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人容易得强迫症

哪些人容易得强迫症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一:年轻的白领阶层

随着现代花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白领阶层,每天要面对高度紧张的工作导致了具有强迫心理的人越来越多。过于追求完美、长期机械工作、压力过大令都市白领强迫症发病率不断升高,18~30岁的白领人群最易患该病,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欲望很高,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症。尤其是白领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加压力的完美主义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执狂,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为自己设下了强迫症的精神陷阱。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二:家教过严的学生

近年来,在各大心理门诊前来就诊的强迫症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其中大多都是学业优良的学生,有些还是全年级、全县、全地区的佼佼者。但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和他们自身逐渐形成的对自己优秀程度的无止境期待,导致事与愿违,这些曾经令家长和学校无限骄傲的孩子得了强迫症,有的甚至发展成终身的精神残疾,最终丧失了学习能力。这些天资聪明又过分抑制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求全责备,其人格和认知的发展是畸形的。他们过于理性,过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寻求别人的赞扬,以超过他人为唯一的快乐和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时期应有的课余兴趣、运动、幽默、嬉戏,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这就是强迫症病发的直接诱因。

强迫症的易患人群之三:性格有缺陷的人

在强迫症患者发病前,患者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如何识别处理儿童少年的强迫症

得“强迫症”的孩子多吗?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病率,在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为2%-4%,男女比为3∶2。但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相同或女性稍高。约20%的强迫症患者在10岁或更早的年龄出现强迫症状;约1/3于童年或少年期起病,约2/3于25岁之前起病,只有15%的病例于35岁以后起病。

得“强迫症”有哪些原因?

强迫症病因复杂,目前无明确定论,但国内外均认为和遗传、心理社会因素及神经内分泌等相关,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养育方式、个性、不良的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工作受挫、要求完美的个性或是强迫型人格。

强迫症患者如何自我治疗

1.首先,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患上了强迫症,并且很严重时,就应该去看医生了,不要觉得很不正常,心理疾病在现在社会是很正常的,向医生说明病情,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这是很关键的。

2.要注意,当强迫症状出现的时候,不要与强迫思维进行斗争,这样你就掉进陷阱里面去了,你越去斗争强迫症就会越来越厉害,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

3.可以去网上收森田疗法,个人感觉很有用,就像森田疗法说的:"存在而不抵抗”,就是说不要去管强迫思维让他存在,不去抵抗然后带着强迫思维去生活,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强迫思维就会慢慢消失,反之,你越抵抗他就越凶狠。

4.戒除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整天胡思乱想,情绪低落等等,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会对精神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时候你应该让自己快乐起来、充实起来。

5.找到自己的目标,或许你可以通过繁忙的工作减轻强迫思维,最终达到治愈强迫症的目的。

6.强迫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觉得强迫症是一种绝症,只要调整好状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治疗强迫症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同时还要加强锻炼。

孩子学习要适度重压未必有好处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此,不少家长会不断的给予孩子施加压力,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家长知不知道,学习压力大给孩子会带来了许多伤害?不信,跟随小编来盘点下吧!

  1.亲子间产生隔阂

  现今,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也有不少父母会对孩子学习成绩进行攀比,而过度的关注给孩子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比如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一次次的失望使得孩子不敢对父母袒露心扉,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多进行比较,使得孩子对父母产生了抵抗心理,甚至是厌恶的心理,孩子与成人的心理结构不一样使得亲子间产生了隔阂。

  2.孩子营养不良

  现今,很多父母早早的为孩子报了兴趣班,速成班,复习班等等的教育课程,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孩子都在培训班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户外活动。正处于长身体期的孩子容易营养缺失,比如吃不下饭,头疼,近视,睡不着觉,甚至是孩子不长个,这都是高负荷的学习压力造成的。

  3.易得强迫症、抑郁症

  相对于大人来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绝大部分孩子一听到考试就紧张,适当的压力是会给孩子带来动力,但是过多的压力就会给孩子带来精神负担。有很多孩子在考试之前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容易得强迫症,严重者会诱发抑郁症,我们常常听到某某大学的学生因为论文没有通过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伤害。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更差,面对压力时他们会更加无措。

  4.打击孩子自信心

  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成绩不好,不敢上学。父母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当你的要求孩子实现不了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因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然而此时的孩子心理素质比较差,父母给予的学习压力过大就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

用抗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注意

1.长时间原则:抗强迫症的药物治疗至少要持续3个月,有些病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视为一个疗程结束,才能评估疗效,不能吃上个2-3个月就评估疗效,决定换药,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治疗起效比较慢,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服药2个月就可以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了,强迫症至少要4-6个月才行。

2.足量的原则:抗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剂量一般比较大,有时是说明书上所说的最高剂量,这是因为低剂量下疗效很不好,要应用较大剂量,当然每一位患者情况不同,具体用药剂量要具体分析具体定,但是一般来说,抗强迫治疗时药物剂量是偏大的。

3.带着症状,顺其自然:要使得强迫症状完全消失比较困难,患者和家属要接受强迫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心理治疗,也是森田治疗的核心,具体内容大家可以买森田治疗的书籍精读并坚持做。

对待强迫症的心理辅导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

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一个叫碧拉的埃塞俄比亚女孩吃掉了家里一整面墙。她不想吃,但她控制不住自己——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那面墙。将土墙上的泥抠下来吃掉,是她唯一的解脱方法。

这事持续了十多年,到17岁时,她吃掉的墙面共有8平米。她的胃部严重受损,喉咙破裂,体内爬满寄生虫。痛苦不堪的碧拉终于去看了医生。医生告诉她,她需要帮助。

这个故事出自一本书——《无法停止的人:强迫症及一个迷失在思绪中的真实人生故事》。2015年1月底,它在美国出版。书的作者大卫·亚当(David Adam)曾是英国《卫报》科学与医学记者,现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编辑。这本书出版后大受好评,英美主流媒体纷纷称赞它是一部关于强迫症的力作,包含了大量案例和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又从个人视角写了一个令人动容的人生故事。

强迫症是精神病吗 强迫症和精神病的区别

强迫症并不是精神病,但是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淆,那么强迫症和精神病有哪些区别以便我们更好地区分呢?

强迫症多是人格缺陷、环境刺激、遗传等引起,而精神病主要是遗传、外界刺激、生理创伤等等。

强迫症能意识到自己的异常,但是无法摆脱,严重的会影响到正常生活。而精神病是自我不能判断,不存在精神痛苦的情况。

强迫症多是以心理干预为主,通过心理调节疏导康复。而精神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甚至有的人需要终身服用药物。

相关推荐

长期失眠易失眠强迫症

当失眠强迫症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患者的失眠则会更加严重,如此循环往复,令患者的睡眠和精神健康状态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 虽然已经是深更半夜,自己也很困,但就是不想睡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一方面希望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另一方面,思维又偏偏不受意识控制,头脑中总是要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和一般不一样,当别都在同失眠做斗争,都渴望一场万籁俱静的睡眠时,这些却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情,他们正努力逼迫自己不要入睡。这就是失眠强迫症患者们的典型表现。他们深感困倦、深感矛盾、深感痛苦却无力自拔,因为令自己失眠的欲

为什么缺锌会导致强迫症

强迫症的发病几率还在不断上升,这种疾病已经危害到患者的心理,平时大家应该关注这种疾病的发展。要注意这种疾病的一些原因,缺锌也会导致这种疾病,因此,大家应该注意原因,为什么缺锌会导致强迫症呢? 1·强迫症属于精神障碍范畴,其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但怎么会和锌元素扯上关系呢?缺锌为什么会强迫症呢?专家分析,强迫症状的出现与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有关,而中枢神经递质水平又与内微量元素有关的。基于这一点,缺锌可能造成某些精神障碍的出现。 2·所谓微量元素,就是一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和催化生化反应能力的物质,它们在中

日常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强迫症发病

1、性格特征因素导致强迫症:追求完美、过度认真的易患强迫症,1/3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型格,而往往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格特点。强迫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特征多表现为做事刻板、主意细节、拘谨、犹豫、节俭、过份注意细节、追求完美,但又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等。 2、遗传因素导致强迫症: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父母也患有强迫症的几率大约在5%~7%之间,相比普通群几率高很多。通过研究可发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与遗传有关。另外父母的格特征也可能遗传给孩子,而格特征又在强迫症

强迫症需要吃药吗

强迫症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神经递质紊乱密切相关,强迫症需要吃药吗?如5-ht不足及谷氨酸升高等均可引发强迫症发作,因此,一旦确诊强迫症首先就要使用药物治疗,以改善强迫症状,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抗强迫症的药物对强迫症有着良好的疗效。 使用抗强迫症的药物治疗需遵循以下原则: 1、长时间原则:抗强迫症的药物治疗至少要持续3个月,有些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视为一个疗程结束,才能评估疗效,不能吃上个2-3个月就评估疗效,决定换药,这是因为强迫症的治疗起效比

强迫症发病原因

强迫症,对于这个词可能很多都感到陌生,因为我们周边的患者相对较少。当然,也有对此熟悉的,但却并不重视。那么,强迫症是怎么产生的呢?有认为是自身因素,也有认为是社会因素,说法不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对此的解释。 首先,个体确实是强迫症病因的最大致病源。们的性格、癖好和生活习惯是不同的,为什么有的强迫症呢?这就是原因所在。那些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的最易强迫症。 其次,职业特性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职业病”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指的是某些

强迫症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 个体确实是强迫症病因的最大致病源。们的性格、癖好和生活习惯是不同的,为什么有的强迫症呢?这就是原因所在。那些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的最易强迫症。 其次 职业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职业病”这个词我们都听说过,有些会不知道工作的重复,有些行动或思考,使生活和工作不能完全分开。强迫症的形成就是这个道理,们常会不由自主的重复某些行为,告诫自己停止,但又停不下来。生活环境会塑造的行为也会固化的行为,一种生活习惯养成了不会轻易改变,而且

警惕这些性格的容易患强迫症

偏执性格:这样的难以容忍轻微的过错和失误,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一切都要仔细检查,反复核实。这是优点,但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内心脆弱:内心脆弱的,应变能力差,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而让其慌恐焦虑。 容易颓废;任务太难了,或者别都不需要做我干吗要做,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里还是不高兴做,又继续往后推。解决办法: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帮助,设法降低

强迫症怎么回事

强迫症是除了抑郁症以外对身心影响健康较大的神经症,强迫症由于带来的精神痛苦让失去自控感、无法摆脱,因此久而久之,容易继发抑郁。过去强迫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现在许多专家和咨客认识到,强迫症的治疗靠药物效果并不好,强迫症究竟如何治疗,在探究治疗之前,我们先探究强迫症的病因,只有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强迫症格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生物因素(比如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75%的强迫症格者会转化为强迫症强迫症格的特点:追求完美、注重细节、条条框框比较多、不苟言笑、不灵活、敏感、固执、多内向、把事情

压力让白领容易患强迫症

王小姐今年24岁,是合资企业秘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要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要念出声。经常躺在床上还觉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甚至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病例分析 紧张焦虑脆弱偏执追求完美 白领强迫症的诱因 李永志说,王小姐、牛先生和廖先生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从心理学角度,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症障碍。患者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目前,强迫症发病率约占口的0.05‰,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

强迫症真的有那么多吗

1%~3%的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出现强迫症(Hewlett,2000)。另外一个说法是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有2.5%的口在他们生活中的某段时间患过强迫症(Robins et al)。 男性的发病高峰期在6~15岁,女性为20~29岁(APA,2000;Foa&Franklin,2001)。儿童往往隐瞒自己的症状,甚至不会告诉父母,因为强迫症持续多年可能都未被察觉。 对于男性和女性强迫症的发病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男性和女性还是有区别的,洗手强迫和清洗强迫的女性患者较多,而检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