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尺寸暴露身体衰老度
一个尺寸暴露身体衰老度
某日开会,一位女士执意要问我的年龄。其实她本人是个才貌双全的成功人士,虽人到中年,仍容颜美丽、风韵优雅。她唯一羡慕我的,是我的腰围,因为我的腰线看起来还很年轻。
随着年龄的增加,无论男女,腰围似乎都会呈现不可遏制的增长趋势。很多人对此完全无所谓,觉得年龄大了腰围粗点很正常,腰围无非就影响穿衣服的美观。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腰围日益增大,是一种危险的衰老信号。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腰围呢?少吃当然是一个方法,但少吃是有限度的。因为如果食量减少过多,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身体基础代谢率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就会快速反弹,让人比从前更容易肥胖,也就是形成了“易胖难瘦”的体质。
少吃的另一个麻烦就是,虽然当时的确腰围变小,但是一旦体重反弹,脂肪沉积将更加集中于身体的中部,也就是说,虽然胳膊和腿并不变粗,肚子却会比从前更容易胖。
研究发现,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节食发生心理异常,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瘦得皮包骨了仍然不肯吃东西。这种疾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强制的营养补充,会在中年之前因营养不良衰竭而死。给他们补充食物之后,发现他们的体重增加和正常人不一样。正常人会全身一起长胖,而这些营养不良者腹部所长的肥肉,以及内脏中脂肪的增加,要比正常人更多。
那么,怎样才能甩掉大肚腩,让自己的腰线重归健康和健美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无非是管住嘴加上迈开腿。
无需挨饿,只要把白米、白面换成杂粮薯类,把油汪汪的炒菜换成蒸煮炖和凉拌菜,就是管住嘴的好方法。吃饭的时候,建议先吃一碗少油的蔬菜,然后再吃主食和其他菜肴,吃到七八分饱就停嘴,既不会带来饥饿,又能避免肥肉上身。
餐后半小时一定不要坐下,可以做些家务,也可以散散步。每周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对保持腰围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想消除已经过多的腰腹脂肪,就需要再增加运动,每天保持4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不少人都想知道,究竟什么运动比较利于瘦腰?是仰卧起坐吗?其实并不是。因为仰卧起坐仅仅能够强化腹肌,却不能消除脂肪。而且,做仰卧起坐的时间太短,也不能起到消耗能量、预防肥胖的明显作用。
最好的瘦腰运动,就是平淡无奇的跑步和快走。因为跑步和快走时步子较大,腰部需要剧烈扭动,腹部需要吸气收紧,所以跑步和快走看似是下肢运动, 其实对腰腹的减肥效果非常好。一方面,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跑步和快走,能消耗较多的能量,有利于预防肥肉上身;另一方面,跑步和快走对心肺功能有一定挑 战,能强化内脏功能,有利于减少内脏脂肪含量。
不过,要提醒一下,如果心肺功能能够承受的话,运动时最好能够变速,也就是说,不是匀速地走路或慢跑,而是慢一阵、快一阵,快到自己的最大限度,累了再慢下来一会儿,再加大强度,再慢下来。这样有几次高强度“段落”的运动,效果会比四平八稳的匀速运动好得多。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就不会容忍自己的肚腩不受约束地膨大,让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一步步地逼近自己。赶紧改变饮食,赶紧迈开双腿吧!
怎样才能甩掉大肚腩
节食,不是减少腰围的好办法
《美国医学会杂志》2014年刊登了对一项多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青年成人冠状动脉危险发展研究)进行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腹部肥胖独立于肥胖程度,与中年时期亚临床冠状动脉心脏病及其进展相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哪怕体重并不超标,只要肚子突出了,腰围长期居高不下,就会让人容易在中年时期发生冠心病。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提示。
研究还提示,防止或延缓青年肥胖,可能会降低中年动脉硬化的发生危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持续处在腰腹肥胖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年轻时腰围小,腰腹脂肪少,动脉硬化的过程就会被推迟,中年时不容易发生冠心病。
其实,我国前两年的一项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项研究发现,即便体重完全处在正常范围,只要腹部突出、腰围过大,餐后的血糖和血脂反应就不 正常。研究者测定了这些腰腹肥胖者的餐后血糖反应和血脂反应,发现他们和糖尿病人一样,餐后血糖异常高企;和高血脂患者一样,餐后甘油三酯居高不下。而长 期处于高血脂、高血糖的状态下,人体就会提前衰老,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动脉渐渐硬化,逐渐走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状态。
对人体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腰围和内脏脂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采取减肥措施,哪怕体重并不下降,只要腰围得到缩小,内脏脂肪减少,人体的生理年龄就会向年轻方向回归,疾病的危险也随之减小。
婴儿肚兜尺寸
在古代,父母给婴儿穿红色的肚兜是为了图个吉利,相信肚兜上的图案能保护婴儿。后来人们逐渐明白了肚兜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婴儿的腹部不受凉,避免婴儿受凉腹泻。在炎热夏季之际,给婴儿穿一件肚兜是个不错的选择。婴儿肚兜尺寸的大小是否要注意呢?
肚兜是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肚兜形状多为正方形、菱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形状不同,肚兜尺寸也有所不同。穿肚兜是为了使婴儿的腹部不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着凉腹泻。所以,婴儿肚兜尺寸是根据婴儿的腹围大小和身高来做的。肚兜最宽的长度是婴儿腹围,以覆盖婴儿腹部。婴儿肚兜尺寸要根据婴儿的身高和腹围来买,由于婴儿喜欢蹬脚,婴儿肚兜最好买连脚肚兜。建议大家,婴儿肚兜尺寸最好买略大一点的。因为肚兜买小了,不能完全盖住婴儿的腹部。而且,婴儿不会在意略大一些的衣物。实际上,略大一点的衣物更为合适,因为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长大。
小心!腰围暴露你的衰老程度 腰围会暴露你衰老的程度
《美国医学会杂志》2014年刊登了对一项多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青年成人冠状动脉危险发展研究)进行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腹部肥胖独立于肥胖程度,与中年时期亚临床冠状动脉心脏病及其进展相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哪怕体重并不超标,只要肚子突出了,腰围长期居高不下,就会让人们容易在中年时期发生冠心病。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指示。
研究还提示,防止或延缓青年肥胖,可能会降低中年动脉硬化的发生危险。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持续处在腰腹肥胖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年轻时腰围小,腰腹脂肪少,动脉硬化的过程就会被推迟,中年时不容易发生冠心病。
其实,我国前两年的一项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项研究发现,即便体重完全处在正常范围,只要腹部突出,腰围过高,餐后的血糖和血脂反应就不正常。研究者测定了这些腰腹肥胖者的餐后血糖反应和血脂反应,发现他们和糖尿病人一样,餐后血糖异常高企;和高血脂患者一样,餐后甘油三酯居高不下。而长期处于高血脂高血糖的状态下,人体就会提前衰老,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动脉渐渐硬化,逐渐走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状态。
对人体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腰围和内脏脂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采取减肥措施,哪怕体重并不下降,只要腰围得到缩小,内脏脂肪减少,人体的生理年龄就会向年轻方向回归,疾病的危险也随之减小。
听到这里,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腰围呢?
少吃当然是一个方法,但是少吃是有限度的。因为如果食量减少过多,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身体基础代谢率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就会快速反弹,而且因为身体日常消耗的能量下降,会让人比从前更容易肥胖,也就是形成了“易胖难瘦”的体质。
少吃的另一个麻烦就是,虽然当时的确肚子变小,腰围变瘦,但是一旦体重反弹,脂肪沉积将更加集中于身体的中部,也就是说,虽然胳膊和腿并不变粗,肚子却会比从前更容易胖。
研究发现,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节食发生心理异常,患上“神经性厌食症”,瘦的皮包骨头而仍然不肯吃东西。这种疾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强制的营养补充,会在中年之前因营养不良衰竭而死。给他们补充食物之后,发现他们的体重增加和正常人不一样。正常人会全身一起长胖,而这些营养不良者腹部所长的肥肉,以及内脏中脂肪的增加,要比正常人更多。
其实,节食或营养不良的害处,不仅仅体现在成年人的节食减肥过程中,也体现在从小的营养状态中,甚至是母腹胚胎时期的营养状态中。对贫困地区、灾难或战争地区进行的研究发现,从三年困难时期等严重食物不足时期熬过来的胎儿或幼儿,当时严重营养不良,过后虽然正常长大,但成年之后发生中部肥胖、并最终患上糖尿病的危险,要比从小营养充足的孩子更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积极健身,即便吃同样的饮食,胚胎时期或幼年时期营养不良的孩子,中年时将会比别人更容易发生内脏肥胖,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之类慢性病。
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30年前大部分国民都处在营养不良状况下,现在刚刚富裕起来,这种幼时营养不良所造成的隐患,正好在当下体现出来。满街上那些大腹便便腰围膨胀的中年人,正反映出几十年来生活方式和饮食内容巨变所带来的健康后果。
那么,怎样才能甩掉大肚腩,让自己的腰线重归健康和健美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无非是管住嘴加上迈开腿。
无需饥饿,只要把白米白面换成杂粮薯类,把油汪汪的炒菜换成蒸煮炖和凉拌菜,就是管住嘴的好方法。吃饭的时候,建议先吃一碗少油的蔬菜,然后再吃主食和其他菜肴,吃到八分饱就停嘴,既不会带来饥饿,又能避免肥肉上身。
餐后半小时一定不要坐下,可以做些家务,也可以散散步。每周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对保持腰围是绝对必不可少的,而要想消除已经过多的腰腹脂肪,就需要再增加努力,每天保持4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
这位女士问我,究竟什么运动比较有利于瘦腰呢?是仰卧起坐吗?其实并不是。因为仰卧起坐仅仅能够强化腹肌,却不能消除脂肪。而且,做仰卧起坐的时间太短,也不能够起到消耗能量预防肥胖的明显作用。
最好的瘦腰运动,就是平淡无奇的跑步和快走。因为跑步和快走时步子较大,腰部需要剧烈扭动,腹部需要吸气收紧,所以它们看似下肢运动,其实对腰腹的减肥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跑步和快走坚持半小时以上,能消耗较多的能量,有利于预防肥肉上身;另一方面跑步和快走对心肺功能有一定挑战,能强化内脏功能,有利于削减内脏脂肪含量。
不过,还要提醒一下,如果心肺功能能够承受的话,运动时最好能够变速,也就是说,不是匀速地走路或慢跑,而是慢一阵,快一阵,快到自己的最大限度,累了再慢下来一会儿,再加大强度,再慢下来。这样有几次高强度“段落”的运动,对身体有所挑战,运动效果会比四平八稳的匀速运动好得多。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爱家人,就不会容忍自己的肚腩不受约束地膨大,让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一步步地逼近自己。如果你的身边有大肚子的亲友,赶紧劝他们改变饮食,赶紧让他们和你一起迈开双腿吧!
男士职业装搭配技巧
1.大肚男爱穿三颗扣西装
身型中广腰围的人应避免穿腰身过于明显的西装,特别是三粒扣以上款式,容易自曝缺点,造成别人视觉上的压力。这种三粒扣以上款式适合身材高瘦型男士;相对身材矮胖中广型,建议考虑双排扣;单排扣中,双扣给人感觉较为稳重,三扣较为年轻,四扣较为悠闲;如果你是属于瘦削体格却又偏好双排扣者,则可进一步研究选择双排六颗或双排四颗扣的品味级穿法,突显特色。
2.错误尺寸观念待修正
穿错尺寸是台湾男人普遍的通病,且一般多喜欢买大一号的西装穿。事实上穿大一号的西装不但无法显示气派,反倒是暴露「小人穿大衣」不合格品味。毕竟Just Fit才是表现出个人精神与气度的理想原则,也因此选择尺寸的第一要点正是合肩、笔挺合身,长度是把双手垂下,衣长刚好到臀部下缘为宜,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食指第二关节处,袖长刚好到手掌虎口,或服摆与拇指处齐平,过长或过短都不对。视觉印象为露出西服与西裤呈一比一,才能穿出完美比例。
3.所有扣子通通都扣上
穿西装主要目的不在为了御寒,所以扣子全都扣上其实是笑话一桩。建议合宜的扣法是,单排单颗扣时,可扣可不扣;双颗扣时则可以全扣;三颗扣以上,宜保留最下一颗扣不扣;但双排扣时,则一定要扣。
不良习惯乳房下垂
1. 胸罩尺码不符,穿戴不正确
长期穿戴过大或过小的胸罩会影响胸部发育。有研究说,胸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女性的乳房大小会发生变化,比如15岁青春期时的乳房和25岁时的乳房尺寸可能就不一样,女性怀孕、哺乳前后的尺寸也会有差别。因此,这时选购胸罩就要调整尺码,试过之后再买。
2. 你没有喝足够的水
脂肪和胶原蛋白是乳房的主要组成部分。忽略水份可以让你的皮肤显得粗糙,因此平时喝水时要保证足够的水份摄入,来供给胸部足够的营养,以及维持平衡的激素水平,就能让胸部饱满坚挺。
3. 防晒不足
喜欢在夏季穿背心?确保涂抹防晒霜在所有将被暴露的皮肤上,否则晒伤会导致早衰和不必要的下垂。
4. 爱抽烟
爱抽烟的女性乳房容易下垂,因为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让皮肤变得松弛。
5. 过度节食减肥,蛋白质摄取不足
过度节食减肥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必然会调动储藏的脂肪和蛋白质来应付,胸部脂肪减少、皮肤松弛、胸肌流失, 而营养不足又引起腺体组织萎缩,整体胸部组织减少,但连接胸肌和乳房的结缔组织却没有随之减少,因此胸部就变小变下垂了。
腹部脂肪越多患乳癌的风险就越大
腹部脂肪多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健康。据报道,新研究表明,如果女人穿衣服的尺码越来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研究人员对9.3万名女性的患癌数据进行了分析:25岁时,这些女性的平均裙腰尺寸为8码(约86厘米);到64岁时,她们的平均裙腰增长至10码(约88厘米),其中,3/4女性有腰围增大现象。
在跟踪观测过程中,1090名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若每10年裙腰增大一个尺码(2厘米),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3%;如果10年内裙腰尺寸增加两个尺码(4厘米),风险增幅则将翻倍达到77%。
裙腰型号增大说明腹部脂肪增加,先前研究发现,脂肪增多会影响女性雌激素水平或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研究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定裙腰尺寸和乳腺癌存在因果关系,但女性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一定能降低乳癌风险。
腹部脂肪越多患乳癌的风险就越大
研究表明,如果女人穿衣服的尺码越来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研究人员对9.3万名女性的患癌数据进行了分析:25岁时,这些女性的平均裙腰尺寸为8码(约86厘米);到64岁时,她们的平均裙腰增长至10码(约88厘米),其中,3/4女性有腰围增大现象。
在跟踪观测过程中,1090名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因素后,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若每10年裙腰增大一个尺码(2厘米),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3%;如果10年内裙腰尺寸增加两个尺码(4厘米),风险增幅则将翻倍达到77%。
裙腰型号增大说明腹部脂肪增加,先前研究发现,脂肪增多会影响女性雌激素水平或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虽然不能简单地认定裙腰尺寸和乳腺癌存在因果关系,但女性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一定能降低乳癌风险。
男人性衰老的五大标志
对于男性来说,性器官的衰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睾丸“缩水”。男性一般自50-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间质细胞可逐渐发生衰老及退行性改变,使睾丸酮的分泌大量减少,睾丸的容积也相对减小,此时机体各组织器官逐渐老化,性功能也逐渐衰退。
2.阴茎外表变了。男性到了四十多岁时,龟头会逐渐失去紫红的颜色,这主要是因为血液运行的减少。由于雄激素水平下降,阴茎的耻毛也会越来越稀,逐渐恢复到青春期前无毛的状态。另外,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阴茎表皮也会变得松弛。
3.尺寸变小。一般来讲,男性的阴茎过了青春期基本就不再发育了。随着年龄增加,阴茎的长度和粗细,也会发生少许变化。从50岁到70岁,阴茎的尺寸会缩水1-3厘米。
4.阴茎更“弯”。如果阴茎上有疤痕且疤痕积累不均匀,阴茎可能越变越弯,这被称为阴茎硬结症,多见于中年人,它可以引起勃起时疼痛、性交困难,因此患者应该积极就医。
5.敏感度降低。最明显的表现是性冲动次数减少。60岁后,平均每年性高潮次数比30岁减少10—50次,因人而异。从而带来性反应迟缓、精液量少、性生活后极度疲乏、不应期(即连续两次勃起射精间隔的时间)大为延长等。
自测身体衰老程度
单脚站立看老化程度:这是教授根据对人体组织30多年的研究提出的一种简易自测 法。老人双手下垂紧贴身体两侧,闭上眼睛,单脚站立,并记录下能保持这样姿势的时间长度。如果时间大于8.4秒,则男性的身体年龄在50岁以下,女性在 60岁以下;如果在7.4秒到8.4秒,则说明男性身体年龄为50-59岁,女性为60-69岁;如果在5.8秒到7.4秒之间,则男性身体年龄为 60-69岁,女性为70-79岁。如果身体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说明老化程度偏快,需要注意身体。
腰臀比看心血管疾病:站立时,测量腰围和臀围,用腰围除以臀围,就可以得到腰臀比。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标准,男性腰臀比小于0.8,女性小于0.7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较低。当男性腰臀比超过0.95,女性超过0.86时,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较高,需要特别重视。
脉搏看心脏功能:将3次脉搏数相加,减去200再除以10,所得结果如果小于6,说明心脏功能良好;如果在6到12之间,说明心脏功能一般;如果在12以上,则需要到医院检查了。
仰卧起坐测体力:50岁的健康人在1分钟内仰卧起坐的最佳次数为25—30次;60岁的健康人在1分钟内仰卧起坐的最佳次数为15—20次。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字,说明体力不够,应该加强锻炼。
爬楼梯看体力和腿力:老年人如果能够一级级登上5层楼,没有明显的气喘现象,就说明健康状况不错;如果登上3楼就又累又喘,意味着身体虚弱,要注意调节。
对于这套自测方法,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提醒,老人的确可以根据这个来测试衰老程度,但切不可把它当作锻炼方法,或仅为了提高测试 成绩而锻炼。比如仰卧起坐,对腰部要求很高,运动量对老人来说也偏大,腰部有疾病的人并不适合做这个动作。此外,心理作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相当于其他因 素相加的总和。如果测试中表现不佳,便认定自己身体不好而郁郁寡欢,那就得不偿失了。洪昭光教授建议,只要平常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并保持 良好的心态,自然就会显得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