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如何鉴别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如何鉴别

1、AMI ST段压低或抬高、倒置T波、异常Q波多见于心肌缺血性病变,可有血清CK、LDH等酶活性异常值鉴别,CVD血清酶值增高速度比AMI缓慢。但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

2、心脑卒中无胸痛,卒中样发病的AMI是老年性AMI所特有,藤氏报告AMI与CVD同时发生率达5%~10%,故未同时发生时则诊断困难。

3、急性可逆性心肌梗死:特点:①异常Q波多见于V1~V3导联,ST段抬高、冠状T波等典型AMI波形;②持续时间1~2周后可转为正常;③心肌酶逸出轻;④尸检肉眼可见AMI改变,心肌组织学见附壁血栓、小血管血栓与周围心肌组织散在性坏死;⑤合并有DIC、凝血功能亢进等冠状微小血管循环障碍等因素。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的症状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鉴别 一、鉴别 CVD的ECG异常和其他心脏疾病相鉴别。 1、AMI ST段压低或抬高、倒置T波、异常Q波多见于心肌缺血性病变,可有血清CK、LDH等酶活性异常值鉴别,CVD血清酶值增高速度比AMI缓慢。但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

2、心脑卒中无胸痛,卒中样发病的AMI是老年性AMI所特有,藤氏报告AMI与CVD同时发生率达5%~10%,故未同时发生时则诊断困难。

3、急性可逆性心肌梗死:特点:①异常Q波多见于V1~V3导联,ST段抬高、冠状T波等典型AMI波形;②持续时间1~2周后可转为正常;③心肌酶逸出轻;④尸检肉眼可见AMI改变,心肌组织学见附壁血栓、小血管血栓与周围心肌组织散在性坏死;⑤合并有DIC、凝血功能亢进等冠状微小血管循环障碍等因素。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主要是急性脑病如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各型脑外伤等病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

大脑及其结构是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脏的。

1.丘脑下部腹侧核发出下行纤维达脑干腹侧含儿茶酚胺细胞群、蓝斑、迷走神经背核和脊髓侧角。

2.孤束核发出纤维致脊髓侧角和疑核,由疑核至心脏;脊髓侧角接受来自蓝斑含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脑干腹侧核的纤维,由侧角再发出纤维下行经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心脏。

3.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发出纤维组成副交感神经系统,经迷走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心脏。

4.接受心脏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纤维通过迷走神经及第9,10对脑神经上行达孤束核、脑干腹侧核而返回丘脑。

卡尔曼综合征鉴别

卡尔曼氏综合征诊断

1.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目前,一般将嗅觉正常、临床上又找不到明确原因的性腺功能减退症,称之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IHH)。因为KS的嗅觉减退可表现为不同程度,所以有时不易截然区分KS和nIHH,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常无仔细的嗅觉功能评估。有遗传学证据表明,编码GnRH和Kisspeptin受体的基因和nIHH相关,而与GnRH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迁徙无关(KS患者可能存在GnRH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迁徙异常),提示KS和nIHH可能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和发病机理。

2.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由于GnRH脉冲发放器活动延迟,导致青春期启动时间较儿童正常晚,多有生长发育延迟的家族史,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同时有性腺功能减退。常在18岁前有正常的青春期启动,青春期过程正常,最终可获得正常的性成熟。而KS患者不会有正常的青春期启动。

3.Klinefelter综合征

该疾病为染色体异常病,典型的染色体核型为47,XXY。患者表现为先天性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玻璃样变性,青春期可有一定程度的性发育,但睾丸体积一般小于4ml。由于患者的促性腺激素不能有效地刺激睾丸产生睾酮,故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但因下丘脑-垂体功能正常,而睾丸分泌睾酮不足,故对垂体产生LH、FSH细胞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因此表现为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既血LH、FSH水平明显升高,睾酮水平低于正常或为正常低限。

4.Turner综合征

女性KS患者原发性闭经,需与Turner综合征鉴别,Turner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常见核型为45,X0;临床表现有原发性闭经,身材矮小,性幼稚,颈蹼、肘外翻、第4、5掌骨变短等。染色体核型检查可予鉴别。

5.CHARGE综合征

估计CHARGE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8500-12000。该疾病的名称是由以下临床表现的首字母组成:眼缺损(coloboma),心脏畸形(heart anomalies),后鼻孔闭锁(choanal atresia),生长和/或发育迟缓(retardation of growth and/or development),外生殖器畸形(genital anomalies)及耳畸形(ear anomalies)。由于大部分CHARGE综合征的患者也同时存在着嗅球不发育/发育不全和性腺功能减退症,而这正是KS的临床特点,故当临床上诊断KS时要考虑是否有CHARGE综合征可能。研究发现CHARGE综合征与CHD7基因相关。CHARGE的诊断如下:眼缺损和后鼻孔闭锁为主要诊断标准,余4项为次要诊断标准,符合4条诊断标准(至少1条主要诊断标准)即可诊断。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病因治疗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保护心脏功能 对有心肌损害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心肌有缺血性损害时,其治疗与脑梗死相似,可给予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溶栓剂等。

3.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无效。近年来有报道,用钾盐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获得良好疗效。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

(1)普萘洛尔:每次10mg~40mg,4次/d,口服。在1~4h可获得最大疗效,可持续5~6h。若病情要求迅速终止发作,可静脉给药,一般用1~3mg稀释于5%~25%葡萄糖溶液20ml中,以1mg/min的速度推注,发作终止后停止注射;总量不超过0.1mg/kg体重。静脉注射过程中,必须同时听心率或行心电监护。严重心力衰竭、心动过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脆性糖尿病患者禁用。

(2)心得宁:以2.5~5mg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ml中,在2~3min内静脉注入;必要时可每隔5~10min重复1次,直至心动过速终止或总量已达25mg。一般有效量在10mg左右。本药也可口服,每天剂量30~300mg,分次服用。心得宁与普萘洛尔相比有以下优点:无奎尼丁样副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无显著抑制作用;不引起支气管痉挛。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不能吃什么

那么,老年人脑心综合征不能吃什么?其实,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才导致了免疫力下降,于是就增加了疾病的发病概率。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因为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调整而改变的。

一起来了解下老年人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以下就是对老年人脑心综合征患者比较好的食物:

1.多素少荤:

⑴血脂的高低常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众所周知,吃素者血脂偏低,吃荤者血脂偏高,且容易发胖。

⑵肥胖者多容易引起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在生活中应养成多吃素食的习惯,并多吃一些帮助降血脂的食物。

⑶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能够帮助降血脂,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前者可以代谢胆固醇,后者可以阻止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⑷纤维素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保证人体正常排泄。

2.烹调首选植物油:

⑴炒菜最好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植物胆固醇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胆固醇不易被肠道吸收。

⑵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使其变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

⑶同时,不饱和脂肪酸还能产生前列腺素,减少血小板的粘滞,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⑷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人在膳食中应多食植物油,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油。

3.多吃新鲜果菜:

⑴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

⑵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镁可参与心肌酶系统的活动,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4.以大豆蛋白代替部分动物蛋白:

⑴多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以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

⑵大豆含有40%的优质蛋白,比肉、蛋高2倍,比小麦高3倍,比大米高4倍。

⑶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平时的膳食应重视大豆和豆制品的食用,特别是现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豆制品,可适当地食用。

5.多吃含碘食物:

⑴含碘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海蜇、虾皮、海米等。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有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

⑵海带性凉,含有较多的碘、铁、钙、蛋白质、淀粉、矿物质,有补血润肺、降血压的作用。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饮食调理只是辅助治疗,一旦确诊患老年人脑心综合征的话,需要接受专业的医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该如何做饮食或者运动调理,应该请医生指导。此外,疾病最大打击是心理上,在老年人患病之后,家人应给予心理疏导,如果疏导不成功,还需要请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老年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活动的异常和心电图改变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二、保护心脏功能

对有心肌损害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心肌有缺血性损害时,其治疗与脑梗死相似,可给予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溶栓剂等。

三、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脑心综合征的心律失常无效。近年来有报道,用钾盐和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获得良好疗效。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

1、普萘洛尔:每次10mg~40mg,4次/d,口服。在1h~4h可获得最大疗效,可持续5h~6h。若病情要求迅速终止发作,可静脉给药,一般用1mg~3mg稀释于5%~25%葡萄糖溶液20ml中,以1mg/min的速度推注,发作终止后停止注射;总量不超过0.1mg/kg体重。静脉注射过程中,必须同时听心率或行心电监护。严重心力衰竭、心动过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脆性糖尿病患者禁用。

2、心得宁:以2.5mg~5mg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ml中,在2min~3min内静脉注入;必要时可每隔5min~10min重复1次,直至心动过速终止或总量已达25mg。一般有效量在10mg左右。本药也可口服,每天剂量30mg~300mg,分次服用。心得宁无奎尼丁样副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无显着抑制作用,不引起支气管痉挛。

四、外科治疗

凡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及有可能形成脑疝者应及时行颞肌下减压、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引流术。但如出血病灶位于内囊脑干一般不行手术治疗。小脑出血如血肿直径小于3cm者如病情无恶化可不行手术治疗。

现在动不动就有人得老年脑心综合征,但是医生说这是自己不注意生活细节造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在做之前一定要做检查,否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老年人心脑综合征的症状

1.中枢性心律失常 必须在脑卒中时发生。而心瓣膜和心肌无器质性 病史,且在 CVD 发生前亦无心律失常。此外尚需和 CVD 急性期继发的 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脏病及 ECG 异常相区别。后者在上述各 点得到纠正后心脏疾病可恢复正常。

2.心律失常的种类 经 ECG 监护及 Holter ECG 检查特别在 SAH 后 48h Htolter ECG 观察发生心律失常者占 91%,其中危及生命的室性或室上 性心动过速、室颤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 极为重要,正常时为 0.4~0.43s;国外文献报道在致命性扭转型室速(Tdp) 时 Q-T 的延长是发生 Tdp 最大的危险因素,故 ECG 监测对早期发现至 关重要。需要除外低钾、钙、镁而继发者,但常为诱因,纠正后即可 消失。

3.ECG 异常的出现与持续时间 ECG 异常出现的时间为发病后 12h 到 2 天者占 80%~90%,以后为急性期的波形异常,波形异常持续 1~2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周,长者可达 4 周。而心律失常则多半在 2~7 天内消失。急性期后仍 有心律失常者则多数考虑为心源性引起。

4.ECG 异常和病情程度的关系 重症病例 ECG 异常者多,但 ECG 变化 和病情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有的病例 ECG 改善但症状加重,下列情况 要加以注意: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异常 Q 波是预后不良因素 ;② 明显 Q-T 延长需要警惕 Tdp 的危险 性;③ST-T 波的变化特别是 ST 段抬高则死亡者多;④心动过速及 P 波增 高多见于高热、脑室、脑干出血或中枢性肺水肿。

5. 脑病灶部位和 ECG 异常的关系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二者间有一定关系,但资料较少:

① 大脑半球卒中时室性、房性期前收缩及房颤较脑干卒中者多 ;②左 额叶血肿多伴发 Q-T 间期延长和 T 波异常;③颞顶叶血肿伴发窦性心动 过缓及室性期前收缩多见 ;④ 丘脑及基底节出血窦性心动过缓更常 见;⑤脑干出血则多发生阵发性房颤或房性期前收缩 ;⑥刺激大鼠左岛 叶皮层咀侧致心动过速,刺激尾侧致心动过缓。延长刺激时间则可诱 发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⑦行 MCA 阻塞(McAo)手术衰老鼠组 61%死亡, 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显著, Q-T 间期延长最显著,是致死性心律的前 奏;⑧患颈动脉疾病病人中约 40%存在无症状性冠心病,并随年龄增加 而增多,故此类病人在急性 CVD 时更易致 ECG 异常。

相关推荐

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隐袭起病,表现慢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无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体征,眼底及全身动脉硬化表现明显,常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结合彩超检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TCD检测脑动脉血流状态,CT和MRI显示多发性腔隙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如有过TCIA或脑卒中的患者可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鉴别诊断 从病理学上说,60岁以上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对无临床症状的正常老年人不能轻易诊断脑动脉硬化症,临床应注意与神经症鉴别,还须注意排除慢性颅内病变如脑瘤,慢性感染等,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脑部症状

怎么诊断帕金森病

部分患者脑电图见有异常,多呈弥漫性波活动的广泛性轻至中度异常。颅脑ct除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外,无其它特征性改变。脑脊液检查在少数患者中可有轻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和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对临床症状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根据发病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被忽略。 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与继发性震颤麻痹综合征相鉴别:(一)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多发生在腔隙梗塞或急性脑卒中之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表现以及锥体束征、假性球麻

更年期综合征诊断鉴别

诊断 一、病史:仔细询问月经史,婚育史,绝经年龄,卵巢和子宫切除时间,有无绝经后流血既往史和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诊疗史(激素和药物)。 二、查体:全身查体,注意有无心血管,肝肾疾病,肥胖,水肿,营养不良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妇科查体应常规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并注意有无性器官炎症,肿瘤,有绝经后流血者,应作分段诊刮和内膜病检,细胞学异常者,应作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卵巢增大者,应注意排除肿瘤,乳房常规检查。 三、特殊检查 有指征时实行。 (一)激素测定:包括HPO轴,肾上腺轴,甲状

怎么诊断帕金森病

诊断鉴别 部分患者脑电图见有异常,多呈弥漫性波活动的广泛性轻至中度异常。颅脑ct除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外,无其它特征性改变。脑脊液检查在少数患者中可有轻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和5-羟色胺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对临床症状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根据发病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被忽略。 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与继发性震颤麻痹综合征相鉴别: (一)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多发生在腔隙梗塞或急性脑卒中之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表现以及锥体束

脑中风的并发症是什么

1.脑疝 脑血管病患者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或被破坏,全脑水肿,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 国内报道,脑出血合并脑疝死亡者占44.8%~50.1%,故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措施。而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①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②频繁呕吐或抽搐;③呼吸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④意识障碍逐渐加重;⑤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示颅内压明显增高,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积极脱水或手术治疗。 2.脑心综合征 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如何鉴别诊断

首先要考虑与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HELLP综合征鉴别;也要和其他虽不危及生命但很严重的病如右侧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胰腺炎,肺炎等鉴别。 其次要与最需要及时手术的急性阑尾炎鉴别,妊期阑尾位置上移常易误诊为胆囊炎而延误手术。

颈动脉窦引起的疾病

颈动脉窦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css)是一组自发地突发性头昏、乏力、耳鸣以至晕厥的临床综合征。于1930年由Roskam等首先报道,随后Weiss和Bake对15例病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颈动脉窦的超敏反应是发生晕厥的原因,又叫Weiss-Baker综合征,或Charcot-Weiss-Baker综合征。但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病在随后的40年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70年Voss发表了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来防治颈动脉窦综合征伴发的晕厥后,本病才重新引起了临床医

儿童肥胖症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需要与 Cushing 综合征鉴别诊断。Cushing 综合征患者多数为轻至中度肥胖,极少有重度肥胖。有些脸部及躯干偏胖,但体重在正常范围。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指脸部及躯干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和锁骨上窝脂肪垫是库欣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血浆皮质醇水平、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可以帮助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

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的危害有哪些

1、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 2、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 3、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

帕金森病的疾病诊断

1.与继发性震颤麻痹综合征相鉴别 (1)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多发生在腔隙梗死或急性脑卒中之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表现以及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等,颅脑CT检查有助诊断。 (2)脑炎后震颤麻痹综合征:病前有脑炎历史,见于任何年龄,常见动眼危象(发作性双眼向上的不自主眼肌痉挛),皮脂溢出,流涎增多。 (3)药源性震颤麻痹综合征:有服用吩噻嗪类等抗精神病药或萝芙木类降压药等病史,在不同环节干扰了儿茶酚胺的代谢而引起的,停药后症状消失。 (4)中毒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主要依据中毒病诊断,如病前有一氧化碳中毒等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