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感觉过敏症
牙齿感觉过敏症
凡能使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如磨耗、楔状缺损、牙折、龋病以及牙周萎缩致牙颈部暴露等均可发生牙齿感觉过敏症。通常与牙本质暴露的时间、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快慢有关。临床上多数情况是由牙本质暴露所引起,但个别釉质完整的牙也能产生敏感。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迄今为止,牙齿的敏感程度,还只能靠患者的主观感觉来表达。
治疗对牙齿感觉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必须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由于本症存在着自发性的脱敏过程,对任何药物疗效的评价都是极其困难的。常用治疗方法有:1.氟化物有多种形式的氟化物可用来处理牙本质过敏症。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用75%氟化钠甘油反复涂擦敏感区1~2分钟;也可用桔木尖蘸该药摩擦患处1~2分钟;2%氟化钠液电离子透入法。(1)用直流电疗器 正极握于患者手中,负极以氟化钠液润湿,接触过敏区,电流强度为0.5~1mA,以患者无不适感觉为限度,通电时间10分钟。(2)电解牙刷导入药物离子 在牙刷柄末端安装一节干电池(1.5V),刷柄为阳极(手握刷柄),刷端为阴极,供透入药物用。用这种牙刷每天刷牙2~3次,每次3~5分钟即可。2.氯化锶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放入牙膏内使用,方便安全。10%氯化锶牙膏在国外应用较广泛,国内也有制品。局部涂擦用75%氯化锶甘油或25%氯化锶液。锶对牙本质过敏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钙化锶磷灰石的形式,阻塞了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所致。3.氨硝酸银隔湿,拭干过敏区,涂氨硝酸银液,再用丁香油还原,至呈黑色为止。应用时,要注意口腔软组织的保护,勿使其灼伤。4.碘化银涂3%碘酊0.5分钟后,再以10%~30%硝酸银液涂擦,可见灰白色沉淀附着于过敏区;0.5分钟后,此法再涂擦1~2次即可奏效。5.电凝法隔湿,用一小棉球蘸10%福尔马林液擦试过敏点,用球形电极电凝1秒钟,更换福尔马林液棉球,间隔5秒钟。电凝时间不超过1秒,间隔时间不少于5秒。每次就诊进行10~15次。6.激光YAG激光功率为15W。照射过敏区每次0.5秒,10~20次为一疗程,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安全阈值。7.其他药物4%硫酸镁液、5%硝酸钾液、30%草酸钾液皆可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8.修复治疗对反复药物脱敏无效者,可考虑作充填术或人工冠修复。个别磨损严重而接近牙髓者,必要时可考虑牙髓失活治疗。
感觉过敏症状起因
由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不必要的患者死亡及巨额医疗花费每年都在大量发生。足溃疡是神经病变的一种晚期表现,如果教育及时、处理恰当,50%以上的患者足溃疡是可以避免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种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末梢感觉运动多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单神经病变等。其中感觉运动多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尽管发病率因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多数观点支持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30%。在美国,神经病变的晚期并发症足溃疡的发病率为每年3%。神经病变也是截肢/趾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国家报道的截肢/趾率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其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病的处理方法及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据估计,40%的成人非外伤性下肢或足截肢/趾是由糖尿病引起。
至少一半以上的患者截肢/趾是可以设法避免的,因此,在初级医疗体系中,迫切需要改善神经病变的诊治状况。许多患者都已经发生足溃疡了,其糖尿病还没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更别说神经病变的诊断了。神经病变会给医疗花费带来巨大负担,在美国,神经病变晚期并发症,如足溃疡、截肢/趾,的医疗花费相当于糖尿病其他相关花费的总和。
牙齿怕冷热酸甜怎么办才好呢
很多人的牙齿怕冷或者热酸甜等,其实是牙齿过敏导致的。牙齿过敏后,在吃冷、热、酸、甜食物时,牙齿感到酸痛不适,甚至刷牙或咬硬物时也会出现异常的酸、软、痛等感觉。
一、大蒜抹牙
大蒜中含有氟、大蒜素等成分,与牙齿摩擦可局部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阻截对牙神经的外来刺激,达到止痛目的。另外,大蒜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杀灭作用。将独头蒜切片放置5分钟,然后用大蒜片摩擦过敏牙齿2-3分钟,每天3次,多数在1周后见效。
二、 饮红茶水
红茶含氟量高,而牙齿的主要成分羟磷灰石与氟接触后变成氟磷灰石,具有较强的抗酸能力,能减弱牙齿内神经纤维的传导性,起到脱敏作用。将红茶50克放人1000毫升水中,煎沸10分钟,放温后取汁含漱,然后咽下,一日3次。
三、嚼绿茶叶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氟、儿茶素、鞣酸等成分,有助于牙齿硬组织内蛋白质凝固,形成保护层,其中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使钙质溶解减少,降低牙齿的过敏性。咀嚼干茶叶(约1克) 5-10分钟,每日2次,一般3 周后过敏症状明显减轻。
四、涂山核桃壳水
此为民间验方。将250克山核桃壳洗净晾干,用400 毫升纯净水浸泡24小时后煮开10分钟。用棉签擦干患牙,用棉球蘸取温热药液,涂擦过敏牙齿3~5分钟,每天1次,多数 4次见效。
以上方法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归根结底,牙齿怕冷热酸甜还是牙齿或者是牙龈的问题,平时不仅自己要注意,养成饭后刷牙的习惯。如果无法做到饭后刷牙,一天最起码早晚都要刷一次牙齿,其中晚上刷牙更加的重要。每天使用牙线来清理牙齿上的软垢和食物残渣,每年定期去看牙医,进行洗牙手术,平时使用脱敏牙膏。
牙齿感觉松动怎么回事呢
一般牙周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久而久之会导致牙槽骨的萎缩,最后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的危害,出现牙齿松动的现象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检查。
牙周炎成因及危害: 当牙龈炎扩散至牙齿的支持组织时,就会发展为牙周炎(牙周溢脓)。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老年人则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牙周炎是由于牙齿和牙龈之间菌斑和结石长期堆积造成的。在牙齿和牙龈之间形成牙周袋,而且向下扩散至牙根和牙槽骨之间。这些牙周袋聚积的菌斑造成一个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菌生长。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因牙周袋附近的颌骨被破坏,而导致牙齿丧失。
处理方式: 与经过良好的自我护理就可以消失的牙龈炎不同,牙周炎需要专门的治疗。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只能清除到龈缘下2mm处。口腔医生使用牙刮器和根面刮除器能够清洁到龈下5mm,这样就能去除牙根面的致病菌和牙石。牙周袋达6mm深时,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切除部分游离的牙龈,以使其余的牙龈再紧贴于牙齿上,同时病人也可在家里去除菌斑。
脓肿形成时,更应给予抗生素。医生还可以把浸有抗生素的细棒插入牙周袋内,使高浓度药物达到病变区。牙周脓肿可造成骨的损害,但是及时采用外科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对骨的损害,甚至使骨再生。外科手术后口腔可出现疼痛,口含洗必泰漱口液1分钟,每天2次,可以暂时代替刷牙。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牙齿感觉松动是怎么回事,如果自己松动的牙齿里面已经形成了脓肿的话,就要及时的去给予一些抗生素的治疗的,可以每天用一些药物进行漱口的,每天大概漱口两次,可以暂时代替刷牙的。
牙齿酸软是怎么回事
牙齿酸软意味你有口腔问题
牙齿酸软可不是口腔的一次小小刺激,而是意味着你的牙齿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它是牙冠表面长期受到慢性损伤出现的小裂纹。容易出现在磨牙。可怕的是,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当裂纹渗入到牙体表面下的牙本质层时,就会引起牙酸软、咬物疼痛,到牙髓发生感染时才有自发性痛,最终可发生牙齿劈裂,丧失牙齿。
◆龋齿:其实就是常说的“烂牙”,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得了龋病,又在刷牙、喝热水、咀嚼食物时出现酸软感。那么就意味着龋齿已经发展到中等深度啦,而到了龋齿发展到深部靠近牙髓时,敏感症状才会很明显,甚至在冷热刺激下出现疼痛感。
◆牙楔状缺损:牙楔状缺损听上去很复杂,其实就是因为刷牙方法不对,机械性损伤了牙颈部位,从而出现缺损,让牙本质层外露,很容易就受到外来的刺激,尤其是冷热温差改变刺激时出现敏感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出现自发性疼痛时,意味着损伤已经发展到深部靠近牙髓引起牙髓炎了。
◆牙本质敏感症:由于牙齿的第二层牙本质暴露,同时又有牙本质小管开放而出现的敏感症状,没有自发性疼痛,对温度变化、咀嚼咬合的刺激特别敏感,可有多颗牙会同时出现。
◆牙周病:当牙周炎发展到了中晚期,因为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萎缩出现牙根面外露。而失去保护作用的牙根面,在受冷热温度刺激下很容易出现敏感症状,特点也是多个牙或感觉全口牙颈部酸软,牙齿咬东西时会感觉到明显无力。
◆胃酸返流性牙敏感:消化道疾病也会导致牙齿酸软。患有胃酸返流性食道炎病患往往会同时患有牙齿敏感症,这是由于返流的胃酸腐蚀了口腔内牙齿,引起牙表面脱钙,从而出现牙齿极易受外界刺激感觉敏感。特点是有胃反酸史,在冷水漱口、进食冷热酸甜食物刺激时,感觉口腔内侧牙面的症状更明显。
◆焦虑性牙敏感:你知道吗?焦虑症也会导致牙敏感,部分焦虑症患者总感觉口腔内牙齿敏感、酸软,实际上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没有酸软的病牙。此时需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焦虑症,牙齿敏感会随焦虑症的减轻而减轻。
◆月经期牙敏感:这种情况往往见于年轻女性。翁志强说,门诊时碰到部分女性患者表示总是在月经期感觉牙酸软敏感、咀嚼无力,牙齿部位不确定,症状有轻有重。但在临床检查时却不能发现明确敏感牙齿。这可能与月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对口腔环境的影响或是月经期精神焦虑有关。
牙齿敏感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10%-30% 冬天刷牙,冷水入口时,酸软的刺激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翁志强介绍,牙齿敏感是指牙齿在遇到外界酸、甜、辣、摩擦、咬硬物、冷热刺激等所引起的一种异常的酸痛感或不适,表现为一种尖锐、短暂的疼痛或不适症状,可随刺激结束而消失,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产生牙齿酸软感主要是因为牙齿外层釉质破损,使内面的牙本质层外露而引发,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10%-30%。 但需要重视的是,多种牙体、牙髓病变、牙周病变都可以表现有牙齿敏感这一症状,甚至是消化道等系统性疾病也可以让患者表现出牙齿敏感症状,严重者常常会影响咀嚼,甚至不敢张口呼吸,影响生活质量。 对付牙酸软,试试咀嚼刚泡开的茶叶 市面上有针对牙齿酸软症状的脱敏牙膏,到底能不能解决牙酸软的问题呢?翁志强表示,牙齿敏感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症,要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治疗。而脱敏牙膏只能对部分问题引起的牙敏感有效果,不能解决全部牙敏感问题。“有龋齿就要补牙。”翁志强提醒,“当出现牙酸软时只用脱敏牙膏,而不去医院检查治疗,往往会让原有问题越发严重。” 临床上治疗口腔局部的牙齿敏感症,主要有两种针对性办法:第一,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第二,镇静牙髓神经。医院医生做的牙齿敏感脱敏治疗和使用市售的脱敏牙膏都是基于以上原理进行的。局部的单个牙齿敏感症状采用各种脱敏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对全口性的牙齿敏感症治疗效果差些,往往需要补充使用脱敏牙膏辅助。翁志强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平时在家可以多咀嚼些刚泡开的茶叶,尤其在敏感牙部位反复咀嚼,通过茶叶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和鞣酸的作用,封闭牙本质小管使牙齿敏感症状消失。
牙齿会过敏吗
牙齿过敏,医学上称过敏性牙本质或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患者往往会在讲话时、吹到冷风,或吃东西时不小心咬到牙齿的某一点而引发疼痛,过一会儿就会缓解。牙本质过敏可能发生在单颗牙,也可以是多颗牙。凡是会导致牙齿表面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从而使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齿疾病,如磨耗(经常咬硬物,如小核桃、肉骨头等,以及夜磨牙)、外伤引起的牙折断、长期刷牙不当引起的牙颈部楔状缺损、龋齿以及牙周萎缩导致牙根暴露等,都会引发牙本质过敏症。
倒牙的定义
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感觉过敏,又称牙本质敏感症,是指在牙本质部分暴露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牙齿遇到在通常生理范围内不致产生反应的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酸痛感,如: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咸、辣)、机械(刷牙、摩擦硬物)等。
其最典型的发病特征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折叠编辑本段症状医学上把"倒牙"叫做牙本质敏感症,它多见于有以下口腔疾病的人群:牙釉质缺损或发育不良,牙周萎缩导致牙颈部暴露,牙龈萎缩而使牙根部暴露,因磨耗、缺损、牙折和酸蚀症而出现的牙本质暴露等。"并不是所有牙本质暴露的人都会有'倒牙'症状,它通常与牙本质暴露的时间和暴露的程度有关。"酸痛的强弱还与个体、牙部位、年龄等因素有关。
牙釉质掉了怎么办
一些人的牙齿遇到酸甜冷热食物的刺激,就会因牙根酸疼而不敢咀嚼,俗称“倒牙”。“倒牙”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易“倒牙”者应在生活中从8方面进行预防。 医学上把“倒牙”叫做牙本质敏感症,它多见于有以下口腔疾病的人群:牙釉质缺损或发育不良,牙周萎缩导致牙颈部暴露,牙龈萎缩而使牙根部暴露,因磨耗、缺损、牙折和酸蚀症而出现的牙本质暴露等。 “并不是所有牙本质暴露的人都会有‘倒牙’症状,它通常与牙本质暴露的时间和暴露的程度有关。”酸痛的强弱还与个体、牙部位、年龄等因素有关。如果出现牙本质敏感症,应注意以下8个方面: 1. 如发现牙齿有楔状缺损等要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 2.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竖刷牙习惯,用温水漱口。 3. 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 4. 冬季外出,别直接吸入冷空气,可戴口罩进行防护。 5. 不要吃太硬的食物,以减少牙齿的过度磨损。咀嚼食物要用双侧,不要偏侧。 6. 用脱敏、冷酸灵等药物牙膏刷牙,刷牙时将膏体涂在牙齿敏感处3—5分钟,以便让药物成分充分与牙齿接触。 7. 咀嚼普通干茶叶3—5分钟,茶叶中的鞣酸可提高牙神经对刺激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牙神经的敏感性。 8. 牙本质敏感症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去正规专科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倒牙”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感觉过敏,又称牙本质敏感症,是指在牙本质部分暴露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牙齿遇到在通常生理范围内不致产生反应的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酸痛感,如: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咸、辣)、机械(刷牙、摩擦硬物)等。其最典型的发病特征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的最外层是牙釉质,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珐琅质”。牙釉质呈半透明的乳白色,非常的坚硬,保护着牙的本质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牙齿,经常用牙来咬硬的东西吃,那幺就会使牙釉质渐渐磨损以至于脱落。当牙釉质脱落或磨损以后,牙的本质就会暴露出来。牙本质上连着许多神经,感觉比较灵敏。当我们吃到酸的食物时,神经就会受到刺激,自然就会有酸痛的感觉。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牙本质过敏现象,也是俗称的“倒牙”。老年人一般都易发生这种牙本质过敏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牙釉质磨损的就愈来愈厉害。 出现“倒牙”现象的时候,用大蒜在过敏的位置反复的磨擦,就会有一定疗效,或嚼几个核桃也可以。
常见的牙病有哪些
龋病
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瘘管,数月数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牙本质过敏
牙齿感觉过敏症(tooth hypersensitivity)又称过敏性牙本质(hypersensitive dentine)或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磨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牙髓病
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下面主要讨论牙髓病。
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产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吃了话梅牙齿很酸怎么办 一吃话梅就牙酸需警惕
有的人一旦吃话梅或带酸味的食物,就会出现牙齿酸弱无力的症状,而有的人即使吃糖或酸、冷、热等刺激 性食物时也常会引起牙痛不适,医学上管这叫作牙齿感觉过敏症或过敏性牙本质;出现这种现象要特别注意保护牙齿,牙齿本就易过敏了,就少吃点硬的,有刺激性的食物啦。
牙齿过敏性疼痛
牙齿过敏性疼痛。你是否有着这样的困扰?因为患上牙齿过敏性疼痛,由于你的牙齿不允许,所以你不能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就可以放开胃口大吃。不仅错过了美食,也忍受着牙齿的疼痛,从而失去了很多人生乐趣。那为什么会产生牙齿过敏性疼痛,而我们又该如何来治疗,让您不再担心牙疼,想吃就吃呢?
因为过敏的牙齿遇酸即痛,俗称“倒牙”。牙齿感觉过敏性疼痛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齿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牙齿感觉过敏性疼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如牙齿表面过度的生理性磨损、牙体外伤、由于刷牙方法不对造成的牙齿颊侧颈部的楔状缺损、龋病以及牙周萎缩致牙颈部暴露等,均可发生牙齿感觉过敏性疼痛。当然,并非所有患这些病的牙都出现过敏症状,通常还与发病的时间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快慢有关。此外,牙齿的敏感症状也随健康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假说是液体动力学理论。牙齿因过度磨损而暴露的牙本质由无数极细微的牙本质小管组合而成,而且每个小管内均含有液体,所以此理论认为,空气、高渗溶液或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这些刺激使小管内的液体移动,机械地搅动了牙齿中心与小管相连的牙神经而产生痛觉。为此,在治疗方面也以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小管内的液体流动为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⒈用75%氟化钠甘油反复涂擦敏感区1—2分钟。
⒉隔湿、吹干过敏区,涂氨硝酸银液,再用丁香油还原,至呈黑色为止。
⒊用功率15W的YAG激光照射过敏区0.5秒,10—20次为一疗程,是治疗牙本质过敏性疼痛的安全阈值。
⒋因金属锶对牙本质有强大的吸附性,故可使用10%氯化锶牙膏。
⒌对反复药物脱敏无效者,可行充填术或人工修复。个别接近牙髓者,可考虑牙髓失活治疗。
⒍患者经常咀嚼茶叶、带皮核桃仁及用大蒜的剖面涂擦过敏牙面,对脱敏有一定疗效。
牙齿感觉过敏症病因
一、病因
凡能使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如磨耗、楔状缺损、牙折、龋病以及牙周萎缩致牙颈部暴露等均可发生牙齿感觉过敏症。但并不是所有牙本质暴露的牙齿都出现症状,通常与牙本质暴露的时间、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快慢有关。虽然临床上多数情况是由牙本质暴露所引起,也是重要的原因,但还不能解释所有的临床表现,如敏感症状可随健康和气候的变化而经历着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过程,这就不是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速度所能解释的。个别釉质完整的牙也能产生敏感。苏联学者称本症为“釉质和牙本质感觉性的增高”,简称“牙齿感觉过敏”是比较确切的。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以下三种假说。
1.神经学说 认为牙本质中存在着牙髓神经末梢,故感觉可由牙本质表层传导入牙髓。但从形态学和功能方面的观察,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见解。不少学者认为:在牙髓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内的无髓鞘神经,仅有一部分进入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的内层,而其外2/3也并未见神经结构。许多实验结果也不支持“神经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是直接的”观点。氯化钾、组织胺、乙酰胆碱等作用于表浅牙本质并不产生疼痛;局麻药作用于牙本质表面也不能减轻牙本质的敏感性。
2.牙本质纤维传导学说 认为成牙本质细胞的原浆突中含有乙酰胆碱酶,它在受刺激后能引起神经传导,产生疼痛。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实验性干扰人牙成牙本质细胞,未降低牙本质敏感性,说明成牙本质细胞并不具有感觉器的特性,可能在牙本质过敏中仅起被动作用。
3.液体动力学理论 认为空气、高渗溶液或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这些刺激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移动,机械地搅动了牙髓内容物,进而间接地兴奋了其中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入冲动,产生痛觉。伴随液体运动的能量,可由牙髓的感受器转变为电信号。大约25%的牙本质体积由游离液体所占据,其组成和性质与身体其它体液相似,并与牙髓组织液相沟通。牙本质小管是直径为0.8~2.5μm的毛细管,因此,液体动力学的作用依赖于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或牙本质表面的状况。引起牙本质液向外移动的刺激有空气吹干、高渗溶液和冷刺激等。使牙本质液向内移动的刺激有机械刺激或加热等。牙本质暴露初期是很敏感的,后来敏感自然缓解是由于矿物质在牙本质小管内沉积或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果。
常见的牙病种类有哪些
龋病
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瘘管,数月数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牙本质过敏
牙齿感觉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或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磨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牙髓病
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下面主要讨论牙髓病。
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周疾病主要是由口腔内的细菌如菌斑、细菌和它的产物、抗原等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引起牙周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牙周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牙周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但牙周疾病病程较长,痛感不明显,90%以上的牙周病患者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疾病有关,牙周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经常牙酸应该怎么办
酸倒牙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是牙齿的过敏性反应,多由食物引起。很多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水果香甜可口,对身体有好处,大家都喜欢吃。
有的人一旦吃了苹果、橘子、葡萄和草莓等略带酸味的水果,就会出现咬东西或咀嚼食物时牙齿酸软无力的症状,有的人即使吃糖或遇冷、热等刺激时也常会引起牙痛,甚至有的人在刷牙时也会有瞬间的酸痛,这种现象俗称酸倒牙,医学上叫做牙齿感觉过敏症或过敏性牙本质。
一般情况下,牙齿健康的人不会受到酸倒牙的困扰,而有龋齿、缺损牙齿和有牙周病的人容易出现酸倒牙。当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磨损,使下面的牙本质暴露,外界冷、热、酸、甜的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递给牙神经,就有了过敏疼痛的感觉。这种现象可能是单个牙,或是多个牙,也可能是全口牙齿。
防治酸倒牙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脱敏牙膏刷牙,或者在医院进行脱敏治疗,少数牙齿缺损者可采取牙齿充填术治疗。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且长期牙齿酸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可考虑将牙髓神经抽掉。
平时要加强预防保健,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半年到一年洁一次牙。对于有夜磨牙习惯的人,可到医院做个咬合垫,睡觉时使用,以减少牙齿损伤。偶尔发生酸倒牙的人,在吃水果后,要尽快刷牙漱口,少吃生、冷、坚硬食物。多咀嚼干茶叶、生核桃或大蒜,也可以保护牙本质小管。
牙齿感觉过敏症一般治疗方法
一、治疗
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病机理中,液体动力学说被广为接受。根据这个理论,对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必须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由于本症存在着自发性的脱敏过程,对任何药物疗效的评价都是极其困难的。
常用治疗方法有:
1.氟化物 有多种形式的氟化物可用来处理牙本质过敏症。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少液压传导。体外实验也证明:酸化氟化钠液或2%中性氟化钠液能分别减少24.5%、17.9%的液压传导;用氟化钠液电离子透入法所减少的液压传导则高达33%。
(1)0.76%单氟磷酸钠凝胶(pH=6)可保持有效氟浓度,为当前氟化物中效果最好者。
(2)用75%氟化钠甘油反复涂擦敏感区1~2分钟;也可用桔木尖蘸该药摩擦患处1~2分钟。
(3)2%氟化钠液电离子透入法
1)用直流电疗器:正极握于患者手中,负极以氟化钠液润湿,接触过敏区,电流强度为0.5~1mA,以患者无不适感觉为限度,通电时间10分钟。
2)电解牙刷导入药物离子:在牙刷柄末端安装一节干电池(1.5V),刷柄为阳极(手握刷柄),刷端为阴极,供透入药物用。用这种牙刷每天刷牙2~3次,每次3~5分钟即可,应注意经常检查电流的通路是否正常,电池是否耗电将尽。
2.氯化锶 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放入牙膏内使用,方便安全。10%氯化锶牙膏在国外应用较广泛,国内也有制品。局部涂擦用75%氯化锶甘油或25%氯化锶液。在被广泛研究的各种药物中,锶显示了对所有钙化组织,包括牙本质在内,具有强大的吸附性。锶对牙本质过敏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钙化锶磷灰石的形式,阻塞了张开的牙本质小管所致。
3.氨硝酸银 隔湿,拭干过敏区,涂氨硝酸银液,再用丁香油还原,至呈黑色为止。还原后所产生的蛋白银和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可隔绝传导。应用时,要注意口腔软组织的保护,勿使灼伤。
4.碘化银 涂3%碘酊0.5分钟后,再以10%~30%硝酸银液涂擦,可见灰白色沉淀附着于过敏区;0.5分钟后,如法再涂擦1~2次即可奏效。这是利用硝酸银能使牙齿硬组织内蛋白质凝固而形成保护层,碘酊与硝酸银作用产生新生碘化银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从而阻断了传导。
5.电凝法 隔湿,用一小棉球蘸10%福尔马林液擦试过敏点,用球形电极电凝1秒钟,更换福尔马林液棉球,间隔5秒钟。电凝时间不超过1秒,间隔时间不少于5秒。每次就诊进行10~15次。
福尔马林液中甲醛有很好的扩散作用,特别在高温时,福尔马林液释放甲醛固定有机质的效果更佳。
6.激光 YAG激光,功率15W。照射过敏区每次0.5秒,10~20次为一疗程,是治疗牙本质过敏的安全阈值。作用机理可能是该激光的热效应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可在瞬间使暴露的小管热凝封闭,从而达到脱敏治愈的目的。
7.其它药物 4%硫酸镁液、5%硝酸钾液、30%草酸钾液皆可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
8.修复治疗 对反复药物脱敏无效者,可考虑作充填术或人工冠修复。个别磨损严重而接近牙髓者,必要时,可考虑牙髓失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