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这三个部位很娇气
新生儿这三个部位很娇气
脐部要干燥
脐带是宝宝在出生前和妈妈连接的重要纽带,一声啼哭,医生首先就要剪断母婴的这条连接。之后父母要格外注意宝宝脐带断端的护理,一般情况下出生后7~10天能长好。一旦脐部感染,非常容易造成败血症等疾病,后果严重。所以一定要尽量保持脐部干燥。
在护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澡的时候避免沾水,可用薄纱布轻轻地盖在宝宝的肚脐上保护,也可以用75%的酒精消毒清洁。提醒大家,别用老方——紫药水,以为能“把干”,其实紫药水只能保持表面的干燥,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孩子出现化脓的情况,别拖着,赶紧到医院就医。
耳朵要防湿
婴儿期的孩子多是平躺在床上,很多“液体”在不经意间就偷偷的流进了耳朵里面。比如孩子吐奶、哭泣,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擦拭干净,奶水和泪水就流进耳朵里了。这时候家长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的蘸一蘸外耳道,千万别使劲深入,以免造成伤害。还有就是洗澡的时候,洗澡水也是隐患,洗澡洗头时可以用手轻轻的将孩子的外耳廓盖住外耳道,减少水的进入。
口腔防感染
我们知道新生儿的粮食就是妈妈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为了防止口腔感染疾病,就得从源头抓起。首先是妈妈的双手、内衣、乳房都要保持干净,勤清洗、常换洗,减少细菌寄存的可能性。
喝配方奶的宝宝,奶瓶、奶嘴要经常消毒,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用沸水煮一煮,简单有效,虽不必每次喂奶时都消毒,但也要有这个意识。
每次宝宝喝完奶,给孩子擦嘴也别拿过一块毛巾就擦,尽量准备一块专用的擦嘴巾。有的孩子口腔里面会长鹅口疮,家长检查时以为是奶块没在意,其实这是真菌感染,采用2%~5%的苏打水简单治疗可以缓解,如果反复且无效要就医治疗。
新生儿体温正常值是多少
给宝宝测量体温的时候,一般会在三个部位测量,也就是口腔、腋窝、肛门,那么,这三个部位的正常体温还是有些区别的,一般在口腔的正常体温为36.2℃~37.3℃之间,腋窝的正常体温为35.9℃~37.2℃之间;肛门的正常体温为36.5℃~37.5℃之间。当宝宝的体温高出正常范围的0.5℃时就是发烧了。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因为新生儿的身体比较较弱,因此,体温的变化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宝宝体温升高或者是变低,这样都对宝宝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如果保持宝宝的正常体温。
婴儿枕头的使用误区
枕头高了有益于发育生长,还不会出现溢奶的问题,这是很片面的。宝宝骨骼还没定型,而且发育很快。不顾宝宝的生理特点,随意抬高枕头,很容易造成颈椎和脊柱的畸形发展。溢奶可以通过头部和上身一起垫高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能简单的增高枕头。宝宝头部比例大,枕头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这是不对的。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特征的需要,新生儿三个月以内可以不用枕头;超过三个月,就应该使用枕头了。软硬极端化,有的妈妈认为硬了会限制宝宝自由发育,所以用棉絮做枕头;而有的妈妈则认为软了不利于头部定型,就用大米,小米,高粱等硬物作为填充物,认为睡米袋枕后脑会很平很好看。这些都是不科学的。过软的枕头不仅起不到头部支撑的作用,还可能会因为透气性差而易造成窒息;过硬的枕头有可能会造成偏、扁、尖头。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检查
如果白细胞偏高通常表明身体某个部位有炎症、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孕妇、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亦会偏高。如果白细胞数值较低,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新生儿抽搐的原因 睡眠抽搐
许多新生儿在睡眠期间会不自觉的抽搐,如四肢突然微颤,眼球挪动,面积抽搐等。其实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身体尚未完全发育,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暂时受到皮层下中枢控制,是一种大脑功能的暂时性紊乱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脑皮层的发育,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新生儿呼吸抽搐怎么回事
新生儿时睡觉抽搐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是大脑功能暂时性紊乱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突然听到声音后,出现全身肌肉的抖动;由睡眠转为清醒时出现的突然惊动,都是正常现象。
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四肢活动主要靠皮层下中枢来控制,因而会出现四肢不自主、无目的的抖动。随着大脑皮层发育的逐步成熟,孩子四肢活动的“控制权”也逐步由皮层下中枢转移到大脑皮层,四肢的这种不自主抖动亦逐渐消失。
新生儿时睡觉抽搐的表现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的表现除了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动外,更多见的如眼球震颤、双眼凝视、反复眨眼、高声尖叫、面肌颤动、前臂来回摆动等均是抽痉的表现。也有部分新生儿表现为呼吸暂停、面色紫绀。
新生儿时睡觉抽搐护理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时,家长不用太过于紧张,只要成人用手轻轻按住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没有裹包被的新生儿,只要扶住他的双肩或抱在你的怀中,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新生儿呼吸抽搐怎么回事?不过如果宝宝睡觉抽搐过于频繁,这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或者脑损伤引起的,有可能产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若新生儿宝宝出现长期抽搐的状况,应找医生咨询或处理。
新生儿需要枕头吗
其实新生儿是不要睡枕头的,但是为了防止新生儿吐奶,可以将新生儿的整个上半身垫高1厘米左右。到婴儿三个月的时候才需要考虑买一个合适的枕头。新生儿不用枕头的原因如下:
(1)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还没有未形成生理弯曲。新生儿平躺的时候,背和后脑勺在同一水平面,不会引起肌肉紧绷而导致落枕。
(2)新生儿的头大,几乎与肩同宽,平睡、侧睡还是仰卧都很自然,不需要枕头垫着。
(3)新生儿的颈部短,头部被人为垫高后反而很不舒服,并且容易形成头颈弯曲,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吞咽。
什么原因导致脑瘫发作
1、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少于2500克,脑瘫可能性大大增加(脑瘫儿童中约有40%的体重低于2500克)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注意预防新生儿早产很关键。
2、新生儿高热:新生儿三个月内曾经高烧41摄氏度以上,并且时间较长,可能会损及大脑。发现新生儿有发热情况一定要及时查找病因,利用物理及药物手段及时降温。
3、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4、缺血缺氧性脑病: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5、黄疸后遗症: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新生儿黄疸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尽快治疗,以免引起其他疾病。
如何区别唇裂以及唇腭裂
现在新生儿的唇裂发病率也在走高,致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或者旁系亲属中有唇裂患者,那么新生儿患病率就会增高,此外环境因素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妊娠期前三个月如果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害或者干扰,就可能影响到胎儿面部的生长发育。
另外如果缺乏营养,感染,或者是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原因都会增加胎儿患唇裂的风险。唇裂按照裂痕的部位有分成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按唇裂程度可以分成一度二度三度。
一般来说唇裂还是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单侧唇裂在婴儿三到六个月是手术最佳时间,双侧的可以稍微晚一点,做手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婴儿的健康情况好,没有上呼吸道感染,局部以及周围组织没有感染。
新生儿要睡枕头吗
睡觉睡枕头对脊柱好,因为人的脊柱本身就有一定的弧度,不睡枕头容易落枕,所以很多妈妈以为新生儿也需要睡枕头。其实新生儿是不要睡枕头的,到婴儿三个月的时候才需要考虑买一个合适的枕头。
婴儿腋窝温度怎么测量
(1)测试体温的部位:测试体温有三个部位,即腋下、口腔、肛门。其中以腋下最方便、最常用,口腔测体温因小儿容易将表咬碎而一般不用,因各种原因无法腋下测试时,可在肛门内试测。
(2)体温的正常范围:春、秋、冬季平均值每天上午36.6℃,下午36.7℃;夏季上午36.9-36.95℃,下午为37℃o喂奶或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至37.5℃,甚至到38℃。尤其是新生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三种测体温方法数值依次相差0.5℃,即:腋下36-37℃、口腔36.5-37.5℃、肛门内37-38℃为正常。
如何区别唇裂以及唇腭裂
现在新生儿的唇裂发病率也在走高,致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遗传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或者旁系亲属中有唇裂患者,那么新生儿患病率就会增高,此外环境因素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妊娠期前三个月如果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害或者干扰,就可能影响到胎儿面部的生长发育
另外如果缺乏营养,感染,或者是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原因都会增加胎儿患唇裂的风险。唇裂按照裂痕的部位有分成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按唇裂程度可以分成一度二度三度。
一般来说唇裂还是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单侧唇裂在婴儿三到六个月是手术最佳时间,双侧的可以稍微晚一点,做手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婴儿的健康情况好,没有上呼吸道感染,局部以及周围组织没有感染。
新生儿心肌酶偏高会导致肌肉萎缩吗
新生儿的心肌酶升高很常见,如果孩子吃奶正常,呼吸正常,可不治疗。待患儿三月龄时复查心肌酶。一般新生儿心肌酶偏高,多是心肌有损害,注意有没有给宝宝口服什么药物,最好建议进一步检查一下,但一般是不会引起肌肉萎缩的,如果你宝宝伴有肌肉萎缩的话,肯定是有其它的原因,一定要系统检查。