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的介绍
骨骼的介绍
骨骼 (bone,skeleton):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说的骨骼指内骨骼。[1]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猪脊骨的介绍
猪脊骨指猪的脊椎部位的骨头。一般市售的猪脊骨还包括骨头旁边相连的肉。
猪脊骨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猪脊骨食疗作用
味甘、性微温,入肾经;
滋补肾阴,填补精髓;
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
猪脊骨做法指导
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骨髓可以用在调味汁、汤或煨菜里,并加入意大利炖菜中,另外也可以趁热作为开胃小点的涂酱。
鸡骨的介绍
(1).鸡的骨头。古时或用以占卜。唐·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宋·苏轼《雷州》诗之一:“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参见“ 鸡卜 ”。
(2).比喻嶙峋瘦骨;瘦弱的身体。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虽然堂上公婆亲做主,你也不合容他便出门,只今强扶鸡骨投何地,你敢巧画蛾眉别嫁人。”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会丁内艰,前后哀毁鸡骨。”《虞初新志》卷一引清无名氏《小青传》:“今兹鸡骨,殆复难支。”
猪脊骨的介绍
猪脊骨指猪的脊椎部位的骨头。一般市售的猪脊骨还包括骨头旁边相连的肉。猪脊骨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猪脊骨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入肾经;滋补肾阴,填补精髓;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猪脊骨做法指导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骨髓可以用在调味汁、汤或煨菜里,并加入意大利炖菜中,另外也可以趁热作为开胃小点的涂酱。
鸡骨的介绍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6米。幼枝有短柔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圆形或略尖,边缘疏生腺质小齿牙或为全缘,上面疏生白毛,下面脉上密生白毛;叶柄短。花1~4朵腋生或顶生;萼片凿形,长8毫米;花冠喇叭状,外表面深玫瑰色,内面苍白色,喉部橙色;雄蕊4,2强;子房伸长,4室,其中2室有1能孕的胚珠,其他2室有数颗不孕的胚珠。苞片大,径达18毫米,包被果实。蒴果。花期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区林边。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散寒表汗。治麻疹痘毒,湿热身痒及穿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 ①治麻疹初起:鸡骨菜、西河柳、红牛皮菜。水煎服。
【摘录】《*辞典》
接骨木的介绍
接骨木(学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属落叶灌木,高达4米。茎无棱,多分枝,灰褐色,无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边缘有较粗锯齿,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密集成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花萼钟形,5裂,裂片舌状;花冠辐射状,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上,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浆果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540-1600米的山坡、灌丛、沟边、路旁、宅边等地。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鸡脆骨的介绍
骨、蒜香鸡脆骨、双椒鸡脆骨、麻辣鸡脆骨、酸菜鸡脆骨、泡椒鸡脆骨等。对于不同的鸡脆骨菜肴,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腌制方法(也有把鸡脆骨放入加有红曲米和香料的卤水锅中卤制成半成品的),方能达到独特的成菜效果。而且口感清脆,和人口味,颇受很多人青睐。
驴骨的介绍
入药部位
骨骼。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补肾滋阴,强筋壮骨。
主治
用于小儿解颅,消渴,历节风。
相关配伍
治耳聋,无问年月及老少:取驴前蹄胫骨,打破,于日阳中,以瓷盆子盛,沥取髓,候尽,收贮。每用时,以绵乳子点少许于所患耳内,良久,即倾耳侧卧候药行。其髓不得多用。重者不过一两度,如新患,点一上便有效。其髓带赤色者,此是乏髓,不堪,白色者为上也。(《圣惠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外用:适量,烧灰调涂;或煎汤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