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芽肿的临床分期
淋巴肉芽肿的临床分期
性病淋巴肉芽肿并非一开始就出现这些严重的病变,在临床上,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感染、原发损害和皮肤损害)、二期(淋巴管播散、伴发全身症状)和三期(晚期)。
早期病变
病变为腹股沟淋巴结和生殖器、肛门直肠阶段。潜伏期1—4周或更长。 (1)原发损害 男性患者约1/3—1/2有原发损害,多不引起注意。原发损害表现 为生殖器上有单个小丘疹或小水疱,随后糜烂,并可形成溃疡。损害边缘整齐 ,围有红晕,不痛、不痒。男性多发生在冠状沟、包皮、阴茎、龟头、尿道内 。有口交行为的亦可发生于颊黏膜。女性发生于阴唇系带、小阴唇、阴道或尿道周围。原发损害一般无疼痛,持续1—3周而消退,不残留瘢痕。 (2)淋巴结病 感染后3—6周,原发损害发生后1—3周,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主要累及腹股沟淋巴结,约2/3的病例为单侧性,另1/3为双侧性。结节呈浸润性、硬,表面皮肤红或紫红色,并有皱褶,沿腹股沟呈腊肠样排列。随着疾病的进展,累及腹股沟韧带两侧淋巴结呈“沟槽”状肿大,称为“沟槽征”。约 2/3的结节可破溃,形成多发性瘘管,外观颇似“喷壶”状,有淡黄色浆液性 或血性脓液溢出。约1/4的结节不破溃,于8—12周内可自然吸收,少数结节成 为持久性硬化性团块。男性患者亦可累及股淋巴结和髂淋巴结,女性尚可累及髂和直肠周围淋巴结。阴蒂和阴唇病变可与腹股沟淋巴结交通。有变态性行为 者可累及其他部位淋巴结,如与感染者有口腔生殖器性行为,可发生颌淋巴结肿大,颇易考虑为淋巴瘤或何杰金氏病。 (3)直肠炎 同性恋者或性欲倒错者可表现为出血性直肠炎(脓性分泌物和填肠} 出血)。直接检查可见直肠黏膜发炎、充血、局限性剥脱或肉芽组织,可导致 直肠周围脓肿、直肠阴道瘘和直肠狭窄。
二期病变
本病为全身性疾病,在淋巴结病变发生的同时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周身不适、体重减轻、头痛、游走性关节痛、多关节炎、肌痛、肝和脾肿大、假性脑膜炎和结膜炎等。皮肤表现有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丘疹脓疱性损害和光过敏等。 患病女性和男性同性恋患者可发生生殖器肛门直肠综合征。此综合征的早期系 直接接种或直肠周围淋巴结炎破溃所致,肛门和直肠黏膜水肿、出血和脱落, 并因之而有腹泻、里急后重、腹痛和交替性便秘。晚期肛门环附近发生管样或 环状直肠狭窄,亦可发生直肠阴道和(或)肛门瘘,以及直肠周围脓肿。阴茎 、阴囊和女阴可发生橡皮病样肿胀和溃疡。口腔生殖器性交者可发生溃疡性舌 炎和淋巴结病。晚期也有癌变者。
三期(晚期)病变
主要表现为全身衰弱和局部毁形,多因直肠狭窄和淋巴循 环障碍所致。男性有时发生尿道瘘和生殖器水肿。女性可发生阴唇溃疡,其周 围水肿和纤维性硬化,称为女阴蚀疮,也称阴部肛门直肠症候群。女性之所以 多发,是因为女性盆腔的淋巴系统解剖学特点所决定。女阴蚀疮共分两种病型 ,在女性病例中,此两种病型多混合发生。 (1)外阴部症候群 本症由于长期淋巴回流障碍及溃疡形成,促使外阴部的皮肤 黏膜肥厚、硬化,有如橡皮病样,大小阴唇呈橡皮样肿张。并有多数大小不等 的息肉及肿瘤状增生。此外在阴道口、阴道壁及宫颈部也有同样病变,甚至尿 道外口发生狭窄。如果在深部发生脓肿,可使尿道、阴道及直肠间形成瘘孔。 此型在男性极为罕见,但能出现阴囊及阴茎橡皮病。 (2)肛门直肠症候群 初发病灶为肛门直肠黏膜浅在性溃疡。病变在肛门部如痔 疮状隆起或瘘孔。直肠部可出现边缘隆起的溃疡及硬化,临床可见有脓血便及 腹泻。感染1—2年后可出现直肠狭窄。女性直肠狭窄比男性多见。直肠下部淋 巴循环障碍可导致肛周淋巴管扩张而且易误诊为痔。狭窄可发生在直肠口上方 ,形成环状带,或在直肠下部形成数厘米管状缩窄并伴有肠壁明显肥厚和纤维化。 二期、三期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
生殖器感染的现状
生殖感染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由于受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滴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
经典生殖感染有包皮龟头炎、包皮龟头炎、精囊炎、睾丸炎、尿道炎、附睾炎、阴囊潮湿、膀胱炎、尿路感染、阴虱九种常见的病种。另外5种生殖传播疾病,即梅毒、淋病、软下疳、生殖感染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也称第一、二、三、四、五生殖感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淋病、梅毒是一类传染病的传染病。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生殖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八种,在生殖感染淋病,梅毒指定即艾滋病、软下疳、生殖感染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这8种疾病是国内公认的生殖感染。在学术上,及临床医生一般也将阴部念珠菌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阴部传染性软疣、生殖感染肉芽肿(腹股沟淋巴肉芽肿)、阴虱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归入生殖感染范畴。
淋巴肉芽肿的疾病诊断
1、补体结合试验是本病重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能检测两种抗体:砂眼衣原体抗体和鹦鹉热衣原体抗体。因为人群中常见有衣原体感染,所以本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但不能靠其结果决定诊断。患者血清滴度高,多为1:64或以上,而结膜炎砂眼衣原体感染时血清滴度低(1:16—1:32)。一般而言,本试验血清滴度1:8或1:6对本病诊断有提示意义,而1:64或以上则有诊断意义。恢复期患者血清滴度降低。此外,血清试验的结果不完全与抗生素治疗反应相平行。
2、微量免疫荧光试验能检测不同血清型衣原体特异性抗体,比补体结合试验更为敏感和特异,但因试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尚难以广泛应用。
3、病原体培养宜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物接种在鸡胚卵黄囊,或做组织(细胞)培养或小白鼠颅内接种。阳性者有诊断价值。另需做细菌培养和涂片革兰氏染色,以除外葡萄球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淋巴结炎症。
4、活体组织检查取皮肤、黏膜损害或淋巴结制成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5、其他可有高r球蛋白血症,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lgA、lgG增高,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冷沉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等。本病发展到不同时期,应与不同的疾病相鉴别。早期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初期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以及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等。出现淋巴结病时除了应与上述疾病鉴别外,尚应考虑到恶性肿瘤(淋巴瘤、转移癌)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猫抓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土拉菌病等。晚期肛门直肠病变应与腹股沟肉芽肿、痔、尖锐湿疣、化脓性汗腺炎、溃疡性和炎症性结肠疾病、丝虫病以及肛门和直肠癌等鉴别。
怎样预防性病淋巴肉芽肿
本病主要是经过性交传染,预防与调护的重 点是洁身自好,不发生不洁性交。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治疗
(1)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尽量卧床休息,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外阴及局部病变组织的清洁,禁行房事。患者的性伙伴也要求一起检查治疗。
(2)抗生素治疗:本病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L1~L3血清型衣原体株。可选用以下任意一种药物:强力霉素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服用21天,首次剂量加倍;或红霉素500毫克口服,每日4次,连服14天;或复方新诺明每次服用2片,每日2次,连服14天。许多病人尚需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1.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共21天。
2.四环素:500mg,每天4次,连服21-28天。四环素对急性期有效,可使中期停止发展,或数周后痊愈。
3.美满霉素100mg,每日2次,共15天,首剂加倍。
4.阿齐霉素250mg,每日2次,共7天。
5.诺邦:250mg,每日2次,共14天。
6.复方新诺明:开始每日2次,每次2g,以后每次1g,连服3周。替代疗法为强力霉素。。
7.红霉素:500mg,每天4次,连服14-21天。孕妇和儿童可选用红霉素。
8.磺胺噻唑,首剂4.0克,以后每6小时1.0克,连用3周。
(3)如果淋巴结已化脓,可行穿刺抽脓,但严禁切开引流。有瘘管形成时,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做局部湿敷。
(4)如果出现直肠狭窄,可实施扩张术,重者需手术治疗。晚期患者可采用横胺剂或抗生素与皮质激素(强的松)联合疗法,能减轻下腹疼痛,减少直肠分泌物和减轻纤维化。
淋巴肉芽肿的传播途径
性病淋巴肉芽肿系由不洁性交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偶尔有因污染物(受原发损害如发生在生殖器官皮肤、黏膜的脓疱、溃疡,破溃 的淋巴结及直肠溃疡溢液污染)而感染。本病在阴部的原发灶一般由于症状轻 不易发觉,直到出现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或女性在晚期出现阴部、肛门、直肠脓 肿、破溃、狭窄综合征症状时才发觉。 性病淋巴肉芽肿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为多。在发达国家,多因来自热带地 区的旅游者或同性恋者而传播,我国目前尚未见报告。但随着国际间交往增多 和性病发病率增高,今后难免发生,应引起警惕。 性病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阴囊湿疹是皮肤病吗 阴囊湿疹是不是性病
虽然,阴囊湿疹是一种皮肤病,但并不具有传染性,更加不属于性病的范畴。所谓性病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
生殖感染的概述
生殖感染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是由于受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滴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主要引起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经典生殖感染有包皮龟头炎、包皮龟头炎、 精囊炎、 睾丸炎、 尿道炎、 附睾炎、 阴囊潮湿、 膀胱炎、 尿路感染 、阴虱九种常见的病种。另外5种性传播疾病,即梅毒、淋病、软下疳、生殖感染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也称第一、二、三、四、五生殖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艾滋病、淋病、梅毒属乙类传染病。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生殖感染防治管理办法》中所指定的生殖感染为8种,即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生殖感染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这8种疾病是国内公认的生殖感染。在学术上,及临床医生一般也将阴部念珠菌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阴部传染性软疣、生殖感染肉芽肿(腹股沟淋巴肉芽肿)、阴虱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归入生殖感染范畴。
淋巴肉芽肿的治疗
对性病淋巴肉芽肿的治疗越早越好,初期病人用药后,全身性症状可迅速消失 ,但局部淋巴结肿的愈合有限。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治疗困难,往往需行手 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是及时应用抗菌药 。常用的药手有:四环素0.5克,每6小时一次,连服3-4周。磺胺噻唑,首剂 4.0克,以后每6小时1.0克,连用3周。孕妇和儿童可选用红霉素,成年人0.5 克,每6小时一次,连服20日。晚期患者可采用横胺剂或抗生素与皮质激素(强 的松)联合疗法,能减轻下腹疼痛,减少直肠分泌物和减轻纤维化。 局部治疗可外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对未化脓者可帖10%鱼石脂软膏或用红 霉素、磺胺类软膏。淋巴结软化有波动(脓肿)形成者可在损害上方穿刺吸引 脓液,并在脓腔内注入磺胺溶液。切不可作切开术,因其不易愈合。对晚期出 现阴道或直肠狭窄者,须定期作扩张术。直肠狭窄严重者需做直肠切除术。有 包皮及阴囊橡皮肿者,亦可手术切除。局部病灶还可以用超声波、紫外线、红 外线、X线等物理疗法。
性病与妇科病有什么区别
性病,传统观念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曾被称为“花柳病”。目前在国外列入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多达20余种,其中包括传统的五种性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疥疮、阴虱和乙型肝炎等。我国目前要求重点防治的八种性传播疾病是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妇科病即妇科炎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外阴、前庭大腺、阴道、宫颈、子宫体、输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在受到各种致病菌侵袭感染后发生的炎症,统称妇科炎症。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炎症为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囊肿等。
对于性病淋巴肉芽肿可用哪些外用药治疗
对于性病淋巴肉芽肿的外用药治疗,根据其 不同的临床分期,常用不同的药物,施以不同的 治疗方法。一般讲,早期宜用药液溻洗患部,中 期宜用膏剂散结解毒,而后期宜用丹剂或膏剂去 腐生肌。(1) 早期:可用马齿苋30g,野菊花30g, 黄柏30g,蒲公英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 每次30分钟。(2) 中期:可用黄连膏、千捶膏(为清热解 毒、散结消肿的常用药)外敷。(3) 后期:可用九一丹、五五丹(为含有升 汞的制剂,常用于去腐生肌)化腐,配合生肌玉 红膏生肌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