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怎么办
急性阑尾炎怎么办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炎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它的解剖学位置和构造决定了它的高发病率。急性阑尾炎通常是由于粪石的阻塞导致的。当然阑尾炎的发病因素不止一种,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不同在哪
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慢性阑尾炎症状
1、腹部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
2、胃肠道反应:病人常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4、间接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在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无意义。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急性阑尾炎会带来哪些危害
急性阑尾炎会带来哪些危害?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一旦患上阑尾炎,对患者来说是十分痛苦的,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治疗,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那么,急性阑尾炎到底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由我们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急性阑尾炎危害一、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治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
急性阑尾炎危害二、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
急性阑尾炎危害三、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危害很大.
急性阑尾炎危害四、如果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早治疗,发生阑尾穿孔、化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侥幸存活者因肠道粘连经常发生肠梗阻,病人十分痛苦。
急性阑尾炎危害五、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
慢性阑尾炎会变成急性阑尾炎吗
慢性阑尾炎只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方面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慢性阑尾炎只是出现反复的右下腹疼痛不适。 通过积极的抗炎治疗是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但也有少部分的慢性阑尾炎会出现感染的加重。 出现像急性阑尾炎那样的表现,也就是说慢性阑尾炎可以转为急性阑尾炎,在右下腹可以出现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甚至像急性阑尾炎那样穿孔,而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所以说慢性阑尾炎最好早期手术治疗。
几种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
一般,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有: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和认识急性阑尾炎有所帮助。一旦患上急性阑尾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阑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阑尾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区别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将出现阑尾炎症状超过10天以上称为慢性阑尾炎,这种情况包括阑尾炎发病后通过药物治疗疼痛消失,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又发作的情况,也就慢性阑尾炎,但是急性阑尾炎通常指疾病发作小于10天以内,并且以前没有阑尾炎病史的患者。
急性阑尾炎多表现是发热,腹痛,病程发展快,慢性阑尾炎主要是反复发作,症状一般没有那么明显的。
急性不一定要做手术,阑尾急性发作经抗炎是可以自愈的。但它有转为慢性的可能,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阑尾炎穿孔危及生命。阑尾的急慢性鉴别就是急性的比较重一些,通过体格检查和血常规白细胞鉴别。
如果你有慢性阑尾炎的话,建议你切掉,你可以要求医生不用电刀,因为那样非常容易脂肪硬化。还有,有病的话千万不要乱吃药。大量运用抗生素的话,会增加机体的耐药性,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减低药效。
上面给大家说了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区别,相信大家现在都知道了,急性阑尾炎经过第一次的治疗,第二次再发作的时候就有可能是慢性阑尾炎了,而对于不管是慢性的也好、急性的也好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选择。这让也能让患者少受很多的罪。
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有什么不一样
急性——开刀了事 慢性——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诊断:慢性阑尾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的病因很多,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 反复发作者的以往急性阑尾炎病变多较严重。病史询问中应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如曾并发阑尾炎脓肿或炎性包块史者,诊断价值更大。 、
2.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和压痛 阑尾壁增厚、管腔狭窄、排空受阻易诱发急性感染或有残余感染,常引起右下腹痛和压痛。慢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和轻压痛的部位应与以往急性阑尾炎时相同,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3.X线钡餐检查 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尤在无典型的发作史时,钡餐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尚可排除其他病变。慢性阑尾炎的X线征象为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可根据回盲部显影的位置来判断压痛点与阑尾之间的关系。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建立在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疾病的基础上。因此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看懂了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的关系,也更进一步从各个方面了解了慢性阑尾炎,不管怎样,慢性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都是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的,所以对于发现了的话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早的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急性阑尾炎该如何正确应对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危害很大的疾病,当然了急性阑尾炎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不同的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年代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现代报道也始见于五十年初。五十后期,在中国医务界掀起过一股治疗本病的针灸热,1958年9月27日的《文汇报》曾作专题报道。
至五十年代末,就有单位统计针灸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1542例,总有效率成人达84.2%,小儿为6.3%[1]。六十年代初,又通过2925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分析,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有效率为80.0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效率52.68%;阑尾脓肿有效率35.60%[2]。
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完全证实,针灸可作为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针灸也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各种穴位刺激之法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穴位激光照射针治疗,不仅疗效与其他方法相似,而且较安全而无痛苦,更易为病人所接受。
关于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作用机理,也做了不少工作。早在五十年代末,上海就建立过针灸机制研究协作小组。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阑尾的血液供应,促进机体对炎症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清除,恢复和加强阑尾有效的蠕动,有利于阑腔的排汇及炎症的吸收,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从而使病变的部位获得恢复。
近来人们还发现,人的阑尾并非退化器官,它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切除阑尾的人中,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4]。从这一意义上说,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就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了。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暴饮暴食不说,吃完了还要马上做激列的运动,这其实也是引起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原因,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慢性阑尾炎是哪个部位疼
慢性阑尾炎不像急性阑尾炎那样,先出现上腹部痛,然后再出现右下腹的疼痛,这种叫做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征性表现。
慢性阑尾炎通常只出现长期反复的右下腹疼痛、不适、隐痛或者腹胀。在体格检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慢性阑尾炎都是右下腹固定的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只有当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出现了腹膜炎体征的时候,才会有慢性阑尾炎在体查时出现右下腹的反跳痛。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急生阑尾炎手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局限于盆腔,这就是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
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是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起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第1天即可吃流汁饮食,第2-3天吃软食,第4天可吃普食,这也是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
急性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还有如病人是年老体弱者,术后要注意保暖,每日需拍背助咳,防止产生坠积性肺炎。保大便通畅。
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
可以说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危害很大的疾病,当然了急性阑尾炎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不同的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年代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现代报道也始见于五十年初。五十后期,在中国医务界掀起过一股治疗本病的针灸热,1958年9月27日的《文汇报》曾作专题报道。至五十年代末,就有单位统计针灸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1542例,总有效率成人达84.2%,小儿为6.3%[1]。六十年代初,又通过2925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分析,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有效率为80.0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效率52.68%;阑尾脓肿有效率35.60%[2]。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完全证实,针灸可作为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针灸也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各种穴位刺激之法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穴位激光照射针治疗,不仅疗效与其他方法相似,而且较安全而无痛苦,更易为病人所接受[3]。
阑尾炎的分类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有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2)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多呈间歇性轻度疼痛、持续性隐痛或不适感,常局限在右下腹。
(3)特发型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
老年急性阑尾炎: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易延误治疗;穿孔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常伴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复杂严重。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