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七大心理雷区
宝宝的七大心理雷区
雷区一:丢面子的“小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图片来源于华盖
雷区二:揭穿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雷区三:曾经的伤疤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雷区四:被罚的“屈辱史”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图片来源于华盖
雷区五:身体缺陷是敏感的话题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雷区六:侵犯“私人领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雷区七:孩子自己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断奶会得乳腺炎吗
断奶是一个慢性过程,不能突然断奶,容易导致宝宝心理伤害和乳母容易患乳腺炎。断奶期间最好跟宝宝分开一段时间,
如果平时是妈妈跟别人一起带孩子最好让宝宝跟其他人多在一起,宝宝想吃奶时可以分散宝宝注意力,一般断奶需要一周左右,断奶后千万不能再让宝宝吃奶。
短奶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断奶5个备忘录
第一个:
选择宝宝身体健康时断奶,最好不在夏季断奶。因为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宝宝胃口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
第二个:
鼓励和强化宝宝吃母乳以外的食物,让宝宝逐渐尝试、喜欢新口味。
第三个:
断奶期间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照料,不要回避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不要让宝宝看到或接触妈妈的乳头。
第四个 :
不要突然给宝宝断奶,宝宝哭闹得厉害,又给宝宝喂几天,之后又突然给宝宝断奶,这样反反复复地断奶,对宝宝心理健康很不利。
哺乳期喝乌龙茶会回奶吗 什么时候断奶最合适
1-2岁之间。
当宝宝长大之后,奶水中所含的营养就不足以支撑宝宝的生长发育了,因此一般当宝宝成长到6个月的时候,就需要添加一些辅食,而奶水喂养一般建议持续到宝宝1-2岁左右。
建议可以根据宝宝个人的身体素质来决定断奶的时间,如果宝宝体质较差的话,那么可以适当地推迟断奶的时间,但最晚不建议超过2岁,以免影响到宝宝心理的健康发育。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的心理因素
1、缺乏安全感
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儿,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身边的一切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感。缺乏安全感也是宝宝惊醒的重要原凶之一。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宝宝一般都会有缺乏安全感情况
处理方法:对于这样的宝宝,爸妈可以让他睡在比较小的空间里,比如摇篮、婴儿车,也可以在小床周围布置上床围、幔帐、靠垫等物。还应该注意一下睡眠环境,比如让宝宝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寝具、听固定的音乐等。
2、宝宝被爸妈抱惯了
平常习惯把宝宝抱在身上的爸妈,宝宝心理上形成了对爸妈的严重依赖,如果突然不抱了,宝宝心理上会不适应,导致睡不好。
处理方法:爸妈在平常的护理过程中,尽量慢慢改变总是把宝宝抱在身上的坏习惯,可以在宝宝哭的时候抱起宝宝,不哭了再放下,这样慢慢让宝宝习惯,虽然爸妈没有抱着,他也是安全的。
3、白天受过惊吓
宝宝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白天受了惊吓,会导致晚上睡不安稳。
处理方法:轻度的话爸妈只需要在宝宝惊醒时抱起来柔声安慰即可,通常1~2天会自愈。情况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吃一些小儿安神的中药。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
1、培养宝宝自主性
中国现在的独生子女最缺乏的就是自主、自立的品质。因此,家长们首先要有意识的减少对宝宝的溺爱和迁就,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对父母的依赖,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此外,还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儿童观,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民主态度,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引起孩子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责任心。
2、培养宝宝的竞争力
21世纪社会一项重要的要求是偶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小教育孩子有平等竞争意识非常重要。孩子自强不息和赶超精神需要父母引导,并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成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气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创造竞争的机会,让孩子争取自己表现的机会。
3、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能承受多大的挫折就能承受多大的成功,挫折教育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和性格,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法,让孩子形成忍耐、和谐、宽容和客观的心态,只有如此孩子才能保持自信和乐观。
4、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必须通过沟通协作解决,而沟通就必须养成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家长平时应该多引导孩子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处理各种矛盾,让孩子从不断的协调、交流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5、培养宝宝自我价值
家长帮助孩子利用各种机会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时,也要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值,即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让孩子通过努力达到要求,认识自我价值。记住,家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但也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问题,在孩子执行活动过程中不要干涉和代替包办,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才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此外,要适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肯定孩子的长处、优点,让孩子有积极、正面的行为态度。鼓励性的语言千万不要吝啬,要知道大人的评价对孩子来讲有很大影响,关系到孩子怎么样自我评价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方法。
6、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家庭成员的心理受家庭和谐因素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心理素质发展影响深远。在民主和谐的家庭里,孩子勤奋好学、文明自尊,而在争吵的家庭中,孩子性情也跟着暴躁、行为自私、放纵,缺乏安全感。
所以,父母正确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才能为孩子营造温馨的港湾,才有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若父母之间、家人之间处事自私、不断争吵,孩子的心理发展也跟着畸形。
照顾北鼻 身心培养要兼顾
一:宝宝身体发育的培养
A.宝宝四肢的发育
爸妈们不要以为宝宝小,就不让宝宝四肢活动。其实小宝宝们睡久了,小胳膊小腿也需要伸展。爸妈们平时可以多揉揉宝宝的四肢。或者抓住宝宝的上身,让宝宝的小腿儿跳跳舞。
B 宝宝们视力的培养
平时爸妈可以在宝宝面前展示不同色彩的东西,以便提高宝宝们的辨别度,还可以锻炼宝宝们的眼力。
C 宝宝们听力的训练
宝宝们的听觉也需要训练。爸妈们可以给宝宝取个小名,然后经常叫宝宝的小名,或许有一天宝宝们在你叫他们时,他们就会转头看向你。
D 培养孩子体格的时候注意营养
孩子们长得好不好,主要看营养。如果孩子主要吃母乳。那么妈妈们就要注意饮食,才能产出足够的母乳来喂养宝宝。如果宝宝不吃母乳,那么就要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当宝宝们六个月大后,记得要给宝宝们添加辅食。
二:宝宝心理的培养
很多爸爸妈妈们不注重对宝宝心理的培养,爸妈们以为宝宝们不懂什么,所以只要给宝宝们吃饱睡好就可以了。爸妈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么该怎么对宝宝心理进行培养?
A.让宝宝有安全感
爸爸妈妈从小就应该让宝宝感觉到安全。爸妈们晚上外出时记得要抱紧宝宝;也不要故意做出吓宝宝的表情;爸爸妈妈更不要在宝宝的面前吵架。有安全感的宝宝才能更加快乐。
B.注意培养宝宝的幸福感
宝宝们的幸福莫过于吃饱喝足睡好。所以爸妈们应该照料好宝宝的饮食起居。当宝宝们饥饿了要及时给宝宝食物吃;当宝宝们要睡觉了,记得让宝宝们睡觉;当宝宝们哭泣时,应该要知道宝宝哭泣的原因,及时帮助宝宝解决问题。宝宝们的幸福感提高了,也会更加好带。
断奶会得乳腺炎吗
断奶是一个慢性过程,不能突然断奶,容易导致宝宝心理伤害和乳母容易患乳腺炎。断奶期间最好跟宝宝分开一段时间,
如果平时是妈妈跟别人一起带孩子最好让宝宝跟其他人多在一起,宝宝想吃奶时可以分散宝宝注意力,一般断奶需要一周左右,断奶后千万不能再让宝宝吃奶。
莫忽视宝宝心理性便秘
原因:
1、家长错误的信息传递,孩子排便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说:“脏、臭、丢人”之类的话语。有些家长有“洁癖”对孩子要求过份,孩子不小心把粪便拉到了地上,或弄脏了裤子,就会受到家长的一顿斥责或打骂,这样有意无意间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排便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厌恶排便这种不好的行为。
2、有的孩子晚上大便时,厕所无灯或无人陪伴产生恐惧和孤独感,欲解大便也不愿意上厕所,而且还硬憋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的便秘。
3、孩子之前因排便的问题或其它原因,有过肛门脱裂或疼痛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心里阴影,对排便产生了恐惧。
4、不正确的控便,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坐在马桶上,排不出便不许离开,从而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排便产生抵触情绪。
小儿便秘造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排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孩子不小心弄脏地板或裤子的现象,不要进行埋怨或斥责。要给予理解和关爱。
2、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排便环境,如果是晚上对于胆小的宝宝最好是由家长陪同,能起到安慰心理的作用。
3、经常给孩子用温水洗屁股,防止孩子屁股红肿和疼痛现象的出现。
4、孩子排便的次数和数量,和环境的变化和饮食的多少等都有密切的关切,不要太强调规律,如果在马桶上蹲上一会儿没有便意就马上离开。不要长时间的控便。
5、如果心理性便秘已经形成,同时要配合习惯性便秘的预防措施。
如果宝宝有便秘的现象,可以尽快到专业肛肠医院检查治疗,帮助宝宝尽快摆脱便秘困扰
你知道断奶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1、不要选择很热或者很热的季节断奶,夏季天气比较热,宝宝比较容易哭闹,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天气寒冷,也不适合,因为宝宝哭闹易流汗,然后会受风寒。
2、要选择宝宝身体和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断奶,不要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断奶,这时宝宝体抗力比较差,身体不适,心情不好,断奶会让孩子不进食,加重病情。
3、断奶时要注意对宝宝的照顾,细心观察宝宝心情上变化和身体上的变化。宝宝哭闹时,不要不理他,要多加关心爱护。
4、断奶时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在没准备的情况下断奶,妈妈和宝宝分离,这样会给宝宝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让宝宝觉得不受关心和爱护。
5、断奶时不要用辣椒水、墨汁、红药水之类的东西涂抹在乳头上,这样会对宝宝身体健康产生问题,同时也会让宝宝从心里不接受断奶这个事实。
6、断奶时要注意乳房护理,断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清洁,防止患有乳腺炎之类的乳房问题。
喂奶方式将影响宝宝心理
立即满足型
盼望多年,张女士终于有了女儿。婆婆、保姆,一家人对月月关怀备至、细心照顾,张女士则每时每刻都守候在女儿月月身边,月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表达什么愿望,她都知道,如果月月饿了,她马上就把女儿抱在怀里喂奶,手脚麻利地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女儿的需求。一天一天的,月月从来不用着急等待。
延迟满足型
杨女士就没有张女士那么幸运了,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悠悠,而且她没有奶水。所以当女儿要吃奶的时候,她得赶紧给女儿冲奶。听着女儿嗷嗷待哺的哭声,她一边冲奶,一边安慰孩子:“别着急,妈妈正在为宝宝做饭,悠悠是妈妈的乖宝宝,香喷喷的饭就要好了,好了,好了,就要好了……”一天一天的,悠悠的每一顿饭都是这样在妈妈的柔声哄劝中等待到口的。
脾气暴躁型
钟女士与杨女士的情况很相似,自己带孩子而且是人工喂养,但是她的脾气比较暴躁,当儿子童童哭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她比儿子还着急,常常大声训斥他:“别着急!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给你冲奶了。”儿子哭声更大了,她接着说:“再哭,再哭,再哭,妈妈真的不管你了!”儿子接着哭。一天一天的,童童的饭大多数都是在妈妈不耐烦的批评声中等待到口的。
如何培养宝宝心理素质
教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努力争取成功。
多接触社会
经风雨见世面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