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网络成瘾
何为网络成瘾
虽然正式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尚未出台,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这是个很广的概念,涉及一系列不同的行为和冲动控制问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12个月内表现出下列7种症状中的3种以上,那么可以判断他已存在了网络成瘾:(1) 耐受性增强:病人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2) 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没有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明显地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也是关于因特网。(3) 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 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 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下载的大量文件等等。(6) 上网使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 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病人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网瘾的危害巨大
日前根据网络协会提供的权威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期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现在已经高达10%-15%,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经常发生。面对孩子网瘾,有的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却往往是收效甚微,更有些家长管教不当,对孩子打骂指责,导致孩子自暴自弃,甚至堕落犯罪。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摆脱网瘾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及早认识网瘾的症状,其次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最后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一、 网络成瘾的表现症状
网络成瘾属于精神障碍疾病的范畴,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赌博十分相似,也和赌博一样很难戒断。主要症状有:
1、 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 情感冷漠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瘾者往往对网友如胶似漆,关系密切,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3、 人际交往圈变窄
网络成瘾者都有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的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 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网络成瘾和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来。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二、 上网成瘾的几个原因
1、精神空虚
孩子整天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最伤心的是父母。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本人。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12号楼的那个男孩最近总爱欺负他,他该怎么办?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3、环境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吧更是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有的网吧经营者为了追求赢利的欲望,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4、学习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孩子们都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上网吧,沉迷网络。省重点高中的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就跑进了网吧,上网成瘾,他对医生说,“天天分数,天天学习压力,感觉太累了。”
综合上述,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好好地思考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推向网吧的?冷静的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只有找到孩子上网成瘾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网瘾的问题。
网络成瘾的类型有哪些
1、网络成瘾——游戏:多见于青少年,这批人群常缺少家庭或学校的关怀,在学习上他们可能是失败者,他们得不到家里父母和亲属的关爱,得不到学校的器重,常受到老师与同学的讽刺与打击,即便是走向了社会也是适应现实社会的失败者,于是他们走向“虚拟世界”走向游戏这便是寻求快乐的捷径,他们与游戏网友抱成一团,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脱离了现实社会,是家庭与学校不受欢迎的人。
2、网络成瘾——色情:以青少年和成年人居多,老年人少有,青少年情窦初开,性意识刚刚萌发,成为“虚拟性爱成瘾”的高发人群。一部分青少年可能因某个偶然机会在网上体验到了虚拟性爱,这类刺激和体验对于青年少来说过于强烈,他们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对于成年人,网络的易介入性和直观性,使得色情的内容随处可见,一些具有猎奇心理的人和易于发生性冲动的人或有‘性偏好障碍’的人,终日在这些网站上留连忘返,以满足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性需要。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个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网络色情成瘾的嫌疑。网络色情成瘾的病症表现为在网上活动开始干扰你的工作、学习、正常娱乐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
3、网络成瘾——关系:这类人往往人际因素不好,所处环境相对隔离,自尊心偏低,网络关系成瘾的人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出现实际人际关系的萎缩和角色倒错,有情绪及自我概念改变、出现网络人际关系卷入和网络关系依赖行为,“网恋”就是其典型,所谓“把两颗寂寞的心联系在一起了”或称“电脑诉衷肠”,同时有社会功能下降,戒断后产生戒断反应。
4、网络成瘾——信息:一切都在网上查是一类人的行为,没有电脑就不能工作、 买什么衣服、买什么手机、吃什么药、做题的答案……等,不上网查就不行;一天如果没有收到网上的邮件就心里不安。还有一类人,就是专门喜好非法进入他人电脑系统,偷窥或窃取他人信息,或非法制作“电脑病毒”破坏网络系统以图自我欣赏,明知不对但无法自控。
5、网络成瘾——交易:常是指一群上网做生意的和购物的人群,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他们从事网络交易迷恋上了网络而不能自拔;也包括一些股民、上淘宝网等商业网站者、也有企业雇员参与经商者,这些人常伴发有诸多心理和躯体的不适,如心烦失眠、精神食欲减退,躯体症状如腰酸背痛等,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并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社会功能减退。
如何判断是否有网瘾
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据北京机构总医院药物依赖中心网络成瘾病房的陶然主任介绍,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准确说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网络成瘾和吸毒、酗酒一样,表现为孩子如果不上网就会浑身难受。成瘾病房的治疗方法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专业的心理医生会先对孩子进行诊断,再进行心理治疗,使患者接触现实生活。
网络成瘾病房的张护士长告诉记者,很多孩子有网瘾后,家长通常会将孩子锁在家里,但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治疗。住院后,医院可以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患者提供一个强制性的戒瘾环境,通过10——15天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达到摆脱网瘾的目的。
专家提醒:不要把孩子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而是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戒瘾。
网瘾的症状自国际互联网风靡全球以来,在经过短短的十年时间后的今天,全球至少已发现有二至三亿名使用者整天沉溺于网络,患上了“网络成瘾症”。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病征一:全神贯注于网际互联网或线上活动,并在下线后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
病征二:觉得在网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获得满足。
病征三: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总是失败。
病征四:当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时,觉得沮丧,心情低落且易发脾气。
病征五: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久。
病征六:为了上网,宁愿置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教育机会于不顾。
病征七: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涉入网络的程度。
病征八: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诸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
如何判断是否网瘾天津市网瘾疏导中心接待的咨询者中,经常出现家长把孩子正常上网当成了网瘾。对此专家指出,对于网瘾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有“参考条件”。如果下列症状中出现四种以上,就可初步判断为网络成瘾。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上网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时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网瘾的不同阶段根据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成果,上网是否成瘾有个标准。
接近成瘾期
有下列明显特征:每天必上网打游戏;一放学就进入网吧或回家上网打半小时至1个小时游戏;回家吃完饭,先要上网打一会儿游戏再去做作业;每天不上网会有点心神不宁。
轻度成瘾期
有下列明显特征:非常喜欢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每天上网打游戏或聊天约2个小时;不上网会出现焦虑状态,即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
重度成瘾期
具有下列明显特征:将上网列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和最幸福的事;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上网不知疲倦,可以不吃不睡;不上网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状态,有的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病态反应,如颈背肌肉痛、口渴、咽干、喉部梗塞感、手足麻木、头发胀、肌肉抽动等等。
根据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治疗“网瘾”与治疗癌症一样,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接近成瘾期”就开始心理治疗效果最好,治疗成功率可达80%以上;“轻度成瘾期”开始心理治疗,治疗成功率就低得多;但“重度成瘾期”开始心理治疗,基本没有成功记录。
几位心理学专家都建议:家长对孩子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孩子上网成瘾要及时治疗,以免误了最佳治疗期;不要心存侥幸,认为自家孩子懂事不会上网成瘾,而忽视了及时治疗;家长若不太懂得脱瘾方法,要及时与心理专家取得联系,根据他们的指导帮助孩子脱瘾,也可以直接带孩子去接受治疗。
经常使用电脑带来的危害
1、 造成眼睛疲劳
因为你长时间的使用电脑的时候,会让眼睛一直专注在电脑上,从而会导致眼睛变得容易疲劳。
2、头痛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会眼睛疲劳以后,也会导致头痛。这个主要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会让我们的大脑一直都得不到放松,从而导致头痛。
3、亚健康
经常对着电脑的时候,可不仅仅会有外部带来的伤害哦。内部的话会被电脑辐射所影响。从而造成亚健康。
4、伤害皮肤
根据研究表明,很多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都会比那些不怎么使用电脑的人皮肤更差。其皮肤会变得更加的粗糙,并且毛孔会变大,甚至还会出现黑头。
5、容易失眠
如果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往往经常会出现失眠、心悸、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6、网络成瘾
还记得吗,以前刚接触电脑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因为一会没有玩电脑而失魂落魄呢?这个就是网络成瘾的表现了。所以常常使用电脑会造成网络成瘾,这个对我们的身心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久用电脑对心理会有啥影响
用多电脑易患焦虑及抑郁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
这里提到的“心理死亡(早衰)”与“网络心理障碍”的范畴存在一定的交叠。有研究发现,长期较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比正常人群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及强迫障碍等心理疾病。“用多了电脑,的确容易发生多种情绪障碍。”专家指出,所谓的这种“心理死亡(早衰)”跟网络成瘾有着莫大关联,二者有相通的地方。
办公族要避免网络成瘾
由于整天使用电脑,很多办公族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离开电脑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
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具有网络成瘾的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型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同时有研究认为网络成瘾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冲动控制障碍、低自我评价等,或者与糟糕的社会关系、缺乏朋友、对外表的不满和残疾等个人生活因素有关。具有成瘾倾向的个体在患网络成瘾前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如过分害羞、内向和社会退缩等。
专家指出,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疲劳,引起头部发紧;感到精力不足,自觉“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热情,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没有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简单随便,很难提起兴趣;变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
合理的欲望是生活“活力剂”
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确实需要防止心理早衰,首先,保持合适的欲望,拥有快乐的心态。有一个寓言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渔夫打鱼若干后休息去了,路人问:“为什么不继续打鱼?”渔夫答:“已经够养活自己了。”路人说:“继续打鱼可以攒钱买新船、雇人、开公司、买别墅,然后舒舒服服躺在海边晒太阳。”渔夫答:“可是我现在已经在海边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了呀!”所以,生活是否快乐,由你自己做主。
其次,多跟亲人、朋友联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亲人是最安全舒适的交际对象,“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歌里唱的,维护心理健康也应该从融洽家庭和睦关系入手;此外,每逢周末、节假日、纪念日,除了发短信、打电话问候友人,何不尝试用最“原始”的方式:约几个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到咖啡厅、酒吧坐一坐、聊一聊。很多人以工作太累为由,放假了就闭门不出,反而没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松效果好。
久用电脑易引起“心理死亡”
久用电脑易患焦虑及抑郁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
这里提到的“心理死亡(早衰)”与“网络心理障碍”的范畴存在一定的交叠。有研究发现,长期较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比正常人群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及强迫障碍等心理疾病。“用多了电脑,的确容易发生多种情绪障碍。”专家指出,所谓的这种“心理死亡(早衰)”跟网络成瘾有着莫大关联,二者有相通的地方。
办公族要避免网络成瘾
由于整天使用电脑,很多办公族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离开电脑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
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具有网络成瘾的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型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同时有研究认为网络成瘾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冲动控制障碍、低自我评价等,或者与糟糕的社会关系、缺乏朋友、对外表的不满和残疾等个人生活因素有关。具有成瘾倾向的个体在患网络成瘾前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如过分害羞、内向和社会退缩等。
专家指出,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疲劳,引起头部发紧;感到精力不足,自觉“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热情,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没有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简单随便,很难提起兴趣;变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
合理的欲望是生活“活力剂”
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确实需要防止心理早衰,首先,保持合适的欲望,拥有快乐的心态。有一个寓言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渔夫打鱼若干后休息去了,路人问:“为什么不继续打鱼?”渔夫答:“已经够养活自己了。”路人说:“继续打鱼可以攒钱买新船、雇人、开公司、买别墅,然后舒舒服服躺在海边晒太阳。”渔夫答:“可是我现在已经在海边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了呀!”所以,生活是否快乐,由你自己做主。
其次,多跟亲人、朋友联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亲人是最安全舒适的交际对象,“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歌里唱的,维护心理健康也应该从融洽家庭和睦关系入手;此外,每逢周末、节假日、纪念日,除了发短信、打电话问候友人,何不尝试用最“原始”的方式:约几个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到咖啡厅、酒吧坐一坐、聊一聊。很多人以工作太累为由,放假了就闭门不出,反而没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松效果好。
另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大大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劳。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
孕妇用电脑过度易患焦虑症
由于整天使用电脑,很多办公族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离开电脑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
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典型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同时有研究认为网络成瘾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冲动控制障碍、低自我评价等,或者与糟糕的社会关系、缺乏朋友、对外表的不满和残疾等个人生活因素有关。具有成瘾倾向的个体在患网络成瘾前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如过分害羞、内向和社会退缩等。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3、学习的挫折。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4、健康的损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