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胆绞痛用双手可缓解
夜间胆绞痛用双手可缓解
医院常常碰到这样急诊病人:病人睡觉时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哪知到了夜里,突然一阵疼痛,从睡梦中痛醒。病人总认为“胃痛”的老毛病复发了,吃2片胃舒平就会好的,但不一会又痛,痛得简直要打滚。胆绞痛常常发生在夜间主要有以下二点原因:
(1)人的胆囊很像一只梨子,肚子大,颈部细,当人站着或坐着时,胆囊总是挂着的,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常常沉在胆囊底部或漂浮在胆液中,当病人平卧或向左侧睡时,胆囊就像横放或倒放着的梨子,这时候胆囊里的结石也随胆囊改变位置而滚动。容易滑进胆囊颈部或胆囊颈管的出口处,嵌在这些狭窄的部位,引起胆囊管的扩张,并且加强收缩,企图把结石排出,如嵌在胆囊颈后,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来,造成胆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时胆囊就会连续产生收缩,病人就感到一阵阵绞痛,难以忍受。
(2)管理胆囊的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分布于胆囊管和胆总管末端,晚上迷走神经容易兴奋,如果晚上吃的太好、太饱,或吃了高脂肪饮食后的几小时,会促进胆囊及胆囊管收缩而产生胆绞痛。
胆囊结石患者在睡眠中适宜向右侧卧,这样,胆囊的底部在下,颈部在上,胆囊内的结石不大容易滑出而嵌顿在颈部。如果患者向左侧卧位,那么胆囊底部就在上,颈部就向下,此时胆囊结石最容易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自胆囊内向颈外坠落,以致嵌顿在胆囊颈部,出不出,进不进,发生胆绞痛。
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犹如刀扎般剧痛,病人非常痛苦。一旦发作,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指压穴位止痛令病人脱去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劲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如此按压后若绞痛仍不止,可加用蒸或煮热的毛巾对右乳房下方的期门穴和剑突(心口)下胃脘部进行热敷,疼痛即可止住。
二、令病人左侧卧位,右手伸直抬向头部,手的上抬幅度以右侧腹为水平方向上开约130度,伸直的右手延长线与肝脏和胆囊一致。这时,施治者站在病人侧位的头顶前方,左手托住病人右手肘部,右手拇指轻轻按压着病人右手合谷的食指侧,同时将病人右手往上拉,停留片刻后再反向(向肝脏方向)推压合谷穴。如此慢慢反复3遍,绞痛即可消除。
三、香烟炙烤侠溪穴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有压痛的位置。点着一支香烟,在此穴位上炙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伤皮肤为度)。炙烤的时间长短,依病人反应而定。若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若开始即感觉热,就烤到觉得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四、指压排胆石令病人仰卧,两腿伸直叉开略宽于肩。施治者坐在病人足前方,左手托看病人左脚足踝部,右手拇指顺4、5趾间脚背骨侠溪穴继续往上可摸到一压痛点,此时将左脚向外旋转约40度,然后按压痛点,并从下向期门穴和日月穴方向推动。开始按压时会觉得很痛,之后便渐轻并有舒适之感,这时即可停止按压。因胆管已敞开,若是较小的结石,已经排出。若左脚上摸不到痛点,可在右脚相应部位摸到痛点,按压时不必旋转脚的角度,同样朝期门和日月穴方向推压。
胆绞痛怎么缓解 艾灸侠溪穴
位置:侠溪穴位于脚背第4/5趾背部按痛点。
胆绞痛是以米粒大小的艾柱艾灸侠溪穴,如开始无热感,灸至哟热感,或者开始有热感,灸至无热感,疼痛可止。
盘点家庭急救的几大要穴
肾绞痛:可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胃痛: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一般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头痛: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降血压: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晕厥: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时,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2掌骨中点,拇指侧),持续2~3分钟,即可缓解。
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病患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病患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
呕吐,胃痛心绞痛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大家可以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就可以帮家人或者自己解决一些常见的疾病困扰。不过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如果穴位按摩并未缓解病情或者当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还请大家及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盘点家庭急救的几大要穴
国家大力发展医药事业,增强全民的医药保健知识,常常开发医药进社区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家庭都在家里配备上了医药急救箱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突发状况。当然,您还可以学习一些家庭急救中比较常用到的穴位。
呕吐:可用中指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处)来止呕,压至有酸胀感为宜,约一分钟即止呕吐。
呃逆: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至有酸痛感为宜,持续半分钟到一分钟,呃逆即止。
肾绞痛:可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胃痛: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一般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头痛: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降血压: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晕厥: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时,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2掌骨中点,拇指侧),持续2~3分钟,即可缓解。
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病患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病患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
呕吐,胃痛心绞痛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大家可以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就可以帮家人或者自己解决一些常见的疾病困扰。不过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如果穴位按摩并未缓解病情或者当病情较为严重的时候,还请大家及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胆绞痛如何缓解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解除因为胆蛔症导致的胆绞痛问题,其用法是用葡萄糖和维生素c一起来做静脉注射,一天坚持两次,一般来讲两天内就能够让你感受到比较显著的治疗胆绞痛效果,而且,这种方法也经济实惠,是个不错的治疗胆绞痛的方法。
记住6个救命穴位
1、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2、点压足后跟止鼻衄
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3、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按摩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点压合谷穴治晕厥
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5、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6、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冠心病的护理诊断
1、肌肉、骨、关节疾病:如胸肌劳损、颈椎病、胸椎病、肩关节及周围韧带病变、肋软骨炎等,可表现为类似心绞痛症状,但这些病变都有局部压痛,疼痛常与某些姿势及动作有关,局部体检及调线可明确诊断。
2、胆管和上消化道病变:如食管裂孔疝、贲门痉挛、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胆囊炎等。食管裂孔疝可发生于饱餐后、平卧位,坐起或行走疼痛可缓解。消化性溃疡有与进餐时间相关的规律性,且疼痛时间较长,碱性药物可以缓解。胆石症及胆囊炎疼痛亦为发作性,疼痛时常辗转不安,有局部压痛及黄疽等表现,一般不易误诊。但要注意部分患者同时有胆管疾患和心绞痛,胆绞痛又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必须仔细诊断。
天麻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除痉止痛
天麻能够缓解平滑肌的痉挛,起到去除痉挛、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三叉神经痛、头痛、心绞痛、胆绞痛的人群来说,可以在生活中适当地服用一些天麻粉来起到除痉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