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有口腔白斑
你为什么有口腔白斑
一是吸烟与白斑有密切关系。
二是白色念珠菌与白斑有密切关系。具国内学者调查,我国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为34%左右。推测少数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而对于另一些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一种联合病因因素之一。
三是与全身因素有关,其中与气血循环障碍有很大关系。一些患者用中药活血化瘀取得较好的效果就是一个例证。
四是局部剌激有关。
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不合适假牙的长期刺激、嗜酒、长期吃过烫食物等。白斑好发于颊、唇、舌,其次为腭、牙龈及口底。常表现为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灰白或乳白色,稍高出黏膜面的斑块。有的表面有针刺状或融合成绒毛状,也可呈不规则散在分布的颗粒状,高出黏膜。大多数人早期无不适感觉,如发生糜烂或溃疡,则可出现疼痛。医学上分为均质状、疣状、颗粒状及溃疡性四型白斑。白斑恶变的信号为:突然快速增大增厚、周围充血红肿、出血、疼痛,基底形成硬结或形成弹坑状(火山口状)溃疡等。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1、取白芷9克,鱼头(胖鱼头或草鱼头为好)1个,加适量水炖汤,油盐调味食用,可连续食用。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2、马齿苋2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再配合马齿苋捣烂取汁外涂,每日5次,10天为一个疗程,1~3个疗程显效。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3、将黑豆先以水浸泡软后,用八角茴香及适量盐煮熟或炒食,每日吃不开50至90克为宜黑豆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脂肪及维生素外,还含有黑色素源及烟酸,以常内服黑豆能促使黑素源转变为黑色素。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4、黑芝麻60克,猪肝1具,食盐少许,先将黑芝麻炒熟研成细末备用再将猪肝洗净,放锅中加水及盐,煮至用筷子扎猪肝不出血为度,捞出切薄片,用猪肝蘸黑芝麻末食用之,每日一次,功能滋补肝肾,填精润肤,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之白癜风。
口腔白斑病的偏方5、补骨脂60克,白酒500毫升。用补骨脂泡入白酒中,浸泡5~7天。每天早、晚空腹饮补骨脂酒15毫升。另用补骨脂30克,加入75%的酒精100毫升中,浸泡5~7天,用双层纱布过滤,得暗褐色滤液。取滤液煮沸浓缩至30毫升。用浓缩补骨脂酒精搽涂白斑病处,晒太阳10~20分钟,每天1次,连用半个月以上。
容易患口腔癌的人有哪些
口腔癌也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它在癌症中的排名位于第六位,这也就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它的发病率低就忽视它,它也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那么那些人容易患有口腔癌呢?
口腔癌发生于舌、颊、颌骨、牙周组织任何部位。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1至5倍。口腔癌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增加有关。40岁后发生率急剧上升。随着世界老龄人口的增加,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处于发生口腔癌的高度危险之中。其危险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由30岁男性的7/10万升至60岁时80/10万。
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口腔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患口腔癌的危险随着每天吸烟的支数和吸烟的年数而增加。口腔癌发生率的增加与酒的消耗量呈正比。不论是男性或是女性,患口腔癌的危险与饮用葡萄酒的相关性是最低的。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含漱剂中的酒精含量超过25%,则患口腔癌的危险增加;使用时间长且使用次数多,则危险性增加,尤其使用含高浓度酒精的含漱剂治疗口腔白斑,更易使其发生癌变。
食物与口腔癌,据有关资料统计,口腔白斑的发生与喜吃烫、辣食物等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如有白斑,要经常注意白斑的变化,如白斑周围出现红斑、斑块变硬,甚至有出血、溃疡等现象要特别警惕。
有了口腔溃疡不要一概轻视,如有可疑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再做相应的治疗。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误治疗时机。
口腔白斑一定会癌变吗
1、口腔白斑会癌变吗
口腔白斑虽属癌前病变,但不一定会癌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粘膜上凸起白色斑块,似云雾状,境界清楚表面粗糙,有时发生溃疡糜烂。
如果白斑柔软光滑,手指触感不明显,尚无大的妨碍,即无癌变的可能。如果颜色变白,表面变粗糙,一旦出现皲裂溃疡等现象时,则揭示有癌变可能,一般50-70岁的中老年人口腔粘膜白斑最易癌变。
2、什么样的口腔白斑会出现癌变
如果你感到有粗糙感、涩感,但不痛、不痒、不溃破。仔细观察口腔内,还能发现乳白色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白色颗粒。
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黏膜角化病变,末期可有恶化趋势,它是口腔内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白斑常发生于口腔内颊部、舌背及硬腭等部位,发病后局部黏膜会出现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白色斑块,稍增厚,表面粗黏,质地较硬,周围黏膜无炎性反应。
患有口腔白斑的病人在早期时候一般无自觉症状,倘若出现疼痛、溃烂,往往是恶性变的前兆,可转变为癌。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切莫麻痹大意。
老年人更要预防口腔白斑癌变
口腔黏膜是口腔的“衬里”,其生理功能一点也不比牙齿差。口腔黏膜不但是口腔其他组织的“保护伞”,而且有感觉、免疫、分泌等功能。口腔黏膜的一丁点儿异常,就会“闹”得人寝食难安。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口腔黏膜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变薄、变干、抵抗力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常患有一些慢性病,口腔黏膜会变得更为“弱不禁风”,容易出现异常,甚至发生口腔黏膜病。
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其中,口腔白斑是最需要重视的。因为医学上所说的“口腔白斑”特指“口腔白斑病”,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有的斑块发生溃疡或糜烂,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白色颗粒。患者常感觉有粗糙感、涩感。口腔白斑的危险之处在于其不痛、不痒、不溃破,患者往往很难察觉。由于其属于癌前病变,如果听之任之,由其发展,很有可能会癌变,癌变率为10%~30%。
以下患者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①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②不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发生的口腔白斑,恶变的可能性大。③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④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区者。⑤白斑表面粗糙,伴溃疡或糜烂者。⑥病理检查发现有上皮异常增生者。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⑧病变时间较长者。⑨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口腔白斑的自我检查方法
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黏膜角化病变,末期可有恶化趋势,它是口腔内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白斑常发生于口腔内颊部、舌背及硬腭等部位,发病后局部黏膜会出现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白色斑块,稍增厚,表面粗黏,质地较硬,周围黏膜无炎性反应。
患有口腔白斑的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倘若出现疼痛、溃烂,往往是恶性变的前兆,可转变为癌。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切莫麻痹大意。
口腔白斑的症状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斑块状损害的肉眼所见,往往很难同白念菌白斑相鉴别,但扪时前者较硬。
2、颗粒状: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口角区粘膜多见。损害常如三角形,底边位于口角;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的赤斑;赤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斑。所以有不少同义名:结节-颗粒状白斑或颗粒状赤斑或非均质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数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口腔白斑病的症状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4、皱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同义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时发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单独发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
以上就是有关口腔白斑的几种症状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到您。口腔白斑有点类似于口腔溃疡,但是又与口腔溃疡是不同的,这种疾病并不像口腔溃疡那么容易痊愈,得了疾病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口腔白斑会产生什么危害
口腔白斑会产生什么危害
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的白色角化性损害,发生在口腔粘膜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即有癌变的可能)。临床上我们多见口腔白斑有如下危害:
1.神经系统疾病:由神经系统症状者占20%~50%。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失眠多梦,健忘等。从病史中多见精神创伤引起发病或使病情加重的病例。
2.消化系统疾病: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占10%~30%。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或伴有肝、肾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3.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病人占5%~10%,国外有人认为口腔白斑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4.口腔癌的前期病变:舌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癌,口腔白斑是口腔癌前期病变,好发于40岁左右的人群。如果有酗酒、抽烟习惯,更会使癌变比率大大增加。
专家们治疗口腔白斑经验丰富,临床上已经治好了众多的口腔白斑的患者,鉴于口腔白斑会产生严重危害,专家建议,一定要选择专业、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口腔白斑会产生什么危害想必您已经清楚了,但是清楚了危害是不够的,还要积极的治疗,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