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产妇需要面临剖宫产
在什么情况下产妇需要面临剖宫产
做剖宫产的理由
医生决定给准妈妈实施剖宫产, 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产前检查时就已经决定了的; 另一种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临时决定的。 前者称计划剖宫产, 后者为急诊剖宫产。
产前检查时:
● 妈妈的骨盆太小或胎宝宝过大。
● 胎位不正。
● 妈妈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心脏病等疾病。
● 妈妈是高龄产妇, 而且是第一次分娩。
● 妈妈有生殖器官疾病, 如较大的卵 巢肿物、 子宫肌瘤或宫颈病变、 多胎妊娠( 其中 一个胎儿胎位不正等)。
生产时:
● 子宫颈口 扩张停滞, 产程异常(难产)。
● 胎儿缺氧, 胎儿心律严重异常, 需要尽快结束分娩。
● 胎头位置不好, 无法内旋转。 造成头位难产。
● 胎 盘 早 剥 、 脐 带 脱 垂等。
剖宫产前的6小时产妇不要进食
胎儿发生危急情况,经过医生诊断后,实施剖宫产术,这既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又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但是,在剖宫产前的6小时,产妇应平卧休息,不要进食。
所谓剖宫产,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需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剖宫产术作为一种助产式,有利也有弊,可迅速解决难产等问题,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但产后身体恢复比较慢。因此,剖宫产妇应注意产前产后的保健细节问题。
有些家属和产妇由于缺乏产科基本知识,在实施剖宫产术前给产妇进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危害性很大。临床实践经验证明,产妇大剖宫产术前进食,一方面容易引起产妇肠道充盈及胀气,影响整个手术的进程,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误伤肠道;另一方面产妇经历了一次大的手术后,不仅失血比阴道分娩多,身体虚弱,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有些产妇还会因此出现肠长气等不适感,延长排气时间,对产后身体恢复不利。此外,在剖宫产手术中,为减少产妇的痛苦,通常会使用一些麻醉药物,一旦麻醉药物发挥了作用,会给产妇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胃内容物经呕吐后,容易被产妇误吸入体内,从而给产妇的身体带来危险。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剖宫产术6小时后,产妇可以翻身、侧卧,而且可以进仞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面条、萝卜汤等,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剖腹产的介绍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1] 。
分娩之路慎走捷径
正常情况下,应该推荐产妇选择顺产的分娩方式,它所具有的产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哺乳早等优点是剖宫产所替代不了的,这也是大自然赋予每位母亲的权利,始终是分娩的第一宗旨。
生个聪明健壮的宝宝是每位准妈妈的夙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更有利于宝宝智力和身体的发育当然也是她们最关注的话题,随着剖宫产人数的增多,渐渐地传出了一种声音,既所谓的“剖宫产婴儿的头部不受产道挤压,更聪明”,其实,这种观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婴儿的智力发育与采用何种分娩方式的关系并不大,而是与营养、遗传等因素有关。相反,对于顺产的宝宝来说,由于经过产道的挤压,胎儿呼吸道内的液体大部分排出,有利于出生后开始建立呼吸循环,故发生窒息,呼吸系统合并症的机率会少很多。
正常情况下,应该推荐产妇选择顺产的分娩方式,它所具有的产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哺乳早等优点是剖宫产所替代不了的,这也是大自然赋予每位母亲的权利,无论医学技术如何发展,顺其自然,充分利用人体自身机能,始终是分娩的第一宗旨。
分娩之路慎走“捷径”
人这辈子,事真多!总要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向左?还是向右?出行?还是留守?每个决定都要权衡利弊,费尽心思。如今,待产的准妈妈们也将面临一个让自己头疼不已的抉择: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要知道,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妈妈的安危,还牵系着宝宝的一生。
自然分娩是首选
■自然分娩是最好的分娩方式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可是却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痛苦。每一个母亲几乎从怀孕起就会四处探听很多关于生孩子的说法,一些孕妇往往会因为害怕疼痛而选择剖腹产。然而,专家建议,自然分娩是对产妇和孩子最好的分娩方式,这毕竟是人类进化中最本能、最自然的方式。
在很多情况下,在产程进展的末期,发生胎儿宫内缺氧是不可预见的,此时已经来不及用剖宫产。这时便有可能使用到产钳,产钳术大约占分娩总数2%。
之所以很多人担心产钳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因为使用产钳术时最危险的是没有查清胎头的位置,医生不懂装懂盲目夹,造成胎儿的面神经损伤、颜面表皮损伤;上产钳的位置不当,夹错了位置,易发生胎儿颅骨骨折。
专家解释到,如果正确使用产钳,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正确的产钳使用方法应夹在胎儿头面的弧形,两侧耳朵前方。夹住胎儿的头部后,还要顺着产道的方向持续均匀用力牵引,如果牵引的手法不当,易造成产道裂伤,严重时还会造成产妇会阴三度裂伤,以致大便失禁。
■剖宫产并不比自然生产安全
近两年,剖宫产在我国一直呈现居高不下的趋势。据了解,在发达国家选择剖宫产的比率在上世纪70年代是5%,而现在一些国家剖宫产的比率已经超过50%。尽管剖宫产是否有利还存在争议,但是在一些贫穷国家剖宫产手术也在大量增加。
妇产科专家认为,剖宫产在许多案例中都曾挽救过产妇的生命。在胎盘前置的情况下,如果产妇自然生产就会引发大出血,从而面临生命危险。另外,剖宫产也更适合生产多胞胎等情况。许多产妇都认为剖宫产是更保险的方式。
剖腹产是怎么回事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第一次活体剖宫产术发生在1610年,当时外科医生特劳特曼和顾斯(Trautmann和Gusth)第一次给产妇实行了剖宫产术,但产妇于术后25天死亡。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
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
谨慎选择剖宫产
A.剖宫产挑战你的勇气
剖宫产时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分娩方式,会给产妇的精神和肉体带来较大的创伤。剖宫产前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的产妇。手术切口长12cm,贯穿表皮、皮下、筋膜、肌肉、腹膜和子宫等多层组织和器官,愈合后会留下瘢痕。
剖宫产虽可免去分娩时的阵痛,但术后切口疼痛时间较长,且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切口感染会导致缝合子宫的肠线过早脱落使切口裂开阴道大出血,有的甚至还需切除子宫。手术后还需留置导尿管,产妇在术后一段时间不能进食。上述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哺乳,而哺乳不及时,积乳还会引起很多乳腺疾病。有关专家称,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是自然分娩的2倍,产后感染是自然分娩的5倍,死亡率是自然分娩的4倍,并发症是自然分娩的10倍~20倍。剖宫产的产后恢复期也比较长,可能还会延误生育二胎的家庭计划。最重要的是,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危。
总之,剖宫产出血较多;并发症较多,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脏器粘连及麻醉后遗症等,产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较长。
B.宝宝也会面临风险
剖宫产并非最安全的分娩方式。首先,由于没有子宫节律性收缩的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相应要少且慢,出现有规律的自主呼吸相应减慢,易使新生儿并发肺部疾病。除此之外,胎儿在剖宫产术中还可能会出现下列损伤。
1、骨折
(1)锁骨骨折:常见于胎儿前肩娩出不充分时,医生急于抬其后肩,使宝宝前锁骨卡在子宫切口上缘,造成骨折。
(2)股骨或肱骨骨折:股骨骨折多见于臀位的胎儿,是因为医生强行牵拉下肢所致。肱骨骨折则是医生强行牵引宝宝上臂所致。
(3)颅骨骨折:多见于胎儿已进入骨盆入口较深的部位,或胎位异常,娩头时医生在胎头某一局部用力过猛而造成的骨折。
2、软组织损伤
切开子宫时,若宫壁过薄或医生用力过猛,易使器械划伤胎儿的先露部位。
3. 并发症的概率高
剖宫产宝宝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是自然分娩宝宝的2~4倍,这是因为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未受到产道的挤压,呼吸道内残留的羊水使其呼吸不畅甚至发生窒息,很容易患吸入性肺炎和湿肺等。剖宫产宝宝还易出现“感觉综合失调”现象,主要表现为本位感和本体感差,平衡及协调能力差。剖宫产宝宝大多会表现为“剖宫产综合征”,对环境适应力差、免疫力弱、脾气大、不善于与他人交流。
剖宫产后还能顺产吗
1
看第一次剖宫产原因
第一次剖宫产如果是因为胎儿头围和盆骨大小不称,第二次还是建议剖宫产;第一次如果是因为胎心不好、胎位不正等原因行剖宫产,第二次可以考虑阴道试产;第一次剖宫产是子宫下段剖宫产者可以考虑阴道试产,第一次若为子宫体部剖宫产者建议第二次仍行剖宫产。
2
看此次怀孕胎儿的状况
此次怀孕,胎儿大小适中、胎心好,产妇骨盆无明显狭窄,可考虑阴道试产;如果胎儿巨大,估计经阴道分娩有困难;胎心情况需紧急剖宫产及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者,均需要进行剖宫产分娩。
3
看产妇身体状况
产妇健康状况良好,无妊娠并发症者鼓励自然分娩。
若产妇过度肥胖,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无法耐受自然分娩则考虑剖宫产分娩;产妇骨盆先天狭窄或为后天创伤导致骨盆畸形无法自然分娩者建议剖宫产;产妇有多次剖宫产病史或者产妇曾行子宫手术,如子宫底部较大手术等,产妇经阴道分娩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建议剖宫产分娩。
4
看分娩医院的医疗条件
在整个自然分娩期间,医生可随时到场监护分娩和进行急诊剖宫产;能立即麻醉,急诊剖宫产手术人员可随时到场者,可考虑阴道试产;反之,则行剖宫产。
第一次行剖宫产的产妇第二次是否选择阴道试产,主要担心的是子宫破裂问题。据研究,阴道分娩史可显著降低子宫破裂危险。两次分娩间隔时间越长,子宫破裂危险越小。最近一次分娩时间距今相隔小于24个月的妇女行阴道试产时发生子宫破裂的危险比相隔24个月以上者高2~3倍。
剖宫产前的6小时产妇不要进食
剖宫产前的6小时不要进食
所谓剖宫产,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需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剖宫产术作为一种助产式,有利也有弊,可迅速解决难产等问题,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但产后身体恢复比较慢。因此,剖宫产妇应注意产前产后的保健细节问题。
有些家属和产妇由于缺乏产科基本常识,在实施剖宫产术前给产妇进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危害性很大。
临床实践经历证明,产妇大剖宫产术前进食,:
一方面容易引起产妇肠道充盈及胀气,影响整个手术的进程,在某种状况下,还有可能误伤肠道;
另一方面产妇履历了一次大的手术后,不仅失血比阳道分娩多,身体虚弱,发死感染的机会较多,有些产妇还会因此出现肠长气等不适感,延长排气时间,对产后身体恢复不利。此外,在剖宫产手术中,为削减产妇的痛楚,通常会使用一些麻醉药物,一旦麻醉药物发挥了作用,会给产妇带来一些不良反响,如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胃内容物经呕吐后,容易被产妇误吸入体内,从而给产妇的身体带来危险。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剖宫产术6小时后,产妇可以翻身、侧卧,而且可以进仞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面条、萝卜汤等,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需选择剖腹产的最佳时间
1、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可以发生在妊娠的各个时期,特别是后期及阵痛之后。胎儿窘迫的原因很多,例如脐带绕颈、胎盘功能不良、吸入胎便,或是产妇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子痫前症等并发症。大部分的胎儿窘迫可通过胎儿监视器看到胎儿心跳不好,或是在超声波下显示胎儿血流有不良变化,如果经过医师紧急处理后仍未改善,则应该施行剖宫产迅速将胎儿取出,防止发生生命危险。
2、产程迟滞
产程迟滞是指产程延长,在产科学上有很明确的定义及分类。通常宫颈扩张的时间因人而异,但初产妇的宫颈扩张时间平均比经产妇长,需14~16小时,超过20小时称为产程迟滞。遇到这种情况的产妇最辛苦,因为阵痛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才不得已改为剖宫产,等于是产前阵痛和术后痛都必须经历,共痛了两次。一般产程迟滞可以根据分娩的异常分为3种: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通常造成产程迟滞的原因,有可能是子宫收缩力量的异常、胎儿身体或胎位或胎向异常、母亲产道异常等。如果有明显的产程迟滞情况发生,却仍然勉强选择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对胎儿或母体造成伤害,因而必须实施剖宫产手术。
3、骨盆狭窄或胎头与骨盆腔不对称
产妇如果有骨盆结构上的异常,比如小儿麻痹患者、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过于娇小或侏儒症患者,由于骨盆出口异常无法让胎儿顺利通过,故应该采取剖宫产。胎头与骨盆腔不对称是相对性的,也就是说即使产妇本身的骨盆腔无异常也不狭窄,但因为胎儿的头太大,无法顺利通过产道,也必须实行剖宫产。
4、胎位不正
初产妇胎位不正时,应以剖宫产为宜。一般而言,初产妇若在足月时已经确认胎位不正,可事先安排剖宫产的时间;但如果是阵痛开始后才发现胎位不正,可能要直接安排紧急手术。不过,若是属于臀位的胎位不正,并且产妇本身有阴道生产的意愿,仍然可以利用各种助产方法尝试,但臀位阴道分娩还是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要和主治医师讨论其优缺点才可实行。
5、多胞胎
如果产妇怀的是双胞胎,且胎儿胎位都是正常的,可以尝试自然生产,但若是三胞胎或更多胎的怀孕,建议优先考虑剖宫产。
6、前胎剖宫生产
这是目前国内常见的适应证,大约占30%左右,有许多产妇都是第一胎剖宫产后,再次分娩也会选择剖宫产。一般来说,一次的前胎剖宫产后,的确会增加近1%的子宫破裂机会。若是直式的子宫剖开方式,则子宫破裂的机会则会增加4倍左右,因此,多数妇产科医师及产妇会在前胎剖宫产的前提下,在进入产程之前安排好手术时间。
7、胎盘因素
胎盘的位置及变化与生产方式也有关系,比如胎盘位置太低,挡住了子宫颈的开口,前置胎盘或是胎盘过早与子宫壁剥离而造成大出血或胎儿窘迫等,都是剖宫产的可能原因。
8、子宫曾历过手术
此种情形就类似前胎剖宫生产,由于子宫壁上面有手术所留下的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的确会增加子宫在阵痛时破裂的危险几率,因此大多会安排剖宫产。
9、母体不适合阴道生产
如果母体本身有重大疾病,比如子痫前症或严重的内科疾病(心脏病等),经医师评估无法进行阴道生产者,也需要选择剖宫产。
10、胎儿过大
巨大儿的定义为胎儿体重等于或超过4千克,产前检查时,如果产科医师评估胎儿体重可能大于4千克,能以自然生产方式娩出的机会很小时,也可以安排剖宫产,以避免发生难产。
剖腹产的最佳时间选择
健康孕妇选择剖腹产一般是怀孕第39周,因为此时胎儿器官原则上已经成熟,而且遇到阵痛、破水等须紧急剖腹的机会比较少。这一期间出生的婴儿相对在第37周或38周经剖腹产出生的婴儿患各类疾病的风险更小。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13258名孕妇及其婴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孕妇健康状况良好,可以自然分娩,但她们中有35.8%的产妇选择在第37周或38周剖腹产,49.1%的产妇选择在第39周剖腹产。这些孕妇此前均有过一次足月的剖腹产。通常情况下,孕期为40周左右,但一般在37周时胎儿就已足月。因此剖腹产的时间是在39周。
若有需要(疾病原因或意外情况),至少也要等到妊娠36周,因为宝宝过早出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早产并发症。
高龄产妇面临的风险
高龄产妇所生的孩子中,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的体重低于同孕周龄的正常儿,不明原因的死胎也增多,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产前监测和检查。
高龄产妇最容易发生产程延长或难产。这是因为女子到了中年,其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基本已经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此,当胎儿产出时容易导致生产困难,致使产妇本人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同时也极容易致胎儿滞留宫内引起胎儿窘迫症。这种窘迫症对胎儿的威胁性,轻者影响胎儿心脑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重者窒息致命。
高龄初产妇主要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症,容易影响母胎健康和生命的安危,应及早加以提防。若原有夹杂其他疾病,可导致胎盘功能过早退化,对胎儿更为不利,这些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鉴于高龄初产妇可能发生上述症状,因此,高龄初产妇及其家人,切不可麻痹大意,应具有务实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特定的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剖腹产并不是最佳的生产方式
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接近半数的产妇愿意剖腹产子。北京妇幼保健院的最新统计显示,前年全市产妇的剖宫产率高达47.92%,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上升了近一倍。其中,三分之一的剖宫产产妇完全可以自然分娩。实践证明,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合理地进行剖宫产手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婴死亡率,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
其实,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产妇及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并不是分娩的捷径。国内外数据统计显示,剖宫产产妇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比阴道分娩高7倍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麻醉意外、出血及栓塞性疾病。
从母亲这方面说:剖宫产实际上属于人为创伤,必然会带来并发症,有资料显示,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率为阴道分娩产妇的10至20倍,孕产死亡率为阴道分娩产妇的5倍。剖宫产时的出血量比正常分娩的出血量要多。剖宫产产妇在恢复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肠粘连、肠梗阻、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正常饮食晚,还易造成产后乳汁分泌减少,所以开始会有母乳不足。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产那么快,自然产一般2至3天就可出院,而剖宫产伤口5至6天才能愈合。从经济角度比较,剖宫产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要比阴道分娩高许多。
从胎儿这方面说:一般经过正常生理分娩过程的,胎儿会受到产道的挤压,会产生一种刺激即应激力。而胎儿的智力开发就是通过触觉、视觉、味觉、听觉等来刺激大脑细胞的活跃。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大量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孩子在出生时,由于没经过产道的挤压,缺少了这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的“学习”,容易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够集中,手脚拙笨,动作不太协调等问题。近几年提出剖宫产儿综合征概念,主要是指剖宫产呼吸系统并发症多,如窒息、湿肺、羊水吸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病等。此外,有研究比较了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与非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也称黄疸)的情况,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剖宫产组,表明剖宫产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因此,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非常重要。产妇方面,包括:产道异常,如骨盆狭小、畸形、骨盆与胎儿头围大小不符;先兆子宫破裂;重度妊娠合并症,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前子宫收缩无力,经用催产素无效者;产前发生严重大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产程过长(超过30个小时);高龄初产妇(大于35岁);产妇患有急性疱疹或阴道性病者。胎儿方面,包括: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续性枕后位等;产程停滞,胎儿从阴道娩出困难;胎儿尚未分娩,而胎盘提早剥离,或脐带先行由阴道脱出者;胎儿宫内窘迫、缺氧,经治疗无效者;其他不宜自然生产者。
女人一生能承受得几次的剖腹产
专家表示,剖宫产原则上不超过三次,且剖得越多,风险越大。
剖宫产尽量别超过3次
据医师介绍,前段时间一位连续两次行剖宫产术,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王某来到中大医院妇产科接受第三次剖宫产术,考虑到患者多次剖宫产史,有疤痕子宫,属于高危妊娠,该科重点监护,密切关注,在术中出现产后大出血,且子宫破裂,不得不将子宫切掉。幸亏救治快速,病情估计充分,否则产妇性命不保。
专家表示,对一位女性来说,一生能做几次剖宫产,没有确切数字。国外曾有报道一位产妇做过7次剖宫产。但剖宫产术尽量不要超过3次。一般第二或第三次剖宫产后,就会建议产妇做绝育术。因为3次或3次以上的剖宫产,子宫上的疤痕在妊娠后期有可能发生自发性子宫破裂,再临产的危险性会很大。
剖腹产让产妇面临更大风险
有的女性是疤痕体质,在剖宫产缝合好腹壁以后,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任何问题,但疤痕体质的人伤口处会长成大的疤痕,以后发胖时,由于刀口处没有脂肪不会发胖,人的腹部会因脂肪分布不均而变得高低不平。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手术就要“破元气”。剖宫产会使身体的完整性发生一定的破坏,同时,容易造成盆腔的感染和肠管的粘连等症状。自然分娩的产妇如无其他并发症,只要3天就可以出院,但剖宫产的产妇则最起码要一周才能出院。而且,只要是手术,就有麻醉意外出现的可能。相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因为手术的刺激和手术时要输液,剖宫产的产妇下奶比较慢。不但如此,进行剖宫产的女性,一般要过2年之后才能再次怀孕,且第二次生产时还要做剖宫产手术。而且,剖宫产后,子宫内膜容易掉到刀口处,就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内膜在刀口处长期积累增生形成包块,每次经期前后都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疼痛。这种症状必须做手术切除包块。
同时,剖宫产的女性,发生羊水栓塞和血栓栓塞的几率也比较大。因为是手术生产,生产之后恶露也不容易排泄出来。
剖宫产易伤到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剖宫产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但在剖宫产手术中,不仅仅是打开腹腔把孩子掏出来那么简单。在短短几分钟内,大夫们是很紧张的,因为孩子泡在羊水中,一个大夫要赶紧用吸管吸出羊水,另一个大夫得立即向外抱孩子,如果慢了孩子就可能会吸到羊水。
如果是正常分娩,随着产道的各种弯度和骨盆的形状,孩子在出生过程中要做各种旋转。孩子的出生必须要经过产道的挤压,口腔和呼吸道里本来有的一些羊水,经过挤压和子宫收缩后都能排出来。但是剖宫产时,孩子是人工“挤”出来的,突然来到大气压中的孩子一般会受不了,容易造成颅内出血,一般生出来后要静卧24到48小时。且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肺部张,导致孩子窒息。
医生表示,不经过产道挤压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差,多动症的患儿也多是剖宫产的孩子。剖宫产儿患感觉统合失调症而引起学习困难的较自然分娩儿为多。
农村女性自然分娩率高
剖宫产一般只适用于孩子偏大、骨盆偏窄、软产道异常、前置胎盘、重度妊高症、高龄初产妇、胎盘早剥、胎位不正、子宫过度膨胀、胎心不好、羊水不好和脐带脱垂等症状的产妇,一般的女性只要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还是应该自己尝试生孩子。
对于一个剖宫产手术来说,如果没有任何并发症,也要花费3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费用,而自然分娩,一般只要1000多元钱就足够了。“农村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明显少于城市女性”,张桂芹说,很多城市女性认为生孩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宁愿多花钱少受罪,虽然她们只是少受了疼,但上述的各种并发症一点也不少。而且,自然分娩时间比较长,一旦出现问题,医生有时间解决。但是剖宫产时间太短,有的产妇又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症状,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抢救时间很紧张。
生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无论采用哪种生产方式都会有不可抵挡的风险存在,但是,“有的产妇有那么好的自然生产条件却放弃了,真是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