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如何护理
肺性脑病如何护理
肺性脑病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呼吸困难时呈半卧位,有精神症状、嗜睡、极度烦躁或出现昏迷者应注意安全,必要时专人护理或加床档,防止意外。
2、保持呼吸道畅通 呼吸道感染加重,分泌物多,易造成气道阻塞或窒息,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2)拍背咯痰,左侧卧位拍右背,坐位时由下往上拍。(3)痰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3、吸氧纠正缺氧是刻不容缓的紧急急救措施,但吸氧要给予低浓度,低流量,一般鼻管法在1~2L/min。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粘膜、瞳孔等变化,记录出入量,控制水的摄入量,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防止排便用力过度发生猝死。
5、禁用或慎用镇静药 防止引起呼吸抑制,CO 2 麻醉,抑制咳嗽反射,加重痰液潴留,故用药时严密观察病人,如病人有烦躁不安,可给予小剂量的安定。
6、控制液体滴注速度 建立一条静脉通道,用于维持血压,补充血容量,随时静脉用药,液体总量不要过多,以维护总出入量的平衡,一般24h不超过1500ml,输液速度要慢,每分钟不超过10~30滴,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并注意保护血管。
饮食护理
给予富有营养、少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鼻饲。
心理护理
肺性脑病患者常为老年病人,性情怪癖、固执,加之久病,缺乏自信心,有时不合作,因此耐心对待病人,细心进行治疗护理,诚心的安慰病人,使之精神愉快,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养。
肝性脑病和肺性脑病的区别
1、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 肺性脑病:又称肺气肿脑病、二氧化碳麻醉或高碳酸血症,是因各种慢性肺胸疾病伴发呼吸功能衰竭、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出现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诊断依据为:①严重肝病 (或 ) 广泛门体侧支循环;②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③肝性脑病的诱因;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扑翼(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数字连接试验和心理智能测验可发现轻微肝性脑病。 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诊断依据为:①已确诊慢性肺部疾病和呼吸障碍疾病引起肺功能不全的基础上;②如发现抑制状态和朦胧、昏睡、兴奋不安、昏迷;③动脉血气、CO2分压、CO2结合力提示氧和pH降低时就应诊断为肺性脑病。
3、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见 ) 和门体分流手术引起,包括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 ,如果连轻微肝性脑病也计算在内,则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者可达70%.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阶段。其余见于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
肺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
一.肺性脑病的诊断:
1.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
2.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
3.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
4.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二.肺性脑病的治疗:
1.首先应对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
2.控制呼吸道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3.改善呼吸功能、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况。
4.纠正酸碱平衡障碍。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而且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鼓励病人咳嗽,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泡通气。
22、 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29%,氧流量1-2L/min。
33、 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44、 改善营养状况,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55、 鼓励病人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吸气等呼吸功能锻炼,加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
66、 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病人烦躁不安时,应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发生,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的饮食
1、体重正常的病人给予平衡饮食,以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体重低于正常者,予高热能高蛋白饮食,以利于受损伤的支气管组织修复。应少量多餐、易于消化。
2、适量限制奶类:因奶制品易使痰液变稠,使感染加重。
3、维生素A和C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支气管粘膜修复,应注意补充,必要时用药物。
4、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至少2000ml。
5、忌刺激性食物,过冷、过热及其它刺激性食物,可刺激气管粘膜,引起咳嗽。
6、不能口服饮食的需管饲饮食及静脉营养。管饲饮食的原则同上,静脉营养则需降低糖脂比,补足维生素及矿物质。
7、可食食物:米面,鱼肉蛋类,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等。
8、限制及禁忌食物:牛奶,过冷、过热及其它刺激性食物,咖啡、可可、茶叶、及可乐饮料。
肺性脑病护理措施
病例一:
病情描述 :
肺心病用什么药治疗喘.高血压.呼吸困难.食欲差.睡眠差.一周.感冒.
问题回答 :
这个病情比较严重,应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导意见:首先这个病情应该输氧,在西医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急性期宣肺平喘,活血化瘀,缓解期可以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编辑本段]肺心病食疗方
⑴经霜白萝卜适量,水煎代茶饮.萝卜有下气,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心病痰多者.
⑵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捣烂加蜜糖适量,炖服.本方具有温中化痰,补肾纳气作用.肺肾气虚者适宜用本方.
⑶黑芝麻15克,生姜15克,瓜蒌12克.水煎服,日服1剂.该方具有润肺清肺,温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肺心病人常食.
⑷炒白芥子6克,炒萝卜子9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时服用.⑸紫菜15克,牡蛎50克,远志15克.水煎服.本方有祛痰,清热,安神之功.适用于夜间咳嗽重的病人.
⑹牛肺150~200克切块,糯米适量.文火焖熟,起锅时加入生姜汁10~15毫升,拌匀调味服用.牛肺乃血肉有情之物,以脏养脏,适用于肺虚咳嗽的病人.
⑺人参3~6克,核桃5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气,补益肺肾之功效.用于咳而少气,自汗,乏力,食少纳呆者.
⑻苏子12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将苏子洗净,捣碎,与粳米,冰糖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为文火煮成粥,每日分早晚二次温服.本方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闷纳呆者.
⑼款冬花12克,冰糖10克,放入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去渣饮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者.
⑽冬虫夏草10克,鲜胎盘1个,放入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之.具有温补脾肾之功效,适用于喘咳遇冷加重,四肢不温者.指导意见:
1.西医药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一般首选青霉素,每日200万-400万u,分次静脉点滴,并加用链霉素,每次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也可据病情选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有条件时,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药物,则更为合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平喘,化痰,吸氧及适当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平喘多用氨茶碱0.25g稀释后静脉点滴.化痰可用必嗽平,每次16mg,每日3次.
(3)控制心力衰竭: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小剂量,短疗程,作用缓和的利尿剂和强心甙.如双氢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速尿20-40mg,每日3次.适当采用上述措施后,如心力衰竭未有纠正,方可考虑快速短效的洋地黄类强心甙,如西地兰0.2~O.4mg稀释后静脉注射.
2.中医药治疗
(1)寒痰壅盛:咳嗽痰多,短气喘息,痰白质稀,恶风易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方药:茯苓30克,半夏,白术,苏子,陈皮,当归,厚朴,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
(2)痰热壅肺: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身热口渴,胸闷烦躁,大便干燥,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生石膏30克,瓜萎m克,桑白皮,黄芩,半夏,莱菔子,杏仁,贝母各10克,炙麻黄,甘草各6克.
(3)肺肾气虚,痰浊壅盛:咳喘不止,动则尤甚,痰多质稀,腰酸腿软,畏寒乏力,舌胖质暗,苔白滑脉弦细.
治法:温肾纳气,肃肺化痰.
方药:茯苓,熟地,山药,泽泻各15克,丹皮,山萸肉,苏子,莱菔子,白芥子,款冬花各10克,肉桂,制附片各6克.
(4)脾肾阳虚,水湿浸渍:咳喘心悸,不得平卧,面色晦暗,四肢冷,浮肿少尿,舌胖质淡,苔滑腻脉滑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药:车前子,泽泻,茯苓,白芍各12克,白术,猪苓,陈皮,半夏,贝母,桔梗各川克,桂枝,干姜,制附片各6克.
[预防与调养]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
2.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心衰者应控制钠,水摄入.忌烟酒.
3.生活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变节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
病例二:
病情描述 :
肺心病治疗体弱无力,严重咳嗽,经常感冒,身体瘦弱,走路喘气,经常憋气春冬季严重,感冒
问题回答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 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 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指导意见:中医中药治 疗,中医认为本病主要证候为肺气虚,其主要表现为肺功能不全.治疗上宜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以提高机体抵抗 力,改善肺循环情况.可选用党参,黄芪,沙参,麦冬,丹参,红花等.对缓解期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开展家庭病 床工作能明显降低急性期的发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指导意见:中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表现为本虚证实,病情多变,治疗应按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 ⑴肺肾气虚外感型(肺功能不全合并呼吸道感染),偏寒者宜宣肺散寒,祛痰平喘,可用小青龙汤,真武汤等加 减.偏热者宜清热化痰,佐以平喘,可用麻杏石甘汤合渗苏饮,泻白散加减. ⑵心肺肾阳虚水泛型(以心功能不全为主),宜温肾健脾,利水益气宁心,佐以活血化瘀,可用苓桂术甘汤合真 武汤,黄芪必甲散,苏子降气汤等加减.气阴二亏(心衰多伴有低钠,低钾,低渗血症)宜养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⑶痰浊蔽窍型(肺性肺病),宜清热豁痰,开窍醒神,可用清营汤,丹溪独活汤,涤痰汤等加减. ⑷无阳欲绝型(休克),需加阳救急汤,独参汤等. ⑸热淤伤络型(伴有出血倾向),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可用犀角地黄汤调十灰散,济生回生丸,黄土汤加 减.此外,气虚津伤(用激素,抗生素及利尿剂治疗后期)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沙参麦冬汤加减.又中西医结合 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途径.
总结: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应该非常的高兴自己可以学到针对于肺性脑病护理措施的知识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为了你的身心健康,希望你为自己定制一个简单日常调理计划。
肺性脑病的症状
(1)精神障碍: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系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此外还可有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扑击性震颤、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等各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
(2)神经症状:朴翼样震颤或痉挛发作,肌阵挛、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复视等。
老年人肺性脑病的症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年人肺性脑病的症状,只要我们懂得了老年人肺性脑病的症状,一旦发现一模一样的症状我们就可以初步确定疾病后立刻去医院就诊。
老年人肺性脑病的症状:
肺性脑病系指肺、支气管、胸疾病引起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精神-神经症状的综合征,如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表现者。
在基础疾病及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基础上出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应鉴别脑血管病、代谢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1.二氧化碳对脑的作用 二氧化碳是脑血流的主要调节者,PaCO2增高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过高的PaCO2有类似于笑气(N2O)的麻醉作用,引起昏迷。
2.脑细胞酸中毒 临床上常见PaCO2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仍不发生肺脑性脑病症状,但若脑脊液的pH一旦降低,则迅速发生神经精神症状,呼吸衰竭时的高碳酸血症,导致血中氢离子浓度增加,当超过血中缓冲对调节能力和肾脏的代偿范围时,引起血中的pH下降和呼吸性酸中毒。血中过多的氢离子缓慢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使脑脊液pH值下降,脑细胞内的氢离子浓度增加,导致脑组织酸中毒。
3.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缺氧可导致脑细胞的无氧代谢,产生非挥发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缺氧可影响脑细胞的功能,甚至引起脑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和死亡。
肺性脑病诊断鉴别
诊断
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鉴别诊断
1.肝性脑病参见肺性脑病。
2.肾性脑病参见肾性脑病。
3.糖尿病昏迷病人,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有导致意识障碍的各种诱因,血糖明显增高,酮症酸中毒者有特殊的烂苹果味。
什么是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症,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而引起肺性脑病。
这种疾病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系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此外还可有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扑击性震颤,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等各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
肺性脑病的病因
肺部病变(70%)
由于慢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脊椎侧弯、后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症等引起的。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
肺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10%)
肺部或全身疾病导致肺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导致CO2中毒、或CO2麻醉、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而引起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是怎么确诊的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在诊断时,是根据以下几点来确诊的。
1、血气分析可见PaCO2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标准碳酸氢盐(SB)和剩记碱(BE)的含量增加及血pH值降低,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
2、脑脊液压力升高,红细胞增加等。
3、脑电图呈不同程度弥漫性慢性波性异常,且可有阵发性变化。
4、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
5、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另外,肺性脑病还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肝性脑病参见肺性脑病。
2、肾性脑病参见肾性脑病。
3、糖尿病昏迷病人,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发病前有导致意识障碍的各种诱因,血糖明显增高,酮症酸中毒者有特殊的烂苹果味。
肺性脑病是如何发生的
肺性脑病是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之一,亦是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导致机体组织的细胞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潞留,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对肺性脑病的早期诊治。
肺性脑病常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呼吸道痰液阻塞等,使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明显降低,或由于治疗不当,特别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使用吗啡或苯巴比里钠引起呼吸中枢抑制,或供氧不当,如高浓度氧吸人.降低了颈动脉对缺氧的敏感性,导致呼吸抑制,或由于心力衰竭、离子紊乱,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肺性脑病病人原有慢性肺部疾患.如胸廓病变或脊柱严重畸形等,也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如脑炎、脑外伤、重症肌无力危象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因呼吸衰竭未能有效纠正,在临终阶段也可发生肺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