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疏通膀胱经的方法 敲打法
自己疏通膀胱经的方法 敲打法
将一只手握成空心拳状,轻轻地敲打在身体的穴位上,也是刺激穴位的方法之一,例如按照膀胱经从上肢、臀部以及下肢的穴位位置走向,一路沿着敲打,可有效疏通膀胱经,为身体排毒,这种方法常用于敲肝经、胆经,但力度不宜过大,时间控制在每次10分钟以内即可。
膀胱经不通的症状 自己怎么打通膀胱经
打通膀胱经的方法有: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打法、按摩、针灸、艾灸、拉伸等方法,但一般若是自己疏通的话,以下两种方法比较实用:
可用手握成空心拳状,轻轻敲打在上肢、臀部以及下肢的膀胱经穴位位置,类似于敲肝经、胆经的方法,力度不宜过大,时间在5分钟为宜,以免伤及身体。
拉伸身体的某些部位,不仅可以运动后的缓解酸痛,还能刺激到膀胱经,如:
(1)先以坐姿,伸直双腿,吸气双手高举头顶,呼气,双手臂带动上半身向前向下,手可以碰触到脚趾,保持5个呼吸,然后吸气双手带动上半身向上还原,可重复做。
(2)摇篮式,先身体平躺,弯曲双腿,双手抱住小腿,前后摇摆。
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的拉伸动作几乎都有一定的作用。
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以双手掌根提捏或摩擦颈肌至发热为度,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不仅可以疏通气血,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防治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怎么疏通膀胱经 动作四:探查昆仑穴疏通膀胱经
快速取穴:昆仑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这间的凹陷处。
用同侧手的拇指或食指沿着跟腱前端,向下轻推,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轻揉1分钟后痛不可摸,说明膀胱经有寒,严重者本穴位会越揉越痛,你要坚持一会,大概五分钟左右痛感会减轻,有的人揉完后会红肿,三天左右方可消退,此属经气的正常现象切勿恐慌。
自己疏通膀胱经的方法 止痛
膀胱经是通往头、背、腰、臀、下肢、足等各部份,几乎已贯通全身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而身体经络不通则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肩、背、腰、臀、胫等部的肌肉疼痛。若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是由于膀胱经的异常所引起的,可刺激膀胱经上的穴位,就能缓和不适症状。
怎么疏通膀胱经 动作一:打通膀胱经上部枢纽
动作要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以双手掌根提捏或摩擦颈肌至发热。
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可以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防治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后背总发冷是怎么回事
1.后背发冷可能是阳虚
在中医里腹为阴、背为阳,而阳气对人体有驱寒、温暖与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当后背发冷,则说明阳气弱,受到了寒气入侵。阳气虚还会伴随着抵抗能力下降、脸色青白、气喘无力、精神不振等。最好的调理方法是维护与提升阳气。
调理方法: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动能升阳,所以要适量的运动;饮食上常吃补肾、补气的食物,冬季可以常吃羊肉当归汤、鹿肉、生姜等。
2.可能是膀胱经受到寒气入侵
膀胱经主要分布于背部,是人体抵御外界寒气的主要屏障,若膀胱经不畅或受到寒气入侵,则易生病。所以在中医里膀胱经又主治脏腑、头部以及筋络方面的疾病。
如果膀胱经失调则会有发热、恶寒、流鼻涕、头痛、颈背痛、腰痛等现象出现。所以当背后经常发冷,需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膀胱经,即加强背部的血液循环。
打通膀胱经方法:刮痧,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拔罐,调节阴阳、驱寒气、解乏、加速血液循环、祛湿与疏通经络等;背部按摩、推拿等方法也有助于打通膀胱经。
怎么疏通膀胱经 动作二:打通膀胱经中部枢纽
动作要领:每天随时随地的双手搓到后腰发热。
这是肾俞穴的所在,是膀胱经中部的枢纽。膀胱经主要是靠肾脏给予能量,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
提醒:刺激肾俞穴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是打通膀胱经最重要的穴位!
膀胱经不通的自我疗法有哪些
若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身体何患之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就是让更多的气血流入这条经络。那么,谁给膀胱经供给能量呢?主要是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只是个通道,本身无动力运行,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
打通膀胱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很多,如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臀法(如果膀胱经不通,敲臀就会很痛)都可以用,还可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肉太厚的话也可用肘来揉。
要注意,膀胱经在腿上的部分也很重要,同样可以刮痧、拔罐、点揉、敲打,甚至用手大把攥,只要能充分刺激它就行。还可两腿绷直,俯腰两手摸地,向后仰身弯腰以及仰卧起坐,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那就全可采用。
膀胱经在大腿后侧不是太好敲,所以可以用“抻筋”的方法,就是前后左右压压腿,感觉到后侧的筋被拉伸开。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疏通膀胱经。还有就是平时上班休息的时候,把大腿的肉肉后侧多捏捏揉揉。
自己疏通膀胱经的方法 拍打法
在中医穴位上有句口诀叫做“腰背委中求”,意思是刺激委中穴对腰背问题很有帮助,而委中穴也是膀胱经当中重要的穴位,如果是自己疏通此穴的话,可以坐在椅子上或弯下腰,用手掌去拍打后膝窝的正中点——委中穴,可以疏通腰部膀胱经,缓解很多办公室或妇女腰背疼痛的症状。
如何按摩疏通膀胱经
膀胱经就像人体内的大水沟,下游的大水沟保持通畅,上游也就不容易堵塞。因此,藉由推拿按摩促进体液流动,能够保持膀胱经的通畅,另外十一条经络也就能迅速排除废物,提高相应的脏腑功能,改善青光眼、失眠、哮喘、便秘、各种皮肤病等难治的慢性病。
梳头按摩除了头部的膀胱经外,脸部也有膀胱经通过,从内侧眼角的睛明穴向上连至头顶的膀胱经。膀胱经若不通畅,就无法排除眼睛中的废物,容易因堵塞导致眼压过高。因此,利用额头刮痧、梳头和推背畅通膀胱经,以及脚踝下方对应眼睛的朴参穴和申脉穴,再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有效缓解眼压过高的问题。
梳头步骤1 沿着头顶中央的督脉,从前额发际线向后梳至后颈部发际线,也可以将头顶和后脑分成两次梳。每天梳100次。
2 沿着督脉两侧的膀胱经,从前额发际线向后梳至后颈部发际线,也可以将头顶和后脑分成两次梳。两条膀胱经每天各梳100次。
3 沿着头部侧面的胆经,由前向后、由上往下梳,每天两侧各梳至少100次。
推背按摩脊椎两侧各有两条膀胱经,而腧穴大多位于内侧的膀胱经上,因此重点按摩内侧的膀胱经,有助于疏通各经络。由于背部的经络无法自行按摩,吴清忠建议可由家人互相帮忙推背。从未接触过类似按摩的人,一开始可能会有疼痛感。按摩一段时间后,随着经络变得通畅,疼痛感也会逐渐减轻。
另外,在开始按摩前,可以用手指从上到下轻压内侧的膀胱经,若有出现硬硬厚厚的疙瘩感,再对应经络穴位图,就能知道身体哪一条经络不通。吴清忠指出,这种疙瘩最常出现在肝腧穴,即表示肝经堵塞。按摩时,遇到疙瘩或容易泛红的部位,都是经络不通,可以多推几次帮助畅通。
推背步骤1 被按摩者趴卧于床上,头部可伸出床外。
2 按摩者在被按摩者的肩颈部涂抹按摩油后,双手握拳、手腕由内而外转动,按摩被按摩者的肩颈部20~30次。
3 被按摩者向下移动,让头部侧趴于床上。
4 在被按摩者的背部涂抹按摩油后,先推中间脊椎的督脉,单手握拳并以指关节接触被按摩者背部,自颈下脊椎最上方的大椎穴开始,往下推到尾椎,重复20~30次。
5 按摩者双手握拳,分别按摩背部两侧的两条膀胱经,从上方的肺腧穴开始,推至髋骨上方的膀胱腧穴。每条膀胱经按摩20~30次。
膀胱经的作用 敲打膀胱经疏通内脏健康
敲打膀胱经疏通内脏健康,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强、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
1、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2、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后背发冷可能是阳虚
冬天,睡觉时、工作时、看电视时,总会发生后背发冷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常常伴随着感冒、咳嗽与拉肚子等疾病出现。那么该如何调理后背发冷现象呢?
1.后背发冷可能是阳虚
在中医里腹为阴、背为阳,而阳气对人体有驱寒、温暖与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当后背发冷,则说明阳气弱,受到了寒气入侵。阳气虚还会伴随着抵抗能力下降、脸色青白、气喘无力、精神不振等。最好的调理方法是维护与提升阳气。
调理方法: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动能升阳,所以要适量的运动;饮食上常吃补肾、补气的食物,冬季可以常吃羊肉当归汤、鹿肉、生姜等。
2.可能是膀胱经受到寒气入侵
膀胱经主要分布于背部,是人体抵御外界寒气的主要屏障,若膀胱经不畅或受到寒气入侵,则易生病。所以在中医里膀胱经又主治脏腑、头部以及筋络方面的疾病。
如果膀胱经失调则会有发热、恶寒、流鼻涕、头痛、颈背痛、腰痛等现象出现。所以当背后经常发冷,需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膀胱经,即加强背部的血液循环。
打通膀胱经方法:刮痧,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寒气入侵带来的疾病;拔罐,调节阴阳、驱寒气、解乏、加速血液循环、祛湿与疏通经络等;背部按摩、推拿等方法也有助于打通膀胱经。
3.肾阳虚
常常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腰痛、拉肚子、面部暗沉、女性痛经,以及容易感冒等。
调理方法:选择补肾阳的药膳,如核桃仁鸡汤、黄芪羊肚汤、杜仲羊肉汤等。
4.热量不足
后背发凉还是一种畏寒的表现,而冬季女性的贫血、热量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同样会导致畏寒怕冷。
调理方法:即使排查身体疾病,甲状腺功能底下需要及时治疗,而面对贫血与热量不足的,则需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如补铁的猪肝,补充维生素C与叶酸的猕猴桃,补充热量与蛋白质的牛肉、肌肉等。
另外,后背发冷所涉及到的疾病往往与肺、肾、膀胱三者有关,故而会有感冒、咳嗽、腰痛与小便清长等问题。后背经常发冷,要注意日常调理之外,还要注意保暖,为了预防随之出现的疾病,可以在感觉冷的情况下喝姜汁红枣汤。
怎么疏通膀胱经 动作三:打通膀胱经的“排污口
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或弯下腰,用手掌去拍打后膝窝的正中点——委中穴。
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管道,而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拍一拍这个穴位能让膀胱经更好地排毒。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
提醒:常坐办公室的人,腰部、背部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多敲敲委中穴,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自己疏通膀胱经的方法
日常只要自觉颈肩腰背不适,就可以运用专用的刮痧工具沿着膀胱经从头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腰低部分段进行刮痧,手法一般以每秒钟20厘米的速度顺着膀胱经刮拭,力量以感觉微痛舒服为度,直至刮到皮肤潮红或起痧为止。刮痧时最好用坐姿,身体前弯,把背部肌肉经脉拉伸至最佳刮痧状态。
注意
1、背部刮痧时不可把衣服脱光,不可冷空调或冷风直吹,要分段刮痧,刮后最好喝杯热水,半小时内不宜洗冷水。
2、待身体上的痧自然消失后,才能进行第二、第三次刮拭,刮至皮肤潮红不再出痧为好。
用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右皆叩击36次,对膀胱经不通产生的腰痛十分有效,另外还可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做36次。这样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韧度增强,达到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的功效。
膀胱经在腿上的部分可两腿绷直,俯腰两手摸地,向后仰身弯腰以及仰卧起坐刺激;膀胱经在大腿后侧不是太好敲,可以用“抻筋”的方法,就是前后左右压压腿,感觉到后侧的筋被拉伸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