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热综合症的症状
捂热综合症的症状
捂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在捂热较长时间后,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
冬季宝宝当心患上捂热综合征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宝宝患了捂热综合症一般表现为:体温出现过高热,接着大汗淋漓,有脱水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甚至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等。相较于成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未发育完全,无力挣脱过热和缺氧等不利环境,因此家长需格外留意,避免造成婴幼儿睡觉时呼吸不畅,避免酿成惨剧。
预防捂热综合征注意穿衣和盖被
捂热综合征实际上是由于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引起的,一到了冬天,除了暖气、空调、电热毯等取暖工具齐上阵外,一些家长尤其是长辈还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棉被,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暖的做法,很容易诱发婴儿闷热综合征。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家长要预防宝宝患上预防捂热综合征,就要注意合理去取暖。
首先是合理穿衣。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要穿得宽松些,让小孩子的手脚好活动,被子、衣服不能勒着他们。不建议给孩子穿打底裤这一类太过紧身的衣物。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这是因为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孩子感冒、发烧时应该适当减少衣物,不要把孩子捂得太严实,注意孩子的体温,让孩子多喝水。
其次是合理盖被。不要把婴儿包盖得过紧、过严、过厚,更不要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切忌给婴儿蒙被睡眠或用棉被堵塞其口鼻,以防影响呼吸;也不要把新生儿置于母亲腋下睡眠,或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提倡母婴分被睡眠。一旦出现婴儿闷热综合征,应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
小儿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宝宝发烧不能捂
很多家长在宝宝发烧的时候习惯采用捂汗的方式来给宝宝退烧,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发高烧的宝宝体质循环会变差,手脚变得冰冷了,家长误以为是穿的不够导致,以为给宝宝捂得厚实, 捂出一身汗来就可以退烧了,孩子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会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婴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一: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二: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三: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四: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五: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六: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七: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征;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八: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九: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一: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二: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三: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十四: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婴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病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婴儿捂热综合症又称闷热综合症、捂被综合症、蒙被综合症等。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
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患儿多数来自农村。
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如何识别冬中暑
要诊断捂热综合征,首先有明显捂热的病史,穿得过多或者盖得过多,然后可能有以下典型的症状:
1.面红耳赤、高热:体温在39~41℃之间,持续不退;
2.热性惊厥:全身或局部肌肉一下又一下地抽动,持续时间数分钟不等,面色由红转白;
3.大汗淋漓,全身衣服湿透;
4.脱水征象:眼眶凹陷,尿少、口干;
5.口唇青紫、缺氧、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的表现。
6.其他表现:口唇干燥,尿少,吐奶、大量水样稀便,休克,昏迷,抽搐等。
上述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捂热时间超过5~6个小时,可致休克或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致死。有研究显示,捂热综合征患儿在出现代谢和体内酸碱失衡并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时,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呼吸衰竭,从而出现窒息、休克、甚至死亡。在此提醒家长们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婴儿捂热综合症
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征;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
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
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
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
冬天出生的宝宝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和尚服准备四件0~3个月龄的宝宝上衣一般都是和尚服的样式。因为新生儿的脖颈比较柔软,套头式的衣服很不好穿脱,和尚服的设计特别适合新生儿宝宝。4件差不多够了,因为孩子在前三个月长得很快,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所以买多了也是浪费。
建议:冬季的话,穿了和尚服之后,在外面再包一层厚度适中的包被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给宝宝捂得太多,穿的太厚,以免宝宝得捂热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