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炎的症状

肺炎的症状

肺炎的症状

1、寒战与高热

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与咳痰

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

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

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5、其他症状

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肺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2、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使用对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3、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氟哇诺酮类、第二、三代头抱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醋类。

4、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5、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昔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6、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T≤37.8℃;②心率 ≤100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O%或PaO2≥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邪袭肺卫。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痰。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三拗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方中麻黄、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热,证见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可用麻杏石甘汤,用以解表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用于外感风热之邪,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内热盛加黄芩、鱼腥草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参、花粉清热生津。

2、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配石膏可清泄肺热,芦根、薏以仁、杏仁、桃仁、冬瓜仁清热化痰解毒。若痰热盛,可加鱼腥草、瓜蒌、黄芩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3、热毒内陷。

【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方中犀角、生地、丹参清营凉血,配伍竹叶、黄连、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若见烦躁、谵语,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熄风之功。

4、正虚邪恋。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方中半夏、石膏、竹叶清余热化痰止咳,人参、麦冬、甘草、粳米益气养阴。可随症加沙参、生地、地骨皮以增养阴清虚热之功,或加入杏仁、桑白皮、瓜蒌皮以加强化痰止咳之力。

5、正虚欲脱。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养阴。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

方中人参、附子益气回阳救逆,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共奏回阳固脱之功。

吸入疗法:通过雾化器将中药药液喷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目的。可用鱼腥草注射液、麻杏石甘汤雾化液等。

刮瘀疗法:取胸、背部脊椎两侧和肩胛区,用硬币蘸植物油或白酒,刮至皮肤充血,用于发热神昏者。

急性肺炎症状

由于病原体、机体反应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等。

一、轻型支气管肺炎 起病可急可缓、一般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也可骤然发病。

1、发热 大多数较高,在39-40℃左右,不规则,热型不定,多呈弛张热型,婴幼儿患佝偻病、营养不良者体温可不高;新生儿患肺炎时,可出现体温不升。

2、咳嗽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4、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仅有呼吸音粗糙或呼吸音稍减低,数日后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尤以细湿罗音为著,背部两肺底及脊柱旁较密集、深吸气末更为清楚,当肺部病变大片融合时,可出现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有管型呼吸音等肺实变体征。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如治疗及时得当多在两 周内恢复。

二、重型肺炎 除轻症肺炎之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 患儿表现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明显,呼吸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剑突下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甚者形成点头状呼吸或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 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表现为:

(1)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明显增快,超过60次/分。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解释。

(2)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经吸氧及镇静剂治疗仍不能缓解。

(3)心率突然加快,婴儿160次/分以上,新生儿180次/分以上,不能用体温增高及呼吸困难缺氧来解释者。

(4)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心脏扩大等。

(5)肝脏在短时间内声速增大1.5cm质地柔软。

(6)肺部罗音突然增多,可有颈静脉怒张,颜面四肢浮肿,尿少。

3、神经系统症状

(1)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

(2)昏睡,甚致昏迷、惊厥。

(3)球结膜水肿。

(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呼吸节律不整。

(6)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剌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严重者颅压更高,可出现脑疝。

4、消化系统症状 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此外尚可出现DIC等。

肺炎症状

肺炎的症状

一、一般症状

1、寒战、高热:肺炎最典型的症状便是突然持续高热,体温一般都在39℃~40℃左右,并且还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此类症状尤其是在年老体弱者人群中更为常见。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由于肺炎疾病会引起肺部的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等病发症状。在病情严重时还会直接影响肺部气体的交换,这样直接导致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躁、嗜睡、昏迷等。

二、小儿症状

咳嗽和呼吸

判断还是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半数以上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一类型的肺炎占小儿肺炎病发总数的三分之一。

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

间质性肺炎症状

时有呼吸困难,干咳。此后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且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增快但无喘鸣,刺激性咳嗽或有咳痰,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痛。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唇甲紫绀及杵状指(趾)。作体检时在下肺野可听到湿罗音。在并发肺原性心脏病时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颈静脉努张,肝肿大和下肢浮肿。

间质性肺炎早期主要症状为咳嗽,不易发觉病因,因而易被耽误,且此病只能稳定无法根治。中药调理有一定疗效。后期肺部纤维化,出现裂缝。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纤维化过程不可逆,晚期基本不治。国际上并未了解该病病因,亦不知确切治疗方法。

目前国际上将ILD/DPLD分为四类:

①已知病因的DPLD

如药物诱发性、职业或环境有害物质诱发性(铍、石棉)DPLD或胶原血管病的肺表现等;

②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ⅡP),包括7种临床病理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机化性肺炎(O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细支气管炎(RB),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LIP);

③肉芽肿性DPLD

如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Wegener肉芽肿等;

④其他少见的DPLD

如肺泡蛋白质沉积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小宝宝肺炎症状

1、发热。临床上,肺炎患儿发热没有固定规律,但大多数肺炎患儿都有高烧不退的症状。个别患儿白天可体温正常,但一到傍晚则开始发起烧来。

2、频繁咳嗽。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

3、气促。多发生在发热、咳嗽之后。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4、呼吸困难。患儿常常出现口周、鼻唇发紫,而且呼吸加速,每分钟可达40~80次。

5、肺部啰音。医生可用听诊器听到中、细湿啰音。

医学并不是一个靠一两个症状就可以下结论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其它得有力证据。比如宝宝出生时情况,平常体质怎么样,是否容易感冒等等。2岁以内的宝宝是肺炎得多发年龄,一般前期多有着凉等感冒病史,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气促,及如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为表现得全身症状。会于肺部闻及中·细啰音,X线检查会有病理改变,这需要医生的检查。宝宝生病的发展比较快,而且病情容易变化,你的宝宝是肺炎得可能性很大,建议你尽快去医院诊治。还有,不可在未经医生指导得情况下自服降温药,以免掩盖病情。小儿发烧,腹泻时需及时前往医院。

肺炎球菌肺炎症状

急起病、寒战高热锈色痰、胸痛、肺实变体征临床表现诊断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史,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也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呈急病容,面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当肺炎广泛,通气/血流比例减低,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气急、紫绀,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力提示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可伴肠胀气,上腹部压痛可能由于炎症累及膈胸膜外周。

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经症状,如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须密切观察,积极救治。当人体对荚膜抗原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时,二者结合,在补体参与下,有利于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发病第5-10天时,发热可以自行骤降或逐渐减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病人顿觉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并发症肺炎球菌肺炎的并发症近年来已较少见。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患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有高热,但也有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多汗,口唇青紫。并发心肌炎时心动过速出现心律紊乱,如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并发胸膜炎时,胸液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在青霉素应用以前时代,还有并发脓胸的报道。

重度肺炎症状

由于小儿体质和致病菌的毒力不同,肺炎的轻重程度也不同。轻症肺炎时致病菌及毒素仅侵犯肺部,小儿只有咳嗽、气喘、痰多等呼吸道的症状。重症肺炎时病菌和毒素不仅侵犯肺部,还可以侵犯心脏、大脑和胃肠道。

温馨提醒:重症肺炎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症状。比如:发生心力衰竭时,小儿会突然烦躁不安,呼吸、脉搏明显加快,面色青灰、鼻翼扇动,出现点头样呼吸和三凹征,尿量明显减少。有的肺炎病儿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萎靡、昏睡、意识不清,甚至发生抽风。如果小儿肚子很胀、恶心、呕吐,吐出咖啡色样的东西或排出黑色大便,这时往往已经发生了中毒性肠麻痹,并且引起了肠出血和坏死。

一般来讲,轻症肺炎病情较轻,预后好,不一定住院治疗,只要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服药打针,做好家庭护理,半个月左右就会好转。重症肺炎病情重,发展快,必须住院及时抢救和治疗,否则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死亡。

老人肺炎症状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加之基础疾病症状的遮盖,肺炎易于漏诊而延误治疗。一般肺炎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可不明显,而常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且可为早期症状、肺部炎症病变范围广泛时有低氧血症表现如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老年人肺炎伴发菌血症者约占20%,40%可出现脓毒症,并出现相应症状。吸入性肺炎可急性发病,但经常发病隐潜,厌氧菌感染痰常带臭味。约20%患者血白细胞不增高,肺局部可闻及湿罗音,通常无实变体征。

胸部X线检查对肺炎的诊断极为重要,肺内出现新的浸润灶即可作出诊断,但各种不同的病原体感染的肺部表现却缺乏特征性而不易区分。患者伴有脱水,特别在血白细胞偏低时,可减缓肺部浸润灶的出现。还应注意肺部基础疾病的干扰,伴发肺气肿、肺大疱时,于X线上常出现不完全性实变阴影。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肺栓塞、肺梗塞时,常易导致肺炎的漏诊。肺炎病灶多不局限于单叶,即使是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亦常侵犯至多叶。吸入性肺炎病变多位于上叶后段或下叶上段,以右肺为多见,病变容易化脓,产生坏死、液化和空洞形成,且常并发脓胸。老年人肺炎吸收多缓慢,有延迟至8~16周始完全吸收者。病变吸收迟缓尚应考虑感染菌是否产生耐药性。在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高,肺部炎症,特别是段性肺炎、或肺炎经治疗吸收不完全,或反复在一局部产生炎症时,应通过痰液、纤支镜等检查以排除肺癌所致的阻塞性肺炎。老年肺结核时有被发现,特别是伴发糖尿病时肺结核的发生率高,在肺炎经治疗吸收不理想者,亦应作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肺结核。

老年人肺炎的感染病原体极为复杂,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推测可能的病原体感染,经验性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若能获得精确的病原学诊断和抗生素药敏资料则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有帮助。

小儿肺炎症状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重型肺炎

除轻症肺炎的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

(1)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

(2)昏睡,甚致昏迷、惊厥。

(3)球结膜水肿。

(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呼吸节律不整。

老年肺炎症状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老年肺炎大致有如下临床特点:

(1)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左右。

(2)首发症状以非呼吸道症状突出:老年肺炎患者可首先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或心悸、气促等心血管症状,或表情淡漠、嗜睡、谵妄、躁动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高龄者常以典型的老年病五联征(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想活动、跌倒、丧失生活能力等)之一或多项而表现之。

(3)缺乏典型体征: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

(4)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1、基础疾病多,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弱。2、并发症多而重:老年肺炎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心律失常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相关推荐

肺炎症状

(1)支原体肺炎 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和干咳,随着疾病进展,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气促等症状。此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需引起重视。 (2)细菌性肺炎 发病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骤,通常有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至39℃-40℃。此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为胸部刺痛,随呼吸和咳嗽加剧。咳嗽,咳铁锈色或少量脓痰。 常伴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其症状和体征可因感染病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3)吸入性肺炎 为液体、颗粒性物质或分泌物进入下气道引起。多见于久病卧床的病人。如吸入量大,

肺炎症状 精神方面

对于患有肺炎的老年人来说,不仅会出现上述一些症状,还会出现精神不振、甚至不清、活动能力下降、心血管方面改变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出现肝肿大、下肢浮肿等症状

新生儿肺炎症状 环境

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婴儿吸入性肺炎症状

1、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 2、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3、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 4、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 5、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6、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两个月宝宝肺炎症状

1)发烧。肺炎多有发烧,低烧高烧都有可能性。 2)咳嗽。这种症状较为频繁,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恢复后还会有痰液出现。 3)气促。发烧咳嗽后就会呼吸急促,还伴有精神萎靡、坐立不安、轻度腹泻和呕吐的症状。 4)呼吸困难。口周、鼻唇沟发紫,呼吸快到60-80/min,鼻翼煽动。

小儿大叶性肺炎症状

1.病发突然同时会有寒战、发高热、胸痛、咳嗽、痰的颜色为铁色。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发绀。 2.还有一部分病例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重症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亦可发生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煽动。部分患者口唇和鼻周有疱疹。 5.充血期肺部体征呈现局部呼吸活动度减弱,语音震颤稍增强,叩诊浊音,可听及捻发音。 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果患病处呼吸运动减弱,语音共振、语颤增强,叩诊的声音为浊音或实音,听诊时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消散

新生儿肺炎症状 发热

大部分新生儿肺炎不发热,即使发热体温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多为2-3天,很少超过一周,重症患儿有时不但不发热,仅表现为体温不升。

肺炎症状

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肺炎症状

1、早期症状:1/3患者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冒,急性咽炎鼻炎),早期表现为:稽留热(高热,39℃~40℃,昼夜间体温变动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咳嗽(刺激性干咳)、胸痛(针刺样)。 2、全身症状:发热、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3、呼吸道症状:咳嗽有痰、喘息、呼吸急促,重者鼻扇、三凹征、发绀,叩诊可有浊音或实音,两肺可闻较固定的中、小水泡音或喘鸣音。 4、其他: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少数有恶心、呕吐

间质性肺炎有哪些肺炎症状

带着大家想了解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对于间质性纤维化的预后估计,绝大部分预后不佳,其病程长短依赖于病情的进展,急性期最短两周内死亡,发展慢者可长达20 年以上。 1、 间质性肺炎早期症状 间质性肺炎起病隐匿,早期主要症状只有咳嗽、干咳,也有很多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容易与其他疾病区分,所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