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的功效与作用 列缺快速取穴法
列缺的功效与作用 列缺快速取穴法
1.以被取穴者左右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在食指尖到达之处。
2.立掌,将拇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在阳溪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处,即为该穴。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止咳平喘,治疗风寒疏肺之哮喘,胸满等。
5.配大椎,夹脊,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脊背急强。
列缺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列缺的功效
列缺是肺经和大肠经的络穴,手太阴肺经在列缺穴分出一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似天庭破裂(肺为五脏之天),故名列缺,刺激该穴位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功效。
当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当阳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头部,瞳孔直上,入前发际上1寸。
快速取穴法:正坐位,两目平视前方,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横指,按压有痛感。
后溪的功效与作用 后溪快速取穴法
1.仰掌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尽头赤白肉际处。
2.仰掌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褶皱突起,其尖端处即是。
支沟的功效与作用 支沟快速取穴法
1.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4横指(即3寸)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间使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
2.抬臂,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
胆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胆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3个椎体(第10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胆俞的功效作用
胆俞穴受足太阳膀胱经,为胆之背俞穴,内应胆腑,善于外散胆腑之热,是胆经经气传输之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热化湿的作用,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的重要腧穴。
主治疾病: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症。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天突的准确位置图
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快速取穴法:取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列缺的功效与作用 列缺保健按摩方法
1.两只手的拇指张开,左右两手的虎口接合成交叉形。
2.右手食指压在左手的桡骨茎突状突起的上部,食指尖到达的地方。
3.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或用食指的指尖掐按,会有酸痛或酥麻的感觉。
4.先左手后右手,每次各掐(揉)按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