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孩子四五天不大便怎么办
三个月的孩子四五天不大便怎么办
这种情况你要注意宝宝便秘 如果你现在是母乳喂养的话,你应该多吃一些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香蕉,粗粮等.如果宝宝现在是用奶粉喂养的话,建议你在给宝宝喝奶粉时加上奶粉伴侣,减少宝宝因喝奶粉引起的上火.
孩子多大才可以吃饭
四个月:孩子会用手拿奶瓶,但既不会拿也不会把它从嘴里拔出来;妈妈用匙子喂菜泥时,他会吃了。
六个月:母亲可以用杯子给孩子喂牛奶了,他可以坐在母亲的膝头上吃。
七个月:孩子第一次能坐在椅子上吃饭,这对孩子和母亲来说都是大收获。有的母亲过早地把孩子放在椅子上,但他坐得不舒服。
九个月:如果孩子还用奶瓶吃奶,他就能拿住它,并能把它放到嘴里,吃完后还会把它从嘴里拔出来。开始时你要看着他吃,免得他吃得过快喘不过气来。如果给他饼干,他会用五个手指去拿,很高兴啃它,当然也会把衣服弄得很脏。
一岁:孩子会用拇指和食指拿饼干,而且吃得很干净,这样,旅行就很方便了;他会把东西从嘴里拿出来,母亲给他一块面包头可以放心了;他也能分辨菜了,并且不爱吃某些菜。
一岁三个月:孩子会用手指他爱吃的菜;可以用两只手拿金属杯,并试着使用匙子,但往往拿反了。
一岁半:孩子会用匙子吃成块的食品了,并且能拿住玻璃杯。玻璃杯不如金属杯好拿,所以常被他打坏。他也常常爱自己吃饭,但不一会就感到累,需要大人帮忙。
一岁九个月:孩子能吃一切食品,但把全身弄得很脏。
两岁:孩子取得了大进步。在此以前,孩子吃饭还要围径巾,而现在吃完饭后,餐巾就几乎不脏了。但要知道,他这一天可能吃得很好,第二天又可能把衣服弄得很脏。在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他还没有完全掌握方法。
以上就是有关孩子多大才可以吃饭的介绍,希望对家长的认识有帮助。孩子的饮食是大问题,千万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少,就进行娇生惯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能够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正常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咽峡部疱疹为主要表现,反复发热往往提示病毒在复制活跃期。这个时期主要就是退热,第二个就是抗病毒治疗,第三个就是补液对症支持。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普通病例可能发热三天左右,如果重症病例可能就烧得时间会更长,达到四、五天。大部分经过治疗之后病情会慢慢好转,主要要警惕进展为手足口病,同时要警惕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喝母乳宝宝腹泻怎么办
一般吃母乳的小朋友大便是会偏稀一点,如果小孩子吃母乳一天大便四五次,五六次,大便是稍微偏稀一些,没有那种水样大便或者次数很多,如果是出现那种拉水样便,一天十来次,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是不是有急性胃肠炎或者是有一些乳糖不耐受,或者是有蛋白过敏等情况,这种还是去医院明确一下是最好的。
五个月宝宝三天没大便怎么办
1. 多饮水:对于便秘的宝宝,家长应多给宝宝饮水。
2. 按摩:每天为宝宝的腹部顺时针地做5~10分钟的按摩。
3. 选择助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少吃一些容易上火的东西;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喂宝宝含益生菌成分的配方奶,都可缓解便秘。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每天喂宝宝吃些苹果泥、香蕉泥等。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宝宝的身体健康了,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身体,一旦宝宝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宝宝三天没拉大便要怎么办。
宝宝多大可以自己独立吃饭
四个月:孩子会用手抓奶瓶,但既不会拿也不会把它从嘴里拔出来;妈妈用匙子喂菜泥时,他会吃了。
六个月:母亲可以用杯子给孩子喂牛奶了,他可以坐在母亲的膝头上吃。
七个月:孩子第一次能坐在椅子上吃饭,这对孩子和母亲来说都是大收获。有的母亲过早地把孩子放在椅子上,但他坐得不舒服。
九个月:如果孩子还用奶瓶吃奶,他就能拿住它,并能把它放到嘴里,吃完后还会把它从嘴里拔出来。开始时你要看着他吃,免得他吃得过快喘不过气来。如果给他饼干,他会用五个手指去拿,很高兴啃它,当然也会把衣服弄得很脏。
一岁:孩子会用拇指和食指拿饼干,而且吃得很干净,这样,旅行就很方便了;他会把东西从嘴里拿出来,母亲给他一块面包头可以放心了;他也能分辨菜了,并且不爱吃某些菜。
一岁三个月:孩子会用手指他爱吃的菜;可以用两只手拿金属杯,并试着使用匙子,但往往拿反了。
一岁半:孩子会用匙子吃成块的食品了,并且能拿住玻璃杯。玻璃杯不如金属杯好拿,所以常被他打坏。他也常常爱自己吃饭,但不一会就感到累,需要大人帮忙。
一岁九个月:孩子能吃一切食品,但把全身弄得很脏。
两岁:孩子取得了大进步。在此以前,孩子吃饭还要围径巾,而现在吃完饭后,餐巾就几乎不脏了。但要知道,他这一天可能吃得很好,第二天又可能把衣服弄得很脏。在这方面和其他方面一样,他还没有完全掌握方法。
两岁半:孩子发现了刀叉,并能用它扎成块的食品;吃菜泥时还要给他一个匙子;他想在碟子里用匙子,但有困难。你不要阻止他去学,他学会了会感到很自豪。越早让他实践,他就能越早学会。
三岁:从这时开始,孩子在饭桌上能吃得很好。可以带他去一个朋友家里作客,到饭馆里去吃饭,他不会因为笨拙而妨碍别人了。孩子还会喝茶,因为他知道拿杯子的把手了。
四岁:孩子会用餐刀切割涂有黄油的面包片或干酪,切肉和切硬的水果却力气不够,七岁以前还做不到。他爱帮助大人布置台布和准备莱了。
新生儿大便次数与大便颜色
一、新生儿正常大便次数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颇像细沙和水后的膏状,可有少许如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浓羹样,可微带绿色,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另外,出生后一至二个月内,孩子每次排便时,好像非常用劲,全身肌肉都收缩,小脸涨得通红。这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健全,神经冲动还不能分化,一个排便冲动引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
三个月宝宝四天没大便怎么办
首先,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宝宝几个月可以坐
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具有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是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周左右会走。宝宝说话时间和生长环境有关,一般10个月后的宝宝开始模拟大人的声音,经过不断强化后,就可以说出来,所以妈妈不断和宝宝的语言交流起决定和促进的作用。
1个月 孩子失去了初生时的外观,但腿仍然总是弯着,可能会抬头。 2个月 身体继续变直,可以把头抬起45度,并能坚持一会。 3个月 身体变直,腿已经伸展开,可以抬起头来。 4个月 孩子可以左右翻身,上肢可以支撑起上半身。 5个月 趴着时,把头部抬起,可以从仰卧翻向侧卧。 6个月 能够向所有方向扭动,可以不用扶着坐几秒钟。 7个月 孩子坐的能力有所提高,可能需要身体前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8个月 不用扶着,可以坐得很好,可以自由翻身。 9个月 孩子非常想爬,可以四肢支撑起身体。 10个月 可以保持四肢伸直地爬行,可以坚持着站立起来。 11-12个月 有人扶着时,孩子可以走路,但是表现得跌跌撞撞。
骨骼发育的过程
关于脊柱骨的骨骼发育,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是最关健的,它决定着孩子的坐、站、走等基础行为。它的发育速度在这个时期要快于四肢的发育速度,它的发育过程伴随着孩子的动作的变化。
如:2~3个月孩子会抬头,6~7个月孩子能独坐,8~9个月孩子会爬,10~11个月孩子能站立,12~16个月孩子能走路。这都是体现了骨骼发育的程度。所以这个时期,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行为动作,以免不良的行为动作影响孩子骨骼的正常发育,如骨骼体型上的畸形等等。
关于肢体长骨的发育在人体身高上的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高上的高矮。肢体长骨结构又可以分为:骨干、骨骺、干骺端。骨干和干骺端中间是骨骺板(软骨板)。骨骺由软骨组成,其中心部分最先骨化,称骨化中心。
人体生长到了17-18岁,即青春期即将结束,肢体长骨生长就会放缓,直至停止,就意味着身高的自然长高的时期益结束,骨骼就此定型了,你的自然身高多少就是多少,自然变化的可能性已很小了。
五个月宝宝喝奶量一般为多少
1、首先是别过于勉强孩子,顺其自己,他们饿极了或身体需要的时候可能就开始恢复胃口了。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在安静的环境下喂奶,避免孩子分心。
2、“厌奶”这种情况多为脾胃不合、脾虚造成的,吃一些传统的小中药,见效明显。
3、每天吃一点酸奶,注意是全脂酸牛奶(原味、草莓的都行),不是乳酸饮料(后者没有多少营养),特别有改善! 拿小勺或大孔奶瓶喂,每次20克(约为20ML),大便没有异常适当加量。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几天以后食欲大增。酸奶富含钙质和蛋白质,使肠胃环境呈酸性,还辅助治疗腹泻、便秘呢。
一、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五个月的宝宝也可以采取定量的方式进行喂奶,按照现代喂养孩子的方法进行时,五个月宝宝已经可以添加一定的辅食了,所以不同的五个月宝宝喝奶量就有可能不同了。家长还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可盲目地执行某一个特殊的标准。细心地观察孩子的需要,并掌握孩子的冷暖,宝宝是完全可以健康地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