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三、阴虚津枯型: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眼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身体湿热严重怎么调理 湿热吃什么好得快

湿热者适宜吃以下食物:

湿热者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建议多摄入偏凉性食物:植物类有莲藕、冬瓜、苦瓜、黄瓜、萝卜等;动物类有老鸭、鲫鱼、螃蟹等;水果类有西瓜、雪莲果、雪梨、猕猴桃等。

从临床辨证分型来看,湿热可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具体用药需在中医辨证施治下,根据不同证型用药,切忌擅自用药。

输卵管堵塞可以艾灸吗 输卵管堵塞艾灸有用吗

艾灸对于治疗输卵管堵塞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根据输卵管的中医辨证分型艾灸相应的穴位能够起到一定得疗效,但是治疗效果需要根据实际病情而定.

口臭中医辨证分型

胃热上蒸型:主要表现为口臭,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当以清胃泄热为治,可选用黄连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牛黄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痰热壅肺型:主要表现为口气腥臭,胸痛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当以清热宣肺为治,可选用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清气化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鱼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肠胃食积型:主要表现为口中酸臭,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溏薄或泻下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浊腻,脉滑。

当以消食化积导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或木香槟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鸡内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肾虚怎么补

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措施,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肾虚的话我们一般还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等,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方说肾阳虚可以用一些药物来改善肾的功能不足,增强肌体的一些机能这些方法可以用。如果肾阴虚,补肾改善患者阴虚症状的一些方剂。如果肾气虚可以用一些补气,一些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所以说具体得用的药物,要根据专业的医生,给患者的肾虚的类型进行望闻问切以及中医的辨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而不是去胡乱的买一些补肾的药来用。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营卫不和型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风止痒兼健脾除湿方,如:荆防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还应配合饮食禁忌,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诱发此病。

风湿热型荨麻疹

对于风湿热型患者,治宜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连翘、荆芥、杏仁、生石、防风、蝉蜕、桑皮、僵蚕、丹参、甘草。

气血两虚型荨麻疹

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如何治慢性咽炎

1、病因治疗:消除各种致病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戒除烟酒,预防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积极治疗各种鼻病,改善工作环境等,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2、局部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及不同类型对症治疗,如分别采用药物漱口、含化、2%碘甘油涂布、超声雾化等,局部激光、微波、冷冻治疗等。在这里要提醒患者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慢性咽炎都适合用激光、微波、冷冻治疗,激光、微波、冷冻治疗慢性咽炎,是通过激光或微波产生的热能将咽部及舌根部增生的淋巴滤泡烧灼气化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只适应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是绝对不能使用激光、微波和冷冻治疗的。

萎缩性咽炎可用2%碘甘油局部涂布,通过常服维生素A、B2、C、E等全身治疗,以促进粘膜上皮生长,而改善症状。

3、中医中药治疗:

为什么吃了许多抗生素而慢性咽炎的症状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慢性咽炎的病因很多,而细菌致病却较少,有学者通过对224例慢性咽炎患者的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慢性咽炎中致病菌感染率很低,仅 6.7%,病原体感染不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这可能是慢性咽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另外,近来发现,返流性胃炎、食道炎等是导致返流性咽炎的重要病因,在临床上对慢性咽炎咽异感症患者用一般治疗效果不明显时,配合抑酸剂及促动力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及治疗

祖国医学称慢性咽炎为虚火喉痹,认为慢性咽炎可因久病不愈,反复为患,或用药不当,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过食辛辣等而致脏腑内伤,阴阳失调所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临床可根据辩证分型对症治疗,我院自制的清咽Ⅰ号、清咽Ⅱ号系列袋泡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利咽等功效,运用于临床十几年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慢性咽炎一般病程较长,症状顽固,所以治疗要有耐心,同时注意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发物和羊肉等热性食物,尽量少食甜食、含片等,坚持每天晨起淡盐水漱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舒畅等。

单验方疗法

1、银花10g、桔梗6g、麦冬6g、胖大海10g等,每天少量多次,代茶饮,舌苔较厚者,麦冬不用。

2、银花10g、元参10g、青果10g,煎汤每天少量多次,代茶饮。

3、石斛10g、银花10g、元参15g、甘草5g适量,煎汤代茶饮,用于咽部干痛。

4、青果3枚、白萝卜30g同煮,连汤带青果、萝卜服用。用于咽部憋闷、异物感、咽部有痰者。

5、炒苡仁15g、生黄芪15g,每天少量多次,代茶饮,用于咽干,四肢无力,大便较稀者。

6、梨、鲜百合各少许,加水煮,每日一小碗。鲜藕汁每日饮用少许。

7、薄荷10g水煮5分钟,每日用薄荷水冲鸡蛋,一日一次。

盆腔炎中医辨证分型

1.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2.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4.淤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病毒性角膜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肝经风热:黑睛猝起灰白色星点散翳,抱轮微红,有畏光流泪,疼痛,荧光素染色阳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

方用:银花30g,连翘10g,牛蒡子10g,桔梗10g,当归10g,防风10g,羌活10g,荆芥10g,薄荷(后下)10g,川芎10g,生甘草10g。肝胆火炽:黑睛星点密集,成树枝状或地图状,抱轮红赤较显著,有畏光,流泪,疼痛。荧光素染色阳性。可兼见头痛,口苦,便结,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

方用:龙胆草10g,黄芩10g,柴胡10g,公英15g,生地15g,泽泻10g,车前子(包)10g,木通10g,生石膏30g,川军16g。湿热蕴伏:黑睛生翳,抱轮红赤,反复发作,羞明,流泪,兼见食欲不振,头重,胸闷,口黏,荧光染色阳性。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湿清热。

咽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

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三、阴虚津枯型: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眼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一般用药为: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注意事项:忌辛辣之品及烟酒刺激。注意口腔卫生。

嗓子发炎发痒到底该怎么办

咽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咽炎,由于咽部广泛红肿,故属“喉痹”的范围;慢性咽炎,往往咽部有异物感。多由于平素喜好辛辣,肺胃内蕴,又由感受外邪,风热搏于咽部而起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转成慢性。患者有咽部充血、疼痛,多痰处,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或者咽部异物感明显,多痰且粘,咽壁充血等。

[辨证分型] 风热侵咽型: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脑长,咽部红肿,口干灼热,明显疼痛,分泌物增多。舌红苔黄,脉滑数。多见于急性期。

治宜疏风清热为主。 肺热伤阴型:咽部干燥不适,稍有疼痛,有明显异物感,痰多且稠,咽后壁颜色暗红,并有淋巴滤泡突起。舌红绛。多见于慢性期。治宜清肺养阴,化痰散结为主。

[食疗处方] 风热型的食疗处方:

方一:萝卜100克,橄榄50克。煎水代茶饮。

方二:荆芥9克,桔梗12克,甘草6克,粳米60克。水煎服。

方三:白萝卜250克,青果5个。水煎服。

肺热伤阴型的食疗处方: 方一:玄参15克、麦冬9克,甘草3克,煎水代茶饮。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荨麻疹以皮肤瘙痒性风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在中医上荨麻疹属于隐疹范畴,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荨麻疹的起病缓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采用不同中药复方治疗,疗效较好。

营卫不和型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风止痒兼健脾除湿方,如:荆防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同时还应配合饮食禁忌,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胃肠诱发此病。

风湿热型荨麻疹

对于风湿热型患者,治宜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处方:炙麻黄、连翘、荆芥、杏仁、生石、防风、蝉蜕、桑皮、僵蚕、丹参、甘草。

气血两虚型荨麻疹

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

突然口眼歪斜,面紧拘急,僵滞不舒,或瞬目流泪,畏风无汗,多有受凉吹风经过,舌淡红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松地无力,或咽喉疼痛,或见耳鸣,舌红答薄黄,脉浮滑或浮数。

口眼歪斜,兼见胃胺灼热,口渴口臭,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口眼歪斜,耳部起痕瘆,耳内剧痛,兼见胁助胀痛,口苦纳呆,厌油腻,大便不爽,舌红,答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目赤耳鸣,兼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

口眼歪斜,兼见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胀满,走窜不定,舌暗,苔薄白,脉弦。

口眼歪斜,兼见院腹胀满,渴不欲饮,肢体困重,舌红答黄腻,脉濡数。

口角歪斜3月之上,闭眼无力及漏白,患侧面肌虚胀无力,兼见少气懒言,头晕目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口眼歪斜,双目干涩,耳鸣,或见面肌抽动,兼见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口眼歪斜,肌肉挛缩,面肌抽动,兼见面色黧黑,舌质暗,可见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细湿。

初起,以实证多见,如风寒或风热外袭、痰热腑实、肝胆湿热、肝阳上尤、肝郁气滞等。后期,以虚实夹杂或虚证多见,如脾虚湿盛、正气不足、肝肾亏虚。又“久病多瘀”,故后期也常见瘀血阻络的证型。

面瘫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普遍的一种症状,面瘫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相关推荐

治疗咽炎的最佳方法 鱼腥草治咽炎多久见效

看情况而定。 鱼腥草清热解毒,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咽炎症状,咽炎常见病因是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可以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是脏腑阴虚,虚火上扰所致,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原则治疗。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及病情差异,鱼腥草治疗咽炎的效果因人而异,若情况较为严重,应该就医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如何治疗慢性咽喉炎

由于慢性咽炎病因复杂,病理过程长,因此,西医至今对于慢性咽炎没有特殊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减轻症状,或有助于消除慢性炎症,以局部治疗方法为主,全身性用药的情况很少使用。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慢性咽炎的各种病因与明确的因素,采用必要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如: (1)由于慢性扁桃体炎引起的慢性咽炎,治疗扁桃体炎为主。 (2)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引起慢性咽炎者,强调治疗原发鼻病,有助于慢性咽炎治疗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3)存在口腔疾病时,强调治疗口腔疾病;即使无口腔疾病,亦主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妇科炎症的方法

气虚汗出 症状:症见怕风吹,气短神疲,食欲不好。 方用:加减玉屏风散,取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防风6克,麦冬、五味子各12克,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再加适量水煮开30分钟,连续2次,合并滤液,均分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5~7天。 阳虚汗出 症状:汗出怕冷,心悸气短。 方用:黄芪牡蛎汤,取生黄芪、五味子、炒枣仁、小红枣各15克,煅龙骨(包煎)、煅牡蛎(包煎)、浮小麦各30克,肉桂3克。煎煮方法同上,每天1剂,温服连服5~7天。 气血两虚 症状:汗出,伴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口唇

慢性咽炎用什么方法治疗好

一、穴位针刺法治疗慢性咽炎: 穴位选择:风池、尺泽、合谷、少商、足三里、照海。 针具选择:一次性针灸针,1.5寸毫针,30号。 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患者先取坐位,风池穴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然后取仰卧位,尺泽直刺0.8~1.2寸,合谷穴直刺0.5~1寸,少商浅刺0.1寸,足三里穴直刺1~2寸,照海穴直刺0.5~0.8寸,以上诸穴均取双侧。留针30分钟,1次每天,5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 中医辨证风池穴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合穴,可滋肺阴、降虚火;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方法

一、阴虚肺燥型 咽喉干疼、灼热,多言之后症状加重,干咳少痰,口干不欲多饮,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干燥,或有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清利咽窍。方药:养阴清咽汤或养阴清肺汤合二至丸加减:南沙参16克,玄参16克,百合16克,冬桑叶12克,炙枇杷叶12克,西藏青果7克,五味子7克,生甘草7克。咽异物感明显者加绿萼梅7克,橘络7克;脉络曲张明显者加丹参12克,丝瓜络7克。 二、肺脾气虚型 咽喉不适但不欲饮,咳嗽,有痰易咳,平时畏寒,易感冒,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大便

心律失常会引起恶心吗 心律失常能吃人参吗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范畴,常用中医辨证分型如下,心血瘀阻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第二心血不足型,治以益气安神,养心补血。第三心阳不振型,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志。第四心虚胆怯型,治以养心安神,镇惊定志。第五阴虚火旺型,治以养心安神,滋阴清火。第六水饮凌心型,治以振奋心阳、化气行水。第七气血两虚型,治以双补气血。而人参的主治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因此当心律失常辨证为有气虚时能吃人参,但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

常用的针灸治失眠的方法有针刺治疗、耳穴压豆、隔药物灸、药物贴敷等。针刺治疗主要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取相应的脏腑以及相关脏腑的背俞穴,配合特定的治疗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耳穴压豆除了可以运用中医理论选取穴位外,还可以根据西医学的全息理论选取部位压豆;隔药物灸及药物贴敷均是结合了俞穴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除此之外,常配以电针、红外线照射等辅助方法。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约需40分钟左右,失眠较为严重的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每日治疗一次或隔日治疗一次均可取效。

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及早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尽快且坚持治疗。在慢性胃炎的诊断确立以后,应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制订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而不能跟着广告走。药物治疗原则有: 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①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伴糜烂、中重度萎缩、中度至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根除HP治疗非常关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雷尼替丁、枸橼酸铋的任何一种,另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中的两种;②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胃黏膜糜烂

三伏贴能治哮喘吗 三伏贴有什么作用

适用于经中医辨证论治属虚寒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慢性肾炎分几种

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即可辨证为该型: 1、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 2、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 3、肺肾气虚型慢性肾炎 4、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 其中 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占45% , 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占15%,肺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占15%, 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占20%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如果能辨别自己的肾病症型,这样方便大家对症用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