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便秘试试按摩
儿便秘试试按摩
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膊阳池穴,向下推按后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
膊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
后承山穴位于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纹处,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
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专家提醒说,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让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要改变单一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高蛋白食品。
专家医师特别提醒说,如果孩子便秘并伴有脱肛或肛裂,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诊治了,切不可擅自在家里处理。
小儿便秘试试美味粥疗
酥蜜粥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亏虚、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
黄芪芝麻糊黄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黑芝麻炒香研末备用。黄芪水煎取汁,调芝麻、蜂蜜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可益气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虚便秘、排便无力、便后疲乏、汗出气短等。
蔗汁蜂蜜粥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将大米煮粥,待熟调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热病后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干结等。
银菊粥金银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适量。将金银花、杭菊花择净,水煎取汁,纳入淘净的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天。可养血润燥。适用于热结便秘。
芝麻杏仁糊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当归10克,白糖适量。将前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状备用,当归水煎取汁,调入药糊、白糖,煮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5天。可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便秘。
柏仁芝麻粥柏子仁10克,芝麻15克,大米50克。将芝麻炒香研末备用,先将柏仁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芝麻,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剂,连续3~5天。可养阴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
香蕉粥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蕉去皮,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润肠,润肺止咳。适用于大便燥结,肺虚、肺燥咳嗽等。
首乌百合粥首乌、百合各15克,枸杞10克,大枣5枚,大米50克,白糖适量,红花3克。将首乌水煎取汁,同大米、百合、枸杞、大枣等同煮为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红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气养阴。适用于心悸、口干少津、津亏肠燥便秘等。
猪肺粥猪肺10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肺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猪肺七成熟时,取出切丁,将大米淘净,加猪肺汤、猪肺丁及清水适量煮粥,待熟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健肺补肺。适用于脾肺亏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纳差、乏力、排便无力等。
试试按摩脸部美白穴
减褪晒黑肤色指压法
用食指及中指的第二节位在耳背的凹下位置按压每次按三秒,做五次。
去汗斑指压法
以下动作重复10次为一日疗程。
1、用双手中指指腹放在眼头位置指压,每次六秒。
2、再用食指及无名指按眼肚位。
3、然后把手指转向掩双眼轻按,同样是每次六秒。
4、最后再轻按眉尾至太阳穴位置。
减褪天生深肤色指压法
1、用手掌或海绵沿小腿外侧打圈,左右脚重复交替做,用力一点效果更好。
2、在距离脚踝内侧7厘米位置,用大拇指按压5秒。以上动作各重复6次。
去斑点指压法
用左手食指腹按右手肩与臂之间的凹点,按三秒停一秒。左右手交替做,重复6次。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婴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多数家长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火”大造成的,乳糖缺乏也会造成婴儿便秘,特别是对于吃牛奶的婴儿,如果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更要往这方面检查。顾教授分析说,母乳中乳糖的含量为7.5%,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仅是4.8%。因此喝牛奶的婴儿,肠腔内就缺乏发酵物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酵,大便变得容易干燥。另一方面,除了含量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和奶粉中的乳糖类型也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是乙型乳糖,能正常产生菌群,且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友好、柔软易消化,所以母乳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而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对菌群的正常产生有影响。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而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这会使粪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导致便秘产生。
如果婴儿出现便秘怎么办呢?顾教授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小儿便秘试试几道菜谱
食谱一:酥蜜粥
原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酥蜜粥可帮助宝宝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而且甜甜的味道也可以吸引小朋友。
食谱二:香蕉苹果泥
原料:香蕉、苹果。
做法:将香蕉和苹果刮成泥。上锅隔水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喂食宝宝。
功效:香蕉、苹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物质不仅可增加食物对肠道蠕动的刺激,而且还可保持宝宝便中的水分不被肠道过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秘食疗品。要适当加热再给宝宝吃。
初春吃什么养生 准备养阳
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养护阳气,可以试试按摩腹部。你可以这样: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又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提高睡眠质量。提肛也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日常可以多试试。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婴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乳糖缺乏也会造成婴儿便秘,特别是对于吃牛奶的婴儿,如果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更要往这方面检查。顾教授分析说,母乳中乳糖的含量为7.5%,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仅是4.8%。因此喝牛奶的婴儿,肠腔内就缺乏发酵物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酵,大便变得容易干燥。另一方面,除了含量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和奶粉中的乳糖类型也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是乙型乳糖,能正常产生菌群,且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友好、柔软易消化,所以母乳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而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对菌群的正常产生有影响。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而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这会使粪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导致便秘产生。
如果婴儿出现便秘怎么办呢?顾教授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宝宝断奶三天没拉大便 宝宝断奶后便秘试试按摩方法
位置:小儿推拿中的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外侧近拇指端,为食指指尖到虎口的一条直线上。
推拿方法:进行推拿的时候可用手指的指腹轻盈、快速、稳健的从小儿的虎口处往外推至食指指尖处,反复来回推200次。
将小儿平卧与床上,推拿时用手掌根部着力,较小的儿童可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着力,在小儿小儿腹部做顺针抚摩约5分钟。此处,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注意按摩的方向,只有通过顺时针的按摩腹部才有助于缓解小儿便秘症状。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臀部的尾椎骨处,通过对龟尾穴的刺激可以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能,能够有效的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
推拿方法:在进行推拿时需用拇指或者中指的指端按揉小儿尾椎骨端100次。
位置:天枢穴位于平肚脐旁开2寸,左右各一;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处,亦左右各一。
推拿方法:此四处穴位分娩用拇指或者中指指端按揉刺激各50-100次。
给小儿健脾胃不妨试试推拿按摩
要求:
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
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
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
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冬天便秘 试试按摩
1、敲带脉
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2、揉摸腹部
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3、按摩腰骶
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小儿哮喘 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
按揉丰隆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点按天突
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点压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排便不通畅试试中医按摩
1、天枢
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
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2、足三里
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3、敲带脉
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4、揉摸腹部
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5、按摩腰骶
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小儿便秘试试按摩
第一步:清大肠200次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这与补泻有关,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
第二步: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婴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多数家长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火”大造成的,但上海新华医院儿保科顾菊美教授表示,乳糖缺乏也会造成婴儿便秘,特别是对于吃牛奶的婴儿,如果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更要往这方面检查。顾教授分析说,母乳中乳糖的含量为7.5%,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仅是4.8%。因此喝牛奶的婴儿,肠腔内就缺乏发酵物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酵,大便变得容易干燥。另一方面,除了含量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和奶粉中的乳糖类型也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是乙型乳糖,能正常产生菌群,且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友好、柔软易消化,所以母乳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而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对菌群的正常产生有影响。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而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这会使粪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导致便秘产生。
如果婴儿出现便秘怎么办呢?顾教授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