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刮宫的类型

刮宫的类型

诊断性刮宫

适用于内分泌异常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有无排卵、有无结核等症。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子宫恶性肿瘤。

治疗性刮宫

治疗性刮宫的适应症有: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孕3个月以内用吸刮术,3个月以上及引产后清除宫腔残存物用钳刮术;不全流产、难免流产、过期流产、胎盘滞留、葡萄胎等需排空宫腔者。

功血检查诊断

功血检查诊断:

目的了解卵巢功能(排卵和黄体功能)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

一、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8天)或不稳定见于黄体功能障碍。单相型曲线提示无排卵。

(1)无排卵型功血 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2)黄体功能不全 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短。

(3)黄体萎缩不全 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体温下降延迟或逐渐下降。

2、阴道细胞学和宫颈粘液功能(数量、粘稠度、拉丝度和结晶型)检查:评估排卵和黄体功能。

3、激素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情况。包括:FSH、LH、PRL、E2、P、TO、17KS、17OHCS、T3、T4等。

4、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情况,并排除卵巢肿瘤。

三、血液和凝血、纤溶功能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测定和必要时骨髓穿刺检查。

四、其他检查 甲状腺、肾上腺及肝功能,以除外由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子宫肉瘤的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应疑有子宫肉瘤的可能。对于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多数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分段刮宫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确诊。因子宫肉瘤组织复杂,刮出组织太少易误诊为腺癌。有时取材不当仅刮出坏死组织可以误诊或漏诊。若肉瘤位于肌层内,尚未侵犯子宫内膜,单靠刮宫无法诊断。B超及CT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但最后确诊必须根据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标本也应逐个详细检查,有可疑时即作冰冻切片以确诊。子宫肉瘤易转移至肺部,故应常规行胸部X线摄片。

鉴别诊断:

主要应与平滑肌瘤相鉴别,尤其是特殊病理类型的平滑肌瘤,如富于细胞型、奇异不典型子宫平滑肌瘤。有时亦需要与子宫其他恶性肿瘤如子寓内膜癌、子宫颈癌、绒癌相鉴别。主要应以病理检查为鉴别依据。

子宫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

1.对于较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此时可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将其余息肉刮出并送病理检查。

2.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3.宫腔手术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

4.对出血症状明显,按上述方法治疗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是否需要摘除要看息肉的大小,太大的息肉凸向宫腔内,如果怀孕的话会对胎儿造成压迫,影响它的发育,如果很小的话可以不做处理,

刮宫的类型

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内分泌异常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对性激素的反应、有无排卵、有无结核等症。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子宫恶性肿瘤。治疗性刮宫治疗性刮宫的适应症有: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孕3个月以内用吸刮术,3个月以上及引产后清除宫腔残存物用钳刮术;不全流产、难免流产、过期流产、胎盘滞留、葡萄胎等需排空宫腔者。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扩张宫颈,摘除息肉,继之搔刮整个宫腔,可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应定期随诊,注意复发及恶变,及时进行处理。后来有人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小型息肉,获得成功。物理治疗与药物相结合积极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炎。待炎症控制后经宫腔镜或手术切除息肉并同时进行诊刮术,组织送检。

1、小型息肉:

子宫镜、镜下手术及激光治疗。

(1)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等。

(2)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探针经宫颈口轻缓进入宫腔探知子宫腔深度。

(3)用子宫扩张器扩张子宫颈至6~6.5号。

(4)调整子宫镜限位器,将子宫镜插入宫颈管,过内口循子宫壁一侧缓缓推入到宫腔内。

开启冷光源,打开注水阀门,手通过加压器向宫腔内注入膨腔液5%葡萄糖液体,压力维持在18~22kPa(130~160mmHg)之间。

寻找子宫息肉蒂部的准确位置,自宫镜活检孔道,通过橡胶帽插入Nd∶YAG光纤,直视下插入息肉根部,输出激光,根据息肉根部大小调整激光输出功率。

2、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

行刮宫术,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3、较大、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

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

4、出血明显、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

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5、抗感染:

术后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

子宫息肉要手术吗 子宫息肉手术怎么切除

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

1、对于较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此时可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将其余息肉刮出并送病理检查。

2、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3、宫腔手术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

4、对出血症状明显,按上述方法治疗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鉴别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学检查,可做出诊断,组织学诊断取材的方法有子宫内膜组织刮取活检,扩宫刮宫术及负压吸宫术,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时表现为散在及单个灶性病变,有时又与子宫内膜腺癌并存,刮宫或取内膜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而行子宫切除者,发现35%~50%患者,其子宫内尚有子宫内膜腺癌,所以必须取得整个宫腔表面的内膜组织进行诊断。

刮宫术与内膜活检比较,所刮取的组织更为全面;但刮齿未到之处仍有可能遗漏某些部位,特别是双宫角及宫底处,负压吸引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较完全,诊断将更全面可靠,因此,三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选择。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鉴别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其他两类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须予以鉴别,同时尚需注意与早期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1.病理形态的鉴别

根据刮宫所取子宫内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或癌变确存在一定困难,易于混淆诊断者多在以下几点,包括对于细胞异型性的诊断各作者所取标准不一致,用以鉴别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间质浸润不易确定,内膜间质肌纤维母细胞或平滑肌的化生易误诊为癌的肌层浸润,息肉样腺肌瘤(Polypoid adenomyoma)也易误诊为间质浸润。

2.临床特点的鉴别

当组织学鉴别诊断遇到困难时,可结合临床特点综合考虑。根据分析,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内膜腺癌的鉴别,以下两点有参考价值。

(1)年龄:年龄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内膜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40岁者非常少见,挪威癌瘤登记中心收集的1566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62岁(36~91岁),其中0.6%<40岁,8.4%<50岁,所以,对于年轻的妇女,特别是切盼生育的妇女,如果刮宫材料不能肯定见到间质浸润的特点,虽有腺体明显增生及细胞异型性,仍应倾向于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但是,这种年龄的规律是对子宫内膜样癌而言,那些较少见的其他组织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即非雌激素依赖性的Ⅱ型内膜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癌及透明细胞癌等,并不具备年龄轻的特点,有学者曾报道5例较年轻的非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的患者,其年龄分别为28,34,37,41,43岁,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首先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提示的组织学类型,仅仅在不能鉴别分化好的内膜样癌与不典型增生时,可以年龄作为鉴别的参考因素。

(2)药物治疗的反应: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也有助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前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其内膜即有明显逆转,而且用药剂量也可偏小,一旦停药亦有很快复发的特点,所以药物治疗的反应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子宫出血诊断

一、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可了解子宫内膜反应,除外宫腔内病变及达到止血的目的。青春期患器质性病变或恶性疾患者罕见,一般不需采用诊断性刮宫来协助诊断。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8天)或不稳定见于黄体功能障碍。单相型曲线提示无排卵。

(1)无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2)黄体功能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短。

(3)黄体萎缩不全: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体温下降延迟或逐渐下降。

2、阴道细胞学和宫颈粘液功能(数量、粘稠度、拉丝度和结晶型)检查:评估排卵和黄体功能。

3、激素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情况。包括:FSH、LH、PRL、E2、P、TO、17KS、17OHCS、T3、T4等。

4、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情况,并排除卵巢肿瘤。

三、血液和凝血、纤溶功能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测定和必要时骨髓穿刺检查。

四、其他检查:甲状腺、肾上腺及肝功能,以除外由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

相关推荐

子宫畸形类型

1、始基子宫:又叫痕迹子宫。这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而成。这种子宫很小,仅1~3厘米长,因为没有内膜,故无月经,多合并无阴道。 2、纵隔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已全部会合,但纵隔未退化。子宫外形正常,官腔被隔成两部分。如果纵隔未全退化,则形成不全纵隔子宫。如纵隔延伸至阴道,则可同时形成阴道纵隔。 3、先天性无子宫: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中段未发育,因而未能会合成为子宫。病人常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故第二性征不受影响。 4、双角子宫:是由于副中肾管的尾端已大部融合,纵隔已退化,形成单宫颈、单阴道,子

子宫内膜增生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检查 宫腔镜检,利用宫腔镜不但可以从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其检查诊断更为细致全面。 1.X线或CT检查:垂体蝶鞍及眼底视野的检查,以便除外脑垂体瘤。 2.血清激素测定:B超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多囊卵巢。 3.基础体温测定:可以了解有无排卵,即或体温为双相型也可根据体温上升的弧度以及上升后维持时间的长短了解黄体的功能是否健全。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

子宫内膜厚需要刮宫

1、药物治疗原则为规范用药、长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助孕。 用药种类:①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每天一次,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可延长2-3天。②孕激素类药物:根据内膜不典型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肌注,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连续性应用甲羟孕酮,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选择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情增减。亦可宫腔内放环。 2、手术治疗 刮宫吸宫术不仅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

子宫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诊断性刮宫:欲监测排卵应于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诊刮。欲确定功血类型,则应于行经第五天后诊刮。诊刮兼有诊疗双重意义,故必须彻底全面,尤应注意两侧宫角部,刮出物全部送检。除未婚少女外,诊刮是功血诊疗必行步骤。 (二)排卵和黄体功能监测 1.基础本温(BBT):双相型曲线提示有排卵,高温相缩短(

宫颈糜烂类型

宫颈糜烂的饮食,工宫颈糜烂日常饮食注意什么。在近几年中的临床统计上显示,在17岁到23岁年轻女性所患的妇科疾病中,宫颈糜烂的发病率已经高达90%。而且宫颈糜烂低龄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渐渐逼向年轻甚至更年轻的女性。宫颈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此,也有利于防止便秘。 宫颈糜烂的饮食,目前我国大约有90%的妇女罹患宫颈疾病,患者以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最为常见。而夫妻生活中存在不良习惯,是造成妇女宫颈炎、宫颈糜烂高发的原因,因为在有了性生活以

刮宫和清宫的区别

1、刮宫和清宫的区别定义上 刮宫:刮宫是传统的人工流产,指刮取子宫内膜或宫腔内容物的手术。妇产科常做的小手术,是人工流产方式之一。分诊断性刮宫及治疗性刮宫两类。 清宫:清宫术就是指药物流产未彻底干净,需要通过机械的办法清理宫内残留的胚胎组织。 2、适应人群上 刮宫:选择人工流产的妊娠期女性或宫内有异物要检测病理的女性。 清宫:药物流产未彻底的女性。 3、分类上 刮宫:刮宫分诊断性刮宫及治疗性刮宫两类。诊刮又分一般诊刮和分段诊刮。治疗性刮宫有吸刮及钳刮之分。 清宫:无分类。 4、选择时机上 治疗性刮宫的适应

子宫内膜厚的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确定。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年轻而盼望生育者,更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后约30%患者仍有可能受孕并足月分娩。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故多直接采取子宫切除。 1.药物治疗原则为 规范用药、长期检查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息肉的多有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发展而致,也可能是由于宫腔异物、胎盘残留并发感染等等,子宫内膜息肉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另一类型,即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蒂性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息肉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颈管内息肉可引起颈管扩张并脱出外口。子宫息肉如果没有引起阴道无故流血,一般都是通过药物来控制,如果息肉过多并且引起阴道不规律流血的话,一般建议通过手术摘除息肉。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治疗: 扩张宫颈,摘除息

子宫内膜息肉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1、小型息肉: 子宫镜、镜下手术及激光治疗。 (1)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等。 (2)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探针经宫颈口轻缓进入宫腔探知子宫腔深度。 (3)用子宫扩张器扩张子宫颈至6~6.5号。 (4)调整子宫镜限位器,将子宫镜插入宫颈管,过内口循子宫壁一侧缓缓推入到宫腔内。 开启冷光源,打开注水阀门,手通过加压器向宫腔内注入膨腔液5%葡萄糖液体,压力维持在18~22kPa(130~160mmHg)之间。 寻找子宫息肉蒂部的准确位置,自宫镜活检孔道,通过橡胶帽插入Nd∶YA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治疗: 扩张宫颈,摘除息肉,继之搔刮整个宫腔,可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应定期随诊,注意复发及恶变,及时进行处理。后来有人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小型息肉,获得成功。物理治疗与药物相结合积极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炎。待炎症控制后经宫腔镜或手术切除息肉并同时进行诊刮术,组织送检。 1、小型息肉: 子宫镜、镜下手术及激光治疗。 (1)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等。 (2)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探针经宫颈口轻缓进入宫腔探知子宫腔深度。 (3)用子宫扩张器扩张子宫颈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