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白血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儿童白血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辅助检查:(1) 血常规:通常表现为血小板(PLT)降低、血红蛋白(Hb)降低,贫血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白细胞计数(WBC)50%以上增高,余可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升高者外周血中易见到白血病细胞,是诊断白血病的有力证据。(2) 骨髓象: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的骨髓象绝k部分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病例M示增生低下,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后者预#较佳。至今为止,骨髓象仍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最确切依据,其中原始幼稚细胞的比例>30%方可诊断。(3)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 ceptcy,GCR)测定,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可用于指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化疗及判断预后。(4) X线表现:白血病患儿的X线多为非特鼻性,胸片常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浸润肺时可见斑状影。其他:白血病的免疫学、细胞化学、细胞遗fp学检查、透射电镜等。

小儿急性白血病有什么特点

成人白血病和儿童白血病在很多状况下是不同的。儿童白血病在发病率、常见的白血病类型、预后等方面有以下与成人白血病不同的特性:

1.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对高。在儿童的恶性疾病中,急性自位居首位,约占50%。

2.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的35%,以2到5岁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70%到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占15% 到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高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特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人居多,40岁以上是发病顶峰人群。慢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小儿发病率仅占3%。

3.髓外白血病发作率高。所谓髓外白血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白血病。在儿童易发作,应注重治疗。

4.疗效优于成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高,可达90%以上,5年以上的长期无病生存高达80%左右。但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成人相差无几。

儿童患白血病与居住环境有关 装修污染是祸首

环境污染猛于虎临床资料显示,在儿童恶性疾病中,白血病已占到70%,其余为淋巴瘤、脑瘤等。尽管从医疗技术上白血病治愈率已达80%左右,但也称之为儿童恶性疾病第一杀手。马军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罕见的儿童白血病,到了21世纪,已发展成威胁儿童生命的一大杀手。环境污染是罪魁祸首,大量存在的造纸厂、化工厂,与日俱增的汽车数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受到污染,成为白血病高发的直接诱因。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一个城市每增加10万辆汽车,白血病发病率就增加十万分之二。不仅如此,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在农作物上的大量使用,造成水果蔬菜类的二次污染。一些劣质儿童小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超标,经常食用会改变儿童血液成分或引起血液过敏及免疫功能低下。

甲醛伤人于无形大环境有问题,儿童居住的小环境同样不乐观。含有苯原料的快干漆等装修材料大量进入家庭,东北漫长的冬季影响通风,如果在3个月内入住装修后的房子,极易对儿童造成危害。装修材料中所使用的甲醛是导致儿童白血病的重要诱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判定,装修材料内的剧毒污染物———甲醛,不但可以引起鼻咽癌、鼻窦癌,还可引起白血病。

甲醛又称蚁醛,是装修材料中散发出的一种刺激性气体。有持续挥发特性,挥发周期一般持续3-8年,新装修或已装修的3年内为高挥发期。夏季高温天气和冬季供暖时期通常是甲醛释放量的高峰期,要比平常高出20%至30%。据介绍,甲醛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装修材料内,如大芯板、门框、家具、窗帘、橱柜体、复合地板等,还存在于有黏合剂、涂料、油漆中。

我国每年甲醛的生产量约320万吨,其中约有100万吨用于各种装饰建材内。作为较高毒性物质,甲醛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甲醛浓度高的居室中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可导致流泪、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部分患者听诊呼吸音粗糙。较重者可有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新装修房屋这种特征尤其明显。

儿童白血病是可防可治的。首先是多带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绿地做户外运动,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农村儿童则应避免直接接触农药、化肥等物品。其次,儿童偶发小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现在药品超市越来越多,处方药非处方药随时随地都可买到,用药风险同时存在。例如一些止泻类药物含有黄胺等成分,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头痛感冒吃含有苯环类的抗生素,会对儿童血液有影响。因此,家长要把好儿童用药关,莫因小病酿大疾。第三,要减少家庭污染,保持儿童居室空气流通。家庭装修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且在装修半年内避免儿童入住。第四,日常远离微波辐射,尽量减少儿童与手机、电脑、电视等微波电器的接触时间,避免因儿童免疫力低下造成基因改变,从而诱发血液类疾病。最后,要注意食品安全,禁止儿童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超标的伪劣小食品。蔬菜水果中残存的农药,预防禽类发病的抗生素等,都可导致儿童白血病增多,因此,应选择绿色食品,防范餐桌二次污染。

据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为3/10万,每年约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儿童,而且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在众多的儿童患者当中多数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该种白血病的诱发原因,正是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等剧毒化学污染物。据国际血液学会会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介绍,黑龙江省作为儿童白血病高发区,发病率为7-8/10万。作为全国四大血液病研究所之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患者覆盖黑、吉、辽及内蒙古地区,一组数字更能反映出近几年儿童白血病倍增趋势。上世纪70年代这里一年只有几例儿童白血病患者;到上世纪80年代,一年有几十例;上世纪90年代,增加到一年200多例;2000年至今,一年千余例。种种迹象表明,装修污染是儿童白血病罪魁祸首。哈尔滨血液肿瘤研究所对所收治的1500多例儿童血液病患者调查发现,其中70%白血病患者家庭在1—2年内装修过。

丝虫病辅助检查

分为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

1.病原诊断

⑴血检微丝蚴: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至次晨2时为宜。

1)厚血膜法:取末梢血60µl(3大滴)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如经染色可减少遗漏并可鉴别虫种。

2)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加盖片后立即镜检,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本法适用于教学及卫生宣传活动。

3)浓集法:取静脉血1~2ml,经溶血后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此法可提高检出率,但需取静脉血,且手续较复杂。

4)海群生白天诱出法:白天给被检者口服海群生2~6mg/kg体重,于服后30~60分钟间采血检查。此法可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对低度感染者易漏诊。

⑵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故可于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可取上列体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采用离心浓集法、薄膜过滤浓集法等检查。含乳糜的液体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去除上面的脂肪层,加水稀释10倍后,以1500~2000rpm离心3~5分钟,取沉渣镜检。

⑶成虫检查法:

1)直接查虫法:对淋巴系统炎症正在发作的患者,或在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节的患者,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切除可疑结节,在解剖镜下或肉眼下剥离组织检查成虫。取得的虫体,按常规线虫成虫标本制作技术,杀死固定,然后置线虫透明液中,镜检、定种。

2)病理切片检查:将取下的可疑结节,按常规法制成病理切片镜检。若为丝虫性结节,可见结节中心有成虫,其周围为典型的丝虫性病变。

2.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

⑴皮内试验: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⑵检测抗体:试验方法很多,目前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及马来丝虫成虫或微丝蚴的可溶性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⑶检测抗原:近年来国内制备抗丝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双抗体法和斑点ELISA法分别检测班氏和马来丝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已获初步进展。

儿童白血病应该如何治疗

白血病虽为恶性肿瘤,但儿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经过几十年努力后,在今天已不是不治之症,儿童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已取得了显著、稳定的增长。

不同种类、型别的儿童白血病在治疗方法、治疗反应和预后上是不相同的,所以对白血病进行正确的MICM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如果单独采用形态学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则不能全面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存在盲目性,因而会出现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倾向,严重影响小儿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因此要结合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抗原、染色体和融合基因进行MICM分型,既可准确地诊断,也有助于制订策略性个体化化疗方案及评估预后。近3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骨髓体外培养等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儿童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已显著提高。

目前认为低危型和中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是其首要的根治方法,5年无病生存率已高达80%以上,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 年无病生存也仅达70%-80%,所以对低、中危型急淋,目前首选联合化疗,而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型儿童急淋,由于强化疗方案的改进,其5年无病生存率也达50%,应进行规范化疗,择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进行分型,对中危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选用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内的规范化疗,对高危型急非淋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由于采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等的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已达 70%以上,目前首选化疗,而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白血病治疗是一个非常细致、策略性很强的过程。联合化疗包括诱导、巩固、维持、强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髓外白血病预防等多个环节,各治疗环节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消灭体内白血病细胞并达到根治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求专业人员具有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治疗开始就要将争取长期持续缓解作为工作的既定目标,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开始的诱导缓解或短期的成功。医务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血液学知识外,还应具备沉着、熟练地紧急处理重症感染以及某些严重并发症的能力。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同时又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任何治疗的中断或疏忽都会导致患儿病情的复发,使以往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且给患儿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我们在不断完善儿童白血病策略性个体化治疗的同时,加强对白血病患儿及其家长的管理和随访,重视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均将病情向家长详细交待。通过座谈会、联欢会的形式达到相互交流、彼此理解、增强信心,以配合治疗。即使对于已经临床停药的患儿,我们也要求定期来院随访,做全面体格检查,监测并尽量清除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病。白血病患儿在经过早期的强化疗阶段以后,应恢复上学,尤其是停药后更应调整心态,象其它儿童一样学习、玩耍、交际。因为必要的校园生活和社会交际可以激发积极上进的心态,从而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达到清除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目的。

小儿急性白血病并非首选骨髓移植

一般来说,急淋的白血病患儿只要治疗及时,大部分儿童白血病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白血病患儿的家属需要明确的是骨髓移植并非为所有的儿童白血病患者首选。

儿童白血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急淋”所占比例比较大,70%左右。儿童白血病病人首先要做化疗,骨髓移植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只有那些复发、难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才有做骨髓移植的必要。

而且,据有关报道,现在欧美等国在治疗白血病患儿时,主要也采用化疗方案,而把骨髓移植视为二线的治疗措施。

骨髓移植难匹配

确定要进行骨髓移植的儿童患者,首先要寻找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者。

供者主要有三种来源:自体干细胞(如脐带血)、亲属供者(有血缘关系的)、无关供者(没有血缘关系的)。而现在,由于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亲属供者越来越少,因此合适的供者主要从无关供者中寻找,匹配起来比较困难。

移植过程大风险大

移植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手术中,要把异体提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首先要杀死体内不正常的造血细胞;其次是要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它容易接受外来的干细胞。

所以,那种儿童得了白血病必须要做骨髓移植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小孩得白血病的原因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导致儿童白血病的明显诱因。但医学界普遍认为,除了家族遗传,环境污染应是儿童白血病的重要诱因。种种迹象表明,室内环境污染与儿童白血病罪魁祸首之间,存在某种神秘联系,在白血病孩子当中,近90%的孩子家中近期都曾经装修过,而且不少孩子家里还是“豪华装修”。一份统计也表明,在一家儿童医院血液病研究所10年收治的1800多名白血病患儿中,有46.7%的孩子家里在发病前半年内进行过装修。“装修”不只是与儿童白血病患者有关。调查表明,在近10年的1200多名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有54.6%的人家中也曾在半年内装修过。

诱发儿童白血病的病因

诱发儿童白血病的病因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儿童的白血病,儿童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发展就是看他们,更是祖国的未来之光。经调查发现,现在儿童的的白血病比大人的发病率还要高,那么,诱发儿童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诱发儿童白血病的病因有:1、遗传因素。例如先天愚型儿童患白血病的几率较大2、过多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酚等,这种物质多在装饰材料中存在,如油漆、新家具等,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3、某些抗癌药物可能导致白血病,细胞毒化疗药物烷化剂使用过多会增加白血病发病危险。各年龄均可发病,3~7岁较多,约占小儿病例50%。一般发病率为3~5人/10万人,高发区可达6.6人/10万人。大多起病较急,少数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为面色苍白、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低下,鼻出血或齿龈出血等;少数患儿以发热和类似风湿热的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

通过儿童白血病的病因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白血病是不能忽视的,我们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家长们应该多些关系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多关心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布鲁斯氏菌病辅助检查

㈠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贫血不清,仅见于严重患者或有延徒性病灶者。

㈡各种培养 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牛型布鲁菌初分离时需10%的二氧化碳。从尿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脓液等中也可分离出病菌,可将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

㈢各种免疫学试验

1.血清凝集试验 试管法乃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但注射需乱菌苗后也可呈阳性,故应检查双份血清,若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长,乃提示近期布氏杆菌感染。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法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且检测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因慢性患者的抗体属IgG型,故本法可同时用于急、慢性病人的诊断。近来有采用亲和素酶联试验,较ELISA更敏感。

3.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试验本法可检测IgG,用于鉴别自然感染与菌菌免疫。自然感染达1个月后,体内凝集即以IgG型为主(初为IgM型),该IgG对2-ME有耐受性;而菌菌免疫后3个月内的凝集素均以IgM为主,可为2-ME所破坏。

4.补结试验 补吉抗体亦属IgG,病程第3周的效介可超过1∶16。本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特异性亦高,但出现时间晚于凝集试验。

5.抗人球蛋白试验 病人尚可产生一种不完全抗体,后者虽可与抗原结合,但肉眼不可见。当将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体复合物中,即出现直接可见的反应。不完全抗体出现早而消失晚,故可用于急、慢性期病人的诊断。鉴于本法操作复杂,只适用凝集试验阴性的可疑病人,效价>1∶80为阳性。

6.皮内试验 布鲁菌素皮试乃为一种延迟超敏反应,24~48小时观察结果。仅有局部红晕而无肿块者为阴性,局部红肿和硬快的直径达2~6cm者为阳性。皮试在病程6个月内的阳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几近100%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7.其他免疫学试验 有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因操作复杂,不适于普遍采用。

㈣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心电力产可示P-R新时期处长、心肌损害、低电压等。骨、关节的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椎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肝功能及脑电图的改变的均属非物异性。

相关推荐

白血病初期的治愈率是多少

以成人和儿童白血病患者为例来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治愈率是比较高的,治愈率现在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治疗缓解后,治愈机率很高,这是3-10岁左右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缓解率比较高,但是复发率较高,所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差一些,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还细分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一些。

儿童白血病能痊愈吗 儿童白血病治疗需注意

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需根据医生建议和患儿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不盲目选择骨髓移植,且骨髓移植费用高昂,对些原本拮据的家庭来说相当于一笔天文数字,很可能会因为后期费用支出过大而中途放弃。 儿童白血病活动无耐力现象,需要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要绝对卧床。而对于需长期卧床的患儿,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白血病患儿应与其它病种的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的患儿,应置单人病室,且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且在探视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

地暖会导致孩子白血病吗

地暖会导致孩子白血病吗?其实这是没科学依据的。 网传的微信上说: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地热供暖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居住地热供暖受到严重的供暖辐射。 这种说法是没科学依据的,如果非得说白血病跟地暖什么关联的话,只能是装修材料中含甲醛、苯等毒物质,冬季取暖温度升高后加速了这一毒物质的挥发。 从事医学工作将近30年的专家介绍,儿童白血病普遍公认的病因物理因素、化学药物、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医学上已

白血病治好和正常人一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以某医院治疗白血病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治疗儿童白血病,到2011年3月统计,北京儿童医院已治愈白血病患儿1600余例,其中不少孩子长大后上了大学或参加了工作,并且结婚生育了30多名健康的小宝宝。

孩子吃零食易得白血病

哪些因素会致使孩子患上白血病? 就目前来说,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并没很明确,但是可以确定跟以下几个因素关: 1、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在诱发儿童白血病中较常见,具体表现为: ▪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重金属(如汞、铅、铬、钴、镉)、苯及其衍生物、汽车尾气、农药、甲醛涂料等,可能会诱发白血病。 ▪ 食物中含抑制“拓扑异构酶”的物质 “拓扑异构酶”能纠正DNA复制时形成的异常结构,如果食物中含抑制“拓扑异构酶”的物质,则可能会增加急性白血病的感染风险。 ▪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也是诱发白血病的罪魁祸

儿童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是什么

儿童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是什么?想必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贫血:白血病患者早期常常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表现,并呈进行性加重。患儿面色、皮肤粘膜苍白、软弱无力、食欲低下。 2、肝、脾、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脾、淋巴结肿大较为显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则脾肿大更为明显。 3、发热:也是儿童白血病早期症状之一。由于正常白细胞,特别是成熟的粒细胞缺乏,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障碍,而引起感染可致发热。 4、出血:不同的患者都着不同的出血症

白血病多少种类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当今少数几种能通过化疗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95%以上的患儿可获得完全缓解(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获得完全缓解者继续治疗3年左右,在缓解后5年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称无病生存率)的占80%左右。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也达70%左右,5年无病生存率为30%左右。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为60%~70%,5年无病生存率儿童为30%左右,成人为20%左右。 多数病人经联

儿童白血病的心理护理

儿童白血病的心理护理 1.消除心理障碍①热情帮助、关心患儿,让年长患儿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向家长及年长患儿介绍白血病关知识,宣传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已很大改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达70%左右,部分患儿以获得治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达75%左右。目前已公认白血病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②阐述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让家长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了

儿童白血病没法治愈这是误解

A 白血病看不见、摸不着 白血病就是癌细胞起源于骨髓,骨髓又是在骨髓腔(骨头)里,所以白血病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像肝癌、肺癌等这些实体瘤那么好理解。 实际上,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儿童肿瘤发病的首位,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35.9%,而在成人中,这一比例不足10%。据统计,我国白血病患儿正以每年3万-4万的速度上升。 在我国,白血病儿童的平均诊断年龄为6岁。每年超过4万患病儿童接受治疗。何映谊说,早期的白血病患儿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面色不佳、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淋巴结肿大、腹胀、骨痛、

儿童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放射物质辐射

放射性物质辐射可能诱发儿童白血病,所以不要反复给孩子拍胸片或CT,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儿童与手机、电脑、电视等微波的电器接触时间,避免因儿童免疫力低下造成其基因突变,从而诱发血液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