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内热发烧注意事项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小儿内热发烧注意事项
1.患儿应多卧床休息,多喝开水。
2.高热患儿如出现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或昏睡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切不可大意。
宝宝内热发烧的症状及怎么调理 宝宝内热发烧的症状
宝宝的脏腑结构及功能发育未成熟,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若喂养不当或因病伤脾胃就会出现阳火上亢伤阴的症状,即“内热发烧”,主要表现为脸色红、额头烫、手脚冷、精神差、易发脾气、没有胃口、口渴、唇干、舌燥、尿少等症。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可治小儿发烧发热与咳嗽
推拿可治小儿发烧发热
根据患儿发热证型﹙外感发热、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推、拿、揉、捏等中医手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如:
推脊:医者于患儿后正中线上,自上而下在脊柱上直推100~300次。
捏大椎:医者捏患儿大椎穴5~10次,以出痧为宜。
推三关:医者以手于患儿前臂外侧缘,自腕横纹推向肘,推200~300次。
清天河水:蘸滑石粉,医者以手自患儿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
以上手法,每次20分钟,对1岁以内患儿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推拿后以微汗出为宜,同时协助患儿饮温开水200毫升左右。其无痛苦,能够减少或避免用药缩短病程,是一种安全、绿色、有效的疗法,尤其适用于婴幼儿。
小儿咳嗽亦可用推拿
第一步: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5分钟,力量宜轻柔。
第二步: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第三步: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点揉两天宗穴,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增强呼吸系统免疫力。
小儿发烧的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补肺经,揉上马,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揉涌泉,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补肺经,揉上马滋肾养肺,滋补阴液;配清天河水,运内劳宫以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增进饮食;揉涌泉引热下行退虚热。
烦躁补眠加清肝经,清心经,按揉百会;自汗盗汗加揉肾顶,补肾经。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内伤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原理: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肺脏积热;清天河水,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暮夜发热,或热甚,手足心热,夜卧不安你,啼闹不眠,兼见腹胀拒按,少食或不食,嗳腐吞酸,或有呕泻酸臭,食物残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积导滞,清泄积热。
推拿处方:清板门,大肠,小肠,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补脾土, 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下推七节,揉天枢,拿足三里。
推拿原理:清板门,补脾土, 揉天枢,拿足三里,用以健脾胃,促运化,推四横纹,运内八卦,用以疏气机,调升降,消积滞;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用以清泄积热;清小肠,大肠,下推七节,用以导致通腑,利尿泻热;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午后,夜间潮热,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口干唇燥,烦躁啼闹,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补肾水,脾土,揉肾顶,内劳,小天心,清胃经,心火,天河水,小肠,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分手阴阳,揉涌泉
推拿原理:补肾水,脾土,清胃经,揉内劳,肾顶,打马过天河滋阴补液;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虚热,降虚火;清小肠,揉涌泉以引热下行,引火归元;清心经,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以清心安神。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证候分析
此风与热相结合之邪致病,故以发热重,恶寒轻微临床特点,故有“身热面青”之候。“舌为心之苗”,热邪扰心,故见“口中亦热,烦叫不时。”风热之邪入里,津液受伤,燥结成实,故有“若热甚而大便秘者”之候。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肺胃实热发烧推拿方解
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推拿方解
1.推三关,清天河水,疏散风热;泻大肠,以泻阳明腑实之热,而解便秘;掐心经,泻肾水,清心肾之热;掐总筋,运八卦,二龙戏珠,运斗肘,以解热扰胸膈之心烦。
2.揉运按摩列缺,合谷,风池,大椎主穴,名“列缺谷池解表方”,以其疏散风热,发汗解表之功,而为风热感冒之治方。
宝宝内热发烧怎么办 宝宝内热发烧怎么调理
宝宝内热发烧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宝宝发烧时,要让孩子安静躺下休息,多喝白开水。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排出毒素;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分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助于退热。
体温较高,家长也可采取物理降温,因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高热时易出现抽风反应。可先将宝宝衣服解开,用冷水或冰袋敷头,体温过高可以温水洗澡或温水擦浴。水温控制在33~36℃为宜。保持孩子皮肤的湿润,皮肤上的水分能够帮孩子散发热气。
宝宝内热发烧时营养物质和水分消耗增多,但因为其消化功能也有所减退,应当适当减少饮食,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糊、面条汤、馄饨、鸡蛋等。尽量多给孩子喂水,如糖水、果汁、白开水或清凉饮料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排泄。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骨蒸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骨蒸热者,乃骨热而蒸,有热无寒,醒后盗汗方止,非皮肤之外烧也,指纹多淡紫。
治则:健脾消积,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推三关,退六腑,运五经,分阴阳,清天河水,捞明月,清肾水,掐总筋,大横纹。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捞明月乃解肌清热之常法;推大横纹,分阴阳,掐总筋,运五经,具通达枢机,调和营卫之功,多用于治寒热往来之候;佐以清肾水,则可解骨蒸劳热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