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腹痛
产后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腹痛
由于平时身体虚弱或是蚕蚀耗气伤血,导致气虚而无力推动血液运血,而出现血行不畅,产后气滞腹痛。一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分娩之后不久。
产后饮食注意事项 生冷寒凉
“胎前如火,产后如冰”,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心率、心排血量及耗氧量均呈现增加状态,容易让产妇出现火热的症状。
而当产妇分娩后,机体的热量骤然减少,心率减慢,又有产后排汗、恶露、哺乳等消耗能量,导致气血不足,而使产妇常常出现寒冷症状。
因此,产后应忌食生冷食物,因为生冷的食物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导致瘀血滞留而引起产后腹痛、恶露不断等疾病的发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品、饮料、梨、柚子、西瓜、椰子、绿豆等。
产后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头痛
平时身体虚弱,产时耗气太多,特别是有的产妇在产后服用了一些苦寒的药物之后,特别容易出现产后头痛的症状。由于阳气过于损伤,清阳不升,浊阴不得以降,最终导致清窍不利,出现头痛等表现。
干益母草煮水什么时候喝比较好
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作用,对于女性痛经、闭经和月经不调,产后出血,产后腹痛等有一定的作用,还对于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要喝的话,一般是建议月经前七天,可以缓解腰部胀痛,以及促进子宫收缩,加快瘀滞血液的排出,还有产后,它具有促进子宫收缩,排除淤血的功效,在产后服用的话,可以促进恶露排出,减短产后恢复的时间,还可以促进子宫复旧。
益母草还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让如果是发生了水肿的话,或者是突然血压过高,可以有一定的利尿效果,促进身体水分的排出。
产后气血两虚症状
1、血晕症:因产时失血过多易造成血虚气脱之产后血晕。其症状为:突然晕眩、面色苍白、心悸、烦闷不适、渐至错不知人,眼闭口开,甚至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舌淡无苔、脉微欲绝。
2、腹痛症:由于产后伤血,血少气虚运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产生腹痛。其症状为:产后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燥、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细。
3、气虚产后自汗。因产后气血耗伤,气虚益甚,卫阳不固,腠理不实,以致自汗不止。症见:产后汗出较多,不能自止,动则加剧,时或恶风,面色白光白,气短懒言,语声低怯,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虚弱。
改善月经不调的中药秘方
当归丸
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
七制香附丸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益母草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产后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产后气虚的一般表现
产后气虚的女性多表现为面色晄白或者苍白,唇淡,神情怯弱,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腹胀等气虚症状表现。
产后女性气虚血虚怎么补
由于分娩过程中失血,女性可能出现血虚的症状,表现为睡不好觉、心悸、头晕眼花。此时可以用15—20克当归,加上龙眼和红枣,用水煎后服用。女人产后气虚血虚该怎么补 气虚 有些女性在产后头晕、神疲乏力、不想说话,这是气虚的症状。
如果感觉气虚较严重,可以用人参10克煎水服用。如果气虚的症状较轻,可以用10—30克党参煎水服用;或将党参、红枣一起炖鸡吃,效果也不错。如果女性产后气虚,并伴随出汗的症状,可以用党参10—30克加黄芪10—20克,一起煎水服用。
如果表现为气血两虚,也可以用党参加红枣、龙眼进补。党参可补中、益气、养血,是治疗气血两虚的不错选择。 腹痛 有些女性产后会感到腹痛。中医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体内有淤血。此时可服用益母草膏或益母草冲剂活血祛淤。
此外,还可以用10—15克山楂煎水,再加些红糖服用。其中山楂可以活血散淤,红糖可以益气补血、缓中止痛、活血化淤,正适于治疗这种腹痛。 此外,辛辣的食物可能使产妇上火,导致口舌生疮、便秘等症;生冷、肥腻、坚硬的食物和寒性药物则易损伤脾胃,还容易引起产后腹痛。所以,女性在产后应尽量避免服用它们。
产后腹痛鉴别诊断
1、产后伤食腹痛
多有伤食史,痛在脘腹,常伴有胃脘满闷,暖腐吞酸,呕吐腹泻,大便秽臭。舌苔垢腻等,而恶露无异常改变。
2、产褥感染腹痛
小腹疼痛剧烈,持续不减且拒按,伴有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恶露时多时少,色紫黯败如酱,气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分泌物培养、妇科检查、B型超声检测所获相应阳性资料,可资鉴别(参产后发热)。
3、产后痢疾
可有产后腹痛窘迫症状,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脓血样,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多量红细胞、白细胞。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有哪些
腹痛是指腹腔内由于一些原因而发生病变引起疼痛的疾病,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是一种不分年龄阶段都易患得的消化内科疾病。专家介绍,临床上,有一些孕妇在产后易出现腹痛的症状。那么对此,有没有治疗此病的饮食偏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
一、 桂皮红糖汤
桂皮5-10克,红糖20克,水煎温服,对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 红糖姜饮
红糖100克,鲜生姜10克,水煎服,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和产后胃部疼痛。
三、 干芹菜红糖汤
干芹菜连根茎汁100克,水煎服或加红糖和黄酒,空腹徐徐服下,可缓解产后腹痛。
四、 黄芪党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约2000克,黄芪、党参、山药、大枣各33克,隔水蒸熟食用,对产后身体虚弱,产后腹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五、 桃仁汤
桃仁9克,红糖20克,煎水,内服,治疗产后腹痛有较好的疗效。
六、 黄瓜藤汤
取黄瓜藤适量,阴干,每服取30克,加红糖50克,米酒50毫升,加水适量,煎服,每日1次,连服3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七、 白茄根汤
取白茄根4条,洗净,水煎服,冲红糖加米酒服,每日1次,可辅助治疗产后腹痛。
八、 苋菜籽汤
产后腹痛的饮食偏方还包括取苋菜籽60克,焙干炒黄后,研细末,加适量红糖,分两次开水冲服,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产后腹痛有一定效果。
以上是关于产后腹痛的一些饮食偏方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您疾病的改善有帮助。产后的女性很虚弱,因此要注意饮食,要多吃一些含有铁的食物,这样可以补血。最后,提醒您多注意自身的健康,切不可动一些生凉的东西。
产后腹痛诊断要点诊断依据
1、病史
产妇身体虚弱,又在生产时候失血过多,或者有货情志不遂,有或者有当风感寒史。
2、临床表现
新产后至产褥期内出现小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或小腹隐隐作痛,多日不解,不伴寒热,常伴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排出不畅;或恶露量少,色淡红。
鉴别诊断
1、产后伤食腹痛
多有伤食史,痛在脘腹,常伴有胃脘满闷,暖腐吞酸,呕吐腹泻,大便秽臭。舌苔垢腻等,而恶露无异常改变。
2、产褥感染腹痛
小腹疼痛剧烈,持续不减且拒按,伴有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恶露时多时少,色紫黯败如酱,气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分泌物培养、妇科检查、B型超声检测所获相应阳性资料,可资鉴别(参产后发热)。
3、产后痢疾
可有产后腹痛窘迫症状,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脓血样,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多量红细胞、白细胞。
辩证论治辩证要点
产后腹痛辨证以腹痛的性质,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的变化为主,结合兼症、舌脉辨其虚实。若小腹隐痛,喜揉按,按之痛减,恶露量少,色淡质稀,伴头晕眼花,心悸证仲,舌淡,脉虚细者,多属血虚;若小腹胀痛,拒按,或冷痛喜温,得热痛减,恶露量少或不下,色紫黯有块,四肢不温,舌质黯,脉沉紧或弦涩者,多属血瘀。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虚者补而调之,实者通而调之,促使气充血畅,胞脉流通则腹痛自除。临证时,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用药勿过于滋腻,亦勿过于攻逐,使胞脉血足气充濡养子宫,气血畅行,恶露排出,子宫缩复正常,则腹痛自解。若经检查,确有胎盘、胎膜残留者,可以手术清除宫内容物。
产后小腹坠痛的描述
产后小腹坠痛的描述
症状表现:
盆腔淤血综合征表现为腰骶骨部疼痛及产后小腹坠痛,向下肢放射,久站及劳累后加重。
产后小腹坠痛的诱因
一、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妇人腹中痛”、“经行腹痛”、“产后腹痛”“带下”等疾病的范畴。
中医对此病没有具体明确的论述,但对它的症状的论述却有许多,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小腹痛者,此由胞络之间宿有风冷搏击血气,停结小腹,因虚发动与血相击故痛;”
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亦云:“妇人腹中瘀血者,有月经痞湿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成瘀血也。”但均与血瘀有乏。瘀血留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瘀阻经脉,气滞血瘀,气虚则见不胜劳累,神疲乏力,气短,小腹、肛门坠胀;气滞则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腰骶疼痛,性交后疼痛。
总之,本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虚血瘀兼有气滞,气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瘀血的形成,常与以下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