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的皮肤病如何防治
秋季常见的皮肤病如何防治
1、湿疹
其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不少湿疹一到秋季就发生,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对于每到秋季容易发生的湿疹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治疗:湿疹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据皮损的疹形,选择合理的药物。此时最好就医请医生根据皮损情况用药。乱用药可能加重病情。
2、荨麻疹
其病因也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秋季多发的特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预防:有此毛病的人,在季节变换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可以从夏季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对寒冷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摩擦。
治疗:可服用抗组织胺类药。
3、昆虫叮咬
在南方虽然是秋天,常见多由跳蚤,螨,蚊,蠓,毛虫,毒蛾,蜂等昆虫叮咬引起的皮疹,皮疹多发于四肢及躯干伸侧,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自觉瘙痒,皮疹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有的可以转变成结节性痒疹。
预防:注意居室卫生,消灭昆虫殖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
治疗:对皮损避免搔抓。外用虫咬药水,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瘙痒剧烈的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眯唑斯丁,氯雷他定等。
4、皮肤瘙痒症
这种皮肤瘙痒往往从初秋雨水减少就开始,中老年人发生较多,由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预防:秋后就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和浴液使用,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治疗:就是要纠正皮肤干燥,外用润肤乳,甘油霜,冷霜,维生素E乳,无比膏等。剧烈瘙痒者可以加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安泰乐等,或服镇静药。
5、银屑病
有大部分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后复发的明显增多,新发的银屑病也因秋天气温变化着凉感冒、扁桃体炎等诱发。有统计发现寒冷地区银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温暖地区。
预防:银屑病病人在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有条件可以过迁徙生活,秋后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居住。
治疗:对进行期皮损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复发的皮损,面积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药物常常采用焦油类、水杨酸类、蒽林、皮质激素类、卡泊三醇、维A酸等制剂。
儿童常见皮肤病
学习辨认儿童常见皮肤病,确保第一时间做出适当的处理,减轻儿童的烦恼和痛苦。那么常见的儿童皮肤病有哪些呢?
1.癣
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由真菌引起。主要表现是红色小点、水泡、皮肤有鳞屑脱落。它通过肌肤接触或者使用共同品传染,人与动物也会传染,大部分癣病可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2.传染性红斑
它是一种传染病,症状较轻,初期与流感症状相似,身上出现疹子,不过几周后会自动恢复。患病的孩子要注意休息,吃点流食,随时观察身体是否有更严重症状。如果家里有怀孕的女性,需要咨询医生意见,因为此病影响胎儿发育。
3.水痘
水痘是常见皮肤病,传染性极强。水痘伴有水泡、破裂、结痂、脱落四个阶段,症状主要是身体出现疹子或者水泡,非常痒。它的并发症很严重,可以引发肺炎,甚至死亡。一般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来预防。
4.脓疱病
由链球菌和葡萄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之一。特别在嘴巴和鼻子周围极易患上脓疱病,出现红疹或者水泡,水泡破裂后会结黄褐色痂。亲密接触、共用物品都可能传染。一般采用内服或外用抗生素处理治疗。
5.疣
由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人与人之间可传染,触碰带有病毒的物品也能传染。疣常出现在手部,防止传播的方法是不要戳破它们,其实,大部分的疣无害的、没有疼痛,可以自动消失。当然,对于顽固的疣可以通过手术、激光、药物等方法消除。
6.痱子
痱子是由于汗腺被堵塞而出现的红色疹子,常出现于在头部、颈部等部位。宝宝身上出痱子,不仅是天气热的原因,如果宝宝衣服穿的太多、太热,也会出现痱子。平时,妈妈要正确掌握宝宝体温,手有点冷很正常,只要身体不冷就行。
7.接触性皮炎
某些人接触香皂、植物油、常春藤等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少数人会出现轻微的红肿,严重的话会导致水肿,肿胀。总体来说,这种皮肤病较轻,只要不接触物质,很快会自动消退。
8.手足口病
最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刚开始的症状是发热,再是嘴角疼痛、手部脚部出现不痒的水泡和疹子。它通过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物品等方式传染,日常生活要常洗手,在家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多喝水。两岁以下宝宝,严重案例少见,通常一周左右可自愈。
9.过敏性皮炎
皮肤干燥,有小疹子,有很强的痒感是它主要的症状。此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切勿吃刺激性食物。
10.荨麻疹(风疹)
荨麻疹是由食物(海鲜类等)、药物(青霉素等)、添加剂、某些传染病引起的,常伴有痒、痛、烧灼等感觉。身体如何部位都可以出现,一般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果有呼吸困难或者面部肿胀的症状,说明病症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11.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链球菌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时会有发热、头疼、咽喉疼、颈部淋巴肿大等症状。发病一两天出现红疹,触感像砂纸,一到两个星期后疹子皮屑状脱落。它传染性极强,日常要常洗手,以防传播,一旦患上此病,及时就医,预防并发症发生。
12.婴儿玫瑰疹
轻微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婴儿出生半年至两年期间,四岁以后比较少见。主要症状是呼吸道方面,持续高烧,等高烧退下后皮肤上有粉色小疹子,或者凸起的小肿块,主要集中在四肢端和身体躯干部。
秋季脸发痒是怎么回事 考虑是秋季荨麻疹
如果脸上痒,且出现了皮疹,抓绕后红肿瘙痒加剧,可考虑是急性荨麻疹,这是一种秋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切断过敏源后,数小时内皮损会消退。
对策:不要抓绕,瘙痒严重者可去药店购买治荨麻疹的软膏涂抹。
春季常见皮肤病的种类
一、光敏性皮炎
春季阳光逐渐增强,“捂”了一冬的皮肤对明显增强的紫外线(日光的一部分)不能立刻适应,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就对紫外线过度敏感,发生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一般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颈项、胸V区、手臂等,表现为这些部位的皮肤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脱屑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预防的方法是外出时一定要在曝光部位涂具有良好阻挡紫外线作用的防晒霜,或者戴宽边帽、撑遮阳伞。一旦患了光敏性皮炎,就要到医院去看皮肤科医生,口服遮光和抗过敏药物,并配合抗炎、抗敏的外用药。每年发作者,应找中医皮肤科医生调理,有一定的预防复发作用。春季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具有增强光敏作用的蔬菜,如灰灰菜、油菜、紫云英、小白菜、芥菜、苋菜、田螺、蒲公英、无花果等,以免发生蔬菜-日光性皮炎。也要避免因病吃四环素、氯丙嗪、克尿噻、异丙嗪等,以免发生光敏性药疹。
二、黄褐斑、雀斑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好发于妇女面部,多数由内分泌失调或日光照射引起,表现为面部成片的淡褐色至浅黑色斑,是影响妇女容貌的常见皮肤病。雀斑俗称“蒙面纱”,由遗传导致,表现为面部芝麻粒大小的淡褐色斑点,数量或多或少。由于春季阳光增强,这二种病都会因紫外线的作用而加重,或使一些朋友面部出现黄褐斑,影响人们的容貌,进而影响社交及身心健康。患有这二种病的朋友在春季到来时应注意防晒,外出时搽防晒霜,戴宽边帽、撑遮阳伞。黄褐斑目前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可以请求中医皮肤科医生给开些中药治疗,只要有信心和耐心,不少患者可以明显减轻或完全治愈。雀斑患者可以到医院作脉冲激光治疗,疗效比较确切,不会遗留疤痕,花钱不多。
三、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与免疫和遗传有关的皮肤病,表现为全身大小不等的红斑和脱屑,或伴有瘙痒,给病人造成很大的肉体痛苦和身心创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银屑病常于春季复发或加重,目前各医院皮肤科的银屑病人已逐渐增多。患有此病的朋友,春季可适当多享受日光“抚慰”,因紫外线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少熬夜,勤洗澡或温泉浴,洗浴后及时搽外用药或润肤剂。需要治疗时,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通常病情不是很严重者,宜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尽量不用西药免疫抑制剂、激素或维甲酸类,以免日后病情进一步加重;若病情较重,可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较快控制病情,副作用较小;如病情非常严重,应住院观察治疗,使用必要的免疫抑制剂、维甲酸类等。近年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很少副作用,简单方便,很受患者欢迎。
四、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大小不等的风团,剧痒难忍。随着春天的到来,气候转暖,鲜花盛开,各种花粉、真菌等微生物、植物花絮、尘螨等粉墨“登场”,对于一些体质特殊的人群就成为引起过敏的“祸首”。所以,春季易过敏者因主动避免到有花草的地方去,更不要长期无人出入的仓库,以减少过敏机会。一旦发生荨麻疹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使用抗过敏药物,严重者还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使用抗过敏药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用药天数,我们常交待病人,抗过敏药一定要在风团完全消退后再继续使用2~3天,以彻底治愈,如停药过早,风团往往易于反复,迁延日久,极易转为“慢性荨麻疹”,使治疗限于困境。若已经是慢性荨麻疹,就应尽快找中医皮肤科治疗,即使有些已是多年不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只要坚持中医中药治疗,仍然有不少病人可以治愈或明显缓解。
秋季预防皮肤病多吃苦味食物
进入秋季,湿气较重,细菌繁殖快,很容易染上皮肤疾病。尤其在饮食方面较偏重于辛辣食物的人,因体内火气较大,更容易是诱发皮肤病。
在治疗皮肤疾病时,中医以清热祛湿、解毒为主。建议广大网友,预防皮肤病可多食用苦味的食物,如苦瓜、马齿苋等,以及纤维素多的食物,平时可饮用一些菊花茶、苦丁茶。
秋季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1、皮肤瘙痒症:这种皮肤瘙痒往往从初秋雨水减少就开始,中老人发生较多,由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预防:秋后就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和浴液使用,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2、湿疹:其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不少湿疹一到秋季就发生,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对于每到秋季容易发生的湿疹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3、荨麻疹:其病因也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秋季多发的特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标签 的人 继发 神经末梢 菊花茶
常见皮肤病的分类和症状
1.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2.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3.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4.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5.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6.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7.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8.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9.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10.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11.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12.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3.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夏季常见皮肤病如何应对
湿疹烫水止痒不可取
湿疹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关系比较密切。最直觉的表现就是瘙痒剧烈、痒感明显、反复发作。
朝阳医院西区皮肤科主任医师兰东表示,湿疹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过敏体质、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以及气候季节饮食都有一定关系。湿疹患者应避免皮肤再受到外界刺激,用热水烫止痒、肥皂水冲洗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方法可能能解一时之痒,但是过后会加重病情。从饮食上来说,应尽量少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少食辛辣、虾蟹海鲜类食物。
兰东建议,夏季暑热难当,人们更容易心烦气躁,一定要调整好心情,保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如果睡眠不足、情绪压力太大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免疫力受影响,湿疹更易发生。
痱子保持清爽是关键
痱子是婴幼儿常见夏季皮肤病。实际上常见的痱子有红痱和白痱两种,红痱好发于颈部、前胸、后背、腋下。有时候上肢也容易发生,红色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周围皮肤发红,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这类痱子婴幼儿最常见。白痱的损害呈针头大小,色白而透亮,皮疹中含有微量汗液,看起来亮晶晶的,这类痱子多见于久病卧床、体虚多病之人。两种痱子都是因为汗液堵塞汗孔导致的皮肤异常,红痱是因为汗液刺激皮肤组织,使皮肤发炎而呈现红色,白痱是汗液直接淤积在皮肤表层,形成一个个的晶状小水泡。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是治疗和预防痱子的关键,同时,兰东不主张让孩子多吹空调,这是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而敏感,冷风刺激过强,时间过长可能反而会加重皮疹症状,自然通风的环境更有助于婴幼儿夏季皮肤的健康。兰东建议给孩子适量使用正规厂家的痱子粉,另外可用十滴水或者藿香正气水滴在洗澡水中也能有效预防痱子。
真菌感染不要用激素类药膏
夏季高温闷热,雨水较多,潮湿的环境中真菌容易滋长繁殖,因此真菌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最常见的就是手足癣和股癣。
兰东强调,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切忌单纯使用激素类药膏。许多患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人起初都嫌去医院麻烦,就自行买一些激素类外用膏药涂抹,可能头几次管用,抹完就止痒了,但反复几次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皮肤还出现肥厚、脱屑、甚至出现湿疹化样变。建议患者手指脚趾缝、大腿根部等易出汗潮湿部位一旦出现皮疹、瘙痒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通过做真菌显微镜化验,确诊病情之后,一般采用抗真菌的外用药就可治好,严重的病人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必要的抗真菌药治疗。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四肢和胸背部皮肤发红,并有大量红色小疹子出现,奇痒难忍。
诊断
这是一种汗液障碍类皮肤病。高温闷热的天气,人体的汗液增多,汗液里含有大量人体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等,这些代谢废物都是酸性物质,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导致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疹子和皮肤瘙痒。
汗液里代谢物的浓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高,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则弱。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小还与出汗量的多少有关。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里的水分多,其中代谢废物的含量就低。有人从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在中等量出汗时,汗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最高,此时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
处方
夏季皮炎患者在过了夏季后症状会缓解,来年夏季又发作。预防夏季皮炎,患者衣着要注意通风、吸汗,并经常用温水清洗汗液。平时要多喝水,以利稀释汗液里的有害成分。患了夏季皮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外用药涂擦止痒。
提醒
不要用热水烫洗患处以止痒。热水烫后,会使皮下血管更加扩张,红肿加重,渗液增多,对康复不利。
日光皮炎症状
在颜面、颈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尤以额部、面颊等处出现皮肤红斑,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感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
诊断
这是一种光敏类皮肤病。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处方
预防日光皮炎的关键是,要尽量避免日光暴晒。特别是有这种皮炎病的患者,要采用涂防晒剂等措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强烈刺激。每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2时前阳光中紫外线最多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室外活动时应着淡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做好防护。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也不要用手抓搔,因为一旦抓破容易出现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
提醒
对光敏感的人,摄入光敏感物质如某种食物和药物后,或者被阳光较长时间照射,在皮肤的暴露部位也会发生日光皮炎的症状。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不属光感性皮肤病,但阳光照射也能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