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腱鞘炎艾灸有用吗 艾灸的原理

腱鞘炎艾灸有用吗 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效果。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是有好处的:

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为少冲穴的高温水湿之气传至本穴后呈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艾灸少府能清心泻热,减轻心脏负担,让心脏从里到外焕发活力。

艾灸取穴:仰掌屈指,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放上臂,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府,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海-益心安神平和心境

艾灸功效:少海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为青灵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止血汇合处,艾灸少海能益心安神,从而调节心情。

艾灸取穴:举起上臂,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臂,屈肘,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海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5分钟。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腱鞘炎艾灸可以吗 腱鞘炎艾灸有用吗

有用

中医解析腱鞘炎属中医"伤筋"范畴,系因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受寒凉,致使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则,因此艾灸治疗腱鞘炎是有用的。

适用于艾灸治疗的病症

1、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内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内科病症包括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2、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外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外科病证包括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皮肤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皮肤病证包括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妇产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妇产科病证包括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儿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儿科病证包括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艾灸可以治疗哪些五官科病证?

艾灸能够治疗的五官科病证包括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腱鞘炎穴位治疗的方法

主穴:阿是穴。 配穴:屈指肌腱腱鞘炎加合谷、鱼际;桡骨茎突腱鞘炎加阳溪、列缺。 阿是穴位臵:压痛最明显处(下同)。 (二)治法

有二法

一为隔药灸,

一为无疤痕直接灸。 隔药灸。灸材制备:取公丁香、肉桂等量,研末和匀,即为丁桂散。鲜老生姜洗净切成2毫米厚之姜片,中间用三棱针刺6、7个小孔。 阿是穴灸法:先在压痛点撒丁桂散少许,厚薄均匀,上臵姜片,将花生米大之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患者感灼热难耐时,另换1炷,连灸3~5壮,使局部出现深红晕。 无疤痕直接灸法:将纯艾绒制成麦粒大艾炷,直接臵放在穴上,用燃着的线香将其点燃,令艾炷缓慢燃烧,待患者感灼热时,用竹片或纸片将其压灭,上面续放1炷施灸,以同法连灸5壮,使热感直透患部深处。 配穴取1~2个,毫针刺之,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至灸毕。 上述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上法治疗茎突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共115例,结果痊愈9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2,3,12]。 阳燧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灸药制备:取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生南星10克,生半夏10克,蟾酥0.6克。将上药研粉混匀。另取升华硫磺60克,加热熔解,加入药粉,充分搅拌后,摊成片状,待冷却结块备用。 取一0.3厘米厚之鲜老姜片,臵于阿是穴,挑选一块灸药放在姜片上,药粒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易灼伤皮肤,过小则火力不足。点燃药块,任其燃烧。灸时可用镊子夹住姜片沿狭窄变硬之肌腱长轴移动。每次灸3~6壮,以患者感到有热胀感并向手臂传导,局部有轻松感为宜。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4]。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列缺、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选,另加一配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穴位微波治疗仪,每次治疗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1例(包括部分肌腱炎),结果痊愈46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5]。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患手仰掌,腕背臵脉枕上,术者以右拇指摸定阿是穴,标记消毒后,以2%普鲁卡因2毫升作局部浸润麻醉。将三棱针垂直刺入皮下,当针尖探得中等硬实感即为抵达腱鞘,再略微进针(约0.3毫米)刺入腱鞘,控制在该深度,术者用腕部旋转力和中指的顶推力,将三棱针沿腱鞘纵轴方向斜向上方挑拨。挑拨时等有拨断绊索感或沙沙声,即为正常信号。再控制该深度沿腱鞘纵轴方向倾斜针体,平移针尖继续挑拨5次左右,直至绊索感消失,便将针尖到皮下,令患者屈伸手指,如仍有轻度弹响,再以上法探挑。直至患指活动自如,无弹响,取针并以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嘱患者4小时后作患指屈伸运动,1日3次,3日即可痊愈。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屈指肌腱腱鞘炎。共治疗163例,结果痊愈151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5%[6,10]。

小针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采用平口小针刀,刀口宽0.8~2mm。常规消毒,盖无菌洞巾,先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消毒的小针刀口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进入结节处,深达腱鞘,而后纵向切割腱鞘狭窄部位,松解狭窄,其松解程度以扳机征消失为准,此时患指伸屈可恢复正常。如狭窄剥离不完全,可从原路进针刀,再行切开剥离,也可分次剥离,在第1次切割后1周重复治疗1次。术毕,局部无菌包扎,3天内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57例,其中60例在手术结束时注入强的松0.5ml和1%普鲁卡因1ml。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140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2例。60例病人经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7,8]。

火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皮肤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1寸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针尖后快速刺入穴位,并迅速出针,整个操作过程应在1秒钟内完成。患者仅有轻微的烧灼感,治疗部位可风有轻微点状红晕。治疗后应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以防感染。每周治疗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治愈:患指疼痛、压痛及结节消失,屈伸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但未能达到治愈标准或3次以上治疗仍未治愈。

本法共治疗48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9]。

针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阳溪、偏历、曲池。 (二)治法 阿是穴采用“恢刺”法:即先斜刺进针,得气后,不断更换针刺方向,并令病人作腕关节屈伸活动.余穴均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上.取针后,于阿是穴处放臵一0.4cm厚的鲜姜片,再用艾绒做成直径1.5cm,高1.8cm的艾炷,臵于姜片上,点燃灸之,每次灸3~5壮,10次为一疗程

腱鞘炎艾灸哪里 温馨提示

中医艾灸治疗腱鞘炎不仅考虑不同的部位,还要根据中医辩证予以不同的艾灸方法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艾灸方法治疗腱鞘炎,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艾灸方法。

腱鞘炎艾灸方法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穴位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

常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肘髎、手三里、尺泽。

腱鞘炎艾灸哪里 气血瘀阻型腱鞘炎穴位

气血瘀阻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有骤然挥臂或绞拧衣物史,痛如锥刺,向前臂及腕部放射,持物困难或握物无力;苔薄白,脉弦紧。

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尺泽、合谷。

适用于艾灸治疗的病证有哪些

1、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内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内科病症包括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2、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外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外科病证包括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皮肤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皮肤病证包括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妇产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妇产科病证包括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儿科病证

艾灸可以治疗的儿科病证包括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艾灸可以治疗哪些五官科病证

艾灸能够治疗的五官科病证包括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相关推荐

女性养颜祛病艾灸妙方的穴位

女性养颜祛病艾灸妙方的穴位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

艾灸哪里补肾

补肾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煮至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小便赤涩等泌尿系统病症;遗精,阳萎,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生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以及休克,眩晕,虚劳,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艾灸方法:每次5-7壮,或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该穴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耳鸣

艾条艾绒比例有什么区别 经常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艾条的主要组成材料是艾叶绒制成,艾绒味辛而行,使用艾条在经络穴位处进行艾灸有行气血的功效,经常艾灸有调和气血、润泽面色,还能有效改善气滞血淤导致的肌肉肿胀酸麻、四肢疼痛等症。 艾灸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使艾条药力进入经络,这样会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温经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艾条治疗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条由艾叶制成,具有艾叶的功效,性温辛,使用艾条进行艾灸,不仅能行气血,还能驱逐体内

腰间盘突出可以艾灸

可以,而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从中医来讲,腰椎间盘突出首先是由于患者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引起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腰疼、下肢的疼痛,为艾灸是通过艾草的温热功能,加上在燃烧的时候释放的热量,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因此在腰部进行艾灸,能对腰部的经络阻滞,起到疏经、通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艾灸方法 艾灸穴位:腰部阿是穴(痛点)、环跳穴、委中穴、肾俞穴、腰阳关穴 快速定位 1、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委中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膝盖背侧两肌腱之间。 3、腰阳关穴的

艾灸对心脏的好处多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真的能治慢性膀胱炎吗

艾灸是采用艾条点燃后,针对身体的经络进行熏烤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艾灸能让人体的经络得到很好的疏通,对于治疗一些疾病症状比如膀胱炎时是会有一定效果的。艾灸是属于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治疗膀胱炎是属于内病外治。膀胱炎在中医看来跟身体内的湿热、气血不通等原因有很直接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艾灸就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艾灸相关的穴位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艾灸的同时也积极的采用抗生素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话,那么膀胱炎的症状就能得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相结合治疗膀胱炎的症状会让症状得到比较彻底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血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治疗选穴: 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涌泉: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

小孩咳嗽艾灸哪里

1、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 2、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身柱穴 取穴:身柱穴是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一个穴位。,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方法: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3、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肺俞穴 取穴:在身柱穴旁一寸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艾灸常用穴位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夹脊:在腰背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艾灸方法 极泉:用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灸至症状消失为止。 委中:用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灸10次,休息3日,灸至症状消失为止。 夹脊:用瘢痕灸或隔蒜灸,每次15-

小儿咳嗽呕吐怎么缓解 小儿咳嗽艾灸哪里

艾灸一般适用于寒症,如果是有风寒,或者是有瘀症,像气血血瘀型,或者是有阳虚,一般是内含阳虚,阳虚的一个内含,可以用艾灸的疗法。小孩子如果出现有咳嗽,一般如果是风寒咳嗽,如流清鼻涕,咳嗽痰多,痰比较多,这种是属于风寒咳嗽,用艾灸的话可以针对于肺系的经络,取肺经,进行局部的艾灸,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小儿皮肤比较薄,且是纯阳之体,容易生热,如果用艾灸,容易损伤皮肤或者导致热相出现或加重疾病,所以小儿的咳嗽家长还是尽量不要自行使用艾灸,如果实在是想做艾灸的话,建议由专门的医生,小儿艾灸专科医生进行治疗,以防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