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如何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和治疗
1. 运动:最关键
人的骨质密度有个峰值概念,就是说人从出生到老,骨矿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由少到多、然后由多逐渐减少的过程,骨量最多的时候就成为骨的峰值,峰值出现大约在35岁左右,40岁后骨量就开始减少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可见提高峰值或者减缓骨质减少的速度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很好方法。
如何提高峰值呢?运动可以增加骨量,前面讲过用进废退的道理,足够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峰值也可以减少骨量的丢失。大家想过没有,我们10岁时是怎样的运动状态,记得小时候大人总是说“这些孩子精力怎么这么旺盛,大中午的也不知道睡觉,总是有股用不完的气力,就知道淘气”;20岁的感觉就是青春年少,初生牛犊不怕虎;35岁就感觉有些气力减弱,跑不动了,身体也发福了;45岁呢。。。。。。实际上35岁以后我们的运动量也减少了,到70岁,很多老同志都是老两口相互搀扶着前行,再老就只能是坐着轮椅了。。。。所以说人活到老,运动到老,生命不止,运动不休。
可是如何运动呢?年轻人的锻炼自不必说,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古语讲就是“拉屎钻攒头暗使劲”,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身体关节看着不动但是全身用劲,这种运动方式叫等长收缩运动练习。有人说这样能锻炼吗,我来讲讲为什么能够减少骨量的丢失。大家都知道帆船吧,帆能拉起来,靠的是绳子和桅杆,当我们拉紧绳子的时候,帆就升起来了,同时桅杆对甲板有一个作用支撑力,那么在绳子拉紧和放松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桅杆对甲板的冲击力变化,这时骨本身就有了力的改变,只要有力的改变对骨来说就不是废用,这样也就很好的预防了骨的废用,特别是人在卧床以后。其二,多数老年人都有关节痛,爬山、跑步锻炼都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造成关节疼痛,这种等长收缩练习就很好的减少了关节磨损。此外骨质疏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骨质疏松后不慎摔倒引起的骨折,所以防跌倒是非常重要的。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可以防止摔倒。平衡板、平衡木、金鸡独立、太极拳等等这些运动都很好的训练了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同时不加剧对关节的损伤。想想当年20岁时,被石头绊一下,我们向前跑几步就没事了;如今60岁了,被石头绊一下的结果只能是用手去撑地或者直接坐在地上。什么原因呢,身体力量差了、协调性差了,因此平时应该增加这种肢体协调性的训练,选择这种正确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
2. 药物
如果我们已经骨质疏松了,除了运动防止跌倒以外,我们还应该选择有效的药物。
医生是如何考虑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呢?是这样,废用、年老、咖啡因、激素水平低下等等这些因素的作用点都在人体骨转化的关键环节,即成骨细胞的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破骨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破骨活动强于成骨活动就会出现骨质疏松,如果成骨活动强于破骨活动就会出现骨质增生。所以药物治疗的作用点无非在成骨细胞成骨促进作用上,还有就是抑制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上来。中国有5000年的草药治病历史,很高兴很多研究都表明有一些中药的确对成骨细胞具有明确的促进生长、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西药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突破,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也已经问世,美国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除此之外,研究最多、临床应用证明有效的就是抑制破骨细胞破骨作用。如阿伦磷酸钠、鲑鱼降钙素、盐酸雷诺昔酚等。如何选择用药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生。
3. 钙剂:
有人说我骨质疏松了,我天天在补钙,钙吃多了不就不流失了吗。其实单纯补充钙和维生素D就象往一个没底的桶里倒水一样,光往里灌水可是桶存不助水,也就是说吃了再多的钙如果不被成骨细胞利用,也只能是排出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就象我们说的桶底一样。那有人说,既然补钙没用,干什么还补钙呢?中国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厨子没有油盐酱醋肯定是做不出香喷喷的一桌宴席的,钙就象这油盐酱醋,没有不行,多了也没有用。那我们一天到底需要多少钙呢?如表所示。还有补什么钙呢?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钙产品有100多种,有进口的,有国产的,太多了,都不知道怎么选了。其实钙再多无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钙和无机酸钙,含钙高,溶解度低,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40%,但是对胃肠有刺激;另一类是有机钙,钙靠配位键螯合,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90%,血钙水平稳定。其实牛奶中含有很多的钙,而且吸收好,但是有些老年人喝不了牛奶,原因是一喝牛奶就跑肚。有这些问题的老年人就需要适当选择一些钙来补充。此外食品如豆腐、虾皮、鸡蛋、酸奶中都含有大量的钙。
年龄段每天需要的钙摄入量(mg/day)
1-3 岁500
4-8岁800
9-18 岁1,300
19-50岁1,000
> 50 岁1,200
18岁以上怀孕或哺乳妇女1,300
明确诊断骨质疏松1,500
4. 骨科在骨质疏松疾病的防治过程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骨科界有一位学术泰斗坎贝尔教授这样讲到,“一个心内科医生治疗心脏病绝对不能等到患者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心衰,才想到患者是否患有严重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原发性心脏病;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问题的防治也绝对不能等到患者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性骨折才想到患者是否已经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及早发现、尽早预防,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因此对骨质疏松的防治骨科医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宣传骨质疏松防治知识,预防骨质疏松,换句话说老人就象一辆开了70几年的车,各个零部件都已经损耗到极限,如果我们不给他定时换机油、定时保养的话,这辆车就随时可能抛锚在山郊野外。
此外在患者发生骨折以后,骨科医生在内固定领域的研究已经有新的突破,已经能够运用最先进的手段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行走、恢复功能,还患者以尊严,不会出现长期卧床并发症这些要命的事。老年股骨颈骨折,更换股骨头,手术时间最快只需要30分钟,如果抛去骨水泥硬化时间12分钟的话,真正的手术时间只需要18分钟;而且麻醉医生发明了局部阻滞麻醉,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麻醉对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们医院现在股骨颈骨折以后接受换头手术患者最大年龄是105岁,她在手术以后第3天就在步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了。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手术以后第二天就开始了主动的功能锻炼,防止了创伤性肩周炎的发生;这在20年前,往往因为固定不牢固,还需要要辅以一定的外固定,所以很多患者都由于关节不动发生了肩活动受限。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怎么办呢?椎体的高度失去了能否重新恢复呢?还有骨折以后能否愈合呢?事实是能够恢复、能够愈合。这种压缩性骨折在早期通过技术能够恢复高度,但是高度恢复以后,由于骨质压缩往往造成椎体内部形成一个空壳,所以高度恢复了但是骨的强度不能恢复,所以我们现在通过技术往椎体里注射人工骨水泥。这种治疗方法就象98年长江发大水,我们的战士当发现长江大堤有涌时,就往里填塞水泥达到加固大堤的目的,涌就是水在流动过程中把大堤内填充物掏空、流走后的结果。只不过椎体骨折用的是生物骨水泥,而大堤防洪用的是盖房子用的水泥罢了,用的物品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饮食预防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的特点导致中国人普遍存在钙质的不足,预防骨质疏松应进食一些对骨骼有益的饮食,特别是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饮食。
含钙丰富的食物:鱼、虾、乳制品等。
补钙同时需补充其他营养:磷、维生素C、维生素D、酸性介质、蛋白质等,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红茶香酥饼的做法 功效
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预防心脏病。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一、如何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
人到老年,骨骼的保健是个重要课题。老人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而维护一副质量完好的骨骼,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1、多参加体育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要适量,太多,太少都不适宜;并且要注意安全,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
2、注意合理营养
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
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3、防止跌倒
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当然,在预防方式的选择上,如果能针对病因做预防的话,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不了解病因,也可以了解预防措施。怎样预防骨质疏松?一起来了解下吧。
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 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 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 VIT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不同的人群,预防的方式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选择。当然,如果患上骨质疏松的话,最好是及时的接受治疗,因为这样可以预防伤害,并保证生活质量。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也是骨质疏松预防的方式之一。
骨质疏松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
近几年骨质疏松患病的人群一直在不断增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骨质疏松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现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有很多,然而众多的治疗方法让患者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那么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让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这一点需要值得注意。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有哪些?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缺少运动很有关系,这种病确实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是随着我们每个人年老后慢慢发生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少于那些不怎么运动的老年人,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年纪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医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你的烦恼和痛苦。
骨质疏松最佳治方法通过上述讲解,是否对你防治骨质疏松有所帮助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治疗,还应注意平时的运动,专家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大型医院治疗骨质疏松。若你还有哪些骨质疏松方面的疑问需要解答,可以向线专家进行咨询。祝您早日康复!
当心!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
当心!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这些都是骨质疏松患者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骨质疏松的误区主要有: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一:补钙能治好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二:不辩病因。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中最常见的也是最没什么作用的。
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
当心!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主要就是以上提到的几点。对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误区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对骨质疏松的误区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发现骨质疏松的误区,并且及早的进行科学的骨质疏松治疗。
坚持运动的七大好处 对运动系统的好处
适宜的运动锻炼对骨关节和肌肉有良好作用,可以使骨骼和肌肉代谢加强,骨骼更加坚固,可承受更大的负荷,从而能预防骨质疏松,预防骨折,延缓骨骼衰老的过程。
什么人需要补钙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降低,钙及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不好,钙流失增加。补钙有降血压、防治骨质疏松、预防心脏病、防癌、延寿等功效。
骨质疏松预防从青少年始
骨质疏松发病静悄悄
天津医院干部科主任、骨质疏松专家晁爱军指出,我国目前人均寿命已经达74.83岁,女性平均寿命更达到了77.37岁,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多。因为骨相关疾病的发病人群非常广泛,只要年龄足够大,不干预的话,几乎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骨质疏松。
与同为慢性病的高血压、冠心病等不同,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很多人是发生骨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了骨质疏松——要知道,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框架,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关注骨骼变化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逐渐变矮,解释这是生理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骨质疏松症的侵袭;2.女性,有髋部骨折家族史,低出生体重,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3.体重指数偏低,提示越瘦的人越易患该病;4.绝经后妇女(原发或继发闭经),早绝经(小于45岁绝经),5.吸烟,酗酒;6.一些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病等。
具备危险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可防可治的疾病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既然是慢性疾病,其发展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无法预防和治疗,对此一中心医院龚宝琪主任说,骨质疏松是可预防的疾病。
青少年要多运动、多晒太阳、保证营养,增加峰值骨量储备;30-35岁成骨细胞对人体“骨骼大厦”的建设大于破骨细胞的“破坏”,因此骨量一直增长并达到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老化及疾病等原因,破骨细胞的作用逐渐超过了成骨细胞,人开始丢失骨量。
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下降之后,破骨细胞更加疯狂,骨丢失更严重。到了老年期,一定要经常监视骨变化,对骨质疏松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以维持肌肉力量和平衡,减少骨折发生。
在运动中,站立的负重运动如跳跃、跑步、跳舞等是对骨头最好的运动,有增加骨量的作用,游泳就差一些。
冬令进补吃什么 黑枣
营养成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质、膳食纤维、果胶。
功效:补肾、养胃、补气养血、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润泽肌肤、促进排毒、预防骨质疏松、预防贫血、增进体力、抗过敏、益智健脑、提升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