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如何诊断静脉炎疾病
中西医如何诊断静脉炎疾病
临床症状,可分浅层和深层静脉炎两类。
(1)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 ,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2)深部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约1~2个月后,患肢胀疼可渐缓和,但肿胀往往朝轻暮重,与活动有关。少数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
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以上症状与体征,必要时可作多普勒血管检测。
西医治疗选用肝素等抗凝、溶栓剂或血栓摘除手术等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较差,副作用较大。
中医辨证本病急性发作期多见于血热壅滞,络损致瘀,应用凉血化瘀法;如遇风热或湿热致瘀者,可选用祛风清解化痰法。慢性阶段多见于气虚瘀留湿滞之证,常用益气活血利湿法调理。
诊断静脉曲张的方法有哪些
诊断静脉曲张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3、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 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4、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5、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炎的中西医病因各有哪些
一、静脉炎的中医病因
湿热外侵或外伤、疫毒、创伤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流迟缓,瘀血阻络,不通则痛;络道阻塞,血运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停滞肌肤则肿;血瘀湿浊郁久化热,故肢体发热;气虚无以统摄脉络,瘀血结聚,则表浅络脉显露。总之,脉络湿阻血瘀是静脉炎的发病关键。
二、静脉炎的西医病因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主要有:肢体外伤时血管壁的损伤、静脉插管或输入各种刺激性溶液或高渗液体以及细菌毒素作用等;静脉曲张引起静脉内血液郁滞,造成静脉内膜缺氧和变性。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有:引起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各种原因,或由浅静脉炎延伸所致;静脉血流郁滞,多见于长期卧床、充血性心力衰竭、腹内压增高或下肢静脉曲张者;异常的血液高凝状态。如创伤、烧伤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纤维蛋白原和第Ⅷ因子增多;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急剧升高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尤其是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粘稠度增高;某些药物,如长期口服女性避孕药致抗凝血酶Ⅲ的水平降低:或某些癌肿、感染等均可使血凝状态增高,造成静脉内血栓形成。
静脉炎检查诊断的几种方法
静脉炎是当今社会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我而言说起静脉炎至今仍是心有余悸,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疾病也是接踵而至,不断的滋生,据统计近年来静脉炎疾病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那么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回应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静脉炎的几种诊断方法。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小编也并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就请专家来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静脉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第一:发于寒冷地区,以40岁以下的嗜烟男性多见,以下肢发病为主。
第二:下肢趾端疼痛,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或一侧或双侧下肢间歇性跛行。
第三: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静脉炎的诊断标准。
第四:足趾持续性变冷,皮肤苍白或青紫,甚至出现肢端溃疡或干性坏疽。
第五:伴有浅表性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而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动脉硬化者,这也是静脉炎的诊断标准之一。
通常来讲对于静脉炎的诊断来说其方法有很多,亦有相同也有不同,在此我所讲的只是本人及专家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治标不治本,在生活中做好防范以防疾病的肆意滋生才是其治标这本,健康之道。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的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3、CT扫描、MRI提示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诊断
4、腰椎侧凸畸形,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棘突旁具有压痛并放射至下肢。
5、X线平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缘增生,脊柱侧凸,前凸消失,并除外其他疾病。脊髓造影可见硬膜前方有压迹缺损。
6、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7、神经系统检查示膝跟腱反射异常,下肢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感觉过敏或迟钝,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断
1、肾虚: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长期患有慢性病,以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滋养经脉,出现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缠绵数年,时轻时重。属肾阳虚者,伴有畏寒肢冷,面色浮白,尿后余沥甚则不禁,气喘;属肾阴虚者,多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部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
2、气滞血瘀:患者一般可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腰4.5或腰5骶1一侧有明显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加重;后期可见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紫暗,脉涩弦数。此为受伤后,气血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3、风寒湿:无明显外伤史,病因不明显,逐渐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脊柱侧弯,亦有椎旁压痛及放射痛。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此属风寒湿之邪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的西医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为进行性,早期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开始在双侧骶髂关节发病,血沉增快,病变延及全脊柱时容易鉴别。X线片示骶髂关节早期间隙增大,中期关节间隙模糊,后期间隙消失。
2、腰椎结核。腰痛可伴发坐骨神经痛,常有全身症状,持续进行,血沉增快,下腰部可触到冷脓肿。X线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相对边缘有骨质破环。
3、椎间盘炎。多数发生于儿童,成人少见或曾有手术史。有全身炎性表现。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以后两椎体相对边缘增宽,最后椎体间融合。
4、腰椎椎管狭窄症。该病所表现的坐骨神经受累不明显,感觉减退不明显,肌力减弱也不多,神经区域分布不典型,这些都不如椎间盘突出患者那样清楚。椎管造影或髓核造影可以有一定帮助,CT与MRI是最好的鉴别手段。
5、马尾神经瘤。以神经纤维瘤多见。表现为腰痛及压痛不明显,不同部位肿瘤有相应的神经痛,症状持续进行,无间歇性缓解,卧床时感到疼痛加重,夜不能眠。严重者可见肿瘤压迫马尾神经,发生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紊乱。脑脊液总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有占位性病变。
6、梨状肌综合征。本病主要是由于梨状肌损伤所致该肌的痉挛、充血和水肿等压迫坐骨神经,或由坐骨神经在解剖上的变异而引起。但患者无腰痛或腰部阳性体征。主要在梨状肌局部有明显压痛或放射痛,而且可扪及该肌肿胀和痉挛。局部封闭后,症状和体征立即减轻或消失。
7、椎弓根峡部裂和脊柱滑脱。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多数发生在腰5。前者在斜位X线片上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和骨缺损。脊柱滑脱有腰椎前凸增加,棘突有台阶样表现。X线片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腰5椎体前移。
静脉炎的诊断
静脉炎
0 无临床症状。
1+ 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
2+ 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
3+ 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浸润
0 无临床症状。
1 皮肤苍白,水肿范围小于英寸2.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
2 皮肤苍白,水肿范围1英寸2.5cm-6英寸1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
3 皮肤苍白,呈透明状,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皮温降低,轻度致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4 皮肤苍白,呈透明状,皮肤紧绷并褪色,有液体渗出;皮肤青肿,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压迫水肿部位后组织呈凹陷状;循环系统功能下降,中度致重度疼痛,任何剂量的血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液体的渗漏都属该级。
如何检查下肢静脉曲张呢
大多数患者通过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规检查就能诊断出是否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但是有些患者的静脉曲张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是静脉曲张的症状较为特殊,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但是必须结合临床所得资料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才会有价值。
下肢静脉曲张的辅助检查主要有化验室检查,X线检查和无创性检查。下肢静脉曲张的化验室检查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观察血液的成分是否出现改变,血液的流通是否出现异常等,如果血液中的血清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浆黏度偏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加
那么很有可能患上静脉曲张。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静脉曲张还会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淤积性皮炎、小腿溃疡等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的的X线检查,也就是静脉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静脉系统疾病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下肢静脉曲张还可以通过无创性检查,也就是超声多普勒检查,检查血液是否发生回流。
荨麻疹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荨麻疹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疾病,但是中西医在对这个皮肤病诊断的时候是有各自独特的方法的,诊断标准当然是不一样的了。很多人对这些知识可能都不是太了解的,建议大家多去了解一些知识,等到自己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都会用得着。接下来请看荨麻疹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荨麻疹的西医诊断标准:
1、皮肤突发瘙痒。
2、不规则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或绕有红晕,一般在24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鳞屑和色素沉着。
3、排除了丘疹性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少数可伴腹痛、腹泻或伴发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等呼吸系统表现。
4、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皮肤划痕症阳性。
5、病程可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其中4不是必备条件。另外,根据病程有无超过6周,常划分为急性、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中医诊断标准
隐疹特征为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急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荨麻疹。
1、诊断依据
1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
2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
4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5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为慢性隐疹。
2、证候分类
1风热犯表:风团鲜红,灼热剧痒。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遇热则皮疹加重。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风寒束表:皮疹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舌质淡,舌苔白,脉浮紧。
3血虚风燥: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大家应该看出荨麻疹这种皮肤疾病用中西医的方法诊断有什么不同之处了,不管您用哪种方法进行诊断,都是越早发现越好,等到病情变严重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好治疗了。还有就是治疗荨麻疹要用正规医院的方法,江湖游医的偏方绝对不能相信。
静脉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部分人静脉壁或静脉瓣膜异常薄弱,它们的浅静脉即使在较低的血压水平也可能发展为蜘蛛样静脉炎。
2、妊娠;女性怀孕期间循环血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静脉系统的血压,此外,怀孕期间激素的变化导致静脉壁和瓣膜的软化。
3、避孕药:为了能很好的避孕,很多人都会采用吃避孕药的方式来避孕,但是,吃避孕药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静脉炎疾病。
4、肥胖:体重过重增加了静脉的压力,因此,很容易引发静脉炎疾病。
5、职业因素: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的工作的人患蜘蛛样静脉炎的可能性大于从事需要活动的工作的人。
6、创伤、跌倒、深擦伤、割伤或手术切口:这些都可能导致在受创区域或其附近形成蜘蛛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