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捂热综合症的症状

捂热综合症的症状

捂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在捂热较长时间后,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

冬季宝宝当心患上捂热综合征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宝宝患了捂热综合症一般表现为:体温出现过高热,接着大汗淋漓,有脱水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甚至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等。相较于成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未发育完全,无力挣脱过热和缺氧等不利环境,因此家长需格外留意,避免造成婴幼儿睡觉时呼吸不畅,避免酿成惨剧。

预防捂热综合征注意穿衣和盖被

捂热综合征实际上是由于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引起的,一到了冬天,除了暖气、空调、电热毯等取暖工具齐上阵外,一些家长尤其是长辈还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棉被,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暖的做法,很容易诱发婴儿闷热综合征。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家长要预防宝宝患上预防捂热综合征,就要注意合理去取暖。

首先是合理穿衣。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要穿得宽松些,让小孩子的手脚好活动,被子、衣服不能勒着他们。不建议给孩子穿打底裤这一类太过紧身的衣物。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这是因为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孩子感冒、发烧时应该适当减少衣物,不要把孩子捂得太严实,注意孩子的体温,让孩子多喝水。

其次是合理盖被。不要把婴儿包盖得过紧、过严、过厚,更不要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切忌给婴儿蒙被睡眠或用棉被堵塞其口鼻,以防影响呼吸;也不要把新生儿置于母亲腋下睡眠,或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提倡母婴分被睡眠。一旦出现婴儿闷热综合征,应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

小儿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宝宝发烧不能捂

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烧的时候习惯采用捂汗的方式来给宝宝退烧,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发高烧的宝宝体质循环会变差,手脚变得冰冷了,家长误以为是穿的不够导致,以为给宝宝捂得厚实, 捂出一身汗来就可以退烧了,孩子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会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婴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一: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二: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三: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四: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五: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六: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七: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征;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八: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九: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一: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二: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三: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四: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婴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病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婴儿捂热综合症又称闷热综合症、捂被综合症、蒙被综合症等。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

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患儿多数来自农村。

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如何识别冬中暑

要诊断捂热综合征,首先有明显捂热的病史,穿得过多或者盖得过多,然后可能有以下典型的症状:

1.面红耳赤、高热:体温在39~41℃之间,持续不退;

2.热性惊厥:全身或局部肌肉一下又一下地抽动,持续时间数分钟不等,面色由红转白;

3.大汗淋漓,全身衣服湿透;

4.脱水征象:眼眶凹陷,尿少、口干;

5.口唇青紫、缺氧、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的表现。

6.其他表现:口唇干燥,尿少,吐奶、大量水样稀便,休克,昏迷,抽搐等。

上述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捂热时间超过5~6个小时,可致休克或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致死。有研究显示,捂热综合征患儿在出现代谢和体内酸碱失衡并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时,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呼吸衰竭,从而出现窒息、休克、甚至死亡。在此提醒家长们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婴儿捂热综合症

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征;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

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

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

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

冬天出生的宝宝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和尚服准备四件

0~3个月龄的宝宝上衣一般都是和尚服的样式。因为新生儿的脖颈比较柔软,套头式的衣服很不好穿脱,和尚服的设计特别适合新生儿宝宝。4件差不多够了,因为孩子在前三个月长得很快,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所以买多了也是浪费。

建议:冬季的话,穿了和尚服之后,在外面再包一层厚度适中的包被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给宝宝捂得太多,穿的太厚,以免宝宝得捂热综合症。

相关推荐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

1、肥胖 大约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肥胖症状,这主要与多囊卵巢造成雄激素过多、未结合睾酮比例增加及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2、多毛症 多囊卵巢患者体毛会很丰盛,体毛呈男性分布,而且腋毛、四肢毛发会增多,主要是因为雄激素集聚引起毛发增多。 3、痤疮 多囊卵巢的患者的皮肤会变成油性皮肤,并且会出现痤疮。而痤疮则一般分布在面部或者是下腹部及乳房周围。 4、月经失调 患者在月经初潮后,没有正常的月经周期,会出现月经稀发、继发性闭经及无排卵性功血等月经不调的状况。

婴儿急疹症状及护理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皮肤病,其特点为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在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幼儿急疹的患儿一般是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高热,一般体温可达到39度-40度左右,然后持续3-5天的高热,体温突然下降,然后体温下降的同时出现皮疹。 在冬天如果小孩得了幼儿急疹,家里特别注意出现有高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不能够穿太多衣服了,如果是高热期间衣服穿得过多或者是包得太紧了,容易出现捂热综合征,出现捂热综合征比较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合并有其他的脏器的损伤。另外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一、白带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症早期有白带异常、月经稀少、闭经等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发于青春期女性,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部分患者伴痛经等。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二、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之一,一般患者体重超过20%,体重指数大于25,且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肥胖集中上身,腰、臀比例0.85,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多囊卵巢综合症症状三、多毛症状 由于雄激素高引起,上唇、下颌、胸、背、小腹中部、大腿两侧、肛周毛发增粗、增多,可伴痤疮、声音低粗、阴蒂肥大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注意孩子发烧不能“捂”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还会采用“捂汗”的方式,以为只要宝宝悟出一身汗就可以退烧了。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要不得。发高热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家长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孩子捂得厚实些,加之儿童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其实,孩子发烧手脚冰凉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能因此给孩子穿厚厚的衣服,而应该注意监测孩子体温,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足部保暖,并采用适当方式进行降温。

1岁以下孩子睡觉严防过热

秋天里孩子中暑,这事说出来也许没人相信。重症监护室内,只有3个月大的小美因中暑正处于昏睡中。原来小美睡觉时被妈妈包裹过度,结果,小美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抽搐,患上捂热综合征。目前,小美病情危重,上了呼吸机。 10月31日,小美腹泻、发热。晚上睡觉时,20岁的妈妈怕小美受凉,于是给孩子穿了2件单衣,一件棉衣,再盖上一床厚棉被。凌晨4时,妈妈突然发现小美面色青灰,大汗淋漓。由于病情危重,小美被送到儿童医院治疗。 医学主任介绍,捂热综合征,又叫“蒙被综合征”,多发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婴儿尤其常见。因为家长怕孩子

1岁以下孩子睡觉严防过热

捂热综合征,又叫“蒙被综合征”,多发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婴儿尤其常见。因为家长怕孩子挨冻生病,给孩子穿得过多,有的甚至用被子蒙住头部,导致孩子高热、缺氧,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捂热过度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会出现脑水肿。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即便是抢救存活,后遗症也很容易发生。 所以寒冷季节为孩子适当保暖非常重要,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给孩子用电热毯,要严防“过热”和“缺氧”这两个导致捂热综合征关键因素的发生,时刻保持孩子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

干燥综合症症状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9。发病年龄多数为40~60岁,但青少年也可发病。 1.干燥性角、结膜炎 病人常有眼内异物感、灼热感、眼痒、眼干。在早期常出现泪液过多,随着病情发展,视物逐渐模糊、眼红、眼痛,晨起时睁眼困难,以后在异物刺激或情绪激动时,也不能产生泪液。 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周围充血,有时可见泪腺肿大。晚期可并发角膜内小血管形成,伴有云翳,继而形成溃疡。有时可因穿孔或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眼球内积脓而失明。 2. 口腔干燥 病程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粘,继之在进食时唾液缺少。味

给孩子保暖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家长为了防止宝宝冻着,就会本着穿越多越好的原则给孩子穿衣,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戴冒,再加围巾。 宝宝穿衣太厚太紧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加上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进而引发婴儿闷热综合症。>>什么是婴儿闷热综合症 误区二:发热捂出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

冬天婴儿护理一定要注意的几点

1. 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可以摸宝宝的额头或后背判断新生儿保暖情况 可以摸宝宝的额头或者后背啊,如果热会有汗的,冷了就是很冰的哦,晚上要多注意哦,防止感冒了,小宝宝柔弱娇嫩,于是

盆腔淤血综合症症状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的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其中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快感不快、极度的疲劳感、白带过多和痛经为最常见。 1.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耻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有少数病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2.低位腰痛 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