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芩为什么要加热软化

黄芩为什么要加热软化

黄芩中含有一些可以水解黄芩苷的酶,但这种酶并不是很耐高温,因此将黄芩加热软化之后不仅能够将黄芩中所含的水解酶灭活掉,以防止黄芩出现变绿的情况,而且还能软化药材,也会更有利于黄芩的后续切片。

但也有一些地方认为黄芩有消毒,需要用冷水浸泡至颜色变绿去掉毒性之后再进行切制,这种黄芩也被称为“淡黄芩”。

唇膏断了怎么修复

乳木果油修复受损唇膏

做法:将破损的唇膏放到碗里,用棉棒把底部的唇膏都挖出来。将一汤勺乳木果油加入可以小碗中。将两者在一起搅拌直到彻底融化成粘稠的液体。混合好后,将液体慢慢倒入之前的唇膏中。冷却凝固后就成。

电吹风修复受损唇膏

做法:先将断掉的残留在唇膏管中的唇膏用电吹风加热,待唇膏溶化开之后将断裂的的唇膏上半部分轻轻的按压在已加热软化的唇膏上,用棉签把衔接处因按压而突出的部位擦拭掉,使两个膏体更好地粘合在一起。擦拭的时候可以边旋转边进行不要用太大力气。待冷却后即成。

纸巾修复受损唇膏

做法:先用打火机轻轻烘烤唇膏断掉的那一端,让唇膏顶端稍许融化。然后把折断的两半口唇膏充分粘紧,继而用纸巾擦掉唇膏边上的残留物。然后将唇膏放入冰箱中冷藏15分钟帮助冷却凝固即成。

黄芩大黄外用可治疗牛皮癣

牛皮癣以皮肤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研究发现大黄与黄芩能抑制表皮细胞的增生或角化不全,可促进颗粒层形成的药物,可能具有治疗牛皮癣的药理作用。

大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积滞便秘的药物。同时大黄还是一味凉血活血药物,具有凉血而不致血行凝滞,活血而不致血液妄行的特点。近年来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大黄对于牛皮癣具有良好疗效。有研究者外用大黄治疗牛皮癣45例,总有效率88.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提取液对抑制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牛皮癣患者皮肤角质化,减少鳞屑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牛皮癣的目的。

黄芩是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中药。有研究表明以黄芩为主药的加味黄芩膏外用治疗牛皮癣效果良好,有效率为81.6%,且未见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而阳性对照药(醋酸曲安缩松-尿素软膏)的有效率为5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均可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从而抑制牛皮癣的发生及发展。

鞋子磨脚怎么处理 电吹风加热

如果鞋子磨脚,可以试试用电吹风对磨脚的部位进行热风加热,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鞋子与吹风的距离,为了保护鞋子可以在使用电吹风前用水先将鞋子弄湿。用电吹风将鞋子吹热了之后要记住要趁着鞋子因为遇热软化了用手或者是其他物体对鞋子进行扭捏一番,帮助软化鞋子,以防再次磨脚。

手冻裂了可以用凡士林吗 护手霜需要涂手心吗

需要。

在涂抹护手霜的时候一般是需要将整个双手都涂到的,所以也包括手心,而且相对于其它部位来说,手心的温度比较高,所以也能对护手霜起到加热软化的作用。

因此在涂抹护手霜的时候,建议可以先将护手霜挤压在手心上,然后双手相互揉搓,使护手霜加热软化,然后再将护手霜均匀地涂抹在手背、手指上。

如何正确贴传统黑膏药

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

一、秋季如何贴:

膏药在秋季使用有讲究 ,因为气温不比夏天,在贴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准备贴膏药的地方擦净、拭干。注意是热毛巾,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患处的毛细血管开放,可以让药物更好地透过皮肤和皮下脂肪吸收。随着天气渐凉,膏药膏体部分会变硬,不易在皮肤上贴牢,就需要将它用催风机或者热水袋加热后再贴。

二、 冬季如何贴 :

冬季,在贴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准备贴膏药的地方擦净、拭干。因为这样有利于患处的毛细血管开放,可以让药物更好地透过皮肤和皮下脂肪吸收。随着天气日渐寒冷,膏药的基质变硬,不容易在皮肤上贴牢,就需要将它用热水袋敷一下再贴,主要加热方法有以下几种供大家参考:

1、揭去护膜,用电吹风机加热;

2、贴敷上之后用热水袋加热;

3、不揭护膜,用文火加热,软化后抚平揭下护膜纸;

4、不揭护膜,做饭的时候放在锅盖上熏软后再揭下护膜纸。

备注:加热程度以软化为标准,自己可以灵活掌握。不能太热,以免膏药溢出烫伤皮肤。

第3、4种方法软化后揭护膜纸时注意要把膏药抚平,也可以稍凉一下再揭,这样才容易使膏药和护膜分离。

雪媚娘常温放一晚上会坏吗 雪媚娘冷藏后变硬如何解决

加热变软。

雪媚娘冷藏后如果变硬了的话,可以通过加热软化来解决,将雪媚娘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或是隔水蒸制2分钟左右来加热雪媚娘,可以使得雪媚娘重新变软。

除此外,雪媚娘变硬还可能是水分流失,冰箱保存会让雪媚娘中的水分流失,所以雪媚娘变硬的同时也会变干,从而口感也就硬了。

腐竹是不是发物 泡好的腐竹还要焯水吗

在腐竹泡开之后就不需要继续焯水了。这时候腐竹的味道就已经很好了,而且腐竹在烹饪的时候还会继续加热软化,所以不能把腐竹焯水太熟软,还是要保留一定的硬度。

唇膏断了怎么办 电吹风修复受损唇膏

做法:先将断掉的残留在唇膏管中的唇膏用电吹风加热,待唇膏溶化开之后将断裂的的唇膏上半部分轻轻的按压在已加热软化的唇膏上,用棉签把衔接处因按压而突出的部位擦拭掉,使两个膏体更好地粘合在一起。擦拭的时候可以边旋转边进行不要用太大力气。待冷却后即成。

黄芩软化不当变绿的原因

发生了氧化。

黄芩中所含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被黄芩自身所含的黄芩酶分解产生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两种苷元,而这两种苷元为邻位三羟基的黄酮,性质并不是很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生成绿色的醌类物质。

如果想要防止黄芩变绿的话,那么可以采用蒸煮、沸水煮等加热杀酶的方法来进行泡制,以达到杀酶保苷的目的。

黄芩清肺热吗

有一定的作用。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服用后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火气,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而且黄芩尤其擅长于清泄肺热之气。

因此对于一些因为肺气过热而导致的痰热咳嗽等症状来说,可以通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黄芩来起到改善的效果。

阿胶糕为啥要加黄酒 软化阿胶

阿胶熬好之后质地都比较硬,这吃起来口感并不是很好,但如果能用黄酒稍微泡一下的话,就能起到软化阿胶的作用,从而能大大提升其口感。

黄芩清哪里的热

主要是清上焦之热。

黄芩更偏于入肺经,长于清泄肺热,比如对于痰热咳嗽等症状来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只要是以治疗气分之热为专功,烦热是使用黄芩的重要指征之一。

而且黄芩虽苦寒而不燥,能治热阻生湿,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因此对于湿热所导致的火气上行来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上焦湿热,而且黄芩还是止血良药,可以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症。

灰指甲用什么方法治好呢

(1)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和真菌感染有效。对酵母菌甲感染疗效偏低。可口服250mg/d,指甲真菌病需6周,趾甲真菌病需12周。或采用隔日疗法,第1周250mg/d,第2周始隔日服药,每次250mg,指甲真菌病需3个月,趾甲真菌病需6个月。

(2)伊曲康唑: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目前多采用短程间歇冲击疗法,口服200mg,每天2次,连服7天,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可用2~3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可用3~4个疗程。

(3)氟康唑: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每周口服1 次,每次 150mg。指甲真菌病需3~4个月,趾甲真菌病需6个月以上。

(4).中医脱甲

可用紫色拔膏棍加热软化,贴敷患甲,保持7~10天取下,用钝刀削刮已软化角质,然后继续贴敷,如此反复至新甲长出。或将病甲浸入中药药醋中约20~30min(浸后勿洗去药醋)。

相关推荐

中医辨证梅毒

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甘草泻火解毒祛湿;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驱梅;柴胡疏达肝气,肝气畅达则无湿热留滞之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之功。 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驱梅。 方药:杨梅一剂散加减方中麻黄、白芷、蝉蜕、防风宣散在表之湿热以驱梅;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土茯苓清泄在里之湿热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软坚以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脾,解毒驱梅之功。 痰湿流聚证 治法:化痰散结,祛湿驱梅。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用中药治疗中风先兆

中风患者 用中药治疗中风先兆 中风先兆乃中风病之轻证,与中风病有大致相同的病机,虽错综复杂,其核心为气血亏虚,内风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逆四肢,致脑窍闭塞。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言语不利、偏身无力、视物黑朦、倦怠嗜卧、步履不稳等。中医辨证用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降低中风发生率,主分以下四型进行治疗。 肝阳化风 证见眩晕欲仆,头胀头痛,肢体麻木或一过性瘫软,急燥易怒,面赤耳鸣,舌红脉弦。治以平肝熄风,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赤芍、天冬、生龙牡、枸杞、当归、夏枯草、桑寄生、白蒺黎、珍珠母

黄芩陈皮代茶饮多少克 黄芩加陈皮能长期喝吗

不建议长期喝。 黄芩和陈皮都是中药材,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所以黄芩和陈皮的成分里面都可能会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负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所以一般是不建议长期喝黄芩陈皮泡水的,建议在症状有所好转时就需马上停止继续服用,这样会更加安全健康一些。

痤疮的类型

1、肺经蕴热型 主表现: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2、热毒型 主表现:炎症丘疹与脓疱为主,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周围有红晕,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 3、脾胃湿热型 主表现:粉刺发作频繁,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4、血瘀痰凝型 主表现: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以及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

黄芩清肺热还是薏仁清肺热

都有一定的效果。 黄芩和薏仁的性质都偏寒性,而且都归肺经,因此都能够对人体起到一定的清利肺热的作用。 其中薏仁具有清热排脓的作用,主是用于治疗肺痈肠痈,一般与鲜芦根、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等一起配伍使用用于治疗肺痈胸痛、咯吐脓痰等症,而黄芩则经常与知母、桑白皮等一起配伍使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等症。

痤疮中医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1、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大黄蛰虫散,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适量。 2、热毒型以脓疱、丘疹为主。治:宜清热解毒。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知母、白芷、赤芍、连翘、生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3、血瘀痰涎型以结节、囊肿为主。治宜活血化痰散结。用桃仁、制半夏、丹参、象贝母、红花、川芎、牡蛎、蒲公英、银花、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痘痘的中药治疗方法

青春痘的中医治疗 1、肺经蕴热怔: 主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主药物有:枇粑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 主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

哪些中药治疗耳鸣疗效好

1、肝血亏虚型耳鸣:多因气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伤阴血,见耳鸣如蝉,神疲乏力,胁胀隐痛,失眠多梦,目涩流泪,视物昏花,头目眩晕,舌淡苔少,脉沉细。治宜滋肝养血,用四物汤加木瓜、酸枣仁、天冬、黄精、甘草。 2、风热侵袭型耳鸣: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侵袭肺卫所致,见一侧或双侧耳鸣,伴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而黄,头痛发热,心烦口渴,耳闭闷胀,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加知母、生石膏、瓜蒌皮、黄芩。 3、肝阳上亢型耳鸣:多因肝阴不足,阳气过旺,上阻耳窍所致。见耳鸣时轻时重,伴头痛头胀,胁

​妇科炎症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1)清热化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黄芩10克、.黄连12克 .黄柏12克 .栀子10克。 (2)肝胆湿热重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生栀子10克、黄芩8克、生地15克、柴胡12克、车前子8克、木通8克、泽泻12克、当归6克、甘草3克。 (3)膀胱湿热重者用柴芩汤:柴胡12克、黄芩10克、猪苓12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滑石10克、半夏8克。 除上述治疗外,热重时重用黄芩、黄连、黄柏、椿根白皮、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银花等;湿重时重用苍术、厚朴、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痛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

中药黄芩美容配方

【药材简介】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美容方法】 1、用于粉刺、酒渣鼻等:本品能“泄肺火而解肌热”,通过其泄火、清热和燥湿之功效,而达湿热除、血热清、热毒散之目的,尤善治湿热所致的损容性疾病,如颜面粉刺、肌肤疮癣等。治粉刺属湿热型,症见红肿结节,伴便秘口苦,舌红苔黄腻等者,常与白芷、白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