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痰湿型月经不调的食疗方
调理痰湿型月经不调的食疗方
山楂荷叶饮
功效:山楂能化淤消脂,荷叶能清暑利湿,有升发滑阳,止血的功效。本食疗方对痰湿型所致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延后尤为适宜。
原材料:山楂,陈皮,荷叶各10克。
做法:山楂,陈皮,荷叶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
荷叶的利水性对缓解经前水肿也有很好的功效。
鲫鱼杏仁汤
功效:几月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气阴两虚型月经不调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原材料:鲫鱼一条,甜杏仁10克,红糖适量一大匙,清汤600克。
做法:1、将鲫鱼去鳃与内脏及鳞,洗净,甜杏仁泡开去衣。
2、将鲫鱼放入锅中加清汤与甜杏仁,红糖共煮半小时,至鲫鱼熟即可。
本汤对脾胃虚弱,水肿也有很好的功效哦!
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都有哪些
1、血瘀型月经不调。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
2、血寒型月经不调。温经汤加减。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来进行月经不调的治疗。
3、气血虚弱型月经不调。此类型的月经不调需要使用滋血汤加减。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
4、脾肾气虚型月经不调。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5、痰湿型月经不调。苍附导痰丸加减。法夏15克,陈皮6克,茯苓2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
6、湿热型月经不调。四妙散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绵茵陈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香附12克,车前子15克,败酱草20克,银花藤20克。
7、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
8、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治疗月经不调每日1剂,水煎服。
月经不调食疗方
1、猪皮冻胶
原料:猪皮1000克、白糖250克、黄酒250毫升。
做法:先将猪皮切碎之后,加适量的水用文火将其炖至粘稠状。然后加入白糖、黄酒搅拌即可。
此方中猪皮富含胶原蛋白,而且具有滋阴养肝之功效,特别适合月经不调、偶感腰腿酸痛的女性经常食用。
2、羊肉粥
原料:羊肉250克、粳米100克、葱花、食用盐、生姜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放到水中浸泡、然后将羊肉切成片飞水并洗干净,生姜切成片,同粳米、羊肉一起熬粥,粥稠之后加入葱花、食用盐调味即可。
此方具有调经养血、止痛之功效,尤其适合由于气血两亏引起的痛经。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
1、血虚型月经不调
血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极少,颜色浅,脸色比较黄,经常头晕、心悸、乏力、眼花。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仙灵脾、当归、黄芪、大白芍、党参、鸡血藤、川芎、山茱萸、熟地、茯苓、炒白术。
2、血瘀型月经不调
血瘀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少,有血块,颜色呈紫黑色,经期腹痛。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当归、乌药、红花、失笑散、川芎、桃仁、生地、泽兰叶、赤芍、京三棱、香附。
3、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
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这种症状就是月经提前或延后,经血量过多或者过少,有血块,胸胀腹胀等。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柴胡、茯苓、香附、白芍、木香、当归、郁金、炙甘草、白术。
月经不调吃什么调理
一、血热型月经不调的调理血热型月经不调症状: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深红,面红口干,尿黄便结。治疗:清热凉血药物。
二、肝郁化热型症状:乳房胀痛、小腹胀痛,胸闷以及烦躁易怒。治疗:疏肝解郁、清热。
三、血虚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谈且质地稀。治疗:补血益气。
四、气滞型月经不调的调理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暗,胸胁乳胀。治疗:理气活血。
月经不调可以用食疗法进行调理么
调理月经不调食疗方一
由香附、乌药、延胡各10克,肉桂3克等材料研磨成末以后以开水冲泡而成的痛经茶具有温经理气、止痛驱寒的功效,在调理月经不调的时候是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体寒的症状,取得一定的疗效。
调理月经不调食疗方二
益母草汁粥的组成为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适量,大米100克。将大米煮熟放入所有药汁以及蜂蜜后再熬成粥即可。此方具有滋阴养血、调经消瘀的功效,因此能够很好的治月经不调。
调理月经不调食疗方三
月经不调可以用食疗法进行调理么?红花糯米粥的组成为红花、当归各10克,丹参15克,糯米100克。先将所有的药材煎煮,然后留汁备用。大米洗净放入备好的药汁中熬成粥即可。此方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因此能够很好的治月经不调。
调理月经不调食疗方四
玫瑰蒸乳鸽的组成为玫瑰花,乳鸽一只,枸杞子,红枣,料酒,盐,味精,生姜,葱,胡椒粉。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碗中并倒入适量高汤,然后放入蒸笼内蒸至乳鸽烂熟即可。此方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因此能够很好的治月经不调。
调理月经不调食疗方五
当归延胡汤的组成为当归9克,延胡索5克,生姜2片。将所有的药材和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楚煮成汤每日一剂,连服三日即可了。此方具有活血散寒的功效,因此能够很好的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有哪些类型
1、血虚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3、血寒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表现,其中冷痛或胃寒等症状得热则可自行减轻。
4、气滞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甚至疼痛、胸胁乳房胀痛等表现。
5、血热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血颜色发红或有紫块且质地黏稠,并伴有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等表现。
6、气虚型月经不调。主要症状为经期提前或延后,且经血量多色淡、质地清稀,并伴有神疲肢软、全身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等症状。
针对以上常见的月经不调的症状,中医认为通过食疗可以进行一定的调养。女性朋友们应多关爱自己,调理好自己的身体。
月经不调有效治疗偏方
食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很好。那常见的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
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红糖。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有经期错乱。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红枣,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这种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主治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山楂红花酒:山楂,红花,白酒,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这也是常见的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
对于月经不调,也有一些很不错的药物可以治疗,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选用:
妇科十味片: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逍遥颗粒: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丹莪妇康煎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
月经不调食补方法
1、气滞血淤型月经不调
症状:常表现为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行经腹痛、色暗有块。
月经不调的食疗:当归10克,羊肉片100克,生姜10克,三样食材一同放进锅里加水煮,煮熟以后再加盐,汤喝肉都吃。
2、血热型月经不调
症状:血热者常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血色鲜红。
月经不调的食疗:鲜藕、鲜梨、生荸荠、甘蔗各500克,鲜生地250克洗净然后一起榨汁,每天喝一杯,一个星期喝三次。
3、血虚型月经不调
症状:血虚者常见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经色浅淡,并多伴有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
月经不调的食疗:益母草30克,鸡蛋1到2个,益母草放进锅里加水煮开后,把蛋打下去不捣散,再煮20分钟,将鸡蛋和糖一起吃下去。
4、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
症状:气血两虚者常见经期先后不定、月经过多或过少、经色浅淡,伴小腹隐隐疼痛等。
月经不调的食疗:木耳25g,红枣25枚、鸡蛋1个、红糖10g。先将木耳、红枣与鸡蛋同煮至蛋熟,去壳后再煮,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服2剂。
痰湿型月经量少怎么办
其实女性痰湿型体质并不少见,一般来说中医人为痰湿型体质的出现主要是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不畅的同时湿气滞留在体内,长时间不注意排湿进行疏导就导致痰湿内蕴,因此痰湿型女性也容易出现月经量少,月经运行不畅的问题。
出现痰湿型病症,人就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疲倦乏力、懒言少语等症状表现,对于身体的健康损害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及时排湿,调理好痰湿型体质。那痰湿型月经量少怎么办?
(1)药物调理
痰湿型月经量少怎么办?痰湿型体质的女性可以多吃一些排湿祛湿效果好的药物,例如薏米、红豆等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吃一些化痰祛湿的中成药,帮助祛湿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自我体质,对于抵抗疾病的侵袭,帮助调理生理周期效果也非常显著。
(2)运动锻炼
痰湿型月经量少怎么办?我们知道一个人假如缺乏运动的话,体内新陈代谢会变得特别缓慢,除了容易堆积脂肪脂肪也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对于痰湿的女性朋友来说,积极锻炼身体,能够帮助血液循环,对于治疗月经排血不畅,月经量少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月经不调食疗方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4.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6.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适用于月经延后。
7.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8.雄鸡冠2个,食盐少许,鸡冠煮熟,蘸盐吃,每日1次,每月3-5次。适宜于虚寒月经不调。
9.鲤鱼500克,黄酒260克,取鱼肉与黄酒同煮吃,鱼骨焙干研末,早晨用黄酒冲服。适用于经多不净者。
10.陈年高粱根2个,洗净,煮水饮用。适宜于经期过长不净者。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
肝肾阴虚型
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需要准备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对治疗肝肾阴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是有一定效果的。
脾肾气虚型
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准备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肝郁气滞型
中医应该怎么调理月经不调?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需要每日1剂,水煎服。
气血虚弱型
滋血汤加减。月经不调患者需要准备的有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对治疗气血虚弱型月经不调是有一定效果的。
血寒型
温经汤加减。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月经不调者每日一剂,可用水煎服。
血瘀型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对治疗痛经型的月经不调效果比较好。
湿热型
四妙散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绵茵陈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香附12克,车前子15克,败酱草20克,银花藤20克,对治疗月经延后型的月经不调效果非常好。
痰湿型
苍附导痰丸加减。月经不调者需要准备法夏15克,陈皮6克,茯苓2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胆南星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月经不调患者每日需要1剂,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