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安全睡眠的6项注意
婴儿安全睡眠的6项注意
1.睡觉保持仰卧。宝宝清醒时可以趴一会儿,不过家长要密切看护。不要让宝宝侧卧,因为这样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翻身变成俯卧睡姿,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
2.床垫不宜过软。使用硬床垫,再铺上合适的床单。婴儿床不要放置多余的枕头、毛毯或毛绒玩具。用婴儿被褥将宝宝包好,切勿盖住宝宝头部。
3.母婴同室不同床。研究发现,母婴同床会使婴儿猝死综合征危险增加40%,而母婴睡同一房间有助于降低危险。
4.奶嘴可降低危险。一种理论认为,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翻身至俯卧姿势。另一种理论认为,奶嘴可使婴儿舌头向前伸,保持呼吸道畅通。
5.防止宝宝过热。婴儿所处房间温度应适中,避免房间过热。同时不要给宝宝在睡觉时包裹太多衣物。
6.远离吸烟环境。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吸烟的婴儿发生猝死危险增加3倍。家中吸烟者越多,婴儿猝死危险就越大。婴儿所处室内应及时通风以免空气污浊。
提篮怎么选
1、 首选安全提篮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的好坏要注意安全提篮是否通过ECE R44/04等安全认证测试。
2、关于婴儿安全提篮的品牌,进口品牌因被国外长时间使用,通过认证和口碑认可,好于国产品牌。
3、底盘可分离的婴儿汽车安全提篮比较实用和方便;提篮非常轻便不说,可以有多种用途。
4、ISOFIX或者LATCH接口固定的安全提篮,安装方便,不容易出错,安全系数更高。
5、婴儿安全提篮的面料和材料一定要注意选择环保、无毒、透气、舒适的,甲醛等毒性物质的伤害就不用说了。
根据提篮款式和婴儿月龄选提篮
婴儿提篮有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
1、分离式的婴儿安全提篮本身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它是通过一个底盘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的;
2、整体式婴儿安全提篮可以直接与汽车座椅固定在一起。此外,应考虑那些底盘稳固的摇篮,因为这样就不易翻转,同时还要考虑宝宝躺在摇篮里时能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座位部分最好选用那些坚固、易清洗的布料,柔软绒布面料,内置大网格三明治透气睡垫都可以, 还要选择结实、可调节的背带。
适用月龄:适合于出生15个月、体重为出生13公斤的婴儿。
核心提示:婴儿刚出生时比较脆弱,购买婴儿安全提篮还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不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想等孩子大一点就购买一款儿童安全座椅,一直用到孩子12岁,这样是不科学的。在孩子1岁之前,如果要坐车外出,还是建议给孩子配置专门的婴儿安全提篮。
“贪睡”的婴儿更易长高
美国《睡眠》杂志1日发表的两项研究报告称,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均可导致中年人大脑老化,而贪睡的婴儿则更容易长高。
根据一项与中年人睡眠有关的研究成果,每晚睡眠7小时的中年男女在所有认知能力测试中得分最高,其次是每晚睡眠6小时的中年男女。然而,一旦被调查对象每晚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8小时,其认知测试成绩就较差。睡眠过少或过多所引起的认知能力退化相当于比实际年龄老了4至7岁。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在对23名婴儿从其出生12天起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婴儿在身高增长48小时前,都会出现连续两天日均增加4个半小时睡眠的贪睡情况。贪睡的婴儿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小时睡眠,这种可能性增加20%。负责这项研究的该校人类学教授兰普尔认为,研究成果表明,睡眠确实影响婴儿的成长。婴儿睡眠多,他们就容易长高。但睡眠之所以促进婴儿身高增长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住高海拔地区婴儿猝死风险大吗
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这可能意味着婴儿在高海拔地区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
从1994年开始,美国实施了仰睡运动。该运动鼓励家长让婴儿仰睡。过去的研究显示,这种睡眠姿势可能降低SIDS的危险。
卡茨博士和团队证实,仰睡运动使科罗拉多州的SIDS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二。然而,居住在海拔高于8000英尺的婴儿仍有两倍以上的SIDS风险——即使经过了仰睡运动的努力。
好消息是,SIDS的整体风险远远小于过去。然而,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婴儿仍可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卡茨博士和团队咨询建议当新晋父母咨询安全睡眠的问题时,医生应将这一点纳入考虑当中。
婴儿提篮安装方法
婴儿安全提篮内部通常装有三点式或者五点式保护带。五点式保护带分别是婴儿肩部两条肩带,腹部左右两条侧保护带。安装婴儿提篮的时候,婴儿两腿提篮的方向应该朝后安装,这样着力面积大,受力平均,如果发生紧急刹车,婴儿身体的各部位不至于受到太大的伤害。
婴儿提篮详解 婴儿安全提篮如果要安装在驾驶位置上,必须将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气囊关闭,同时应该向后安装。当然,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建议将婴儿安全提篮安装在后排座位上。
婴儿刚出生时比较脆弱,购买婴儿安全提篮还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不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想等孩子大一点就购买一款儿童安全座椅,一直用到孩子12岁,这样是不科学的。在孩子1岁之前,如果要坐车外出,还是建议给孩子配置专门的婴儿安全提篮。
婴儿猝死综合症通常是可预防吗
婴儿在床上意外窒息死亡的事件虽然罕见,但却是造成婴儿因伤害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死于SIDS (婴儿猝死综合症) 的婴儿的数量近年来有所下降,在2010年这一数据仍然为2000人。十多年来,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安全专家警告父母说,不要给婴儿使用柔软的床上用品,无论是铺盖还是褥子。这些用品包括毯子、被子、柔软的婴儿床保险杠、枕头和毛绒玩具等。
这并不意味着让婴儿冻着,专家建议使用安全睡衣,包括整体睡衣,呆在在一个温度舒适的房间里等。7月在《儿科》期刊上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查看了与婴儿猝死相关的睡眠因素。研究人员发现,涉及三个月大的新生儿的SIDS一般都是由于与父母睡同一张床引起的。稍微年长的,年龄在3到12个月的婴儿死亡,往往是与婴儿床的环境相关的,如宝宝睡觉滚到睡觉区域以外,或不安全的床上用品导致窒息等。
SIDS死亡人数的下降通常归因于政府的“仰面而睡”活动,强调正躺在着睡的重要性。“SIDS的比例下降了50%以上,所以排除了一个危险因素后确实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医疗投稿者霍利·菲利普斯博士在“CBS早安”中说道。
为了总结包括窒息在内的其它与睡眠有关的风险因素,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在2012年将活动改名为“安全睡眠”的活动。安全措施包括让婴儿睡在婴儿床或摇篮内,不让他们睡在客厅的沙发、水床或羊皮床等可以令小宝宝窒息的地方。
婴儿安全注意事项 婴儿睡眠安全注意事项
在二手烟环境中生长的宝宝往往比在无烟环境中生长的宝宝的猝死率足足高出3倍,所以妈妈们在某些场合下,比如过年过节,家庭聚会等,一定要该制止时就制止,不要给二手烟一丝丝围绕宝宝的机会!家里喜欢吞云吐雾的爷爷和爸爸也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你抽掉的不是烟,可能就是家人的健康和生命。
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和定期健康检查不仅能保护宝宝的健康,更能降低发生婴儿猝死的风险,美国儿科学院研究表明,接种过疫苗与没有完全接种过疫苗的婴儿相比,发生婴儿猝死的风险降低了50%。
母乳喂养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有效保护因素,只要进行母乳喂养,均能降低婴儿猝死的发生风险,不同的是,短期母乳喂养可使风险下降45%,而长时间全母乳喂养可使风险下降73%。
无论日间小睡还是晚间睡眠,都要保证宝宝以仰卧的姿势入睡。这是减少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基本要素。
母婴同床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婴儿猝死之外,还有许多婴儿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在与成人睡在一起,比如婴儿头部卡在床头缝隙间、成人翻身或者睡梦中伸腿伸胳膊压到宝宝导致窒息等等。宝宝可以与父母睡在同一个卧室,但不要睡在一张床上。因为与父母同室对于1岁内的婴儿是最安全的,而让宝宝独自睡在婴儿床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有利于降低睡眠相关危害的风险。
选择稳固、平坦的床垫,如果铺床单,也要将床单绷紧床垫,不要松松垮垮。因为柔软的寝具能覆盖住孩子的面部,增加窒息危险。另外,有时候家长们为了时刻看护孩子,当自己在沙发上休息时也会习惯的把宝宝放在沙发上与之玩耍或让其睡觉。但其实柔软的沙发也是极其危险的地带,据美国儿科学会数据显示,每年有13%的婴儿睡眠相关死亡发生在沙发上。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睡在稳固的婴儿床中,避免在车座、沙发、婴儿车上睡眠!
蜂蜜在酿造、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芽孢的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由于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发育还不完全,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加大发生猝死的风险。
很多家长总是会觉得宝宝睡觉时怕冷,菌菌的一个朋友每次在宝宝睡觉时就会给宝宝穿特别厚的衣服,还盖毯子等等,但是宝宝醒来后往往会满头大汗。
妈妈们一定要记得,衣着过厚或环境太热,常会导致婴儿对热环境做出非特异性反应从而增加婴儿猝死风险!妈妈们可以选择合适尺寸的睡袋,只要保证宝宝手脚温热即可!
总的来说,婴儿猝死综合征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大而化之。在宝宝最需呵护的阶段里,除了每秒的牵挂、时刻的关注,更要及时学习相关的儿科知识、及时带宝宝去打适合的疫苗,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做真正合格的父母!
宝宝边吃奶边睡觉的原因
宝宝爱睡觉:婴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兴奋性低,耐劳力差,容易疲劳,所以决定了婴儿总的睡眠时间较长,而睡眠时间和次数又与宝宝的年龄呈正比,年龄越小睡眠的时间和次数就越多,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婴儿一天中除了喂奶、换尿布、洗澡时间外,基本上有20—22个小时都在睡眠的原因。
母乳不足:宝宝一吃奶就睡着的另一个原因是母乳不足。遇上这种情况,妈妈不妨先量量宝宝的体重,若体重不增,并没生病,那么就应及时给宝宝补充牛奶,否则,每次吃奶都吃不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吮吸太累:吃奶对宝宝来说是项劳动,加上喂奶时宝宝都依偎在妈妈的怀中,既温暖又舒适还安全,宝宝确实会享受良好的睡眠环境,但这时的睡眠常不是完全的安静睡眠,当你把乳头或奶嘴拔出,宝宝就醒了。
新生儿睡眠特点有哪些
美国和荷兰各有一位心理学家,仔细观察、研究了新生婴儿的行为表现,按照新生婴儿觉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分为6种意识状态:两种睡眠状态 ——安静睡眠(深睡)和活动睡眠(浅睡);三种觉醒状态——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另一种是介于睡眠和醒之间的过渡形式,即瞌睡状态。
(1)安静睡眠状态:婴儿的面部肌肉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的活动。呼吸是很均匀的。小婴儿处于完全休息状态。
(2)活动睡眠状态:眼通常是闭合的,仅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睑有时颤动,经常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尔有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做怪相、微笑和皱眉。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在觉醒前,通常处于这种活动睡眠状态。以上两种睡眠时间约各占一半。
(3)瞌睡状态: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眼睑出现闪动,眼闭合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目光变呆滞,反应迟钝。有时微笑、皱眉或噘起嘴唇。常伴有轻度惊跳。当小婴儿处于这种睡眠状态时,要尽量保证他安静地睡觉,千万不要因为他的一些小动作、小表情而误以为“婴儿醒了”,“需要喂奶了”而去打扰他。
提篮的安装方法
婴儿安全提篮内部通常装有三点式或者五点式保护带。五点式保护带分别是婴儿肩部两条肩带,腹部左右两条侧保护带。安装婴儿提篮的时候,婴儿两腿提篮的方向应该朝后安装,这样着力面积大,受力平均,如果发生紧急刹车,婴儿身体的各部位不至于受到太大的伤害。
婴儿安全提篮如果要安装在驾驶位置上,必须将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气囊关闭,同时应该向后安装。当然,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建议将婴儿安全提篮安装在后排座位上。
婴儿刚出生时比较脆弱,购买婴儿安全提篮还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不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想等孩子大一点就购买一款儿童安全座椅,一直用到孩子12岁,这样是不科学的。在孩子1岁之前,如果要坐车外出,还是建议给孩子配置专门的婴儿安全提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