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1、清热安胎用黄芩
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和胃糯米与砂仁
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4、养血地、胶、芍、归身
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哪些食物可以保胎安胎
1.最佳防吐食物
晨吐是孕妇最难受也是最常见的反应之一,给孕妇带来相当大的痛苦。选择适合孕妇口味的食物有良好的防吐作用,营养学家认为,柠檬和土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对孕妇尤为合适。
2.最佳保胎蔬菜
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每100克菠菜的叶酸含量高达350微克,名列蔬菜之首。
叶酸的最大功能在于保护胎儿免受脊髓分裂、脑积水、无脑等神经系统畸形之害。因此专家主张早期的两个月内应多吃菠菜或服用叶酸片。同时,菠菜中的大量B族维生素还可防止孕妇盆腔感染、精神抑郁、失眠等常见的孕期并发症。
3.最佳饮料
绿茶乃微量元素的“富矿”,对胎儿发育作用突出的锌元素就是其中一种。根据测定,在食谱相同的情况下,常饮绿茶的孕妇比不饮者每天多摄取锌达14毫克,此外,绿茶含铁元素也较丰富,故常饮绿茶可防贫血。
4.最佳防早产食品
丹麦专家研究表明,常吃鱼有防止早产的作用。丹麦得乐群岛的孕妇,平均孕期比其他地区长5天以上,奥妙在于食谱中鱼类所占比重较大,因而专家推测鱼肉中某种特殊脂肪酸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孕妇的孕期延长,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也比其他地区高107克,为日后的发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此孕期要多吃鱼。
5.最佳分娩食品
产妇分娩时需要足够的产力,而产力来源于食物,在各种食物中当以巧克力为最佳,美国产科医生称它为最佳分娩食品。巧克力营养丰富,热量多,如100克巧克力含糖50克,且能在短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并迅速转化成热能,巧克力的消化吸收速度为鸡蛋的5倍,对于急需热量的产妇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故产妇临产时吃几块巧克力,可望缩短产程,顺利分娩。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安胎调经
阿胶上行入肺、下走胞宫,善于治疗各种妇科性疾病,如比如月经紊乱、月经过多或过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腹痛、月经不调等。此外,阿胶还可以保胎安胎,用于孕妇妊娠期间的保胎。
中医如何保健孕产妇
中医药安胎保胎
32岁的李小姐刚刚怀孕一个月,心情很紧张。因为之前两次流产都是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发现胎儿停止生长而被迫流产的。她很担心这一胎又会保不住。李辉建议她用可吃些中药保胎,“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理论,针对孕妇不同情况进行全面调理,从而达到保胎安胎的效果。”
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中医专家说:“保胎主要适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对前两种流产,中医要辨证使用中药。”
如怀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腰部疼痛,小腹坠痛,两腿酸软,小便频繁,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苔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摄安胎。
中医专家说:“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中药治疗流产的效果。”
黄体酮吃多了对胎儿有影响吗
有影响
虽然黄体酮有保胎安胎的作用,但并不代表黄体酮吃得越多越好,大剂量的服用黄体酮也会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影响。
安胎中药有哪些
1、和胃糯米与砂仁
对于孕妇的呕吐,注意一些合适的方法。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2、健脾安胎用白术
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补气黄芪与党(人)参
对于校服不适的准妈妈们,是较权威合适的。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气上升;对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甚为合适。
4、养血地、胶、芍、归身
能够滋养胎儿。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5、补肾仲、断、菟、寄生
补肾安胎,这真是较为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妊娠亟须肾气充足,胎儿易生长成熟。又谓“腰为肾之府”,孕妇肾虚,会出现腰酸,每当孕妇流产之际,必然腰酸、腹痛、出血三症并见。因此,补肾安胎一法是不可缺少的。常用药有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山茱萸等。张锡纯的寿胎丸就是用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等药组成的,既可补肾安胎,又能强腰、止血,确为一首良方。
6、南瓜蒂和苎麻根,配合六法胎安宁
安胎,另外也是可以选择这种方法。上述民间验方苎麻根糯米粥中,有的再加南瓜蒂同煮吃,收效更佳。临床医家常服用南瓜蒂和苎麻根与以上六法配合应用。成方泰山磐石饮为治疗屡屡滑胎即习惯性流产的安胎名方。综观全方用法,以上各法齐备,用的及时,其胎自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名符其实矣。
孕妇在孕期想安胎可以试试上述的6款药膳,但是切记不可乱用安胎方哦!
艾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保胎安胎
艾草根是比较常见的保胎安胎的中药,适合孕初期的女性服用,性温可调理宫寒,止血可缓解先兆性流产,尤其是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可在饭后食用一些艾草根丸。
燕窝孕妇的吃法与禁忌 保护胎儿
在很久之前我国就有食用燕窝保胎、安胎的渊源,所以,这也是燕窝一直受到推崇的渊源,在很多地方,孕妇食用燕窝已经成为了孕期风俗,帮助孕期保胎、安胎。
孕早期保胎注意事项
1.没有异常不需吃保胎药
老婆以前有过一次先兆性流产经历,现在怀孕11周,一直都没什么事,能吃点安胎药吗?
A:没有异常的症状,可以不吃保胎药。
2.不主张一出血就住院保胎
孕2个月小腹有点疼,好像有点褐色分泌物,医生让我住院保胎,可是我不想,请问能否在家吃点安胎药和卧床休息就好?这个情况保胎能成功吗?
A:可以在家卧床休息,吃保胎药就可以了,我是比较赞成这样保胎的,孕妇在家里休息,环境都比较好,定期到医院检查就好,我们一般不主张有一点点褐色分泌物就住院保胎。
怀孕后3个月是不是都要进行保胎?我算是高龄孕妇,保胎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吗?要不要到医院住院保胎?
A:没有症状就不需要进行保胎,对于高龄孕妇来说,也是一样的,不需要到医院住院保胎。对于出血多的,随时需要处理的情况的孕妇是需要到医院住院保胎的,如果只是一点点出血,我还是建议在家用药、休息比较好。
3.高龄孕妇保胎与正常孕妇一样
A:高龄孕妇的保胎和正常孕妇保胎的方法是一样的,在怀孕早期建议到医院做一个B超检查,看一下胚胎发育的情况,如果胚胎本身发育正常,没有其它特殊症状,不需要进行保胎。如果出现了流血、腹痛等症状,胚胎本身发育没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针、吃药、阴道给药这三种途径保胎,中药可以在使用孕激素的情况上,辅助保胎,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开中药进行保胎。
孕妇可以吃基围虾吗 补碘
虾肉富含碘元素,孕妇对碘的需求量很大,如果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吃虾可以通过补碘,利于保胎安胎。
吃蜂王浆有什么好处 调节激素平衡
蜂王浆属于工蜂的腺体分泌液,含有很多的激素成分,尤其是雌激素含量最高,适合女性食用,能增加体内雌激素的含量,对月经不调、保胎安胎、痛经绝经等都有较好的辅助调节作用。
黄体酮吃多了对胎儿有影响吗
虽然黄体酮有保胎安胎的作用,但并不代表黄体酮吃得越多越好,大剂量的服用黄体酮也会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