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粥可以调理心烦意乱
哪些药粥可以调理心烦意乱
桂圆枸杞粥
桂圆肉、枸杞子各20克,百合30克,红枣(去核)10枚,粳米60克。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服食1次。此粥有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之功效,可治疗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
核桃茯苓粥
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将以上3味捣碎,与粳米同放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粥,代早餐食。此粥有补肾养血之功效,可治疗心神亏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
更年期抑郁症怎么调理 中医药调理
更年期抑郁症还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患者表现为抑郁不舒,情绪低落,胸闷心烦,舌质红,苔薄白等,多是肝气郁结的表现,可服用柴胡舒肝散调理;如果表现为精神不振,心烦意乱,失眠健忘,舌淡苔薄,则是心血不足的表现,可用生甘草加小麦,大枣煎汤服用调理。
家里不能养什么花 松柏类花木
松柏类花木散发出的香味会影响食欲,刺激肠胃,孕妇吸入这种香气后会头晕目眩,感到心烦意乱。
莲子心泡水喝的禁忌
莲子心性寒,味苦,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高血压、心脏以及痢疾、失眠还有心烦意乱等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莲子心非常的适合那些身体体质比较差,同时容易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还有脾气虚的患者服用,除此之外,男性出现遗精的时候服用莲子心泡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女性在脾肾亏损的时候容易出现白带增加的情况,这个时候将莲子心泡水喝也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
珍珠母有什么功效 镇惊安神
珍珠母质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惊厥、心烦意乱等,常与茯苓、菖蒲、酸枣仁等同用。
心烦意乱失眠咋办
1、心理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通过解释、指导,使患者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焦虑反应。
(2)行为治疗。进行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入睡前进行,加快入睡速度,减轻焦虑。
2、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类。
(2)抗抑郁剂。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等。
3、其他
(1)生物反馈。可加强自我放松训练,对于减轻焦虑情绪有效。
(2)体育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重躯体疲劳感,对睡眠有利,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
(3)调整生活习惯,如取消或减少午睡,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
大姨妈推迟的原因 精神因素导致的月经推迟
如果突然出现精神过度紧张,悲愤、忧伤、气恼、失恋等异常情绪,往往会导致月经推迟。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乳房胀疼、心烦意乱、郁闷不舒。这样的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有时月经一直推迟,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辨证调理。
心烦意乱吃什么好
二、心烦意乱吃什么好?推荐6个食疗方:
1、麦冬酸枣茶
取麦冬和酸枣各30克,冰糖适量,将麦冬和酸枣入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代茶饮。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酸枣安五脏,轻身延年,可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
2、桂圆红枣粥
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盗汗的患者。
3、海参粥
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先将海参浸透,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有补肾益精养血之功。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的患者。
4、拍子仁粥
拍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单味枣仁(捣碎先煮)、莲子等均可与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样疗效。
5、枸杞粥
枸杞60克、大米120克。将枸杞洗净,择去杂质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倒人枸杞一同煮熟即可。其特点是红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补肾明目聪耳之功,对头昏眼花耳鸣有效。
6、小麦粥
由小麦、大枣、粳米组成,是一剂治疗心气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馏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补脾胃之功。小麦粥的煮制方法是:取小麦100克,洗净,放人适量水中,煮沸20~30分钟后将小麦捞出,加人淘净粳米100克、去核大枣6枚,煮熟后食用。每日1~2次。连服5~6天。若于本粥中加入炒枣仁10克,则安神效果更佳。
艾叶能做枕头吗
可以做枕头。
艾叶是常见植物,入药使用,服饮艾叶具有一定的调理和保健作用,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温中平喘的作用,所以,艾叶对身体调养的功效比较好,日常也可以用艾叶做枕头,在中医里面,用艾叶做的枕头称为药枕,可以起到安神、杀菌等功效,有不错的保健功效,平时睡眠不佳、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用艾叶枕头来助眠。
中医对失眠的基本分类
一:肝郁气滞肝阳上亢:多由情绪方面恼怒而生,表现为睡觉心烦意乱难以入睡,脾气方面急躁易怒、眼红布满血丝。
二:痰热失眠:常由饮食不节制无规律,不吃或者暴饮暴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丝毫不忌嘴,导致肠胃功能彻底紊乱郁而化痰,痰热内聚。表现为头重头晕、胸闷气短心烦意乱、不思饮食。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使肾阴耗耗损,心火无法收到肾水的相济而导致心肾不交,表现为心烦意乱不能入睡,五心烦热甚至潮热盗汗,耳鸣如蝉鸣健忘等。
四:心脾两虚:多见于老年体质虚弱,长期的压力所致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入睡不深多梦易醒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精神萎靡,面黄暗淡。
五:心胆气虚:一般大多由于突然受惊,或涉险临危,精神极度紧张,表现为噩梦惊扰或者多梦易醒,惊慌失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