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叶酸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概述

叶酸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概述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本病,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组药物包括前述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和利用的药物,以及抗代谢药等。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分两大组:一组是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者,另一组是应用上述药物无效者。

2.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在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受孕前给予含叶酸的营养补充剂进行干预,能有效和明显的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和无脑儿)的发生。另一项随机和有对照的试验也表明如果以前生过患神经管畸形孩子的妇女,当她再次怀孕前给以大剂量叶酸(4mg/d),能有效地预防下一个孩子发生神经管畸形。增加叶酸摄入量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神经管畸形是由于复杂的基因和营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叶酸与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 妊娠妇女体内的叶酸水平和婴儿的出生体重有显著相关,有报道妊娠妇女第3个月时血清和红细胞叶酸的水平(尤其是红细胞叶酸水平)可以作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指标。同时孕妇的叶酸水平和流产、早产的发生率相关,叶酸水平高,发生率则低。

4.叶酸和心血管疾病 叶酸形成N5-甲基THFA后,将甲基转移至同型半胱氨酸上合成蛋氨酸。叶酸缺乏时蛋氨酸合成受阻,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并可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充足的叶酸摄入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增补叶酸适量就好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研究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叶酸的膳食来源主要是各种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及蛋黄等,食物中的天然叶酸的吸收率较低,加上烹调过程中会损失50%—80%,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

现在存在一个广泛的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怀孕了才需要补充叶酸,其实在准备怀孕之前,女性就应该补充叶酸,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补,前后大概要补半年左右。一般认为,对于无叶酸缺乏症的孕妇来说,每日摄取不宜过多。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叶酸剂型,一种是5毫克剂型,另外一种是每片0.4毫克的小剂型。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入0.4毫克-0.8毫克就已足够。摄入过多的叶酸不但不能起到预防胎儿畸形的目的,还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或者神经损害等其他不良后果。

人体缺乏叶酸有何症状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苏子油对孕妇的疗效

如果孕产妇摄入α-亚麻酸不足,会产生α-亚麻酸缺乏症,主要症状如下:

1、新生儿脑发育不良,视力不佳,反应迟钝,抵抗力弱;

2、产后乳汁少,并且乳汁质量低;

3、孕产妇精力不足,时常有疲劳感;

4、孕产妇体重增长幅度大;

5、睡眠不好,情绪烦躁不安;

6、产后体重超重,体形、皮肤、精力恢复慢。

食用苏子油则能明显改善以上症状。苏子油选用长白山地区优质紫苏籽,以传统的物理压榨方法精制而成,也可以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1] ,充分保留紫苏籽的营养精华,油色淡黄,油质澄清,气味清香。

苏籽油是目前所知α—亚麻酸(a-LNA)含量最高的食用植物油,而以紫苏籽油品质最好,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7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摄入不足的状况,建议专项补充α—亚麻酸。

叶酸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1.摄入不足 常见于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 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 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4.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 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二、发病机制

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rL-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通过被动(高浓度时)和主动(低浓度时)吸收。进入肠细胞后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甲基四氢叶酸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白蛋白松散结合,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合。在这些组织细胞内N5-甲基四氢叶酸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脱去甲基重新结合成聚谷氨酸盐,贮存在细胞内或起辅酶作用。胆汁中的单谷氨酸可经重新循环被小肠重吸收。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

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etr- ahydrofolic acid,THFA),它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叶酸携带一碳基团形成N5-甲基THFA、亚甲基TH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如血红蛋白、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

吃叶酸会推迟月经吗 一天吃多少叶酸好

成人的建议是400微克DFE,孕期600微克DF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1000微克DFE,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可引起中毒。一般来说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因此,没有明显叶酸缺乏症的人,在非孕期可以不必额外补充叶酸制剂。

女性缺乏叶酸的症状表现

缺乏叶酸的症状并不太明显,你可能会腹泻、没有胃口、体重减轻,也可能出现虚弱、嗓子疼、头疼、心跳加快和易怒等情况。

缺铁是造成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由于叶酸有助于使你的血液保持健康,所以,叶酸摄入不足,也可能会让你发生贫血。缺乏叶酸引起的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类似的疲劳和虚弱症状,可能使你变得爱生气、急躁。

另外,有研究指出,叶酸不足可能会导致皮肤颜色发生变化,或者加重皮肤已经变色的现状。

如果你是轻度缺乏叶酸,虽然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任何症状,但就不能给宝宝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最佳叶酸量了。所以,即使你感觉相当不错,如果你计划怀孕,还是应该早早地服用叶酸补充剂。

叶酸片如何治疗叶酸缺乏症

(一)表现症状

1、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

2、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二)治疗方法

1、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书中提出的叶酸参考摄入量为:大于6个月65μg DFE;6~12个月,80μg DFE;1~3岁,150μg DFE;4~10岁,200μg DFE;11~13岁,300μg DFE;14岁后为400μg DFE;乳母和孕妇为500~600μg DFE。

注:DFE(膳食叶酸当量dietary fola equivalent)=[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

治疗主要补充叶酸5~10mg/d,口服,视病情确定治疗时间和剂量。

2、口服叶酸片: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儿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预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避免酗酒。自然界中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肝、肾酵母、蘑菇、新鲜蔬菜(菠菜、莴苣、芦笋)、豆类和水果中应多吃该类食物。

胃酸缺乏的症状

1、所谓胃酸过少,就是胃中缺少盐酸,也就是胃液分泌不足,无力负起消化与防腐制酵的工作,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容易患肠胃病,还会导致对于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障碍。

2、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表现为需要足够浓度的胃酸才能最好的吸收--例如铁,锌和B族维生素。胃酸缺乏或胃酸不足的患者,可能患有多种营养缺乏,于是会导致许多的健康问题,极大程度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胃酸过少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纳差、消化不良。

3、胃酸过少的主要的症状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胃液中胃酸浓度低,可能是恶性贫血、热带性脂肪下痢、慢性胃炎引起。当有这两种情况时都要接受胃液检查。因胃酸不足,还会产生消化不良及下痢。一般单凭症状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胃镜检查才能确诊。在治疗上,通常胃酸过少,会以保护胃粘膜为主来治疗。

叶酸缺乏有哪些症状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本病,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组药物包括前述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和利用的药物,以及抗代谢药等。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分两大组:一组是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者,另一组是应用上述药物无效者。

2.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在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受孕前给予含叶酸的营养补充剂进行干预,能有效和明显的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和无脑儿)的发生。另一项随机和有对照的试验也表明如果以前生过患神经管畸形孩子的妇女,当她再次怀孕前给以大剂量叶酸(4mg/d),能有效地预防下一个孩子发生神经管畸形。增加叶酸摄入量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神经管畸形是由于复杂的基因和营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叶酸与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妊娠妇女体内的叶酸水平和婴儿的出生体重有显著相关,有报道妊娠妇女第3个月时血清和红细胞叶酸的水平(尤其是红细胞叶酸水平)可以作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指标。同时孕妇的叶酸水平和流产、早产的发生率相关,叶酸水平高,发生率则低。

4.叶酸和心血管疾病叶酸形成N5-甲基THFA后,将甲基转移至同型半胱氨酸上合成蛋氨酸。叶酸缺乏时蛋氨酸合成受阻,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并可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充足的叶酸摄入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叶酸缺乏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清叶酸含量 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小于6.8nmoL/L(3ng/ml)为缺乏。

2.红细胞叶酸含量 反映体内叶酸储存情况。小于318nmoL/L(140ng/ml)为缺乏。

1.组氨酸负荷试验 在口服组氨酸负荷剂量8h或24h后,尿中亚胺甲基谷氨酸排出量增加,但此指标特异性差,应用不普遍。

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当受试者维生素B6和B12营养适宜而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

缺叶酸的症状有哪些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叶酸缺乏症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叶酸缺乏症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上面介绍的有关于身体缺乏叶酸的各种症状表现大家都了解了吗,当孕妇在怀孕的时候缺乏叶酸的话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在生活中一些没有怀孕的人身体也会有缺乏叶酸的现象,不管是孕妇,还是老人,是小孩还是没有怀孕的人,出现了缺乏的现象就要及时的给自己身体补充。

叶酸缺乏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1 叶酸的缺乏容易引起食欲减退或者腹泻腹胀的症状发生,一般叶酸缺乏还会导致小孩或者老年容易出现没有食欲嗜睡的现象,所以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应该考虑是否是叶酸的缺乏,及时上医院检测对症治疗。

2 如果是正常人叶酸缺乏非常容易引起贫血的症状,这种定力一般都是在中年以上发生率比较高,这种一般都是平时叶酸摄入不足导致的,叶酸缺乏症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族中有这种患病率会比一般的要高出很多。

3 叶酸缺乏症对于孕妇来说是很危险的,非常容易引起流产或者早产的可能发生,也有可能在孕期因为叶酸的缺乏导致胎儿有畸形的发生,因为在这期间泰尔的发育非常需要叶酸,所以在怀孕初期一定要补足叶酸。

相关推荐

叶酸缺乏会有什么危害

除了孕妇和胎儿,儿童缺乏叶酸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儿童缺乏叶酸可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而早孕妇女缺乏叶酸则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及脊柱裂等类型。 孕妇叶酸缺乏是非常普遍的。即使是营养良好的育龄妇女,由于怀孕时所需叶酸量较未孕时约高6-8倍,孕期中血清和红细胞叶酸含量也会随着妊娠进程而逐渐降低。叶酸缺乏使得幻云难度加大。叶酸缺乏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的概率较高。叶酸缺乏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孕妇每天需要的最低叶酸量有标准。育龄妇女每日最低的叶酸需要量为50微克。为防止胎儿神经

丘疹性皮炎的症状

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和烟酸缺乏症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病史,与日晒无关。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自觉痛痒。烟酸缺乏症:除日晒外,非暴露部位也有皮疹,常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

孕妇贫血怎么调理 3种孕期贫血需警惕

妊娠期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叶酸缺乏所致。叶酸对胎儿大脑及脊髓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后前3个月叶酸缺乏,69%的婴儿会出现脊柱裂或脑积水,也可导致胎盘剥脱 孕妇贫血怎么办?准妈妈贫血是很危险的,而想要防治孕期贫血就要从日常生活饮食和习惯等方面来进行。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同时,出现3种孕期贫血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哦。 巨幼细胞性贫血 妊娠期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叶酸缺乏所致。叶酸对胎儿大脑及脊髓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后前3个月叶酸缺乏,69%的婴儿会出现脊柱裂或脑积水,也可导致胎盘剥脱、自发流产,胎儿体重及身长均减少。

精子异常症主要症状是什么

放心医苑网健康导读:精子异常症主要症状是什么,精液异常症分为精液异常和精子异常两类,前者指精液量的多寡,颜色异常、质的异常,后者指精子量的多少,质的异常、畸形等。下面我们看下精子异常症主要症状是什么! 一、精液量过少 一般情况下,正常男性每次射精量约2—6ml左右,射精量的多少与射精频度有一定关系。精液量每次少于lml称为精液量过少。 【病因】 精液减少的原因:①射精管阻塞或先天性精囊缺乏引起;②脑垂体或睾丸间质细胞病变,造成促性腺激素降低或雌激素减少引起精液生成减少;③生殖道有感染性疾病也可造成附属性腺

孕妇缺叶酸有什么样的危害

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造血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叶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美国科学家已将其研制成“天然元”营养补充剂。 人体缺乏叶酸会表现出多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舌头红肿疼痛、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健忘、失眠、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等表现;孕妇叶酸缺乏可引起流产、胎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无脑胎);叶酸摄入不足会导致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怀孕期间孕妇缺乏叶酸对胎儿的影响: 1.无脑儿 孕妇在孕早期若是

叶酸的摄入标准

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通常不需另外补充叶酸。叶酸主要功能是生血,对胎儿神经和智力发育可能有作用,但不是重要的。如果您的饮食很全面,富含动植物蛋白及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如钙,铁,锌等)就没有必要补充叶酸。 叶酸的定量完全用微生物方法[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R(Streptococcus faecalis R)]。由动物实验推算出的需要量是为一日0.1—0.2毫克。在医疗方面,使用达到10到20毫克,仍然没有毒性。 每日摄取量:成人的建议是400 微克DFE,孕期600微克 DFE。可

玉米不适合哪些人吃

糖尿病人群 玉米中糖分所占的比例高达73.2%,脂肪约有4.3%,如果糖尿病人食用糖分过高的玉米的话,对血糖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这类人群最好是减少甜食的摄入。 维生素P缺乏人群 有一种名叫烟酸缺乏症的疾病主要见于经常吃玉米的人中,不是玉米中没有烟酸,而是其中烟酸多为结合型,不分解的话无法被人体利用,再加上玉米含有的蛋白质中缺乏色氨酸,食用过多易引发烟酸缺乏症。

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大多植物和动物组织含有叶酸(蝶酰谷氨酸叶酸),以还原甲基和甲酰多聚谷氨酸盐形式存在。四氢叶酸盐在转运一碳单位(如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中)氨基酸转换(如组氨酸通过亚氨甲基谷氨酸而转变成谷氨酸)以及甲酸盐的产生和利用方面起辅酶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可导致贫血,称为叶酸缺乏所致贫血。 叶酸在诸如绿叶蔬菜、酵母、肝、食用菌之类的食物中含量丰富,但长时间的烹煮会使其受到破坏。在无叶酸摄入的情况下,肝脏的贮存仅能供2~4个月之需。通过饮食摄入的叶酸量常不充足。酒精可干扰叶酸的中间代谢,肠道的吸收和肝内

缺乏各种维生素B的症状有哪些

1、维生素B1 别名:硫胺素。 作用:维持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谢,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 缺乏症状: 维生素B1摄入不足时,轻者表现为肌肉乏力、精神淡漠和食欲减退,重者得脚气病。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以神经型为主称为干型脚气病,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称为湿型脚气病。以急性心脏病变为主者称为脚气性心脏病,重病者可引起心脏功能失调、心律衰竭和精神失常。 2、维生素B2 别名:核黄素。 作用: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生成,参与色氨酸转变为烟酸、维生素B2转变为磷酸吡哆醛的过程

长期服用避孕药需要补充哪些维生素

1.维生素B6 目前已明确知道避孕药对维生素b6的代谢会产生影响。使用复方避孕药的女性,血液中的维生素b6水平会降低,容易发生维生素b6缺乏症。主要原因是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增强色氨酸氧化酶的活性,使色氨酸代谢变强,而维生素b6是色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成分。 另外,雌激素还会加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也是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的,所以会导致维生素b6的过度消耗。而色氨酸的代谢是和脑功能相关的,所以服用避孕药容易发生精神抑郁。 如果你服用了避孕药,那么你需要注意多吃些含维生素b6丰富的食物,比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