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口疼按摩哪里 推揉足三里

胸口疼按摩哪里 推揉足三里

足三里部位:即足部胫骨外侧一横指处,距离“外膝眼”下3寸,先找髌骨,其两侧有两凹陷,一处即为外膝眼。

操作手法:以右拇指按揉左侧足三里,再以左拇指按揉右侧足三里,各自1-2分钟,按揉频率宜适中,待有酸胀感即可。

功效: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对急慢性胃炎、冠心病等疾病引起的胸口疼有疗效。

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有哪些

小儿实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身热面赤,烦渴口臭,胸胁痞满,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作痛,噫气频作,小便短赤,苔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治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处方: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揉天枢,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清大肠,揉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按揉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加减:邪热壅结重者加清天河水。

小儿虚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中,补养气血,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以理肠通便;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推揉涌泉以滋阴润燥。

月经期丰胸按摩手法 按摩足部丰胸

方法一:用拇指点按足三里穴一到三分钟,至有酸胀感觉为宜,按摩次穴有助于调节脏腑,使经络畅通,乳络气血充足,补充乳房养分;

方法二:用拇指推揉足部肾上腺反射区1到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按摩这个部位有助于促进体内激素分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乳房重新发育。

肚子疼按摩方法 点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阳下三寸(约四横指的位置)。

手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点揉两侧小腿的足三里穴约1分钟,可缓解腹痛,增进胃肠消化功能。

婴儿便秘推拿图解步骤 婴儿虚秘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推拿功效: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中,补养气血,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以理肠通便;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推揉涌泉以滋阴润燥。

肚子疼按摩哪些穴位

肚子疼按摩哪些穴位

掌揉关元穴

右手掌心叠放在左手背上,将右手掌心紧贴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掐合谷穴

将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按揉足三里穴

身体前倾,将拇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其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以上就是三个治疗肚子痛的穴位啦,如果你突然出现肚子痛的症状,不如按照文中介绍的按摩方法,多加按摩这三个穴位,相信可以及时止住疼痛。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脾失健运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或有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治则:健脾养肺,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揉脾俞,揉肺俞,摩中脘,按揉足三里,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肺经以健脾养肺;摩中脘,按揉足三里以健脾胃,助运化,祛痰浊;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揉乳旁,揉乳根以宣肺止咳。

胸口疼按摩哪里

按压檀中穴

檀中穴部位:该穴位位于胸部以下,人体正中线上,与第四肋间相平,和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几乎重合。

操作手法:可用揉法也可用推法,效果相当,如果用揉法,则常用中指指端揉按50-100次,如果是用推法则以双手拇指指腹从该穴位向外推,力道适中,当所推部位有酸痛感时即可。

功效:该穴紧连胸部,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穴位,按摩该部位,不仅能治疗胸口疼痛,还可治疗腹部疼痛、心悸、咳嗽等疾病。

推揉内关穴

内关穴部位:该穴位属于心包经络,在手臂内侧,虚握拳时,该手无名指、食指、中指对齐腕横纹,此时食指下点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尖按揉内关穴,左右两侧可交替进行,有酸痛感即可停止,该穴位在手上,推揉起来极为方便。

功效:推揉该穴位能通络止痛,防治胸痛、胃痛、心绞痛等症,治疗的范围之广,在其他穴位中极为少见。

揉按中脘穴

中脘穴部位:在胸骨结束处(沿着胸骨向下找),可见肋骨分叉,在吃出到肚脐中点,那边是中脘穴。

操作手法:一般分为点揉法和掌揉法,点揉时以双手中指、食指,四根手指并拢用力点至中脘穴,力度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即可,一般可点揉10分钟作用;掌揉时,则以掌心按揉该穴位。

功效:胸口痛有可能是胃脘不适引起的,而中脘穴主管胃部,对于上腹部、胸部疼痛有缓解的作用。

推粱门穴

粱门穴部位:该穴位在上腹部,当脐中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操作手法:双掌重叠,放于腹部,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再至肚脐,而后返回,来回各2分钟作用。

功效:能缓解胃病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胸口疼痛症状,配合中脘、足三里效果更佳。

宝宝咳嗽按摩手法图解 小儿痰湿咳嗽按摩

补脾经2分钟,补肺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揉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揉丰隆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脾俞,按揉足三里,有助于补益脾胃,促进消化,祛除痰湿;补肺经,揉肺俞,以补益肺气,化痰止咳;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分推肺俞,揉丰隆,能帮助调理气机,缓解胸闷,化痰止咳。

宝宝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如果孩子便秘是因为肠道有热或食积气滞所致,家长可以选择清大肠,推六腑,顺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揉板门各1分钟;揉脐,揉天枢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按弦走搓摩,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2分钟。

按摩方解:顺运内八卦,摩腹,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可以帮助顺气消食,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揉天枢,揉龟尾可帮助清肠热,通大便。

如果孩子的便秘是体虚所致,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按揉膊阳池,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按揉足三里,揉脐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上马,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帮助补益脾肺肾,增强体质,补益气血,清大肠,按揉膊阳池,摩腹,揉脐帮助排便。

心口疼按什么穴位

胃脘痛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心口痛”。心口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症,指的是人体上腹部接近近心窝处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以外,您还可以学习治疗心口痛的自我推拿法,例如按摩中脘。

1、心口疼按摩中脘穴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2、心口疼按摩粱门穴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

3、心口疼按摩足三里穴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酸胀感。

4、心口疼按摩内关穴

心脏不好的人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以按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对其进行点、按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就是内关。一般需按5分钟。

消化不良检查诊断

配穴方一

中脘、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

治法:

揉中脘,用双手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止。

揉气海、关元穴:双手按在腹部的气海穴、关元穴,先顺时针按摩1-2分钟,然后再逆时针按摩1-2分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揉内关:用拇指指峰紧贴于内关穴上,推揉1-2分钟,左右两臂穴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深透。

推揉足三里: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峰贴于右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

使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止。

每日按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配穴方二

上腹部、足三里、天枢、两肋。

治法:

按摩上腹。

上腹是指肚脐以上的腹部,即上腹部。

患者取仰卧位,以中脘穴为圆心,用掌根在上腹部轻轻摩动,约3分钟,以腹内觉温热为宜。

此法具有温健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寒的病症。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配五行属土,与脾胃相应。

足三里又属胃络脾,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用于脾胃病的治疗,故有“肚腹三里留”之称。

实践证明经常在足三里穴点按,可协调阴阳,保健和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足三里可增强肠蠕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还可增加人体的备解素,从而灭活某些病毒,亦可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免疫力。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抵住双侧足三里穴,用力揉捻,以酸胀感向足背传导为宜,约3分钟。

相关推荐

足三里按摩方法 促进食欲按摩

足三里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脾胃出了问题可以按足三里,搭配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阴陵泉一起按摩,可以很好的降肝火,健脾益气,从而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按摩手法:在腿部膝盖附近找到足三里和阴陵泉穴,用大拇指 按足三里和阴陵泉,时间约5分钟。

小儿通便的拿方法 小儿虚秘拿通便手法

主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拿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三关,二马,按膊阳池,肾俞,捏脊,按足三里涌泉。

膝盖疼按什么穴位

膝盖疼按血海穴 位置: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可以将对侧的手掌心对准膝盖正中,拇指和食指成45°,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功效:按压的时候,将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次。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数次,然后换腿,轮流拍打10~15次。 2、膝盖疼按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膝盖疼按内外膝眼穴 位置:膝盖下面有两个

小儿哮喘按摩图 哮喘儿童按摩

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八卦各1分钟,膻中,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足三里丰隆各1分钟,搓摩胁肋10遍,捏脊4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板门,运内八卦,顺时针摩腹,搓摩胁肋,足三里丰隆能帮助健脾顺气化痰,补肺经,补肾经,捏脊补益先天不足而扶正。

小儿哮喘的按摩疗法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小儿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小儿的生命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一些护理哮喘小儿的常识,中医介绍,按摩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帮助小儿尽早恢复健康。 这里所述的哮喘主要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该病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秋冬二季易发病,每遇气候变化,或某种过敏因素(花粉、鱼虾、某些药物、煤烟、霉菌、棉绒、油漆和灰尘等)即可发病。 小儿哮喘的治疗: 1. 治疗原则:宣肺降气,化痰平喘。 2. 手法处方:清肺经,调脾经,运内八卦,膻中,擦肺俞,天突,按弦走搓摩

小孩腹泻怎么按摩 风寒致腹泻按摩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三关,补大肠,外劳宫,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上七节骨,龟尾,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三关,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脐,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脐,龟尾能促进止泻。

小儿腹痛怎么按摩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板门,顺运内八卦,中脘,天枢,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板门,顺运内八卦,中脘,天枢,顺时针摩腹,足三里能帮助健补脾胃,促进消化,排出积滞;拿肚角止腹痛的效果较好。

如何快速缓解痛经 点按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的通俗说法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按摩常用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中脘,分腹阴阳,按足三里按摩功效: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中脘,分腹阴阳,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胸口按摩哪里 按中脘穴

中脘穴部位:在胸骨结束处(沿着胸骨向下找),可见肋骨分叉,在吃出到肚脐中点,那边是中脘穴。 操作手法:一般分为点法和掌法,点时以双手中指、食指,四根手指并拢用力点至中脘穴,力度在身体承受范围内即可,一般可点10分钟作用;掌时,则以掌心按该穴位。 功效:胸口痛有可能是胃脘不适引起的,而中脘穴主管胃部,对于上腹部、胸部疼痛有缓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