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止血凉血中药有哪些 侧柏叶(嫩枝梢及叶)

止血凉血中药有哪些 侧柏叶(嫩枝梢及叶)

来源于柏科常绿乔木植物侧柏的干燥嫩枝梢及叶,全年可采,阴干,切段,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功效:苦,涩,微寒,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煎服,6-12g,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生用,外用适量。

功用特点:本品用于各种出血证,兼化痰止咳。

侧柏叶是什么

侧柏叶: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形态特征

侧柏侧柏叶是植物侧柏的叶,原物种属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央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圆形,长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地理分布

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侧柏炭:取净侧柏叶

侧柏产于中国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西藏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250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000-1200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3300米。河北兴隆、山西太行山区、陕西秦岭以北渭河流域及云南澜沧江流域山谷中有天然森林。淮河以北、华北地区石炭岩山地、阳坡及平原多选用造林。朝鲜也有分布。

炮制方法

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侧柏炭: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状

茎枝类圆柱形,红棕色;小枝扁平,直径1~2mm。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茴香酮(fenchone)、樟脑、乙酸龙脑酯、萜醇;并含桧酸(juniperic acid)槲皮素、杨黄黄素(myricetin)、山柰素、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蜡质等。侧柏叶中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等;其它尚含黄酮类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等;叶中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各家论述

【异名】柏叶(《金匮要略》),丛柏叶(《闽东本草》)。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

【植物形态】侧柏(《药性论》)又名:柏(《诗经》),扁柏(《滇南本草》),崖柏、香柏、黄心柏、扁松、云片柏,松蟠、片松、喜柏。

西藏地区所用的侧柏叶,为喜马拉雅柏木和曲枝柏的叶。上述植物的种仁,在当地亦作柏子仁入药。

【采集】夏、秋采收,剪取小枝,晾干。

【药材】干燥枝叶,长短不一,分枝稠密。叶为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扁平的枝上,交互对生,青绿色。小枝扁平,线形,外表棕褐色。质脆,易折断。微有清香气,味微苦,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6~1%,中含侧柏烯、侧柏酮、小茴香酮、蒎烯、石竹烯等;黄酮类中有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等。新鲜侧柏叶的粗制总黄酮含量为1.72%。还含鞣质、树脂、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提取物对小鼠有镇咳(氨水法)、祛痰(酚红法)作用。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所含之醇性皂甙祛痰作用较强,其镇咳成分可能为一种酚性甙。对豚鼠的致喘无明显保护作用(组织胺喷雾法),但能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并可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不能解除乙酰胆碱之致痉作用。叶中所含之黄酮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20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及1000毫克/公斤口服有明显祛痰作用。叶中的有效部分提取物Ⅱ号(醋酸乙酯提取物)25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100及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祛痰作用。

可协同戊巴比妥钠之麻醉作用,明显减少动物之自主活动,故有中枢镇静作用。此外,可舒张离体肠段平滑肌,且可明显解除组织胺与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事先给予则可阻断两者之致痉作用。还可明显扩张兔耳血管,降低血压。

【炮制】侧柏叶:拣净杂质,揉碎去梗,筛净灰屑。侧柏炭: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苦涩,寒。

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

②《本草图经》:"性寒。"

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用主治】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药性论》:"与酒相宜。"

《本草述》

①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②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③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④治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

⑤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⑥治小儿洞痢:柏叶煮汁,代茶饮之。(《经验方》)

⑦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柏叶烧灰调服。(《百选方》)

⑧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⑨治妇人月水久不断: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⑩治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⑾治风痹历节作痛: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⑿治大人及小儿汤火伤: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

⒀治高血压:侧柏叶五钱。切碎,水煎代茶饮,至血压正常为止。(《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深部脓肿:侧柏叶一两,白矾五钱,酒一两。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⒂治流行性腮腺炎: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⒃治鹅掌风:鲜侧柏叶,放锅内水煮二、三沸,先熏后洗,一日、三次。

侧柏叶对人体有何功效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 侧柏叶性寒,味苦、涩,归心、肝、大 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 毒的功效,用于吐血、尿血、肠风、崩 漏、风湿療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 咳漱、丹毒、痄腮、、烫伤等。侧柏叶还 有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禁忌多食亦能倒胃。侧柏叶又名扁柏、黄心柏,为常绿乔木,其嫩枝、叶及果皆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病症,并有镇咳、祛痰、降压、防脱发等作用。其果实中的果仁则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一)侧柏叶的作用凉血止血。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神经保护作用。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抗红细胞氧化作用。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清热止咳。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祛风利湿。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散肿毒。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生发乌发。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肺热咳嗽。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补阴。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鉴别应用。(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之妄行,炒炭则能止血。(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其它作用。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二)侧柏叶的功效【性味】 苦涩,寒。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②《本草图经》:"性寒。"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树梢和叶,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除去粗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功用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治疗秃发

用鲜侧柏叶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治疗百日咳

用新鲜侧柏叶(连幼枝)1两,加水煎成100毫升,再加蜂蜜20毫升。如用干品,则每两煎成150毫升,另加蜂蜜30毫升。剂量:1岁以内每次 10~15毫升,1~3岁15~30毫升,4岁以上30~50毫升,均日服3次。视病情需要连服1~3周。治疗越早,疗效越高,疗程亦短。配制本剂时可酌加防腐剂,否则超过4天即转酸味或起白沫。侧柏以新鲜者效果较佳。

治疗肺结核

一静脉点滴: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150毫升中,1小时左右滴完;

二静脉注射: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中,15分钟左右注射完毕。64例患者经治1个月以上,临床治愈9 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32例,无变化12例,恶化5例。疗程一般为2个月,对新鲜结核病灶和浸润期疗效较好,对陈旧性结核及厚壁纤维空洞型疗效较差。应用过程中未见毒性反应。 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侧柏叶3700克,水煎浓缩成1:2的稠膏;另用侧柏叶300克研成细粉,拌入稠膏中,烘干,压制成片,每片重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或用侧柏叶、鼠曲草(即佛耳草)各1.5两,制成片剂,一日分三次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副反应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咽干、头晕等,不需处理,短时间内能自行消失。少数病员曾出现皮疹瘙痒或眼睑、面部、下肢浮肿,可能系药物过敏反应,停药后即自行消失。

侧柏叶配伍应用

配白芍:侧柏叶凉血止血,入血分既能凉血,又去血分之湿热;生白芍凉血清热。二药合用,凉血育阴而止血,治热迫血行之月经过多,胎热腹痛。《得配本草》:“配白芍,治月水不断”。

配干姜炭: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于姜炒炭,辛苦热,能温中止血,守而不走。二药配伍,取侧柏叶之清降,折其上逆之势,用干姜炭温守中阳,使脾能统血,气能摄血。二药合用,清降温中并行,寒热同用,相行而不悖。仍属温阳摄血法范畴。《金匮要略》柏叶汤,即用柏叶和姜,治吐血不止。

配生地:侧柏叶苦涩微寒,为凉血止血之佳品;生地甘苦而寒,既能清热生津,又可凉血止血。二药协同,增强凉血止血之效。且有益阴清热之功。可治疗各种热证出血,诸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效果颇佳。因生地味厚滋腻,侧柏叶味苦性寒,有伤中碍运之弊,只取暂用,不宜久服。临床应用中也常以侧柏炭和生地炭合用,此凉血作用已弱,收敛止血力较强,对于势不著或脾胃虚弱之人,用之较为适宜。

配蒲黄:侧柏叶清血分湿热而止血;蒲黄止血行血。二药相配,凉血止血行血,可治崩漏属热者。

配黄连:侧柏叶凉血止血;黄连清热泻火。二药合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图经本草》即用柏叶配黄连,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济急仙方》亦选用柏叶配黄连,治“小便尿血”。

长白发了怎么办

以前都是老年人长白头发,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长白头发。年轻人长白头发一些是遗传,还有一些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营养不够等。

有了白头发人就看起来比较显老,但是染头发又比较伤害头发,而且白头发还会很快再生出来,很麻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试试用侧柏叶泡水洗头,能够让头发变得乌黑亮丽。

白发、脱发主要一般是由于血热、肾虚、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而侧柏叶对于调节血液循环、去血热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野生侧柏叶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功效,因此用野生侧柏叶泡水洗头能有效治疗白发和脱发。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可以去山上、苗圃里找侧柏叶,也可以去周围的药店买,当然淘宝上买也可以。

第一步:准备好新鲜的野生侧柏叶。

第二步:淘洗干净。

第三步:在锅里放上清水。

第四步:放入适量侧柏叶。取3两或者4两放入5斤左右的清水里即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量进行一定的调整。( Tips:用大火烧开之后换成小火烧,一定要熬上半个小时左右)

第五步:熬好后把水弄出来直接洗头,这时候就不需要洗发精。

1.侧柏叶泡酒

把新鲜的侧柏叶放入到60度或者是75度的白酒当中,密封好,让它浸泡一个星期,然后过滤去渣,之后就把它涂抹在经常生白发、脱发的地方,每天涂抹3次即可。

2.侧柏叶做枕芯

也可以把新鲜的侧柏叶洗干净、晒干,之后用晒干的侧柏叶做成一个枕芯,每天枕着它睡觉。这个方法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护发养发,还能够缓解失眠的状况。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散肿毒

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生发乌发

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

%B2%E0%B0%D82

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补阴

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

鉴别应用

(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之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

其它作用

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

(二)侧柏叶的功效

1362187700j8j7pbmj

【性味】 苦涩,寒。

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

②《本草图经》:"性寒。"

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

【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侧柏叶与柏叶有何区别

侧柏叶:柏科植物侧柏(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侧柏叶是植物侧柏的叶,原物种属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央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圆形,长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侧柏叶生发的方法

相信大家对于侧柏叶肯定不会陌生吧,侧柏叶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侧柏叶的药用功效非常的全面,我们不但可以采用侧柏叶来起到化痰和止咳的作用而且也可以采用侧柏叶来起到凉血和止血等效用,此外侧柏叶在生发上面的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下文我们就和大家介绍一下侧柏叶生发的方法。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

1取鲜侧柏叶治脱发可以将侧柏叶、桑叶、苦丁茶放到锅里,至少煮半个小时,然后就用煮好的水洗头,一般来说洗上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效果。 此法需要长期坚持,用侧柏叶泡酒侧看到更为明显的效果。

2用侧柏叶跟白酒一起泡。具体做法就是将新鲜的侧柏叶用放在密封的容器里浸泡着,大概泡上10天就可以用了。泡好之后每天使用2-3次,每次用少量药酒涂抹在头皮上,坚持1-2月就基本能看到原本脱发的地方慢慢的长出新的头发。

注意事项

第一种方法适合斑秃者使用,第二种侧柏叶泡酒适合脂溢性脱发者使用。

民间偏方一般适用于暂时性脱发,或者脱发初期,若是毛囊已经闭合,建议就医,通过药物配合来治疗。

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药,那就是侧柏叶了,我们知道侧柏叶的功效非常的全面,我们不但可以采用侧柏叶来起到止血和化痰的功效而且还可以采用侧柏叶来生发,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侧柏叶生发的方法。

侧柏叶有哪些其他的功效

侧柏叶又名柏叶、丛柏叶、扁柏、云片柏等,为柏科常绿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

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侧柏叶也是医家所重视的治血良药。中医认为侧柏叶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却内湿、散肿毒之功。可治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崩漏、风湿痛、咳嗽、烫伤等症。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曰: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润、止饥。侧柏叶与大、小蓟,生地等同用,可治疗各种热症出血。与艾叶、炮姜同用,能治疗虚寒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则可用鲜侧柏叶捣烂外敷。侧柏叶与何首乌、女贞子、生地同用,可治疗中老年人肝肾亏虚,须发早白,单用鲜品酒浸外涂,还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

现代医学研究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侧柏叶内含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还含有丁香油烯、松柏苦味素、鞣质树脂及维生素C等保健成分。药理实验发现,侧柏叶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肺炎、痢疾、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推荐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食疗 鲜藕柏

材料:鲜莲藕500克,生侧柏100克,蜂蜜15克。 做法:莲藕连节洗净,切细碎绞汁;侧柏洗净切碎,搅烂榨汁。二汁液混合,加蜂蜜调匀,放入炖盅内,文火隔开水炖5分钟。随量饮用即可。 功效:可以清热凉血,散瘀止血,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血热妄行证,经血非时而下,血色鲜红,或夹瘀块,心烦口渴的女性服食。

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性寒,味苦、涩,对于因血热妄行,导致吐血、流鼻血等症状,用寒性的柏配其它药能起到良好的凉血止血效果,如果是吐血不止的话,可用《金匮要略》中的柏汤加以辅助治疗:柏、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侧柏的营养价值 止血

分斛皮苷和鞣质,能缩短出血时间,达到止血的效果。

侧柏洗头简直绝了

侧柏洗头的好处很多,具体如下: 1.敛疮生肌 侧柏性平,味苦、涩,外用凉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将它煮水之后用来洗头,对于头上长痘的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清洁抑菌 侧柏煮水的味道苦涩,其中含多种双黄酮类化合物,用来洗头能够起到清洁、抑菌、止痒的作用,适合头发出油多、头痒的人群使用。

侧柏和圆柏功效

侧柏功用主治: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治疗秃发用鲜侧柏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圆柏功用主治:止血,镇咳。

枸杞根的营养价值 凉血止血

枸杞根甘寒入血分,能清热、凉血止血,常用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经验广集》单用枸杞根加酒煎服,亦可配白茅根、侧柏凉血止血药治之。

侧柏对脱发的功效

侧柏对脱发的功效也是着很多方面,在对这点上,也是着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因此选择它治疗脱发疾病的时候,也是要进行咨询,使得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侧柏对脱发的功效: 侧柏经常作为治疗脱发的偏方出现,那么侧柏为什么能治疗脱发呢。我们知道,中医对于脱发的成因,主要是围绕着补肾补血的思想进行,认为脱发是肾虚、血热、身体机能失调导致。而侧柏中药中记载的止血去湿热良好,对于调节血液循环、去血热明显的作用,这和中医中脱发的原理是相符合的,所以侧柏一直作为中医生发的偏方流传了下来。 脱发很多

圆柏枯病防治方法

圆柏枯病主要为害当年生针及绿色嫩。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针由深绿色变为黄绿色,无光泽,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针早落。针上的病斑向下蔓延可为害嫩枝。经人工接种,嫩茎上的病斑也能向针蔓延。嫩发病褪绿,变成黄绿色,最后成为枯黄色,不易掉落,次年春天被风吹落,重病树冠成为黄褐色。 病原:是细交链孢霉。 防治措施: 1.减少侵染来源。清除枯枝落,尤其是树冠上截留的病枯枝落很重要,对收集的枯枝落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2.加强抚育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尤其是古圆柏更要增施

侧柏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药性苦寒,善于清血热,其味涩而兼收敛止血的效果,可用来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其炒碳后止血效果会明显增强,尤其以治疗各种血热出血的效果最佳。 化痰止咳 侧柏味苦能降泄,性寒能够清热,并且入肺经,因此具清肺热、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液粘稠难咳者。 生发乌发 侧柏性寒能够入血分而祛风,生发乌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须发早白、血热脱发等病证。 散肿毒 侧柏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抗菌抗病毒 侧柏醇提取物对白细胞的生活合成较强的抑制作用,可

侧柏的相关配伍

1、头发不生:侧柏阴干,作末。和麻油涂之。(《孙真人食忌》) 2、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绛脉数:生地黄、生侧柏、生艾、生荷。(《妇人良方》四生丸) 3、治吐血不止:柏、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汤) 4、《本草求真》:侧柏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 5、《本草从新》:最清血分湿热。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血痢。一切血证。去风湿诸痹。历节风痛。涂汤火伤。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须发。丹溪以为补阴要药。然终属苦寒燥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