咨询医生。
孕妇补碘注意事项
1、导致疾病。补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碘致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
2、影响智力。补碘过量对智力的影响碘过量与智力之间的关系仅在近几年才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大部分动物实验研究也已证明过量碘负荷确实可使动物脑重量减轻,学习记忆力下降,虽然这种影响不如碘缺乏的作用明显。
3、影响性功能。补碘过量对性功能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碘盐的摄入量与男性精子计数有一定的关系,提示美国人食用碘盐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计数减少。此外,尚有碘过量对大鼠生殖力影响的多次报道,这不能不说是过量补碘带给我们的另类担忧。
孕妇多食海产品预防出生缺陷
任何一个准妈妈都非常重视胎宝宝的健康,力求做到自己提供给宝宝的营养既充足又均衡,几乎所有的准妈妈都会在孕早期补充叶酸,但却往往忽视另外一种很重要的微量元素——碘,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孕早期碘缺乏可增加新生儿将来发生克汀病即呆小症的危险性。
缺碘的准妈妈都有哪些危害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代谢率较高,甲状腺机能旺盛,碘的需要量增加。正常人每日需碘150ug,孕妇则需再增加25ug。碘缺乏引起甲状腺素合成减少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因此影响母体和胎儿的新陈代谢,尤其是蛋白质合成。严重缺碘的孕妇,新生儿可出现以智力低下、聋哑、性发育滞后、运动技能障碍、语言能力下降以及其他生长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克汀病即呆小症。
多食海产品预防出生缺陷
专家建议,碘盐虽然可以满足一般人的补碘需求,但由于准妈妈对碘的需求比较大,尤其是由于孕前和孕早期对碘的需要相对较多,除摄入碘盐外,还建议至少每周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鱼、虾等。这些海产品都能有效补碘。另外还有一些食物含碘也比较多,如:豆腐干、开心果、菠菜、核桃等,准妈妈可从这些食物中摄取碘。
饮食补碘是一种没有风险又可靠的做法,但是对于严重缺碘的妈妈来讲,短期就要靠药物来补碘了,但切记不可擅自买药补碘,最好是到医院检测一下碘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相应的补碘药品。
孕期补1种东西宝宝更聪明
研究:孕期补碘宝宝更聪明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准妈妈孕期补碘,能让孩子在儿童期的智商增加1.22。研究人员表示,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准妈妈孕期每天应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孕期该如何补碘?
饮食补碘: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服用碘剂补碘: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有的准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其实只要根据推荐量服用碘剂,是不会出现碘过量的。
孕期注意补碘宝宝智商高
孕期注意补碘宝宝智商高
据报道,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凯特.朱莉博士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报告及专家意见进行了分析梳理,通过数学建模,将孕期补碘对大脑发育作用转化为智商得分,计算结果为,母亲孕期补碘,相当于孩子儿童期智商增加1.22。研究还发现,在32个缺碘国家,居住着大约19亿人和2.41亿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朱莉博士表示,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在缺碘国家中,所有处于孕期、哺乳期或准备怀孕阶段的妇女,每天更应该补碘,可以常吃奶制品和海鲜等富碘食物。在缺碘地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碘药物或补剂。
准妈妈孕期该补多少碘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碘盐不能满足孕期所需
在中国的内陆地区,碘盐是食物中碘的主要来源,而市面上的碘盐是针对普通人群的,并非针对准妈妈和哺乳期妈妈的,不足以提供怀孕期和哺乳期所需要的额外的碘。
准妈妈孕期该如何补碘
准妈妈孕期该如何补碘?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表示,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甲状腺功能减退补碘的注意事项
通过前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学习,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缺碘造成的,那么,是否自行补碘就可以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呢?其实不然,甲状腺功能减退在补碘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些地区环境中缺碘,吃的食物中碘不足,容易得“大脖子病”,也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这类病人合并甲减时,应适量补碘,比如食用补碘盐,吃些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但不宜多。
如果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在甲减的护理中更应该慎重补碘,短期内过量补碘会引起病情波动。因为多数甲减患者是由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所以,对于甲减患者来说,不盲目补碘和忌碘才是上策,最好咨询内分泌科的医生。
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盲目的治疗想比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更是不可取的一种做法。因为盲目的治疗不仅耽误的治疗时机,还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所以,大家切忌不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就盲目的补碘。
孕期补这种元素宝宝智商高
孕期缺碘影响宝宝智商
据报道,通过数学建模,将孕期补碘对大脑发育作用转化为智商得分,计算结果为,母亲孕期补碘,相当于孩子儿童期智商增加1.22。研究还发现,在32个缺碘国家,居住着大约19亿人和2.41亿学龄儿童(6岁至12岁)。孕期普遍补碘,对人口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朱莉博士表示,孕期严重缺碘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及发育迟缓,智商偏低,长大后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收入也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孕期缺碘还可能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子代畸形、精神发育障碍和智力落后,并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安全。
孕期每天需要补多少碘?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应补碘。准妈妈每天应该补多少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妇如果碘摄入低于每日250μg(即尿检结果碘在尿中的浓度低于150μg/L),应每日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
根据最新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期每天推荐摄入230微克(μg),哺乳期每天需要240μg,而每天摄入600μg以内都是安全的。而普通成人推荐量仅为120μg。言外之意,准妈妈需要的碘是普通人群的2倍,来完成胎儿及婴儿对碘的需要。
准妈妈孕期如何补碘?
准妈妈可以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包括,海带、海鱼、紫菜、贝类等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然而,有建议指出,孕期期不应该服用藻类(海带、海草、海苔)或藻类产品作为碘补充,因为它们的碘含量非常不稳定,并且可能含有重金属汞的污染。海鲜里生蚝的碘含量也比较高,但要小心,应避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服用150μg的碘补充剂或服用专门为孕产妇专门设计的营养补充剂。很多妈妈会担心补碘过量导致甲亢怎么办?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根据推荐量,每天摄入600μg碘都是安全的。
由此可以看出,准妈妈需要重视碘的摄入,有缺乏风险的就要补充碘补充剂。如果有甲状腺异常,则需要咨询医生。
甲亢不能吃什么
(1)忌食刺激性的食物。生葱、大蒜、辣椒都是强刺激性的食物,忌给高度兴奋的甲亢病人食用。又因甲亢病人绝大部分心率过速,所以对于各种酒类也应禁饮,这是主要的甲亢饮食的注意事项。
(2)忌吃萝卜。萝卜食人后可产生硫氰酸盐,其在人体内很快转变为硫氰酸。硫氰酸为抗甲状腺物质,可抑制甲状腺的功能,日久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应忌食。
(3)忌吃肥腻食物。甲亢患者虽食欲亢进,但消化功能差,营养吸收不良,所以,应忌吃羊肉、母鸡、狗肉,以及油腻、煎炒等食物,以防生痰动火。
(4)忌大量补碘。甲亢患者不是缺碘所致,故忌多吃海鱼、海藻等食物,因为甲亢病人吃了富含碘的食物,就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富含碘的食物虽然可以使症状略轻,却更使甲亢病情迁延难愈,也使已肿大的硬块僵块难消。
(5)禁忌浓茶、咖啡、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