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危险因素易致乳腺癌
5大危险因素易致乳腺癌
危险因素一、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危险因素二、月经因素
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危险因素三、流产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危险因素四、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危险因素五、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三类因素易致乳腺癌复发
乳腺癌的复发一般跟3个因素相关:
相关因素一,乳腺癌本身的病理、生物学特点决定的。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还是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些类别的乳腺癌预后不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相关因素二,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器官功能以及心理因素。身体状况不佳、器官功能不佳都会增加乳癌复发的可能,而心理状态与免疫力相关,压力过大会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相关因素三,治疗不规范、不彻底也是导致癌症复发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就诊的乳腺癌患者都有亚临床转移现象,一些脱离原发灶循环到远处的癌细胞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到,如果术后没有进行全面有效地全身治疗,那么这些癌细胞就会隐藏下来,成为日后癌症转移复发的罪魁祸首。
女人生气易患乳癌
1、女人生气易患乳癌
专家提出,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的“白领”女性的发病率正日趋增高。女性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绪不稳定、爱生气。中医认为怒伤肝、肝气淤结、两肋胀痛,乳房和肝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女性总是处于怒、愁、忧、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从而引发乳腺癌。医生建议保持心情的舒畅、情绪的乐观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
2、乳腺癌的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
3、乳腺癌的检查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此年龄段妇女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乳腺X线片容易发现异常征象。
乳腺增生不能吃什么食物 不吃高脂肪食物
对于乳腺增生的患者要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食物也是容易导致乳腺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类因素易致乳腺癌复发
相关因素一,乳腺癌本身的病理、生物学特点决定的。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还是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些类别的乳腺癌预后不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相关因素二,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器官功能以及心理因素。身体状况不佳、器官功能不佳都会增加乳癌复发的可能,而心理状态与免疫力相关,压力过大会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相关因素三,治疗不规范、不彻底也是导致癌症复发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就诊的乳腺癌患者都有亚临床转移现象,一些脱离原发灶循环到远处的癌细胞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到,如果术后没有进行全面有效地全身治疗,那么这些癌细胞就会隐藏下来,成为日后癌症转移复发的罪魁祸首。
乳腺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发生的六大危险因素 乳腺癌高发的六大危险因素
家族中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 3倍。乳腺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性,不少乳腺癌患者呈现家族聚集现象。有乳腺癌家族史妇女应重视乳房自检,或定期复查乳腺彩超。
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等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倍。对于长期存在乳腺疾病患者需积极合理治疗定期随访观察。
初次月经年龄早于13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而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危险性大大增加;未生育者风险高于生育者,生育晚者风险高于早者(以35岁为界)此外,不哺乳可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哺乳反而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青春期长期口服避孕药代替避孕措施,绝经后常年补充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高脂肪饮食,长期饮酒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因为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会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刺激、进而增加乳腺癌的危险系数。
这一点虽然缺乏大数据支持,但回顾不少乳腺癌病例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不少患者曾在发病前有严重影响心情事件发生,心态消极,缺少社会心理支持。
乳腺癌发生的6大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中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 3倍。乳腺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性,不少乳腺癌患者呈现家族聚集现象。有乳腺癌家族史妇女应重视乳房自检,或定期复查乳腺彩超。
2.乳房疾病: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等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倍。对于长期存在乳腺疾病患者需积极合理治疗定期随访观察。
3.月经胎产:初次月经年龄早于13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而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危险性大大增加;未生育者风险高于生育者,生育晚者风险高于早者(以35岁为界)此外,不哺乳可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哺乳反而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
4.药物因素: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青春期长期口服避孕药代替避孕措施,绝经后常年补充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5.饮食因素:高脂肪饮食,长期饮酒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因为脂肪饮食可以改变内分泌环境,会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刺激、进而增加乳腺癌的危险系数。
6.情志因素:这一点虽然缺乏大数据支持,但回顾不少乳腺癌病例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不少患者曾在发病前有严重影响心情事件发生,心态消极,缺少社会心理支持。
乳腺癌都有哪些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一家族遗传因素乳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家族集聚性的乳腺癌可分为两种形成机制,一种是由于多种基因的改变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另一种则是由于某一单一基因突变而发生的遗传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二生殖因素妇女的乳腺在青春期受卵巢激素的作用发育成熟,而乳腺细胞受每月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发生生理性的增生改变。这种细胞增殖分裂的形式于妇女绝经时终止。①初潮年龄早: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率大。②停经年龄晚:停经每推迟一年则患乳腺癌的机率增加3%。③月经周期:20~39 岁期间月经周期短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大。④第一胎足月妊娠年龄:第一次足月妊娠年龄越早,乳腺组织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突变的机率越小。⑤产次:高产次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率小,即乳腺癌的发病率随产次的增加而降低。⑥哺乳史: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的乳腺癌的危险性。危险因素三营养饮食因素①脂肪与高热量饮食:肥胖者易导致乳腺癌,以60 岁左右的妇女为甚;少年时期高热量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以及月经提前,从而导致经期延长及中年以后体重的增加都最终会增加发生乳腺癌的风险。②酒精:每天饮酒3 次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增加50%~70%,这可能与饮酒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有关。③纤维素:纤维素对乳腺癌和大肠癌发生都有抑制作用,每日摄入膳食中的纤维素增加到20g,乳腺癌的危险性将降低15%。④微量的营养素:维生素A 类物质对乳腺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黄豆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乳腺癌发生的作用。危险因素四性激素绝经后妇女中患乳腺癌者较健康女性体内总雌激素水平平均高15%~24%。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绝经后妇女体内雄激素水平与乳腺癌危险性呈正相关性;高水平的催乳素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预防乳腺癌6种措施让你保持健康
1、好睡眠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
2、减体重
肥胖会导致乳腺癌复发危险增加30%,死亡危险增加50%。研究者分析指出,脂肪组织会提高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增加乳腺癌危险。脂肪还会提高刺激肿瘤生长的胰岛素水平。
3、吃菜花
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4、少喝酒
研究发现,每天两杯酒会导致乳腺癌危险增加21%,常喝酒还会导致复发率增加19%。饮酒会提高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
5、勤活动
每周散步、种菜、种花、干家务等活动10~19小时,乳腺癌危险可降低30%。
6、良好的生活方式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
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
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
乳腺增生不能吃什么
高脂肪食物
要少吃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饮食是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饮料
乳腺增生不能吃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会促使乳腺增生,因此,女士们应少吃这类食品。饮酒也被认为是乳腺增生的大敌。有研究发现,女性每天饮白酒,患乳腺肿瘤的机会大幅度增加。
导致乳腺癌的非常规因素有什么
未婚未育或已婚未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要高。很早人们就发现修女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人群。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乳腺癌发生最高的人群是独身女性。这次实践也证实,检出乳腺癌者中,属于未婚、未育占有较大的比例;独身女性及已婚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比例要高。
女性的月经史是发生癌症的另一个危险因素,早期暴露于激素环境中是重要的发病因素,身体被雌激素浸溃的时间越长,女性发生癌症的危险性越大。女性月经初潮越早,闭经越晚,癌症特别是乳腺癌的危险性越高。
256例诊断为乳腺癌中只有92例有哺乳经验,占36%,认为哺乳可以降低卵巢功能;反之,升高会增加患乳癌的风险。月经紊乱,反映妇女内分泌失衡,也算风险之一。
在乳腺癌患者中,激素水平异常也是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关系比较复杂,在25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30例服用过此药,占90%。口服避孕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乳腺癌的患病风险,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风险逐渐增加,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激素替代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乳房,使本开始退化的腺体再次出现发育、增生的机会。“甲亢”认为是激素水平弄常,也是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患乳腺癌的因素之一。已经发现饮食习惯和营养状态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方面,没有专门的报道。一般认为可能摄人大量的脂肪导致肥胖,体重增加、雌激素增加,从而导致乳腺癌的风险性增加。酒精被认为是诱发乳腺癌的一种可能因素,不能排除生活行为、习惯、嗜好的影响作用。
乳房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乳房内有丰富的淋巴网,并互相吻合成丛,起淋巴引流“排毒”作用。乳房的静脉与淋巴管紧密伴行,起“排废”作用。若长期穿戴紧身胸衣(特别是坚硬的乳罩),非常不利乳房的血供给氧,同时排毒、排废受阻。通俗地说势必造成好细胞变坏,坏细胞变癌。特别是职业女性早上上班前,直至晚上到家几乎长达十几个小时穿戴胸衣紧缩,非常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