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五个误区
颈椎病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转动脖子的时候有响就是颈椎病
转脖子时候会响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如果脖子最近总是出现嘎嘎响声,怎么甄别这个响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如果颈椎有弹响的声音时,还伴随着一些症状,比如疼痛、麻木或者无力,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颈椎病的早期症状。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生理性弹响”,就不用太紧张。“生理性弹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颈椎的关节,在颈椎的屈伸和旋转活动中关节会发出弹响,当然也有理论认为是关节内有小气泡或关节异常错动甚至是关节磨损导致的,总之,关节往往是产生弹响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是来自颈部后面发达的肌肉和韧带,肌肉和韧带组织之间在屈伸活动中也会有异常摩擦,产生弹响。
误区二:脖子和肩膀酸痛就是颈椎病
偶尔的颈肩部疼痛或者酸胀,可能是筋膜炎或者着凉、劳累导致的。如果疼痛酸胀总是发作的话,就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可能是颈型颈椎病(详见《颈椎病的五种表现,请对号入座》),严格来说它是颈椎病早期阶段的表现。
误区三:有手麻、头晕的症状就是颈椎病
有头晕手麻的症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需要医生做进一步甄别。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头晕。如果头晕时伴有眼前发黑、发懵的症状,提示患者可能有脑供血不足;如果头晕和体位有关,就要怀疑是不是美尼尔综合征或者耳石症;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是跟脖子有关系的,患者转动脖子或者后仰的时候会出现头晕,而且很少会出现严重的眩晕,比如觉得天旋地转,起不来床等。
如果出现手麻,医生首先会考虑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是不是颈椎病压迫了神经根引起的。但是其他的病症也可能会引起手麻哦,如果是手臂、手腕处的神经受到了压迫,也会产生手麻的症状,比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鼠标手)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手麻就是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进行鉴别。
误区四:颈椎有骨质增生就是颈椎病
骨质增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骨刺。如果x线片子显示颈椎长了骨刺,报告单上就会写骨质增生。但颈椎长了骨刺,并不等于骨刺一定压迫了神经和脊髓。临床上,有些颈椎长了骨刺的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只有脊髓、神经或者是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和受刺激,并且产生了临床症状,才能诊断为颈椎病,而不是说X线显示有骨质增生就诊断为颈椎病。
误区五:颈椎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很多人在电脑旁边工作时间长了,或者低头玩手机太久,开车时间长了都会觉得脖子不舒服,这都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我们应该引起警惕和注意。而且现代工作生活的压力和节奏导致颈椎病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上也常会收治很多年轻的颈椎病病人,所以一定要摒弃颈椎病是老年病的错误观念,预防颈椎病应该从年轻人开始。
防治颈椎病的6个误区
误区1:颈椎病必须做手术
得了颈椎病,最好的办法是手术根治吗?专家说,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方法治愈,只有少数症状较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和大多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专家表示,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人,95%以上是不需要做手术的,通过保守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一旦病人出现肢体麻木,就要去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请医生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
误区2:膝关节疼痛多运动
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是否应加强体育锻炼?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群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出现疼痛症状后应减少活动量,深蹲和爬山等活动会诱发和加重病情。专家还建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采取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方法。
专家介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根据病人症状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轻症患者首选外用药和理疗可缓解症状,如果较重可使用口服药物,配合外用药物和理疗。
误区3:颈椎不适多“按摩”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颈椎不适,就去做做“保健按摩”“盲人按摩”。专家指出,按摩、牵引是骨科治疗的手段,但不能滥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进行,否则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专家介绍,因颈部按摩不当导致瘫痪的例子并不少见,导致症状加重的病例更多。
养生专家指出,现在社会上的“按摩”,往往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不但价格非常高,而且对用什么样的手法、多大的力气,病人的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按摩、什么情况下不能按摩,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一个师傅一个办法,问题非常大。
误区4:治疗颈椎病的保健枕
很多商家都会在广告中添加夸大成分的用词,但是小田要强调的是,保健枕功效再强大,也只是有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促进血液循环,并不算是“治疗”,而是改善症状。而且患者在选择枕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枕头的高度,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颈部生理弯曲的高度。
误区5:颈椎病是自然退变,不能预防
很多人的颈椎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预防起来并不难。现在医学上已证实与颈椎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温度和湿度、吸烟史、急性和慢性咽部感染史、软床高枕、每天平均持续低头工作超过4小时等。健康人群应把预防重心前移,特别是青少年和中年人群要避免患病的高危因素,做好自我防护。
误区6:颈椎病小病大治
有些患者,特别是一些轻度或早期患者因缺乏颈椎病防治知识,又求医心切,觉得多用药、用好药就能迅速治愈,常常是中药、西药多种药联合应用,按摩、药物外敷、针灸一起上,造成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结果适得其反。
普遍存在的颈椎病的认识误区
一、颈椎病的认识误区:脖子和肩部感到酸痛就认为是颈椎病。
大部分脖子和肩部的酸痛还是因为肌肉疲劳所致,真正的颈椎病大多带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双脚有踩棉感等症状,因此不要把脖子和肩膀的酸痛简单等同于颈椎病。
二、有些年轻人转头时颈椎经常发出响声,就认为自己得了颈椎病。
转头时之所以脖子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主要是因为颈部的韧带和骨骼发生摩擦所致,颈椎病的认识误区就是这个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颈椎病。事实上,颈椎病仍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年轻人患病的比率不高,但年轻时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伏案工作确实会增加将来患病的可能。
三、“低枕”或者趴着睡就能“无忧”,空调过冷则会导致颈椎病。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高枕无忧”是错误的观念,因此有些人就选择“低枕”“理疗枕”,甚至俯卧着睡觉,颈椎病的认识误区是趴着睡觉肯定扭着脖子,反而造成颈椎在睡眠时保持弯曲状态,其实无论仰睡还是侧睡,选择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弧度的枕头最好。
颈椎骨刺很严重吗
老年人颈椎长骨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人统计,40岁以上的人群60%有颈椎骨质增生,到 60岁几乎100%有骨质增生。有了 骨刺,既可以发生症状,也有稳定的作用,这与骨质增生的部位有关,关键在于是否压迫或刺激了脊髓、血管或韧带。当然,向前增生的骨刺也可以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临床上要消除2个误区:一是防止将颈椎长骨刺等同于颈椎病。颈椎长骨刺可以说是一种维持颈椎稳定的反应。出现颈椎长 骨刺并不一定产生颈椎病的表现。二是对颈椎X线等摄片中看到的骨质增生不以为然,认为“骨质增生很普遍,也没有很有效的防治方法,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其实椎动脉型颈椎病,就是由于钩椎关节等颈椎小关节处的骨质增生等原因造成了对椎动脉压迫而引发该型颈椎病的。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都可以骨化,直接压迫脊 髓和神经根,产生严重的后果。
颈椎病常见的四大认识误区
1、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之一。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建议采用中药治疗,绝大部分生理弯曲恢复,症状消失。
2、反复盲目按摩、复位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3、不恰当的反复牵引。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4、轻视颈椎病的预防。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渐发展为颈椎病。这也是颈椎病的认识误区。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的认识误区的介绍了,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在颈椎病上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解答的。
治疗颈椎病症状及误区
颈椎病五症状你知道吗?
1、高血压:颈椎病可导致血压升高或下降,但前者更常见,称颈椎高血压。这与交感神经系统的骨刺激有关。患者常伴有颈部疼痛、紧、上肢麻木等典型表现。
2、视力障碍:颈椎病还出现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眼睛疼痛、畏光、流泪、视野狭窄,严重者可失明。这种视觉障碍与颈椎病或脑缺血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据统计,0.67%的患者有颈椎眼表现,多数其他症状与颈椎病有关。
3、下肢瘫痪或排便障碍:脊髓一侧的脊柱引起的刺激。上肢麻木、疼痛、无力、跛行的患者,颈部症状最容易掩盖稍。有的伴有尿频、尿急、排尿或网尿。
4、吞咽困难:咽部瘙痒,异物感,然后感觉吞咽困难,间歇性发作,重量轻,左侧的转子时最明显,伴有恶心,呕吐。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统计,约1.6%的颈椎病患者。
5、突然下降:骨质受压引起的椎动脉增生易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或小脑障碍。经常在散步突然身体失去支撑而猝倒,但由于颈部位置改变而清醒,无昏迷,但严重的头晕或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颈椎病治疗的误区
如今,很多广告和私人诊所抓住了颈椎病患者急于治愈的心理,片面宣传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颈椎病上有很多误区,下面看一下。
一:中医推拿手到病除
一些按摩诊所手到病除中医推拿对颈椎病,许多患者不吃药不打针,效果好的治疗,很多患者都尝试过这种方法,专家指出,有很多的颈椎病的分类,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不适合按摩,也要避免一些无人员培训盲人按摩,避免生病。
二:枕头可治颈椎病
一些片面的广告声称,保健枕可以治疗颈椎病,其实,这些只是硬度和高度的枕头颈部的生理结构,枕头舒适,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并不能真正的治疗颈椎病,所以患者一定不要偏枕头引起疾病的谎言。
颈椎病的五大误区
误区1:躺着玩手机看电脑
居家生活人们讲求 任意舒适,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看个电视、玩个手机或电脑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这些看起来舒适的动作对颈椎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对策:拿开始机玩时,手臂的肌肉已经牵引到了颈部的肌肉。不平衡的拉力是颈椎病的诱发因素。因此,请把笔记本电脑垫高点,或把座椅调低点,让视线与你的电脑屏幕 维持水平,俯视和仰视都会使颈椎产生弯曲,对颈部是一种负担。
误区2:枕头过高或过低
很多人喜欢睡高枕头,还有的为防止出皱纹,喜欢不睡枕头。这对颈椎健康是不利的。
对策:我们选用的枕头应该能够充分地承托起颈部的前凸,其高度以在睡眠中使颈椎 维持正常的生理性前凸为最佳。
古人云: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睡如弓。”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一个人最正确的身体 姿态,这种状态下人体 关于颈部的压力是最小的。惋惜现在很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维持良好的姿态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也是优雅仪态的一种 表现。
误区3:单肩背大包
不少都 上班女士喜欢单肩大背包,一方面大方时尚,另一方面是图 便利,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往包里放。殊不知这给脊椎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由于受力不 均极易造成脊椎侧弯。另外,单肩背包时,人不自然的就会耸肩,或是有意识的抬升背包一侧的肩膀,这些小动作长久为之都会对脊椎造成损害。
有人会说,那我拎在手上总行了吧? 实在包或背或拎, 关于人身体单侧的压力是一样的。
对策: 须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双肩背包对人的脊椎就完全没有影响,重力作用于肩部,对血液造成负担,同样影响健康。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尽量 维持双肩的受力均匀。
误区4:衣着过少贪吹凉风
炎炎 ,女人们穿得越来越少,吊带装、露脐装、露背装、露臀沟装……不仅款式越来越多,肌肤的 暴露也越来越多。
上班、逛街购物,公司里、商场里到处是空调吹出的阵阵凉风,神清气爽,好不凉爽啊!你的体感温度是降下来了,然而冷气也透过肌肤渗透进了你的体内。 非常是颈部吹风受凉, 非常易诱发颈椎病。
对策:颈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循行的地方,从中医角度讲,这是人体生阳气的地方。若贪凉,背部易出现怕冷发僵,这说明你的督脉或膀胱经的气血有明显的瘀堵堵塞,也会导致颈椎病的基础病理变化。
误区5:保健代替治疗
有些人颈部不适,喜欢进路上随处可见的推拿 推拿小店, 任意让其使用扳法,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椎体、脊髓、血管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对策:去美容院按、揉放松肌肉可以,但千万不能让非专业医师 职员使用扳法。另外, 假如患者自身出现明显颈痛、腰痛,这时一定要到专业医院诊治, 由于颈痛的推断与治疗都是格外专业的。
颈椎病防治五大误区
1.不恰当的反复牵引。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常见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2.反复盲目按摩、复位。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3.在治疗过程中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建议采用药枕、药袋进行综合治疗,使绝大部分生理弯曲恢复,症状消失。
4.过于夸大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不是所有人的颈椎病经过保守治疗就会好转,有时候手术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5.轻视颈椎病的预防。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逐渐发展为颈椎病。
颈椎病的治疗所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所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所存在的误区。虽然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其次,在颈椎病治疗上所存在的误区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以外,还表现在对这种疾病的不正当护理上。由于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最后,人们对颈椎病的治疗所存在的误区性认识,还表现在对颈椎病的日常护理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的患者不重视颈椎病的预防,比如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逐渐发展为颈椎病。
颈椎病怎么治?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的治疗方面所存在的误区所进行的介绍,希望通过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些治疗误区的重视。总之,要想治疗颈椎病,就必须要克服这些不良误区的存在。
颈椎病的三个误区
久拖不治可能致瘫痪
目前,患者对颈椎病主要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早期重视不够,认为颈椎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二是不了解这种病的严重性,没能做到早期检查及早知道,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及治疗措施。也有人走入另一个极端,比如在颈部疼痛,或是扭动脖子有声响时,胡乱给自己扣上“颈椎病”的帽子。三是治疗误区,一些患者认为非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治愈所有颈椎病,而事实并非如此。潘教授指出,颈椎病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上述错觉,他强调如果发病后久拖不治有可能出现瘫痪,因此,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
两种方式
非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有局限
据潘教授介绍,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方式和非手术方式,多数颈椎病可以采用理疗、针灸、按摩等非手术方法对症状进行缓解,但这种方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效果不明显,所以部分患者最好选择手术治疗。潘教授说,因为颈椎部位有神经、血管、脊髓等重要组织,一些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但目前我国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与国际接轨。只要患者到正规大医院的专科进行手术,手术安全一般是有保障的。
据悉,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开展了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开门手术、颈椎病前路手术等多种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该医院开展的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国外已成为除传统颈椎手术以外,又一新的手术治疗手段。国外一些技术先进的颈人工椎间盘,由于在设计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考虑了颈椎结构和运动特点,因此能够很好地恢复病人颈部的运动度。且其材质采用钛合金材料,这有利于术后检查,而且手术简单,出血量少,对于医生与患者来说,都是安全性的另一重要保障。据了解,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已成功实施各类颈椎病手术500余例。
一组数据
20年间发病年龄下降了16岁
调查显示,长期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几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到6倍,整体发病率已达15%。在“2008国际骨科学术研讨会”上,主任医师提醒公众,低头工作半个小时后有必要进行短暂休息。《大众医学》杂志曾与医院合作进行了一项针对颈椎病的调查,也发现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提早遭受到了颈椎病的困扰。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协助调查的医院曾对前来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做过一个统计,当时的高发年龄平均在55岁。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年龄下降到了49岁。而现在,颈椎病住院病人的高发年龄只有39岁左右了。而且,30岁以下的发病者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这次调查中,他们还发现,30岁以下的门诊患者,其比例比30—39岁人群还高出2.5%,表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在步入颈椎病患者行列。
颈椎病五大原则
第一、原则性与个体性。临床上,由于颈椎病的病因复杂,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颈椎病患者的 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坚持原则性与个体性相结合,不同的颈椎病患者, 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方案应切实可行。
第二、强调局部与整体。颈椎病往往表现为局部疼痛,实则是全身性病变,因此,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上 要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颈椎病患者只有坚持局部与整体结合,才能有效发现颈椎病病根,并对症下药, 达到彻底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第三、熟悉颈椎病常识,了解颈椎解剖特点,做到科学预防与治疗颈椎病。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一定 要掌握一两种颈椎自我保健方法,积极预防颈部疼痛发生,选择正确的门诊治疗,而目应循序渐进,持之以 恒。颈椎病患者针对目身病症,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快速痊愈。
第四、颈椎病的治疗应该提高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痛苦,这是颈椎病的治疗目的,同时也是治疗的原则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这样—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患者正常的生长发目和生活,维护健康和劳 动力,在延长寿命的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这对于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坚持自我治疗。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颈椎病患者只要长期坚持,科学 指导,颈部的不适和疼痛就一定能够治愈。像外贴治疗、牵引、运动疗法、灸疗、药枕、康复锻炼等方法, 要根据不同病情,分类对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