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皮肤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保护防御功能
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的天然屏障,柔韧性好,耐摩擦,对外界较轻的冲击牵拉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呈酸性(pH5.5),不利于细菌、病毒、真菌的生长,皮肤表层内有一层乙烷溶脂物质和水分乳化形式脂肪,既能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可防止外界水分的渗入。
2.体温调节功能
主要是散热和保温。皮肤散热主要靠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多,通过皮肤辐射的方式把热散至外围。出汗散热占全身散能量的21%,大量出汗时可达75%~90%。皮肤血管收缩和皮下脂肪则可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3.代谢功能
皮肤对水分和电解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有排泄作用,主要通过汗腺的分泌进行。人体在常温下每天可分泌汗液400~600毫升,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可达上述数量的数倍到数十倍,这不仅使人体丧失了很多水分,而且还伴有许多电解质,如钠、钾、氯、钙、镁等,及其他代谢产物的丢失。当人体肾功能、肝功能不全时,皮肤的排泄功能还可以增强,排泄毒物还会增多。
4.呼吸功能
人体在30℃时,24小时内通过皮肤可排除碳酸7~10克,吸收氧3~4克。皮肤的呼吸功能取决于汗腺的分泌状况,分泌量越多,气体代谢也越多。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时,通过皮肤的气体代谢量可为肺代谢量的15%~20%。
5.感觉功能
皮肤具有冷、热、痛、触觉和其他复杂的感受器,如粗糙、细腻、光滑、潮湿等,对外来的各种刺激可作出相应的反射活动。另外皮肤还有免疫功能、储血功能等,并且能制造维生素D。
皮肤的生理功能 免疫功能
皮肤除了具有非特异性屏障功能以外,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在外界物质接触或进入皮肤组织时,皮肤内的一些具省特别功能的细胞会对它们进行识别、信息传递和记忆或产生吞噬和排斥反庆,井在体内产中一些特殊的细胞成分、细胞冈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所有这些反应,统称为免疫反应,它既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许多皮肤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皮肤的生理功能 保护功能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表皮各层细胞紧密连接。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使皮肤既坚韧又柔软,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弹性。当受外力摩擦或牵拉后,仍能保持完整,并在外力去除后恢复原状。皮下组织疏松,含有大量脂肪细胞,有软垫作用。皮肤可以阻绝电流,皮肤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对电流有一定的绝缘能力,可以防止一定量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皮肤的角质层和黑色素颗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线,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内部组织。皮脂腺能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两者混合,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乳化皮肤膜,可以滋润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汗液在一定程度上可冲淡化学物质的酸碱度,保护皮肤。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作用。
卵巢的生理功能
1、FSH:是刺激卵泡发育最首要的激素。
① 促使窦前卵泡及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缝隙连接形成、分泌卵泡液,使卵泡生长发育。
② 前一周期晚黄体期及早卵泡期FSH的上升,促使卵巢内窦状卵泡群的募集。
③ 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使E2的合成与分泌。
④ 促使颗粒细胞合成分泌IGF及其受体,抑制素A、激活素等自分泌、旁分泌物质。
⑤ 晚卵泡期与E2协同,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为排卵及黄素化做准备。
2、LH:卵泡期血LH的作用是通过激活P45017 α酶活性,为E2的合成提供底物—雄烯二酮。
排卵前血LH峰能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LH峰值及持续时间同样重要。黄体期低水平LH能增加LDL受体及黄体细胞对LDL的摄取,促使P、抑制素A及E2的合成分泌。支持黄体功能。
Gn作用机制
1、Gn受体:卵巢泡膜细胞、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黄体细胞、间质细胞均有LH受体;FSH受体仅位于颗粒细胞。FSH对其自身受体有升调节作用,E对此有协同作用。
2、作用机制:LH、FSH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受体磷酸化,构型改变。由cAMP—蛋白激酶A途径介导信号传递。有刺激作用的G蛋白(Cs蛋白)由α、β和γ亚单位组成。高剂量LH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途径介导信号传递。LH受体与另一种G蛋白Gq偶联,Gq与LH结合,引起磷脂酶C的活化,它使细胞膜上的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1P2)分裂为肌醇三磷酸和二酰基甘油。IP3激活磷脂酰肌醇和钙信号通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DAG激活蛋白激酶C,催化底物蛋白分子中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从而实现生理效应。
载脂蛋白e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ApoE生理功能有:①是LDL受体的配体,也是肝细胞CM残粒受体的配体,它与脂蛋白代谢有密切相关性;②ApoE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是决定个体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③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参与免疫调节及神经组织的再生。
人类ApoE主要在肝脏和脑组织合成,在其他组织包括单核细胞(含巨噬细胞)也有合成能力。人的肾上腺、卵巢颗粒细胞也能合成ApoE。脑中ApoE的mRNA表达总量是肝脏的1/3,星形细胞是其主要合成部位。脑中生成的ApoE的作用可能是使细胞内的脂类重新分配而保持脑环境中的胆固醇平衡。脑肿瘤中发现有高浓度的ApoE,推断它可能作为神经胶质细胞瘤的标记
产后祛斑的偏方
平时注意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 具有抑制代谢废物转化成有色物质的作用,所以可减少黑色素的产生,再者维生素还具有美白皮肤,促进皮肤生理功能的作用,像西红柿、柠檬、花生、和种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都是维生素C含量较为丰富的食物。多吃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牛奶,核桃等这些食物都具有促进皮肤生理功能的作用。
除了要注意多吃对皮肤有好处的食物之外,平时尽量不要喝咖啡,烟酒,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吃粘带食品等等。
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确保排泄的正常,另外注意减少日晒,出门最好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阳光直接直射面部。
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主要是与维生素B2分子中异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泼共轭双键有关,既可作氢供体,又可作氢递体。在人体内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两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起到递氢的作用,是机体中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如: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及NADH脱氢酶等。
主要参与的生化反应有呼吸链能量产生,氨基酸、脂类氧化,嘌呤碱转化为尿酸,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化,蛋白质与某些激素的合成,铁的转运、储存及动员,参与叶酸、吡多醛、尼克酸的代谢等。
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有关,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皮肤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保护皮肤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2、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如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3、参与维生素B6和烟酸的代谢,是B族维生素协调作用的一个典范。FAD和FMN作为辅基参与色氨酸转化为尼克酸,维生素B6转化为磷酸吡哆醛的过程。
4、与机体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有关。
5、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黄素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有关。
卵巢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1、FSH:是刺激卵泡发育最首要的激素。
① 促使窦前卵泡及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缝隙连接形成、分泌卵泡液,使卵泡生长发育。
② 前一周期晚黄体期及早卵泡期FSH的上升,促使卵巢内窦状卵泡群的募集。
③ 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促使E2的合成与分泌。
④ 促使颗粒细胞合成分泌IGF及其受体,抑制素A、激活素等自分泌、旁分泌物质。
⑤ 晚卵泡期与E2协同,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为排卵及黄素化做准备。
2、LH:卵泡期血LH的作用是通过激活P45017 α酶活性,为E2的合成提供底物—雄烯二酮。
排卵前血LH峰能促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LH峰值及持续时间同样重要。黄体期低水平LH能增加LDL受体及黄体细胞对LDL的摄取,促使P、抑制素A及E2的合成分泌。支持黄体功能。
阴道 生理功能
阴道是连接女性内、外生殖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管道。它是性的性交器官及月经血排出与胎儿娩出的通道。阴道的上端连接着子宫,它的下端就是阴道口,阴道前面和膀胱、尿道为邻,后面则与直肠、会阴相连。因为阴道前面有膀胱,后面有直肠,如生孩子所耗时间太长,胎儿头部压迫阴道壁太久,可导致阴道壁因为缺氧、缺血而坏死,发生严重的漏尿、漏粪现象。因此,分娩时不宜使产程拖得太长。
阴道的生理功能
①将月经血自子宫输送到体外的通道。
②女性过性生活的重要场所。阴道下段前壁对性行为反应尤为敏感。
③正常情况下,阴道是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
④阴道是检查女性内生殖器的窗口。
生理特点
①女性阴道所具有的伸展调节的潜能有时是相当惊人的。
②阴道各段对性刺激的反应不同,如阴道外段1/3系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富含神经纤维,所以对于触摸有反应的神经末梢只集中在阴道口附近。而阴道内段2/3来自中胚层,没有神经末梢分布,所以阴道外段1/3要比内段2/3更富有性感觉。就阴茎而言,虽然松弛时大小差异较大,但勃起后的差别便减小,一般来说勃起后都能大大超过阴道外段1/3这个深度,所以女性性满足的决定因素决不是阴茎的大小粗细。
③阴道的另一重要的生理特点是它的周围具有丰富的肌肉,称为耻骨尾骨肌。
④阴道本身没有分泌腺。
阴道的生理功能
①将月经血自子宫输送到体外的通道。
②女性过性生活的重要场所。阴道下段前壁对性行为反应尤为敏感。
③正常情况下,阴道是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
④阴道是检查女性内生殖器的窗口。
生理特点
①女性阴道所具有的伸展调节的潜能有时是相当惊人的。
②阴道各段对性刺激的反应不同,如阴道外段1/3系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富含神经纤维,所以对于触摸有反应的神经末梢只集中在阴道口附近。而阴道内段2/3来自中胚层,没有神经末梢分布,所以阴道外段1/3要比内段2/3更富有性感觉。就阴茎而言,虽然松弛时大小差异较大,但勃起后的差别便减小,一般来说勃起后都能大大超过阴道外段1/3这个深度,所以女性性满足的决定因素决不是阴茎的大小粗细。
③阴道的另一重要的生理特点是它的周围具有丰富的肌肉,称为耻骨尾骨肌。
④阴道本身没有分泌腺。
皮肤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代谢功能
皮肤对水分和电解质及其他代谢产物有排泄作用,主要通过汗腺的分泌进行。人体在常温下每天可分泌汗液400~600毫升,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可达上述数量的数倍到数十倍,这不仅使人体丧失了很多水分,而且还伴有许多电解质,如钠、钾、氯、钙、镁等,及其他代谢产物的丢失。当人体肾功能、肝功能不全时,皮肤的排泄功能还可以增强,排泄毒物还会增多。
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6个作用
1.对机械性刺激的防护
表皮角质层柔韧而致密,对机械性刺激有防护作用,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使皮肤有抗拉性及弹性。皮下脂肪有软垫作用可减轻外界的冲击。皮肤损伤后表皮及纤维细胞可新生,修复损伤。经常受摩擦或挤压的部位,角质层增厚,增强了对机械性刺激的耐受性。如果外界机械性刺激太剧烈,可引起保护性的神经反射功能,避开对机体的损伤。
2.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
角质层和透明层是电的不良导体,皮肤干燥时因电阻较大故导电性低,皮肤潮湿时电阻减少易受电击,角质层表面有一层乳化脂膜,能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使角质层柔润,并防止外界水分渗入皮肤。表皮各层能反射光线及吸收紫外线,黑素细胞生成的黑素颗粒能够吸收紫外线,黑素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更多的黑素颗粒并输送至角质形成细胞,使皮肤对紫外线的屏障作用显着增强,因而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3.对化学物质损伤的防护
作用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有抗弱酸弱碱和防止化学物质侵入的作用,皮肤表面偏酸性,对弱碱物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为碱中和作用,此外皮肤对PH值为4.2~6.0的酸性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之为酸中和作用。
4.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干燥的皮肤表面以及它的弱酸性不利于细菌繁殖;青春期后皮脂分泌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某些真菌繁殖。
5.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
角质形成细胞的致密结构及紧密连接等对化学物质的入侵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同时它可以更好地避免和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
6.限制体外物质的渗透
体外有害物质,药物等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通过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间隙、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四个部位。通过角质形成细胞吸收是最主要的途径,角质层越厚,吸收作用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