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被流感病毒污染的居室和环境常用哪些消毒药消毒

被流感病毒污染的居室和环境常用哪些消毒药消毒

酷类消毒药石炭酸、来苏儿、菌毒敌、农福等。碱类消毒药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 酸类消毒药过氧乙酸、乳酸等。 含氯消毒药漂白粉、次氯酸钠、优氯净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洗必泰、百毒杀 等。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预防禽流感小贴士

外出旅游

游客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接触禽类,不要参观禽类聚集的公园,不要购买、携带禽类或禽类制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不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动物。旅游时注意调整旅行安排,避免过分疲劳。旅游人士,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到疫区农场,避免与活禽鸟接触。接触禽畜后一定要洗手。接触活禽鸟或双手被分泌物弄污后,应该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

日常预防

由于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流感、禽流感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此外,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流感、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2分钟,阳光直射40 至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药物预防

抵抗力低的人可用免疫调节药物来增强抵抗力,预防禽流感,老人、小孩和体弱多病的人建议接种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推荐用以下药物来预防禽流感:金刚烷胺,100mg,每天1次;2%至5%病毒唑,滴鼻,每天3至4次。坚持疗程10至14天。

家庭烹调

鸡蛋壳有可能被病鸡的鸡粪污染,而鸡粪里可能会有病毒存在,所以鸡蛋外壳应该用流水清洗,同时要注意洗手。另外,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充分,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正规市场上经过检疫的家禽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病禽,则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漂白粉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这比较有利于我们对禽流感的隔离、消毒和净化。根据对苯酚、消毒灵、氢氧化钠、雅好生、漂白粉、高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百毒杀、新洁尔灭、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药物进行体外杀灭禽流感病毒的试验,禽流感病毒对上述消毒药物比较敏感,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可以将病毒杀灭。在直射太阳光下,病毒也容易被灭活。

少与宠物禽类接触

如果信鸽、观赏鸽没有感染禽流感病毒,通常情况下接触是不会感染禽流感的;在禽流感疫区,如果信鸽、观赏鸽感染禽流感病毒,且环境中病毒浓度很高,日常接触也是有可能感染的。因此,在禽流感疫区,在禽流感流行时期,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应该减少与宠物禽类接触为好。

买活禽要戴手套

菜市场经常把鸡鸭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笼子中,这样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因此最好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鸡鸭等活的家禽,可以戴上手套触摸,一般可以不戴口罩,回到家后要用肥皂洗手。

白斩鸡难杀死病毒

禽肉煮熟、煮透后,通常不会导致禽流感病毒传播。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白切鸡的加工方法有可能没有完全煮透,这样如果此鸡“生前”感染禽流感病毒,在烹饪过程中,病毒可能没有完全被杀死,就有可能进入人体。但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在此情况下,应尽量食用一些煮熟、煮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白切鸡。

鸡精鸡粉可安全食用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并不强,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鸡粉、鸡精等鸡有关产品是以鸡为原料制成的,加工时都通过特殊的流程,一般来讲,高温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食用正规生产厂家(有卫生许可证)的鸡粉、鸡精等鸡有关制品是安全的。

水禽与养鸡场不可混杂

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种、不同个体的动物上不断传递,是很容易产生变异的。我国家禽存栏量大,饲养点较密集,而且不同种类的家禽饲养点互相交错,尤其是水禽与养鸡场混杂在一起,是非常有利于禽流感变异的。

另外,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群后引起的损失与细菌的合并和继发感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论在生产现场中或实验室内攻毒试验,都可以证明,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死亡损失,这在禽群感染非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的处理上,是有意义的。

流行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禽流感饮食的注意事项

白切鸡不吃或少吃

禽肉煮熟、煮透后,通常不会导致禽流感病毒传播。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白切鸡的加工方法有可能没有完全煮透,这样如果此鸡“生前”感染禽流感病毒,在烹饪过程中,病毒可能没有完全被杀死,就有可能进入人体。但如果存活,会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 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在此情况下,应尽量食用一些煮熟、煮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白切鸡。

鸡精鸡粉可安全食用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并不强,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鸡粉、鸡精等鸡有关产品是以鸡为原料制成的,加工时都通过特殊的流程,一般来讲,高温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食用正规生产厂家(有卫生许可证) 的鸡粉、鸡精等鸡有关制品是安全的。

高危人群多摄维生素C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饲养员、屠宰工人等经常与活禽密切接触的人,以及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饲养员、屠宰工人在工作场所应穿防护服、佩戴防护用具,工作前后彻底消毒;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应避免去菜市场等活禽较多的场所,并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

预防流感好习惯 增强儿童免疫力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微生物,根据抗原结构不同,我们把流感分为甲、乙、丙三型,对人们危害最大的是甲型流感。春夏之交更是高发期,预防流感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流感病毒不耐热但对干燥和寒冷有相当的耐受能力,高温加热、紫外线照射及常用消毒剂均能很容易地杀灭流感病毒。

流感病人的鼻涕、唾液里含有大量流感病毒,当他打喷嚏或者咳嗽时,这些病毒就随着喷嚏和咳嗽溅出的飞沫播散出来。这些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诸如玩具、擦鼻涕的衣袖)快速地传播给另一个人。

如果一个健康人对这些病毒缺乏免疫力并且侵入的病毒的数量足够多的话,那么他就会患上流感了。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病毒,但如果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则可以帮助他们预防流感,减少患病的机会。

预防流感,记得:

1、常备口罩、避免去空气流通性差、人群聚集的地方,居家常开窗通风;

2、 勤洗手换衣,把附着在手上,衣物上的病毒细菌等及时除菌并彻底洁净;

3、 教会孩子摸完玩具及与小朋友玩后,不要再摸自己的口鼻;

除了做到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哟~

增强自身抗病能力才是预防流感的关键:

1、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2、均衡饮食、经常锻炼,适当衣着,增强自身对抗病毒的能力。

如若不小心患上流感?

1、尽量隔离流感患者,避免其与健康人密切接触;

2、流感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掌或者纸巾掩住口鼻减少外界释放病毒,擤鼻涕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接下来不要立即忘了彻底洗手;

3、如果宝宝将鼻涕擦在衣袖或手绢上,要及时换下脏衣服清洗并在阳光下充分晾晒,可适当使用除菌洗衣产品,例如汰渍除菌洗衣系列;

4、 孩子的玩具、物品定时清洗,提高卫生标准。

结语:

人间四月天,天气乍暖还寒。每年春夏之交都是流感盛行的季节。市民们更是闻流感色变。大家都在寻找预防流感的抑制良方。小编在此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们,流感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预防流感,很快就会痊愈。其实预防流感更多是从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卫生及除菌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孩子的免疫力自然就会增强。

禽流感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管理传染源:①加强禽类疫情监测;②对受感染动物应立即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彻底消毒;③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

(2)切断传播途径:①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洗手;②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③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④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类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

(1)消除传染源:必须做到四早。

①早发现:早发现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②早报告:早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禽流感病禽和病人;

③早隔离:病人要至少隔离至热退后两天,病禽要封闭或封锁;

④早治疗:要早治疗病人,早杀灭病禽。对病人要进行综合性有效治疗,在病鸡场周围3公里内的病禽要就地杀灭、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

①戴口罩:禽流感病人、接触者(如医护人员和饲养人员)必须戴口罩;

②换气:病房、养鸡场和居室加强通风换气;

③远离易感场所: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与养鸡场,去时戴口罩;

④消毒:病房和养鸡场的空气消毒(按空气消毒规定进行);病人和病禽的分泌物与排泄物消毒 (按消毒规定进行);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消毒(按消毒规定进行);以上消毒方法与消毒剂基本上与“非典”的消毒相同,禽流感病毒对高温、紫外线和常用消毒剂都敏感。

(3)减少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60岁以上老人、儿童、小学生、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是流感的好发人群,对这些人要注意御寒,加强户外锻炼,增强抵抗力,接种流感疫苗。

禽流感病毒存活时间介绍

禽流感病毒属于一种适合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存活的病毒。该病毒对于温度敏感,对低温有很强的适应力,在零下20℃左右,禽流感病毒可能存活40多个月,而在20℃的温度下,只能存活7天。由于禽流感病毒对于温度非常敏感,一般不能在70℃或以上生存。

它在粪便中能够存活1周,在羽毛中能存活18天,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尸体中的病毒能存活很长时间。鸡蛋里面不会有禽流感病毒,病毒只会存在于蛋壳表面。因此,吃煮鸡蛋的时候,只要把鸡蛋放在沸水中3分钟即可将禽流感病毒杀死。

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 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 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热30分钟或煮沸状态下2分钟以上可灭活。其对低抗温抵力较强。

病毒在阳光直射下会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警惕禽流感

3人感染H7N9禽流感

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上海和安徽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两例上海患者已死亡,一例安徽患者病情危重,消息一出,引起广泛关注。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获悉,自贡市疾控中心已开始部署此次禽流感的预防措施。据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的多发时期,而且此次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市民要引起重视,学会正确防护。

感染途径

三种途径 或将感染禽流感

据了解,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家禽一旦感染,基本全部死完。

自贡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人感染禽流感的途径通常有三种,一是接触感染家禽,二是接触带毒野鸟,三是接触被病毒污染物(食)品和环境等。其中,多与食用或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食)品有关。防护措施注意卫生肉类蛋类煮熟再吃

面对人禽流感疫情,市民该怎么防护?据自贡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冬春季节是禽流感高发季节,市民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同时,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市民在吃禽肉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自贡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市民,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

1、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

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

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那么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预防禽流感呢?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如何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3、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4、如果所在区域已发现疫情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

5、及时而彻底的疫区环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6、在疫区的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口。

7、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相关推荐

禽流感预防

1 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同时开展人间和禽类H5N1疫情监测,互通情报。加强检疫,防止禽流感病毒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病毒传入我国。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来自动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工具的防疫消毒,禁止旅客携带或邮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禽类的抵抗力。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必须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早期进行快速诊断,若发现和确诊为高致病性毒株如H5、H7型,对病鸡群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销毁,对鸡场进

抗病毒药不能预防手足口病

口服抗病毒药物对预防手足口病没有太大意义。手足口病是经肠道感染的,引起的病毒很多,目前已知的有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由于病毒不具备唯一性,服用某种抗病毒药物来预防疾病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手足口病患儿唾液、粪便、疱疹液中均含有大量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造成传播。很多孩子可能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却也会被感染。 由于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对于儿童,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注意卫生和增强免疫力。 家长一定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等

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还需要做预防工作吗

幼儿打了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以下日常预防工作。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甲型病毒可按结构再划分,例如甲型H

怎么缓解甲醛中毒

1.通风: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2.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本品利用活性炭的物理作用除臭,去毒;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人身无影响。 3.土招:300克红茶泡热茶两脸盆水,放入居室中,并开窗透气,48小时内室内甲醛含量将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气味基本消除。 4.植物除味法 中低度污染

如何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防治流行性感冒要注意什么

1. 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2. 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 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 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晰明确,我国是完全有能力检测和防治人感染甲型流感的。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吃熟食、喝开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因为手足口病这种病毒在温度高于50度以上就很难存活,喜欢低温繁殖,因此吃熟食、喝开水也能有效预防感染。 4、晒衣被 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5、清洗消毒

家人如何跟梅毒病人相处

该如何跟梅毒病人相处 1、不要和梅毒病人行房事; 2、在生活上尽量隔离,洗、饮食用具要与病人分开专用。 3、照顾病人后要用流动水,肥皂仔细洗手,最好用消毒对手消毒。 4、病人用过的东西,尤其是厕所坐桶要用消毒消毒。 5、病人的内衣裤要煮沸、消毒后洗涤。 6、与病人有性接触的配偶应及时到性病防治所检查,督促病人彻底治疗,定期查血。

禽流感的危害

说起禽流感,在人们的意识里,仿佛就是由于家禽的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吃了病毒感染的家禽的肉才会患上此病,这是许多人对禽流感的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禽流感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的病毒传播呢? 一、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