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肝癌腹水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肝癌腹水
气滞血瘀
病症:胁痛如锥刺,痛牵腰背,固定不移,入夜痛剧,纳差,恶心,脘腹胀闷,胁下痞硬,呃逆嗳气,或伴腹水,大便不实,乏力。舌苔淡白,质紫暗,舌边尤甚,呈紫斑状,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
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莪术,半枝莲、鳖甲(先煎)。
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心等加制半夏、茯苓、菌陈。
湿热蕴毒
病症:两胁痞硬,刺痛不移,发热汗出,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身目黄染,恶心少食,便结溺赤。舌苔黄腻,舌质红而紫暗,脉弦数稍滑。
治法:解毒泻火,清利肝胆。
处方:菌陈、山栀、黄芩、苦参、郁金、莪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
加减:肝区隐痛,头昏目干加当归、白芍、川芎;腹水加车前子、泽泻、腹水草。
肝肾阴虚
病症:胁肋隐痛,低热盛汗,腰酸腿软,头晕目眩,形体羸瘦,有人腹胀如鼓,青筋暴露,五心烦热,入夜尤甚,皮肤巩膜黄染,溲赤,或呕血便血。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养肝肾,化瘀消症。
处方:生地、鳖甲(先煎),女贞子、旱莲草、白芍、丹皮、山萸肉、丹参,西洋参(另炖),半枝莲、七叶一枝花。
加减:腹胀加川朴、大腹皮;有出血倾向,加重西洋参,再加仙鹤草、生藕汁。
月经提前能喝四物汤吗
温馨提示
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理论,虽然上述内容中提到了四物汤适合于气血虚引起的月经提前的人群服用,但大部分人都缺乏辨证论治的中医基础知识,因此,在出现月经提前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物汤。
干咳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燥邪犯肺 肺失宣降
此型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早期,每年多于秋季发病。盖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喜清肃而不耐寒热。秋季燥令,燥邪侵犯肺系,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并灼伤肺津,遂发是证。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宜解表清肺,润燥止咳。
方选桑杏汤加减
桑叶、桑白皮、杏仁、南沙参、
炙杷叶、大贝母、山栀子、淡豆豉、
薄荷、芦根
若患者鼻塞、恶风、咽痒等症状突出者,可酌加苏叶、蝉衣、白僵蚕等疏风宣肺止咳。
二、阴虚肺燥 清肃失司
此类证候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结核或肺癌等病,临床当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亦可见于长期服用清热解毒或抗生素治疗后的病人,肺阴亏耗,津液不足,阴虚火旺,虚热内生。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昼轻夜重,持续不已;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挟血,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法宜养阴润肺,清燥止咳。
方选沙参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沙参、玄参、麦冬、玉竹、
百合、五味子、炙杷叶、浙贝母、
桑叶、桑白皮
若见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者加知母、地骨皮;口干咽燥,痰中挟血者,酌加芦根、白茅根。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三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中成药:新癀片、四妙丸等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推荐方药:黄芪防己汤加减。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等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加减。
中成药:寒湿痹颗粒、益肾蠲痹丸
治法:活血化淤,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中成药:淤血痹颗粒、益肾蠲痹丸
中医治疗肝癌必须要内外兼治才有效
中医治疗肝癌必须要内外兼治才有效:因为中医治疗肝癌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古人“内外合治,其理相一”的原理,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攻邪毒抗癌止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中医治疗肝癌时还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守方:中医治疗肝癌及慢性病,坚持守方,医患都要有信心,不要大改处方,这也是中医名家的见解。
2、重视胃气:中医治疗肝癌及慢性病,必须注意胃气。因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败”。
3、加强护理:中医治疗肝癌及慢性病,首先是精神的安慰,提高信心,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饮食应易于消化,富有营养,顾护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如多食鲜蘑菇、灵芝、鲜鲫鱼、牛奶等,增强抗病能力。
中医在治疗肝癌时通常需要辩证论治:
肝癌的中药治疗方法按辨证论治,对不同症状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肝气郁结型
主证: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食少纳呆,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白。所以治疗肝癌主要以疏肝健脾、理气活血为主。
故中医治疗肝癌的方药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川芎10克、杭芍2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郁金15克、八月扎30克、苡米30克、砂仁10克、玫瑰花6克、谷芽20克、甘草10克。
2、气滞血瘀型
主证: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弦涩。所以治疗肝癌是应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积为主。
故中医治疗肝癌的方药为:复元活血汤化裁,柴胡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穿山甲10克、三棱10克、术15克、元胡20克、水蛭6克、土元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山慈菇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石见穿20克、蜈蚣2条、蛇六谷20克。
尿血的中医辨证论治
肝经湿热
小便热赤,带血鲜红,伴随头痛,头晕,口黏,口苦,胁肋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情会因情绪波动而加重。中医治法为清利湿热。
方剂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火旺
小便短赤带血,伴随头晕耳鸣,颧红潮热,心烦口乾,腰膝酸软,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治法为滋肾清热,佐以利湿。
方剂举例:知柏地黄丸加小蓟炭、车前子
心火亢盛
尿色鲜红,小便短黄,灼热疼痛。伴随心烦失眠,面赤口疮,口渴引饮,大便乾结,舌尖红赤,苔黄,脉数。中医治法为清心凉血,佐以利湿。
方剂举例:导赤散合小蓟饮子加茯苓
肾气不固
持续排泄淡红色小便,量多,便後滴沥。伴随头晕,耳鸣,倦怠易疲劳,腰脊酸痛,怕冷,阳痿滑精。舌质淡,脉沉弱。中医治法为温肾摄血。
方剂举例:鹿角胶丸(鹿角胶、熟地、血余炭、白茅根)
脾不统血
尿血反覆发作,或兼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伴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气短声怯,没胃口。舌质淡,脉细弱。中医治法为补脾摄血。
方剂举例:归脾汤加熟地、阿胶、仙鹤草
页首
2.尿血的针刺治疗
针灸疗法能活血行气,促进身体自癒力。中医认为出血症跟气虚与火热关系密切,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有助改善身体状况,从而舒缓尿血及兼症。
晚期肝癌怎么办
肝癌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合并少量腹水时,临床体检可无移动性浊有,B超、CT及MRI可明确。中等量以上的腹水已有明确的体征:腹围增加,腹部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穿刺易抽得腹水,B超及X线摄片可见腹腔内积液,诊断不难。
肝癌腹水的治疗,西医通常采用抽水治疗,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腹水反复发作,不能从根本上一直腹水的再生,反而在每次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增加了很大的痛苦,因此西医治疗肝癌腹水并不是最佳的方法。
对于肝癌腹水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对于是由于肝癌癌细胞扩散转移导致的肝癌腹水应及时抑制癌细胞转移,并及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好的抵御癌肿发生。对于由于肝硬化并发症引发的肝癌腹水应及时治疗肝硬化,防止腹水滋生。但总的来说,肝癌腹水的发生最大的原因是肝损伤,因此对于具有修复肝功作用的药物也应加以使用。
中医治疗肝癌腹水
中医药治疗
肝腹水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肝腹水是一种难治的性顽固性腹水,中医认为属“臌胀”学范畴。以腹部胀大,腹部脉络暴露、肤色苍黄、肝掌蜘蛛痣为特征。中医以脾胃气虚中气健运受碍,清阳不升,则水谷之精微不能奉养全身脏腑,浊阴不降,导致水湿内聚,形成腹水。
肝腹水的中医中药治疗以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与表现症状,根据中药材的性能组方通过病情加减药量。将中药饮片用现代高科技工艺浓缩、提取制成了纯中药制剂。为患者用药提供了方便。如纯中药制剂“臌症丸”是治疗肝腹水最有效的药品。
食道癌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1)痰气互阻型
治法:开郁降气,化痰散结。
主方:旋覆代赭汤合四逆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10g,枳壳1Og,白芍10g,旋覆花10g,代赭石15g,法半夏10g,郁金lOg,陈皮10g,山豆根10g,草河车15g。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元胡、白屈菜,口干、津伤明显者加元参、石斛,吞咽困难较严重加威灵仙、赤勺。
(2)血瘀痰滞型
治法:祛瘀散结,化痰解毒。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勺10g,川芎10g,桔梗6g,柴胡10g,急性子15g,半夏10g,栝楼30g。加减:胸背痛甚者加元胡、白屈菜、八月札.便干加郁李仁、火麻仁,口干舌红加黄连、麦冬、知母.合并出血者加三七、白芨、血余炭。
(3)阴虚内热型
治法:滋阴润燥,清热生津。
主方:一贯煎台养胃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30g,麦冬15g,生地20g,石斛15g,玉竹15g,当归10g,川楝子10g。加减:嗳气明显者加陈皮、半夏、旋覆花、茯苓以和胃降逆,潮热盗汗明显者加地骨皮、知母、鳖甲.肠中燥结、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全栝楼。
(4)气虚阳微型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开结。
主方:当归补血汤台桂枝人参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30g,当归10g,干姜10g,党参20g,白术10g,熟地15g.白芍15g,桂枝10g,急性子10g,半夏10g。加减:气逆呃逆者用威灵仙、丁香、柿蒂,呕吐粘痰者加陈皮、胆南星、青礞石,出血者加仙鹤草、露蜂房、白芨、三七,畏寒肢冷明显者加炮附子,呕吐清水较多者用吴茱萸、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