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
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 西瓜 汁、 藕 汁、 梨 汁、 牛奶 、酸梅汁等饮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糖尿病
专家指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而糖尿病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都可以明确。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 结石 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干性食物如 饼干 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可因口干而致醒。专家解释,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半数左右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肿大,部分还伴随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另有部分患者感到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鼻孔内也会结痂。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干燥综合征容易漏诊和误诊,患者需要找 风湿 免疫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做血液检查ANA抗核抗体、抗SSA和抗SSB可以确诊。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也会出现口干症状。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白带异常预示哪些疾病
一、子宫肌瘤会出现白带异常。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发病率高,常有月经异常、贫血、压迫、腹部包块等症状。白带出现异常,特别是白带内混有血液,要警惕子宫肌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可能。
二、宫颈炎会出现白带增多,有时甚至是惟一的症状。白带增多、混浊,呈脓性或混有血,以及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等是宫颈炎和宫颈糜烂的典型症状。
三、盆腔炎常表现为白带量太多,或黏稠如脓液、或稀薄如水状,或有恶臭、瘙痒、阴部灼热疼痛以及腰酸腿软,小腹胀痛等症状。急性盆腔炎还常有发冷发热,体温升高等症状,慢性盆腔炎除了白带异常外,大多有激发性不孕、月经不规律、下腹钝痛等症状。
四、白带增多,为黄色或黄绿色,伴有脓样臭味,呈泡沫状或凝乳状,严重时白带可混有血液首先应考虑有无阴道炎的可能。
男性晨勃异常或预示疾病
年龄:正常情况下年龄对晨勃起决定因素。性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次数逐渐频繁,持续时间也逐渐增长。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则会逐渐减弱或衰退。不过,一些老年人虽没有晨勃,但仍然可有满意的性生活。
睡眠:睡眠时间的充足与否、睡眠质量的好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雄性激素分泌,从而对晨勃造成影响。
情绪:悲愤过度、抑郁等能使晨勃明显减少。
疲劳:过度疲劳,精神疲惫,也会影响晨勃。
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抗酸药物、镇静药物及中药中的知母、黄柏等,均能使晨勃降低;而人参、黄芪、鹿茸等药物则能使晨勃增加。
不良生活习惯:过度抽烟、饮酒、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也能影响晨勃。
如果晨勃减退,可能是身体衰老的信号,也可能是最近休息不好,或者是某些疾病来临前的信号。不可自己胡乱用药,也不要过度紧张,如果发现晨勃不明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跳异常预示哪些疾病
一般而言,60—100次/分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大量研究亦表明,即使在正常范围之内,较高的心率也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及心脏猝死有很大关联。研究发现,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心脏病风险就分别增加10%和18%。
此外,心跳的快慢与寿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生物也有着同样的定律,如乌龟的心跳是6次/分,其寿命是277岁;而一种小老鼠心跳得飞快,每分钟高达500次,但只活两年多便寿终正寝。
口腔异味预示着什么疾病
口酸:口酸多系肝胆之热乘脾所致。“肝热则口酸”,这是中医的见解。口酸反映了“脾胃气弱”,多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有些胃肠道异常者的胃酸分泌过多,也往往有口酸的感觉。从口酸者唾液中可测得乳酸、磷酸酶、碳酸酐酶含量均偏高,PH偏于酸性。
消除口酸可取吴菜萸1克、黄连6克,加水300克,煎至200克,内服。
口甜:口腔出现甜感,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增多,舌部味蕾受刺激而产生甜感。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消除口甜,可取芡实、茯苓、扁豆、厚朴花、陈皮、栀子、黄连、藿香各15克,水煎内服。
口苦:口腔出现苦味,多属肝胆热症和肠胃热症。此症多与胆汁排泄失常有关,多见于各种炎症的急性发作期。
出现口苦,如伴有头痛、眩晕、目赤、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可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郁热,清热去火后口苦自除。
口辣:肝火偏旺、肾虚痰热者,口腔多感辣味。多为肺热或胃火所致。在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脓疡、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和长期低热患者中也可出现。
治口辣,可用泻白散泻肺清热;也可取鲜地骨皮煎汤代茶饮服。
口臭:患有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的人,口中常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此外,鼻咽部和鼻腔内有炎性病灶或脓性分泌物时,也会引起口臭。口臭还与消化机能失调有关。这是因为肠胃功能紊乱或消化不良,可使人的唾液成分发生变化而呈现酸性,有利于腐败类细菌的繁殖与活动,从而导致口臭。
口臭患者可内服保和丸,也可单用夏枯草水煎饮服,症状可在短期消失。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辣
口辣是咸味、热觉和痛觉的综合。中医辨证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虚痰热;在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时有所见。经测定,在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口辣患者舌温偏高,有时可达36℃以上。此外,口辣患者的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
心跳异常预示哪些疾病
心跳异常或是疾病征兆
中年女性如果伴有胸闷心慌,同时有睡眠不良或性情急躁易怒等神经精神症状,多半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有焦虑、抑郁,最好是到医院看神经内科或精神科,寻找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若有消瘦同时伴有心慌、心跳快,则常见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即可明确诊断。
动态心电图帮助揪出病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长期加班、熬夜、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等现象十分常见,出现心悸、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时,若是不能及早就医,当成小病一忍再忍,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医生建议,如果心率异常,感到心跳加速、心脏乱跳,可借助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压、X线胸片等全面检查,找出病因,才能制定最优化、最经济的治疗方案。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是最佳途径。一旦发现疾病,更需把握治疗时机。
心跳异常时,首先查查自己的作息是不是出问题了,从而调整回正常状态。如果长期反复,可别忘了就医喔!
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饮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糖尿病
专家指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
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甜
中医认为,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所谓“脾热口甘”。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口腔异味预示的疾病
嘴巴里有异味很难闻甚至不敢再朋友面前讲话?其实口臭自己是可以察觉到的,而且很多时候大家都用一些偏方或者口香糖来缓解口臭,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嘴巴里有异味不是吃点糖就能去除的,只能起到占时的作用,而且长期口腔异味也会给身体造成其他危害,引起其它疾病,口腔异味预示的疾病是什么。
口腔异味预示的疾病
祖国医学常以口腔异味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样,西医也时常将其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参考。口腔异味大都是由于脾、胃、肝、胆、肺、肾等脏器病变所引起,而且往往又与发热、受寒、食积、湿热等病因诱发有关。常见的口腔异味及其所反映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口苦】 口腔内常有苦味出现,中医认为多属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内经》上有“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之说。肝气郁结化热、脾胃湿热熏蒸肝胆,病人往往有面红、头痛、耳鸣、目赤、口干、口苦、吐苦水、大便干燥,或腹胀痛、四肢无力,尿黄等表现。口苦在西医上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以肝胆疾病为最多,如肝炎、胆囊炎等,这可能是胆汁分泌失常所致。某些癌症患者的舌尖感受甜味的味蕾萎缩,加之舌微循环发生障碍,唾液内成分改变,故也常有口苦之感,即使吃甜东西也会感到苦味。
【口甜】 口腔有甜味,中医认为是由脾胃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所致,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病人常见胸闷腹胀、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大便溏薄或泄泻等。西医认为,口甜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由于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到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亦增高,所以也会感到口甜。
【口淡】 口内淡而无味,除湿困脾胃和湿热“留恋”气分之外,外感风寒或久病后脾胃虚弱的病人也会感到口淡。西医认为,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锌元素缺乏、蛋白质及热量不足等,均可使味蕾敏感度下降而产生口淡无味之感。也可见于炎症初期或消退期,以及外科大手术后病人食欲不振时,有些老年人由于味蕾退化、舌苔增厚,也会感到口淡无味。
【口酸】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肝火犯胃使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又侵犯脾胃,从而引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症状。西医则多见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实验也表明,口酸病人唾液中的磷酸酶、乳酸、碳酸酐酶含量均偏高,pH呈酸性。
【口咸】 中医认为咸为肾味,是脾虚湿盛、肾阴不足、虚火上浮的一种表现。病人常有耳鸣、眩晕,精神疲乏、腰膝酸软、遗精、尿多或尿少等症状。西医则多见于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病人,也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有人测定口咸病人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含量增多,pH多呈碱性。
【口辣】 口中有辛辣味,中医认为属肾阴不足,肝火偏旺,其次为肺虚痰热。西医可见于肺炎、支气管肺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患者。此外,口辣还与舌温偏高,舌黏膜对咸味和痛觉过分敏感有关。
【口涩】 口干涩和枯涩无味,中医认为是肝胆郁热或脾肾衰败的征象。西医则多见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或通宵不眠之后,唾液分泌减少,导致感到口舌枯燥而涩。另外大量吸烟的人也可有口涩之感。
【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多为胃热所致。西医认为口臭多为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所致。另外,鼻咽部和鼻腔内有炎症或脓性分泌物时,也会有口臭,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导致口臭。
口腔异味预示的疾病,正常人口中没有什么味道,如果有了异味,往往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应当引起注意。当然,味觉的个体差异很大,需因人而异,另外,口腔异味还与食物构成、个人习惯、睡眠、周围环境、情绪、烟酒嗜好及某些药物反应有关,出现口腔异味时,找出确切原因。
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有哪些呢
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饮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糖尿病
专家指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而糖尿病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都可以明确。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干性食物如饼干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可因口干而致醒。专家解释,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半数左右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肿大,部分还伴随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另有部分患者感到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鼻孔内也会结痂。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干燥综合征容易漏诊和误诊,患者需要找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做血液检查ANA抗核抗体、抗SSA和抗SSB可以确诊。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6、尿崩症
明显的口干、口渴还要注意有无尿崩症的可能。尿崩症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较其他疾病更加显著,一般患者的尿量常大于4升/天,严重者可达10余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查一下尿比重,尿崩症患者的尿比重明显减低,常低于1.006。
8种异常出汗预示什么疾病
冷汗
每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焦味汗
汗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浓,可刺激周围人打喷嚏、流清涕。此症局限于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频繁,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
半边身出汗
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黏汗
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症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通楱去湿去热,方可痊愈。
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手术或女性分娩之后的虚汗,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的脱汗,都是不同病症或不正常的奇汗。
阴部者。
额汗
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鼻汗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
劳心汗
系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而胸汗涔涔。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异常口干可能预示的疾病
1、肺不布津,肾阴不足
中医认为口干涉及肺、肾、脾胃,肺不布津、肾阴不足等都会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口干现象,这时光靠喝水是不够的,还需要养阴生津。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饮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尿崩症
明显的口干、口渴还要注意有无尿崩症的可能。尿崩症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较其他疾病更加显著,一般患者的尿量常大于4升/天,严重者可达10余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查一下尿比重,尿崩症患者的尿比重明显减低,常低于1.006。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干性食物如饼干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可因口干而致醒。专家解释,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半数左右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肿大,部分还伴随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另有部分患者感到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鼻孔内也会结痂。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干燥综合征容易漏诊和误诊,患者需要找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做血液检查ANA抗核抗体、抗SSA和抗SSB可以确诊。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口腻
多见于伤风感冒,支气管扩张。如果经常食用过量肥肉、糖类等亦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发生口味变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